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究竟好在哪裡?
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有八個版本,北京中山公園有一個蘭亭,蘭亭內有八根石柱子,柱子上刻有不同版本蘭亭序,這八根柱子就是「蘭亭八柱」。其中以馮承素的鉤填本最接近原作,也就是神龍本蘭亭。蘭亭多少年來都是書家臨摹學習的範本,儘管大家連真跡都沒見過,也只是從摹本中看到,但各個摹本又不相同蘭亭。蘭亭好不好?哪裡好?好不好?確實不錯,但也不是近乎完美,比如蘭亭對章法的處理,感覺就不如《韭花帖》。為啥?一幫人喝醉酒了,筆走龍蛇哪還注意章法?錯了就塗抹,也許這就是人們喜歡他的原因,自然,不做作。
(蘭亭八柱)
一件書法作品被封天下第一,首先是它在書法技巧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蘭亭用筆遒媚勁健,可謂是集筆法之大成。其筆法的豐富與用筆的精緻,體現在每一個字上,筆筆到位。其次是結構,《蘭亭敘》共324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寫得那麼的雅逸有致,彷佛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其中「之」字有20個,20個「之」字卻無一雷同,這就是用筆靈活多變。古人評價說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等。它不僅在書法藝術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它在思想內容、文風各方面都是一篇精品散文。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王羲之成為書法史第一人,那是實至名歸,王羲之的偉大怎麼說都不為過。把酒言歡間,他在「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氣氛和環境下,一氣呵成,毫無做作的寫成了這篇千古佳作。傳說王羲之以後也曾再書《蘭亭序》,但均不如原作。綜合多方便因素,這也就是蘭亭集序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的原因了。
我們看到的蘭亭序,都是許多個著名的書法家的臨摹墨寶,真跡那是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而埋在地下,多個書家裡,尤其以馮承素的摹本最接近真跡的神味,馮的官級不大,只是一個宮廷御用書家,但是比歐陽詢,褚遂良等經常看到真跡,有說馮承素是用雙勾法摩出來的,其實是繆傳而已,馮承素的書法功力應該超過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他們,唐太宗皇權蓋天下,精品盡歸私有了,包括人才也歸私有,所以真跡已隨他而去。
書寫蘭亭序,本來是作為記錄王羲之和幾十個文人墨客一次春遊的愉悅活動的文章,少長咸集,沒有樂隊助興,流觴曲水,飲酒賦詩,大好心情,才乘興做序,是有自然天成的信筆,寫到「老之將至」筆法凝重 ,,,,
好在不做作,不刻意,收鋒芒,斂個性。
古今書作,大凡能傳世的,都是渾然天成,不矯揉造作,蘭亭序更是這樣。不像有些今人書作,扭捏作態。蘭亭序裡面的字,不管字形結構還是用筆,鮮有驚世駭俗的,一切都剛剛好,分寸感爐火純青,給人感覺就是「寫字這樣寫就對了」,這也是王羲之所以成為書聖的緣故。
我曾變著花樣臨寫蘭亭序,真的超級喜歡。附上本人臨寫的幾個版本:
蘭亭序其實非常一般,當年謝安與王義之是好友,謝安以8萬兵,打敗符堅100萬兵馬。謝安說王義之寫的最好,誰敢不服就是死罪。他們還說沈鵬寫的好,張海寫的好,蘇士澍的字好嗎?不要人云亦云,用自己的心去辨別。
這是一位書家寫的,看看有幾個懂行的。對於書法作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萃花在這裡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理解的蘭亭序。
在蘭亭序中,我們可以欣賞到王羲之多元的書法藝術,嚴謹VS飄逸,端莊VS靈動,風格靈活多樣而萬變又不離其宗。關鍵是這幅傑作,還是他在喝得爛醉時半狂半癲下奮筆疾書的。蘭亭序書法神乎其神,筆力矯健,神韻自得。比如那些不重複、各有千秋的字??「之」 「以」 「一」…
同一個字,羲之有不同的空間架構排布。有些字如翩翩少女,還有些如血氣方剛的青年,有些又如長者般睿智。欣賞他的字,有時像是品讀人性,完美詮釋「字如其人」;有時還像欣賞畫卷,讓人賞心悅目。
連枯筆、斷筆都那麼美!王羲之的書法魅力就是這麼大!??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出身於兩晉名門望族的王羲之,幼時跟隨衛夫人學習書法。衛夫人細膩獨到的教學方法,提高了王寶寶學書法的興趣。她教導他通過觀察自然萬物的形狀,同時感受物體的力量來感知書法最原始的雛形和力道。
透過這種沉浸式多方位學習傳授給王寶寶書法精髓,讓他從小在書法中自得其樂。
衛夫人
長大後羲之遊歷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漸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羲之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有《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
羲之同學的書法影響力之大,是獨一無二且無法複製的。他將行書和草書帶到巔峰,相比同代書家,他發展了連綿今草、流美行書,這在中國書法上是史無前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藝萃)
蘭亭序好在自然天成,不做作,不修飾,不雕琢,精妙絕倫的筆法和典雅別緻的形態,成為了流傳千古的書法絕唱。要了解一件東西的好壞,就要去接觸它。
比如說,大家都說法拉利如何如何尊貴,怎麼怎麼的動力強勁,但這些都是別人說的。自己沒有親自駕駛過它,沒有切身的感受,如何能知道別人對它的讚美呢?
要想知道蘭亭序它到底好在什麼地方,你光聽別人說,你或許會認為都是人云亦云,或許會認為是被人為的抬高了,或許是……總之,別人說它好,吹的成份太多,水份太重。不可信。既然好此,你懷疑它不好,你就應該去做深入的研究。用事實來驗證。
要發現它的美,你也要從學習中去探知它的美。只有你對書法有了全面的認識,別人說什麼,你才能有切膚的體會,才能知道他說的對不對。才能知道別人說蘭亭序的儀態美,它的率性美,它的自然美,它的用筆底蘊深。
如果不去學習,反而覺得他人說的都是吹。那就等於對牛彈琴。
您對此的看法怎麼樣?把您的意見留下來,我們做進一步的討論。
關注今日頭條
關注悟空問答
子衿與您一起分享學習中的點點滴滴
王羲之書法楷、行、草俱精,但成就最大的是行書。他對行書的貢獻,在於對劉德昇、鍾繇以來的行書「古形」進行了變化,無意中確立了後世效法的行書新面目。他和王獻之將行書的發展推到了新高度,至今正統的書學派還是把「二王」尤其是王羲之行書奉為圭臬。
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風格特點是用筆細膩、精緻,牽絲引帶豐富得體,具有較強的裝飾美。《蘭亭序》給人以精巧之美,非常秀氣,書卷氣十足。
章法上,隨著書寫時的性情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自由自在。由開篇的工整,到中篇的高潮迭起、熱情洋溢,全篇充滿變化,又充滿和諧。整體上,通篇淋漓,一氣呵成,在不經意間,自然而然地表現,沒有任何刻意性。
有些人把《蘭亭序》中的幾十個「之」,拿出來解剖,說是每個都不一樣,如何如何,搞得一點血肉都沒有,這種理解,是對《蘭亭序》人文精神的曲解,會造成對行書的錯誤感覺。。書法除了技術層面的東西,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史上也有很多人認為王羲之的行書過於媚俗,也算一家之言吧。
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紙本,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蘭亭序被稱為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的藝術珍寶,雖然我們目前所見的並非王羲之的真跡,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窺探出王羲之的書法風采。
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之所以那麼好,在我看來,是因為他書法作品蘭亭序完美的將王羲之畢生的書法所學、書法技巧以及自己的情感完美的、高度的融合在一起,隨心所欲不逾矩,我想這才是蘭亭序被人們千古稱頌的原因。
許多人說蘭亭序其實是以書法著稱,其文學性價值不高,我完全不認同這個看法,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文,行文流暢,感情充沛,情真意切,夾敘夾議,非常有條理性。這也是他的書法作品能夠被人銘記的另外一個原因。
書法本身就是一個注重文字內容與書寫習性的藝術,好的書法和好的內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蘭亭序恰恰做到了這兩點的統一。
書法好壞標準,竊以為有三點基本的。一是書寫技法是否合理,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筆法,二是字形間架結構,三是章法。王(馮)蘭亭序,一、二都是頂級的,唯有章法值得商榷。由於蘭亭序(包括很多古代手札)不是「創作」狀態所書,故對章法、墨團可忽略。更不要以之為「自然」、「高妙」,使得對章法的評判喪失標準。如有心創作一幅書法作品,肯定不能出現改錯、塗抹。第二點標準是,技法精熟程度,程度越高,藝術性越高。很顯然,王(馮)蘭亭序所呈現的用筆、結字技法,沒有二十年以上,終日筆書不輟,很難達到。寫字是門簡單的「手藝」,跟別的木工、石工一樣,只有技術精熟到令人望而卻步、嘆為觀止的地步,才堪稱「藝術」。木工藝術,首先是木工技術。書法藝術,首先是書法技術。任何藝術都是技術精熟到一定程度——哪怕它只是簡單到打個翻筋頭、下個腰——只要精熟到一定程度,就是雜技藝術或自由體操藝術。你可以照著範本臨出來,那隨便拿篇文你能寫成怎樣?這是技法精熟程度。第三點,技法豐富程度。參加自由藝術體操,從頭到尾翻筋斗,行不?自己表演可以,要上升到「藝術」高度肯定不行。蘭亭序的筆劃、筆法呈現方式,即技術手法是豐富的。不像篆書,極少多化,一兩種筆法從頭「描」到尾。從上述三點看,蘭亭序無論誰書的,也當之無愧第一。誰不服,就現場臨時書寫隨機內容試試。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vname": "", "vid": "486737eebcd84ffda7f56729dd7d5356", "thumb_width": 360,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1, "w": 480, "file_size": 4910592},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4, "w": 360, "file_size": 3091592}}, "src_thumb_uri": "1eba0006cb86ff68c8b7",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bf70009b4a8395e2d4d", "vu": "486737eebcd84ffda7f56729dd7d5356", "duration": 95.72, "thumb_url": "1bf70009b4a8395e2d4d", "thumb_uri": "1bf70009b4a8395e2d4d", "md5": "aae056ce41dcc47a3f76c2bbc07f9ad2"} --}
懇求你的批評意見!
直接開門見山,我認為,蘭亭序通篇氣勢磅礴,瀟洒能夠想到當時王羲之的心情是多麼豪邁了,比自己平時寫字要放開多了,因為喝了點酒,然後每個字都很完美,再仔細品味,哇又很複雜,哪裡複雜,他的每個字每一筆,都處理得當,變化莫測,每個字筆畫都很複雜,但是放到一起又顯得很整體,裡面的筆法真的厲害,在當時可以說前無古人,我現在最想看的書法作品沒有之一,注意是想看真跡。
蘭亭序的每筆都是一筆到位,所謂的運筆都在寫的時候,通過手腕,手指,和筆的完美運用,可以說人筆合一,也可以說王羲之把筆掌握的隨心所欲了。所以在我心裡王羲之最厲害的。
王義之的真跡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也許當之無愧,好在皇上帶走了,之後誰也沒見過,所以用什麼詞去形容,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可信的理由也就皇上愛不釋手,讓眾臨學。
現在能見到的蘭亭序,說是天下第一行書,純屬人云亦云,沒有比較。說是王體,遠不如集字聖教序,趙孟頫的臨本也遠不如趙的自己風格的行書,其它本皆如此。用一些天趣自然,沒有做作,無雕琢等等無形的,誰也拿不準的沒有標準的字眼去掩飾塗塗抺抺,筆劃不到位,結構歪斜的字,讓讀者心裡不接受。初學寫字的小學生寫的字最無雕琢之氣,最好嗎?如果是那樣,書法就不必學其書之法了。
不過,我見過當今的習蘭亭序者,感覺好多書者寫的比原帖強的多。筆划到位,字形漂亮,給人美的享受。
總之,現在能見到的蘭亭序,不論哪個本,說是天下第一行書,我不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