為什麼《紅樓夢》值得一讀再讀?


原諒我不請自來。因為我太喜歡紅樓夢了,恐怕讀了有二十幾遍,其中的原因在於讀此書的感覺。

有句話講的是讀了紅樓夢,官都不想做。那時我還小,沒看過此書,只覺得奇怪,為什麼?這本書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能讓人連官都不想做,後來又看了87版電視劇,看了謝晉導演的紅樓夢電影,越劇版電影,講真,沒啥感覺,無非就是個三角戀故事,啰哩巴嗦,雞毛蒜皮,比起武俠劇差遠了。甚至沒有台灣言情劇好看。

第一次看此書是在部隊上,過年的時候,每天只出早操,又不訓練,於是就到圖書室借來看,第一次被驚艷到了,高超的筆法,傳神的描寫,龐大的架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精美的詩詞。以前所看的那些名著似乎一下子失去了魅力,什麼武俠,言情劇都變得俗不可耐,於是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看完了前八十回。幾乎是廢寢忘室。我的第一感覺,這哪裡是言情小說,但又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小說。八十回後我用了不到五天就看完了,以後再沒看過,每次看完八十回就打住了。

每看一次,好像對它的了解應該更深一步,然而事實上越看越糊塗,剛看時,好像是言情小說,但對寶黛釵感情的描寫並不多,對治家到寫了很多,為什麼?尤其是很多閑文,很多無關緊要的人,甚至一閃而過的人,還有那些極細緻的描寫,真有必要嗎?總體感覺是很好看,看不懂。看過幾遍後,感覺作者似乎把他的寫作目的隱藏的很深,尤其是對賈瑞照風月寶鑒的描寫,同時思考,為什麼只有八十回,後四十回為什麼那麼難看又矛盾,比如柳五兒,七十幾回上,王夫人親口說的柳五兒死了,為什麼後來又寫她去服侍寶玉,為什麼有這麼明顯的錯誤。

後來又看了一些紅學家的書,看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看了關於曹雪芹的一些書,好像懂了些,但那個真像就是霧裡觀花。

於是一遍又一遍的看原著,似乎又有些發現,為什麼有甄寶玉,林紅玉,薛寶琴?為什麼賈寶玉最大的心愿是立刻就死了,再化成一股煙,再要一陣風來吹散?每看一遍,疑問就多一點。

作者花了十年的心血來寫部言情小說?或者如紅學家說的寫曹家家事?曹雪芹真有都么無聊嗎?要寫曹家家事用得著這樣寫嗎,用得著補天這麼大的題目嗎?要找到答案,還得讀下去。


《紅樓夢》十分好看,一本奇書。

我與紅樓夢是有淵源的,我第一次看它還是在初中,根本看不下。又是文言文又是大部頭,真真是一點興趣也沒有的。當時還奇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看,我卻提不起一點興趣。

然後就不接著讀,這是我第一次拿起紅樓夢。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第二次是初三的時候吧,當時是我姐拿過去看之後說非常好看,念念不忘。我想,我姐姐都說這麼好看,那估計是我的問題,於是我再次,拿起紅樓夢。這次比上一次懂得多一些,不過還是覺得很亂。什麼親戚的走訪,還有陪房大娘什麼的,我真的是繞不過來。勉勉強強看到一半兒這樣,就又看不下去了。不過這次還有一個收穫,就是,我終於知道,「襲人」,是一個人的名字。沒錯,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我都不懂襲人是一個人的名字。我覺得它是個動詞加名詞。

第三次呢 我也不記得是因為什麼又拿起來了。總之,這次拿起來,我就沒放下去過。我,已經深深的迷上紅樓夢。看完一遍不知足,反反覆復,看了五次左右。高三一直是我的枕邊書,就是那種,臨睡前都要花10分鐘來翻一翻。也不拘泥從哪一頁開始,都是隨手就翻,翻到哪裡就看哪裡。因為都可以續下去。不過,這樣多了,會開始有選擇——只想看賈府繁華,姐妹們都在園裡的時候,翻到賈府沒落的章節總想跳過去。可能和女生容易多愁善感有關。我不想看賈府經歷那麼多離合與悲苦。即使它的結局已是必然,可我還是不敢,也不想看。

後來,我再看紅樓夢就會開始研究他們的吃穿用度。品味裡面的話語,不再過多拘泥於情節。

紅樓夢真正吸引我,可能是它的筆觸太美,也可能是它描寫的生活太美好。其實我已經不懂了,只知道,還好我讀了它,還好我遇見它。

然後紅樓夢電視劇版的,我也偏向87版的。或者說,我只承認87版。不過我承不承認都沒什麼用??。

附上幾張喜歡的劇照

不管是紙質紅樓夢,還是87版的電視劇。都很好看,很推薦大家。

以上。


我是有故事的兜兜,專註文化領域,分享我知道的,尋求學習你知道的。

《紅樓夢》我從七歲到如今已經讀過十餘遍,從最初沒書可看,迫不得已的囫圇吞棗,讀字讀半邊,連猜帶蒙,直到後來厭惡黛玉的做作,寶玉的多情草草翻閱,及至後來每每厭倦交際,懈怠人生時都下意識捧起來逐字逐句的細品……

每一次閱讀,都有些許感悟;每一次翻閱,都有不同體會,如果說字典的每次翻查是為了解決我知識的匱乏,《紅樓夢》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對人性的透析。

我不太清楚別人是為什麼喜歡《紅樓夢》的,作為一本古典小說,它的言辭難免晦澀,它的內容也難免脫離現實。可是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捧起這本厚重的書籍,吸引我看下去的是開篇那塊石頭。

幼時的我執著於在大段大段尚且認不全的文字中找尋那塊石頭的蹤跡,可是直到看完,也沒看懂,那石頭,到底是托生成了寶玉,還是跟著寶玉過了一生。

這份好奇讓我在識得了許多字之後再次捧起它,可是這次我看到的卻是黛玉的嬌柔做作、矜持自憐以及寶玉的多情卻不自律。正當青春年少的叛逆,儘管耐著性子看完整本,我依然毫不掩蓋自己對這本書的厭惡——就算是寫愛情,不也該歌頌一心一意的兩情相守?真不知道這你儂我儂的勞燕分飛為什麼會流傳千古還被人追捧。

多年以後,學校校報需要寫一篇《紅樓夢》的書評,迫於無奈,我又一次抱起了這本與我的人生觀極度相悖的書籍。也許是大學裡已經開始盈溢著人與人的交際,這一次,我在黛玉和寶玉之外,看到了大觀園中的機鋒你來我往,看到了王熙鳳和尤二姐不一樣的為人處世。

再後來,走上了工作崗位,競爭壓抑的時候我會翻一下《紅樓夢》,升遷得意之時我也會翻一下《紅樓夢》,戀愛失意時,選擇丈夫時,結交朋友時,拓展生意時……

每一次,它都會給我不同的啟迪,在它厚厚的書頁里,我讀到了人生百態,讀到了生死浮沉……

所以,後來再有人問我,《紅樓夢》值得一讀嗎?

我就經常說,值不值,讀一下你就知道了。

那麼你們是為什麼喜歡讀《紅樓夢》呢?喜歡它的人物精彩紛呈?還是喜歡裡邊的人生麻辣百味?留言下來,我們一同分享。


概括來說,沒有哪部書如《紅樓夢》一般,可以帶領國人進入並認識一個全面而精美的古中國。這涉及到服飾、飲食、器物、人情、律法、詩詞、風俗,等等,無法細數。但題主問的是個人感受,範圍縮小了很多,那我說一下「《紅樓夢》可以一直吸引人讀下去」的原因吧。

我大概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讀《紅樓夢》,那時候很喜歡襲人的性格,美麗溫柔,妥帖大方,如果有個這樣的姐姐該多好。像對待寶玉好一樣對我好,總之是幼稚的幻想。

等到大學再讀,就發現襲人有些可怕了。她是寶玉最貼心的人,卻以對寶玉好的名義殘忍背叛了他。寶黛情變、抄撿大觀園、晴雯之死,似乎都有她的影子。她開啟了寶玉的懵懂青春,又結束了他的青春期。

等到工作三四年再讀,又發現襲人實在是個很拎得清的人。她的利器根本不是溫柔而是能力。跟著賈母時眼裡就只有賈母,跟著寶玉就只有寶玉,最後被王夫人招安,就安心完成王夫人的 KPI。跟著哪個老闆,就漂亮干哪家的活。這不是職場女性成功的秘笈之一嗎?

及至到現在,畢業十年,發現紅塵當中人的個性千姿百態,沒有那麼善惡分明。襲人那樣永遠理性大於情感的性格多半是天生的,而且她始終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寶玉。從開始的羨慕她、討厭她、解構她,到原諒她、疼惜她。

這就是我在不同年齡段對襲人的認識轉變,這僅是她一個人而已,這僅是截至目前我的認識。更不要提寶黛的愛情、釵黛的友情、賈政與寶玉的父子情這些更加複雜的情感變動。

可以把「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煉達即文章」看成曹雪芹教給讀者的,認識世界的方法論;《紅樓夢》文本則是巨大的材料庫。方法論、材料庫和讀者真實的人生,隨著時空變動互相解釋不斷升級,非常奇妙。我讀紅樓,紅樓讀我。大概這個意思。


《紅樓夢》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作品,是一幅呈現社會生活多層面現象的立體畫卷。這樣的一部作品,除卻它所講述的故事情節這個主幹線,作品中所涉及的各行各業的知識都值得專業型的研究,比如服飾、飲食、茶道、養生、美容、醫藥、建築、園林、經濟、民俗、宗教等等,正因為這些值得細細研究把玩的內容資料,所以很多人會讀很多遍,而且會百看不厭。

比如《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其中的大觀園,因元春省親而建,作者借著賈政帶眾友攜寶玉為大觀園各處景點題匾額這段情節對大觀園作了一番園林景緻設計的介紹,園林愛好者必不會放過這一段精彩內容。「正門五間、筒瓦泥鰍脊、水磨群牆、西番蓮花樣白石台階、雪白粉牆、虎皮石砌紋理」等等字眼介紹了從園門外所見的園子形象,入了園門即見「一帶翠嶂」,後有苔蘚斑駁藤蘿掩映的羊腸小徑……有了這些文字的詳細介紹,細心閱讀的朋友腦海中自然就能呈現出大觀園的立體畫面,如身臨其境一般走進了大觀園,這樣地閱讀美不勝收,自然不能罷卷。

另外,作品中如賈寶玉、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等諸多重要人物出場時的服飾裝扮、宴席上的菜肴、妙玉泡茶的講究、秦可卿的病以及所服用的方葯、元宵宴上的詩詞、親屬之間的尊卑關係、不同社會層次人物的說話特點等等,這些豐富有趣的社會文化生活的內容,都值得一一品味。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有豐富閱歷的生活觀察者,自會對《紅樓夢》欲罷不能。


這個問題就問的好!

《紅樓夢》之所以稱的上偉大,值得一讀再讀,那是因為裡面涉及的東西很多,很高深,每一次讀都能給人帶來很多知識,興趣,奧妙等等!

有人說好女人是一本有深度的書,值的別人讀了又讀,那麼《紅樓夢》裡面所寫的許許多多好女人都值得人讀了又讀,而這些好女子只是紅樓夢中的一分之,每一個都千古流芳,林妹妹,寶釵,王熙鳳,史湘雲,襲人,紫鵑,晴雯,平兒,鴛鴦,探春,妙玉等等數不勝數,試想就只從這一干人來說後人得讀了多少遍才能領略她們各自的奧妙!

李白,蘇拭,李清照,杜甫等等古代那麼多大詩人每一篇詩作都流芳後世,讓喜愛的人都讀了又讀,而《紅樓夢》中每一個女子都是一個大詩人,每一個女子都吟出了美妙無比的詩作,那麼單從詩詞中就值得後人讀了又讀,愚人些須記得一二句絕妙的詩,與朋友分享: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還有一首我最喜歡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這首詞可是詠柳絮的絕唱,厚重新奇,只有曹公能想的出來!

試問讀者,這些詩詞可曾是讀紅樓一遍二遍能通曉其中的妙處的!紅樓夢中所涉及的詩詞數都數不清,難道不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嗎?

談到古代中醫學,《紅樓夢》中的寫到給秦可卿看病的張醫生,是個真正的神醫,不用病人自述病情,只一把脈,把中國關於中醫的精遂都一一揭示,在這裡不一一照抄下來,有興趣的可細細去拜讀

談到寫作,那《紅樓夢》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今中外之絕唱,曹雪芹惜墨如金,那麼大的篇幅,居然不能省去一個字,舉個小例子:天下真有這麼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這是鳳姐初見林黛玉所說的一番話,可有高手能省出或改動幾字,讓鳳姐姐發揮更好的?

紅樓夢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出其所有的精華的,下次聽本人再談!


這個可有得說了,鑒於手機閱讀的習慣,我們簡而言之。再說《紅樓夢》完全是千人千面,不可能一言蔽之;它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宏輝之作,每個人也只能是以個人角度來一面之詞的談談看法了。

一,文學造詣。《紅樓夢》遣詞造句,非常講究,居然可以通過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品行,這一特點之前,至今都沒有人可以超越。這也是文學藝術的至高點,曹雪芹通篇都沒有對任何人物有過結論性評價,書中人物活在每一個讀者的內心,而且每一個人對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堪稱一部精彩絕倫的眾生面相。就如我們現實中的每一個人一樣,有好的評價,也有不好的評價;我們欣賞著風景裡面的人,同時我們也被別人看在自己的風景裡面。當然《紅樓夢》的文學造詣,不僅僅人物性格塑造非凡一個方面了,其作品中的作品:詩詞歌賦也是功夫十分了得的,只是我感覺最刺激我神經的就是這個罷了。僅僅這一點來說,就值得反覆研讀。

二,人物關係複雜。這個問題讀者中沒有幾個可以搞清楚的,除非是紅學專家幫忙一一排列,否則根本搞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各種關係。說句實話,我對照人物關係圖讀《紅樓夢》,依然是一頭霧水,紅夢未醒。有人說,如果誰搞清楚《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現實中就無可阻擋的混世魔王了!不搞清楚人物關係,就不要想讀懂《紅樓夢》了,這一層上來說,也得反反覆復的研讀。

三,《紅樓夢》含蘊著一個歷史時代的縮影,折射出幾千年末代封建社會的隱晦光芒。其中包括當時的人情、風俗、醫藥、傳說等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讀懂這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就得反反覆復的讀《紅樓夢》了。

四,曹雪芹大量應用了「諧音寓意」的寫作手法,不反覆研讀,難取紅樓遺秘,難解曹公的用心良苦。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答案完全是因人而異的,希望大家一起說出自己的紅樓夢景,互通有無吧。


《紅樓夢》能歷經百年而不衰,自然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發現。

《紅樓夢》裡面的人物,400多人,都活色生香。彷彿就在我們周圍。下面以以薛寶釵為例來說明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最早看《紅樓夢》, 注意力集中在大觀園裡,最喜歡的就是寶黛的愛情,不管後40回是不是曹雪芹所寫,看到黛玉離世傷心難過,看到寶釵後寶玉結婚覺得寶釵橫叉一杠子可惡……

再看時覺得字字珠璣寫的活靈活現,言語功夫不是超一流的強!再來看寶釵,是個溫婉可愛、懂事識大體、人人喜歡自己也喜歡,簡直就是100分了,而反觀黛玉,覺得她心眼太小心事太重活得太過壓抑,會連累別人不開心。所以反而覺得寶玉娶寶釵可以是很不錯的婚姻。覺得寶釵比黛玉活的幸福。

第三次看時覺得黛玉其實更幸福。她至少能在寶玉面前隨性了,他愛她如珍寶,雖然他是唯一一個黛玉能對他隨性而為的,而寶釵其實更可憐!總感覺她全家的重擔都是要她挑的 :要協助薛姨媽管家、提點生意方面的建議、要擔心提醒薛蟠、要護著香菱、要防著夏金桂主僕、要周全邢岫煙……她其實是在為別人活。

說實在的,寶釵的生活就像張愛玲說的"華麗的錦袍下布滿虱子"。

讀的越多 發現越多……一點淺見,歡迎點評。謝謝


人生第一次接觸紅樓,是小時候看87版《紅樓夢》電視劇,出場人物一大堆,大家成天哭哭啼啼,看的是一頭霧水,印象最深刻的是黛玉歸天,王熙鳳潑婦罵賈璉。最初讀《紅樓夢》書籍是上大學時,從學校圖書館裡借的,由於章節太多,也沒有讀完,總算理清賈家的人物關係。如今讀紅樓,拿的是手機,看的是掌閱,悼紅軒中悟辛酸,紅樓夢裡肝腸斷。紅樓夢為何令我們一讀再讀?

1.文學地位高

《紅樓夢》位於我國經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在文學史上有公認的世界影響力。不到長城非好漢,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在此,絕大多數文人學者也是抱著這樣的初衷去讀紅樓,一入悼紅軒中便一發不可收拾,確實值得一讀再讀。

2.複雜,難以理解

讀一遍紅樓,是不能讀懂紅樓的,最初讀紅樓的時候,讀得是雲里霧裡,書中老爺公子姑娘眾多,丫鬟婆子一大堆,拿著小本本,按照冷子興的演說,逐個畫四大家族人物關係圖,讀紅樓的人想必都做過這樣的事。為了讀懂紅樓,再讀紅樓,年年讀紅樓。

3.暗設伏筆,引人至深

才華橫溢的曹雪芹,經曆數年,寫成紅樓夢,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例如《紅樓夢》第五回,通過賈寶玉的睡中覺游太虛幻境,暗示了金陵十二釵人物命運,紅樓夢的悲慘結局。秦可卿屋子裡的擺設亦是煞費苦心,寶二爺不喜歡《燃藜圖》和「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海棠春睡圖》倒合意,從細緻處表現了賈寶玉的叛逆性格。不了解這兩幅畫,真的難以琢磨作者的良苦用心。只有反覆的讀,才能慧眼識曹公。

書中這樣寫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以寶黛釵的悲劇愛情故事為主線,寫的是繁華場里,溫柔鄉中的閨閣之事,它真的荒唐嗎?愛情故事的背後,隱含了賈家從繁華到落敗的原因和過程,揭示了封建社會制度必然衰敗的結局,這也許是曹雪芹自家不幸的辛酸血淚史。作者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痴痴地寫作,就是讓讀者不斷地體會其中的滋味。


我是「紅雨說歷史」。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前幾天在青旅住著和一個偶遇的旅者聊起了四大名著,他說《紅樓夢》很無聊,拍成電視劇也無聊,其實還是很想看的。他說「看《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拍成電視劇對原著有改動的地方,但是拍的很成功,每年假期都重播,《紅樓夢》就基本沒重播過啊,《紅樓夢》也應該這樣,看怎麼改改讓他成為一個老少皆宜受歡迎的電視劇或者讀本」。

我想既然想讀,可是又覺得無聊,怎麼辦。其實,很多人已經在這個路上為古典文學做著貢獻。比如少兒版本,青少年版本等等。其實《紅樓夢》電視劇已經夠通俗了,主要大眾審美喜好不在這個方面,小孩子更喜歡六小齡童西遊記那樣子的,不是一家人坐在一塊聊聊家常。讀《紅樓夢》不是說感覺無聊,如果真的想讀就靜下心來,翻開書來,認真去品味吧。

《紅樓夢》其實適合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去讀,剛剛讀的時候可能是一種對誰好,誰不好的表面關注。再一點就是情愛的關注,封建的殘忍,就像寶玉說的,都走吧,都走吧,留我一個人算了。這樣殘酷和孤獨也就寶玉深有體會。晴雯,司祺,金釧的離去,沒有引起大家的過多注視,依舊在繁華中自我催眠,不知死神來臨。還有就是對人與塵世的感慨,人性的種種解讀,判詞的自我體會。最後應該就是一種通透,明了,看山還是山。

所以,讀《紅樓夢》就像六祖慧能和神秀的論辯。神秀說「菩提本是樹,明鏡亦非台,時時輕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慧能則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一階段可能就是一個「看山是山」卻不願沾染紅塵,生在紅塵卻想要逃避一般,保持明心。這就是寶玉和黛玉,寶釵還有一干人等的好壞,都是紅塵論斷。

第二個境界大概就是「菩提本是書,明鏡亦是台,身在紅塵中,以身試塵埃」。或許第二階段就是人生,我們處在塵世不逃避,因為避無可避,塵埃處處都是,那麼提升和充實就需要我們以身試塵埃,所以大多數人背起行囊踏上征途。紅樓夢情愛與社會,這都是紅塵中事,紅塵中人。

最高境界可能就是六祖慧能了,就像《道德經》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就是道的唯一境界,我們脫出了紅樓,來看紅樓,我們本在紅樓之外,後進入紅樓,現在脫出,來到第三階段,人生百態之後我們有一種參悟。空門也未必是唯一的選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文/紅雨說歷史


推薦閱讀:

TAG:百度 | 紅樓夢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