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什麼沒能得到天下反而輸給朱元璋?


張士誠,元末橫掃江浙滬、滅元的蓋世英雄之一,離真龍天子就差那麼一點點。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五月,一個月黑風高的殺人夜,不堪凌辱盤剝的鹽梟張士誠,糾集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三兄弟及李伯升十四位熱血好漢,在泰州白駒場揭竿而起,策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十八條扁擔起義,操作販私鹽的傢伙扁擔當武器,滅了欺壓貧苦鹽民的鹽警邱義,又憑藉一腔餘勇衝進當地大戶家中開倉放糧分錢,把打砸搶行動完美的演繹成一場義舉。

若無出路的鹽丁們感恩振奮之下,索性推張士誠為主,大舉起兵反元。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各路義軍紛紛來投,不久攻下泰州、高郵。張士誠率眾一路征伐,羽翼漸豐,直奔著那爭王爭霸的路上行去。

先在高郵建立政權,以周為國號,天佑為年號,自稱誠王,其後又自封為吳王,與抗元起義領袖中貧農出身的陳友諒,和麻面的乞丐和尚朱元璋成了稱霸天下、改朝換代的強勁對手。

兵家之爭,歷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練兵屯糧自然成了頭等大事,正所謂家中有糧心中不慌。老謀深算的張士誠,把目光投向了當時富庶之地、泰州海陵倉。

《漢書》載,吳有海陵之倉,倉為吳王劉濞所建。唐代駱賓王在討武檄文中說,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泰縣,古臨海,夏商揚州,春秋吳,戰國屬楚,稱海陽;秦屬東海郡,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邑中盛產稻穀。

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這裡叫顧家墩,地勢較高,水路通達便利,連接里下河各地以及吳國大小城市。數年後,便成了150戶左右的村落,其時改名為海陵倉。

朱元璋稱帝後,下令將海陵倉改倉場庄,倉場村由此得名。對與其爭奪天下的張士誠的老家泰州,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不遺餘力地打擊。據說文物考古人員尋遍整個大泰州,也找不到一處明代中期以前的民居建築,唯獨倉場一大片曬穀場西北的一塊高地上,有一處年代為元末的小小的三間平房,也證明了元末之後的倉場,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張士誠,寬厚愛人,深受百姓擁戴,受人一致好評。雖然最終敗給了朱元璋,但後世人們對其仍舊好評如潮,稱張士誠為明君聖主,更可敬的是他被俘後堅決不向朱元璋投降,不屈不撓地保留著自己最後的尊嚴。朱元璋雖然打敗了張士誠人,卻沒能征服他心,就憑此一節他也是個足以令後人敬仰的人物。

張士誠曾對朱元璋切齒長嘆:「天日照爾不照我」,抑鬱悔恨之心大概只差吐血三升,可想而見他死前是多麼的不甘心!張士誠不僅仁政愛民,勵精圖治,還致力於革除元朝的賦稅弊政,廢除農民的苛捐雜稅,同時待人極其友善、慷慨大方,甚至後來張士誠1367年被俘被殺,當地百姓無不痛哭流涕。那麼,張士誠那麼多的優點和資源,為何最後還會敗於朱元璋?一是小成就便不圖進取,二是為人太過於正人君子,三是管理下屬沒有原則,四是無居安思危的思想。

其時,張士誠手握雄兵,地處富庶,實力非凡,大可一爭天下。怎奈優柔寡斷的他,卻和勇戾無謀的陳友諒成了豬一樣的隊友,他想著坐山觀虎鬥,貪得漁人之利,卻忘了朱麻子是個比狼還厲害的虎豹對手。很快被更善於把控人心、狠厲決斷的朱元璋準確定位,各個擊破。關於張士誠的死法說法不一,有說是觸怒朱元璋被殺,有說是自縊身亡。總之,成王敗寇,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以朱元璋的手段之狠,無論何種方式,張士誠都是必須死得不能再死的。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從韓山童、劉福通散播「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之後,各路群雄並起,經過數年的戰亂,起義軍逐漸湧現出幾個相對i強大的勢力,如朱元璋、張士誠、徐壽輝等等。

張士誠本是私鹽販子出身,本命張九四,私鹽販子這個職業出過很多造反的豪傑,比如鼎鼎大名的黃巢,私鹽販子有著造反得天獨厚的優勢

1、有錢,自古以來販賣私鹽都是相當暴利的行業

2、有人,販賣私鹽是受政府嚴厲打擊的,有時候為了對抗政府,私鹽販子都會有自己的武裝。

3、聰明,私鹽販子說白了也是商人,這種人對時機把握肯定比農民出身的造反者更有眼光。

張士誠的商人眼光在起義之處就展現了過人之處,他首先攻佔的都是江南富庶之地,並在高郵「稱王」,建立「大周」政權。

雖然佔領了富裕的地方,但是張士誠卻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過早的稱王,以至於成為元朝主要的攻擊目標。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元軍內部出現混亂,張士誠竟然在高郵擊潰元軍主力,從此名聲大噪。

此後雖然和朱元璋多次進行「地盤爭奪戰」,但是都沒佔到任何便宜,還把搭上了自己的弟弟。

伺候張士誠曾短暫的投降元朝,後再反,自立為「吳王」。此時的張士誠擁有全國最富庶之地,帶甲數十萬。可謂實力雄厚。

此時的張士誠沒有了起義之處的雄心壯志,反而在開始大造宮殿,享受生活,逐漸變得逐漸變得奢侈、驕縱起來。

而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擊敗勁敵陳友諒,實力進一步擴大,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之時,張士誠做了一個合格的看客,也就此失去了擊潰朱元璋的最好時機。

1366年朱元璋開始向張士誠發起猛烈的進攻,連敗張士誠主力,困張士誠於蘇州,張士誠此刻表現出了頑強的意志,死守蘇州良久,終被俘。

張士誠拒絕投降自殺身亡(還有一種說法張士誠是被朱元璋殺害)

個人認為張士誠的失敗主要是其性格決定的,關鍵時刻過於保守,沒有把握住戰機,以至於一失足成千古恨。


套用一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在元朝末年的群雄爭霸中,張士誠絕對算得上最特殊的一個。輸給朱元璋除了軍事政治能力不如之外,性格也是一個關鍵的決定性因素。

出生不窮的私鹽販子

不同於出身貧苦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張士誠是個私鹽販子,因此他是不缺錢的。但是元朝政府禁止私鹽販賣,並且殺死了他的很多兄弟,這讓他對元朝產生了刻骨的仇恨。

一戰成名,免稅惠民

至正十三年(1353)年,定都沒多久的張士誠與元朝百萬大軍在小小的高郵展開了歷史上著名的「高郵之戰」,經過三個月的苦苦堅持,終於等到了元朝軍隊的撤退。此戰以後,張士誠名揚天下,連續攻克了江蘇、浙江的富庶地區,成為了最富有的造反團伙。他沉默寡言,待人寬厚,免除了江浙一帶的賦稅,江浙一帶的百姓紛紛為他修建了祠堂。但他的過於寬大和無主見也註定了他在亂世之中不能成為一代梟雄。

器小無遠見,戰略失誤

張士誠這個人是個很得民心的好人,但是他有個最大的缺點——器小。所謂「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展開決戰的時候,器小的張士誠選擇了袖手旁觀,坐看朱元璋不斷壯大。終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消滅了陳友諒的朱元璋向張士誠發起了進攻,在艱苦的環境中,張士誠和他的軍隊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八個月,直到1367年才以平江失陷而告終。

寧死不屈,挫骨揚灰

戰敗後的張士誠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殺死了自己的所有親屬後準備自殺,被手下及時攔住。在押往應天的路上,他閉口不言,在面對朱元璋時,他只是說了一句話「你並不比我強,我之所以失敗,只是上天照顧你,不照顧我而已」,出離憤怒的朱元璋把張士誠殺死並把屍體燒成了灰。

張士誠是個意志堅強的人,但是他小富即安,器小,這讓他在亂世之中註定成為失敗者。


此處得明白一點,有能力治理地方區域,不一定有能力做開國之君。

縱觀張士誠的一生,這個人確實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能力。當年的他,十八條扁擔起義是何等豪氣。

高郵一戰,奠定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隨後開拓疆土,收編軍隊,勵精圖治...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其實是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品質。

但可惜的是,這些是守成之君最重要的品質,而不是開國者的必備素養。 朱元璋評價張士誠,說他器量小,不能成大事,還是很客觀的。當張士誠佔據一一方之後,他的小農意識就逐漸顯露出來,不僅在統治區大肆搜刮人民,而且甚至為了一時的利益投靠了元朝。

可以看出張士誠的眼光僅僅局限於生存,而朱元璋的眼光卻是發展。張士誠的失敗,就在於他有了一定的成績後不思進取,深居廟堂,對外面發生的事一概不管不問,把所有的朝事都交給無能的下屬去打理。

還沒有成為一國之君,就已經有了亡國之君的苗頭,這樣的張士誠,怎麼能贏? 其實,上天不是沒給過張土誠機會。他居江南富饒之地,如果利用這千里的沃野,招撫天下的能人,不貪圖享受,發憤圖強,誰又能說,歷史不會因此而變成另一副模樣?


元末大起義,數不清的義軍最後彙集成了三大幫:朱無璋、 陳友諒、 張士誠。

攘外必先安內,在完成對元軍終局大決戰之前,先要完成漢人軍事政治的統一。

大決戰,大決戰開始了!

朱元璋先後滅掉了實力最強的 陳友諒和 最得民心的張士誠,完成對元軍的終極對決,從蒙古人手中奪回了對國家的統治。

真正讓歷史迷們疑惑的是,歷史上說陳友諒殘暴無能不得人心被打敗了,那最得民心的張士誠為什麼也沒能笑到最後?

張士誠受民眾愛戴,生前確實是人民的「好公僕」,草根出身的張士誠也曾勤政愛民,大力減輕稅賦,讓飽受戰亂、苛政之苦的百姓過了好日子。

因此朱元璋在攻打張士誠時,集合了數倍於張士誠的部隊,大約二十萬的大軍,讓常遇春和徐達指揮,很快就攻下了杭州和湖州,只剩下最後的平江。

在當地民眾的支持下,小小的平江被朱元璋的軍隊團團包圍,仍堅守了10個月。

當時雙方都身心俱疲,加上糧食也馬上殆盡。在最後意志力大比拼的時候,張士誠動搖了,決定突圍,結果就是江平城被朱軍攻陷,張士誠被虜。

如果堅守下去 ,結果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或許朱元璋軍會因糧草問題自動退兵。

這裡馬上就有答案了,為什麼最得民心的張士誠沒能得天下。

其一,歷史書上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根本不靠譜的說法。

在整個封建時代和帝國時代,一個王朝能維持多久,和老百姓基本沒有一毛錢關係。

不管是清明時代還是昏庸時代,老百姓都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

明朝的好皇帝朱瞻基曾微服私訪民間,問一老漢生活如何,老漢答到:一年忙到頭,光景好勉強能吃飽,光景不好就只能呵呵了。

在封建時代和帝國時代,整個國家被皇族、知識階層和權貴掌控,知識階層和權貴是權力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態度決定了朝局的穩定與否。

任何一場在動蕩,不管是由哪一方挑起,只要得不到知識階層和權貴的支持,根本走不到最後。

明末的李自成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拒絕和知識階層和權貴合作,最後在八旗軍、明軍和地方武裝的聯合絞殺中走向了滅亡。

因此說,常常宣傳的民心和得天下基本上木有什麼必然的關聯。

那為什麼張士誠失去了天下呢?

其二,社會競爭遵從的是叢林法則,就是快魚吃慢魚。

現代企業競爭就是如此,雖然你規模比我大,但我成長的比你快。只要我成長的進程 不被打斷,超過你就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為什麼謀求和平的發展環境,就在賭自己的發展速度可持續,然後在若干年後成為全球第一大GDP大國。

張士誠是一個有著小農思想的人,比較適合防禦,並不急於擴展土地,只是求穩定,總是唯唯諾諾,縮手縮腳,沒有什麼遠大的戰略思想。其實這樣的人在和平的時期或許會是一個好領導,但是用在戰場上,無論現階段如何鼎盛,那麼最後肯定等待他的就是失敗。

張士誠佔據的蘇浙地區本來是富庶地區,一個國家或一軍隊能維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財政問題,這一點張士誠佔盡優勢。

張士誠能快速擴充隊伍,搶佔地盤,或許能和飲馬黃河逐鹿中原的機會,但他什麼也沒有做,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類似三國時的劉表。

叢林法則就是,你不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沒有第二個結果。

於是張士誠敗給了野心勃勃瘋狂擴張敢於搏命的朱元璋。

也可以說張士誠沒有輸給朱元璋,而是輸給了遊戲規則,僅此而已。


元朝末年,諸軍閥混戰,其中當屬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三支隊伍最為耀眼。基本上可以算上三足鼎立之勢。賢明仁義張士誠為什麼失敗了?這跟他的性格有關關係,跟他的出身和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張士誠有那麼多的資源,為何最後還會敗於朱元璋呢,小編分析,認為有以下幾點:

1、自身短視不思進取

張士誠本來是私鹽販子出身,後來能建立一方政權,跟著自己的一幫弟兄們都過上了好日子,他對佔據了中國最為繁華富裕的魚米之鄉極感滿足,並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壯志。此時他貪圖享樂,不願再冒什麼太大的風險,最終消磨了意志。他甚至沒弄明白,值此天下大亂之際,虎狼遍地,自己已然處身於不是吃人,就是被吃的境地,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者,此之謂也。他不知道,狼顧虎視之下,想單獨保住自己的一方基業,從而長享富貴是沒有可能的。這可能是張士誠屢屢錯失良機,並最終栽在朱元璋手中的重要原因。

2、賞罰不分沒有原則

在張士誠的統治體系了,沒有原則且賞罰不明,普通的士兵下屬都可以在他面前跟他開玩笑,他也從不怪罪,屬下的將領打了敗仗回來,他也不責罰而且繼續留用。歷史學家評價張士誠說他「沒有主見,生性遲鈍,比較怕事。江湖兄弟做錯事情了也不忍心指責,賞罰不分」。這樣的將軍生活在亂世比起心狠手辣的陳友諒和賞罰分明的朱元璋,他明顯不是對手。婦人之仁的性格最終害了他。

3.不能知己知彼

《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對於張士誠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張士誠不足為患,頂多就是劉表或者袁紹之類的人物。當時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時,朱元璋也認為張士誠顧慮多,遇事總是斤斤計較,而陳友諒則野心慾望極大。所以,朱元璋斷定先攻打陳友諒,張士誠會選擇袖手旁觀,如果是先打張士誠,那陳友諒肯定會傾巢而出。後來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是正確的。朱元璋對張士誠性格的判斷十分準確。

亂世的生存法則就是,你不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沒有第二個結果。於是張士誠敗給了野心勃勃瘋狂擴張敢於搏命的朱元璋。也可以說張士誠沒有輸給朱元璋,而是輸給了遊戲規則,僅此而已。

PS: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共同探討。


張士誠,販私鹽的,跟黃巣一樣。這種人有個特點:敢幹,膽大,流動性強,做事沒定性。

張士誠,膽不大,就不會反抗元朝了。販私鹽在古代是要滿門抄斬的,不是一般的人敢做的。販私鹽同時也是個暴利風險大的工作,張士誠到處東躲西藏,及時行樂,不求長遠,不盼望遠大前程。

早期的生活決定了張士誠起義不會成功。

因為販私鹽,張士誠深知江南人民的疾苦,也深知只有搞好跟人民的關係,販私鹽的生意才能做得紅紅火火。如果販的鹽缺斤少兩,老百姓下次就不會買了。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販私鹽怎麼做得下去?早被官府抓起來殺頭了。所以張士誠對待江南老百姓很好,深得民心。

張士誠的致命性格缺陷,體現在跟朱元璋爭奪天下戰爭上。當朱元璋跟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時,張士誠竟然在一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磕著瓜子,翹著二郎腿,躲起來在蘇州過著沒羞沒臊的日子,玩得不亦樂乎!等朱元璋痛快淋漓收拾完陳友諒後,張士誠還穩座釣魚台,不緊不慢的,也不組織有效的抵抗。服了張士誠,亂世中,想過富貴太平日子,能行嗎?好比三國中的劉表,天下亂七八糟的,劉表就呆在荊州混吃等死,不思進取,放著大批頂級人才不用,貪求片刻太平日子。嗚呼哀哉,張士誠就是一個地主老財,眼光短淺,成不了大氣。


據說朱元璋用現在的話講,城府極深,表面上十分仗儀,賞罰分明,十分寬厚,有功將領封官十分捨得,所以人都願為其賣命出力,打下江山後,覺得封官過高,今後難以駕馭,就修了個豪華宮殿慶功,把將土灌醉後把殿門關死放火把有功之人全殺,讓所燒死將領至死也沒有得知朱元璋的極深心胸城府。白死了。後人說是清朝誣朱元章。但朱元璋殺十大功臣是事實。其中有一位撞死宮殿,罵朱元璋放下乞食打乞食成了名句。


張士誠其實很有能力,與朱元璋比起來也毫不遜色,朱元璋這個人做事風風火火,大氣,敢作敢為,張士誠則擅長以抵禦為主,性格上老朱更好進攻,如果都是一群亡命徒做老大,中原大地就是走馬燈換皇帝,歷史上著名的亡命徒皇帝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亂世,如石勒,石虎,冉閔,劉裕,高歡,宇文泰,李世民,趙匡胤,李克用,李存勖,朱溫,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陳友諒等等等等,張士誠遇到了朱元璋,二者明明必有意死,就看誰先找誰的麻煩了。


張士誠這個人在元末的梟雄中絕對是一個異類,他既沒有陳友諒的陰險狡詐,也沒有朱元璋的殺伐果斷。客觀的說,張士誠生錯了年代,他如果是明朝中期的皇帝,那絕對可以和宋仁宗一起被奉為千古仁君。只可惜他出生在了元末,這個時代不屬於他,屬於陳友諒和朱元璋。

一、元末農民起義,張士誠佔據了浙江和江蘇

1279年,南宋丞相陸秀夫抱著宋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跳海自盡,至此漢家王朝第一次滅亡。元朝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這不過這群人會打天下,卻不會治天下。胡虜無百年之運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元朝的統治剛剛60多年,聲勢浩大的紅巾軍大起義就開始席捲全國。這麼短的時間,在中原王朝中還處於建國的前期。紅巾軍席捲全國之時,元廷卻在忙著內鬥。此時以販鹽為生的張士誠也趁機帶著一幫兄弟發動了起義,販私鹽雖然風險大,但是利潤也大。張士誠的祖上就是販私鹽起家,因此張士誠應該接受過基本的文化教育。張士誠起義的時機把握的相當不好,他剛剛起義,元朝宰相脫脫就統帥百萬大軍南下。

槍打出頭鳥,張士誠眼看就要被脫脫生擒活捉。此時元朝再次幹了一件蠢事,宰相脫脫被鎖拿進京,隨後被殺。失去了主帥的元軍開始撤退,在此之後,元廷再也沒有組織起大規模的反擊力量。各地的起義軍開始迅速壯大,其中佔據安徽和河南的劉福通一直處於抗擊元軍的最前線,這是專門扛雷的。在他的南方,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都在逐步崛起。這三個人都得好好謝謝劉福通,這才是抗擊元軍的主力。陳友諒控制著兩湖地區,位於長江中游。朱元璋佔據了江蘇西部、江西的部分地區和安徽的部分地區。而張士誠控制著江蘇東部和浙江大部,天下最富庶的地區都控制在張士誠的手裡。

二、壁上觀的態度,最終害了張士誠

張士誠這個人有那麼一點君子的感覺,對待他治下的百姓相當好。他統治江浙時期,這裡百姓交的賦稅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明朝建立一二十年之後,還有人祭奠張士誠,懷念他的恩德。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張士誠不足為患,頂多就是劉表或者袁紹之類的人物。在張士誠集團中,沒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將領們在張士誠的面前大大咧咧,而張士誠一點也不生氣。張士誠手下的將領打仗從來不擔心自己的腦袋,即便是大敗而歸,張士誠也繼續留用。不要說心狠手辣的陳友諒,即便是也將兄弟義氣的朱元璋也絕對不會忍受。這種有些婦人之仁的性格最終害了張士誠。

1366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傾巢出動,在鄱陽湖展開決戰。此時雙方都在拉攏張士誠,如果無論張士誠加入哪一方,都會獲得很大的好處。但是張士誠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就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眼睜睜的看著朱元璋一步步吃掉了陳友諒,而自己沒有絲毫的動作。直到朱元璋已經佔領了中國中部,即將掉頭東進,他才如夢初醒命令軍隊阻擊朱元璋。在命令加固城池,準備抵禦朱元璋的進攻。1367年,朱元璋統帥這50萬大軍和他那群名將們包圍了張士誠最後的根據地蘇州。此時張士誠平時積累的人脈發揮了作用,他屬下的將士們拚死守城,城中的百姓也支援張士誠軍守城。

三、張士誠成為了江南人心中的遺憾

不得不說,張士誠守城的本事還是很強的,朱元璋的軍隊整整進攻了10個月,才得以佔領蘇州。隨後,朱元璋打垮了浙江東部的方國珍,正式統一了中國南方,即將開始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北伐。放下朱元璋,說說張士誠,張士誠在對待屬下和人民的態度上確實要好於朱元璋。但是他不具備帝王應有的雄心和手段,江南地區的文風很濃,很多百姓都識文斷字。他們希望張士誠能夠成為漢光武帝劉秀那樣的君王,這可惜最後他們等來了洪武大帝。張士誠最後被自己的將領李伯升出賣,交給了大將常遇春。最終張士誠被朱元璋殺害,朱元璋痛恨江南人支持張士誠,將江南地區的稅負提高到了每畝七斗五升,這高出了其他地區的好幾倍。7月三十是張士誠的生日,江南人每到這一天就會去燒九四香。


推薦閱讀:

TAG:張士誠 | 朱元璋 | 明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