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看待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的?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後遷下(今陝西渭南北),一身經歷了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過周至尉、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白居易前期有熱情,有銳氣,是個同情人民,敢於反映民間疾苦,敢於揭露官場貴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詩人。後期銳氣消失,稜角磨平,潛心佛事,以知足長樂、"獨善其身"自居。白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淺顯著稱,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為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元稹為之編輯為《白氏長慶集》。 《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周至縣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縣尉在縣裡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 。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農戶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閑暇的時候,特別是到了五月收麥子的季節,人們更是加倍地繁忙。夜裡,一陣南風吹起,滿地的小麥覆蓋著田壟,到處一片金黃。
姑娘媳婦們肩挑著食盒,孩童們手提著壺漿,互相招呼著送飯到田裡去,因為那些青年壯漢正在南岡收割小麥。
他們低頭割麥,腳底下蒸騰著濕熱的土氣,脊背上照射著灼人的太陽。本來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但仍不覺得炎熱,只想珍惜這初夏較長的天光,能夠多干點活。
還有一個貧窮的婦女,抱著小孩站在他們身旁。她的右手拿著一些撒落下來的麥穗,左胳臂挎著一隻破舊的竹筐。
聽她望著大家說出的那番話,人人都不禁為之萬分悲傷。為了給官家納稅,她早已把自家的田產賣光,如今揀拾這些麥穗,只不過是為了填一填飢餓的肚腸。
我又有什麼功勞和德望?既不務農,也不採桑,可一年的俸祿竟有三百石,到年末,還存有餘糧。默念著這些,私下裡越發感到羞愧,乃至終日都不能把它遺忘。
作品的題目叫《觀刈麥》,而畫面上實際出現的,除了刈麥者之外,卻還有一個拾麥者,而且作者的關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後者身上。他們二者的貧富苦樂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有著緊密的聯繫。今日凄涼可憐的拾麥穗者是昨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又安知今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明日不淪落成凄涼可憐的拾麥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稅在,勞動人民就永遠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作者在這裡對當時賦稅制度提出了尖銳批評,對勞動人民所蒙受的苦難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進而把自己擺進去,覺得自己和勞動人民的差別太大了,自己問心有愧。這時的白居易的詩歌確實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情緒,呼出了勞動人民的聲音。
今天,我們的農民種糧不再繳稅收,終於結束了歷經幾千年的皇糧國稅。白居易1200多年前痛恨的稅賦制度終於成為了歷史陳跡。
詩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是全詩的精華所在,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社會良知。一個封建官吏尚有如此境界,而今我輩讀此詩文做何感想?真是感同身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