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欲強,怎樣讓父母放手?


這位朋友或許把這個答案轉給父母看,裝作不經意地和他們分享交流,看完這篇文章,父母或許就會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了。有時候,和父母溝通也要講究主動,如果你不喜歡被父母控制,但又不主動提出來,那麼父母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 01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會有出息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如果父母缺位的話,孩子就會野蠻生長。而父母不肯放手,孩子所有的事都要插一腳,會更可怕。看看這世上越來越多的媽寶娃、啃老族就知道了。

電視劇《歡樂頌》里就有這樣的兩對父母。

關雎爾(關關)的媽媽,就是個捨不得放手的媽媽。

關關畢業,媽媽在老家給她找好工作,結果關關沒去,自己在上海租了房找了工作;媽媽放假專程到上海,給關關洗床單、打掃衛生;

怕關關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媽媽又發動一切資源為她找對象、相親……

雖然這世上沒有不希望子女好的父母,可父母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真正喜歡的「好」。太多的父母不捨得放手,退出孩子的生活,以為孩子好的名義控制孩子,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剝奪了屬於孩子自己的人生。

想一想,如果你不放手,孩子永遠就學不會走路。放手了,即使他摔跤,也是正常的,只有這樣他才知道怎麼掌握平衡,怎麼避免再摔跤,這也是他人生路上必須經歷的成長。

還有一位媽媽,是趙醫生的媽媽。

雖然趙媽媽只出場一次,可從小小的細節里就看出她給兒子空間,懂得放手。難怪趙醫生這麼優秀,年紀輕輕就是留洋博士,醫院骨幹,主治醫生。有出息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捨得放手的父母。

第一次見兒子的女朋友小曲時,趙媽媽不像別的媽媽,對兒子女友特別關注、問東問西。她很自然很隨意,像以往一樣和兒子玩起了猜字遊戲。

當趙醫生髮現自己的手機處於連線狀態,原來是小曲在偷聽他和媽媽的談話,趙醫生很生氣,可趙媽媽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示意他要冷靜。

趙媽媽從小就培養兒子獨立的思想和品格,給兒子空間,信任他,從不過多干涉他的事情。兒子的交友、婚姻大事,自己做主好了,父母也不會給他設定條條框框。

放手的父母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主,這樣的孩子才有出息,也更幸福。

02 父母放手,孩子才能成長

曾經我就是個不捨得放手的媽媽。

女兒小的時候,我經常對她這麼說:

「乖,聽話!」

「這個你不會,還是我來吧!」

「我都說過了,你為什麼不聽?」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燙手!」

「跟著我,別亂跑!」

「你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其他事你就別操心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總是擔心她。天冷擔心她穿少了,下雨擔心她沒傘,吃飯怕她沒吃飽,跑步怕她摔跤……即使出差,我也會「母行千里擔憂兒」。

更何況現在社會複雜,騙子、人販子、垃圾人越來越多,加上外界環境越來越惡劣,我不得不把孩子「攥在手心裡」。

女兒上學的路上要穿過一條車流滾滾的馬路,不放心她自己過馬路,所以她姥爺每天接送她。無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姥爺每天按時到校門口等著,一天四趟,一接送就是三年。

到了四年級,姥爺要外出一段時間,沒人接送了。女兒說,「不用接,我會過馬路。」開始還有點擔心,後來看她自己上下學沒什麼問題,才徹底放心。

學校組織拓展訓練,女兒要離家五天過集體生活。我們又糾結半天,因為女兒從未離開過我們,加上平時對她比較溺愛,擔心她不習慣住集體宿舍,不會自己照顧自己。

女兒說:「我們學過一篇《桃花心木》的文章,如果種樹人定時定量給桃花心木澆水,樹苗就養成依賴的心,一旦停止澆水或遇到狂風暴雨,它就活不成了。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所以我要學會努力成長,你們就放心吧。」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雷電。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請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

03 努力,做放手的父母,讓孩子飛得更高

獵豹媽媽在小獵豹長大後,自己會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另找一塊地方生活;狐狸媽媽在小狐狸長大後,把它趕出巢穴,強迫它開始獨立生活。鷹媽媽在小鷹剛會爬行的時候,把它推下懸崖,逼它學會飛翔;獅媽媽在小獅子成年後,殘忍地把它驅逐出領地,讓它長成真正的雄獅。

在某些時候,父母狠心,才是對孩子特別的愛。動物尚且如此,人類更是這樣。放手,讓孩子可以獨立生存、適應社會,這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很多父母並不明白。

他們不肯放手,不捨得分離,甚至仗著「我是你爸(媽)」,繼續干預著孩子的生活。他們打著愛的名義試圖控制孩子的思想,最終雙方碰得頭破血流。

世界的路有千萬條,你為孩子選的路,未必是他要的。就讓他自己去思考、去選擇。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即使摔跤了,也要自己爬起來,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人生的酸甜苦辣,要自己品嘗,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他,而不要用你認為對的方式。

父母的的視野是有局限性的。試問有多少父母真正認識這個時代,了解「共享經濟」,順應「互聯網+」?只有放手,讓孩子脫離「父母」這個舒適區,他才能見識更廣闊的天空,才會有更高的視野、更大的格局。

否則,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孩子的人生,不應該是重複父母的人生。

04 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跟其它的愛不一樣,不是為了聚合,而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每個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踏上了不斷與父母分離的旅程-----第一次離開媽媽的懷抱爬行、第一次離家去幼兒園、第一次和同學去旅行、第一次離家去上大學……直到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所有這一切,都在不停地分離。

龍應台曾經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是的,孩子大了,父母縱使萬般不舍,最終也要放手。

真正的好父母,他們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若要孩子獨立,父母必須適時退出。努力學會放手,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請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願天下父母都能:無私地付出、適時地退出,而且在放手之後繼續深愛著孩子。即使在漆黑的夜寒冷的天,也留著一盞燈,為他照亮回家的路。

專註孩子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和家庭親子關係處理,關注頭條號【愛飛親子】,100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1.現狀:中國父母的確是以愛為名,喜歡控制孩子

很多父母的確是有這樣的錯誤想法,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頗有點我生你養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心理。「聽話」成了好孩子的標配,卻忽略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

2.還有一種狀況是孩子到了獨立思考階段,會覺得自己所想的才是對的,但父母會以過來人的經驗給孩子糾錯。

很多時候,很多選擇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之分的。這時候也不妨聽一聽父母的意見和建議。看看有什麼合理的地方,是不是自己也有些地方也是可以聽一下父母的建議。

3.對抗從來不是解決的最佳方案

有句話說,如果山不過來,那麼你就過去吧。如果你的父母因為自身的特點無法做到改變,那麼自己不妨用方法改善父母與自己的關係。

無論是親子關係還是其他社會關係,對抗性是無法達成任何事情的,只會造成雙輸。這時候不妨自己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父母形成良好溝通。


看了這個問題,我明白你可能有著控制欲比較強的父母,他們把你當小孩子,打著愛的旗號過度關心你, 甚至會入侵你的邊界干涉你。你希望能讓他們改變,不再這樣對你。過度的干預和控制是令人非常窒息的,而且確實不利於個體獨立的成長。那該如何是好?我們要先看到一個問題:父母是很難被改變的。我們拚命讓父母去改變,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我們換一個思路,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怎麼調整,會引起父母行為的改變呢?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小林是一個公務員,他在體制內工作了很久,他最近決定要辭職了。辭職去做什麼,他都已經想好了,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小林的父母在老家,眼光受到局限,就認為在體制內工作才是最穩妥的,不支持小林的決定。小林因此非常苦惱,為什麼父母不能支持?為什麼不能理解他?為什麼要控制他?好了,故事就到這裡,小林的態度我們能夠看到:他在等待父母的許可,他才要去做他想做的事。這其實是一個不獨立的態度,因為他在等待父母允許。那為什麼一定要等父母允許才可以呢?如果只是把父母的意見、父母的管制當做一個參考,最終做決定的人是你,會怎樣呢?表面上是父母的控制,使你不能自由的去做你想做的事,但究其根本還是孩子在授權父母,給父母權利去管著自己。獨立不是父母送給你的,不是管父母要來的,那是小孩子的態度,成年人的態度是:無論你支不支持我,是不是能允許我做,跟我要做的這件事關係不大。要想讓父母放手,首先的你的態度要轉變:無論父母允不允許,你要做什麼還是照常做,就只是來通知父母一聲。當父母看到你獨立的態度,他們的管理已經不再奏效,他們的行為也會出現相應的改變。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劉瑾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父母控制欲很強,這似乎是中國父母普遍寫照。具體表現在:孩子小的時候,幫他們規劃學校和專業,孩子大了,幫他們規劃另一半,孩子當父母了,又幫他們操心下一代。

所以想讓父母放手,唯一的辦法就是:解鈴還須繫鈴人。讓父母自己覺知:孩子的路自己走,你不能代替,也不應該代替。孩子是你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你需要把關注點多往自己身上轉移,有自己的朋友圈和興趣愛好。而對於孩子,多放手讓他們去試錯。你只需要在幾個大的人生拐點掌好舵即可。

最後想補充說明的是,我們自己的父母那代,估計不要太樂觀去想著讓他們改變了。現在我們自己做了父母,可以有意識規避這些不好的育兒方式,努力做開明又智慧的父母。


推薦閱讀:

《文化生活》要點
我的生活里不能沒有性?
佛教徒是在微笑中過生活的人。
當媽後的生活,才是婚姻的照妖鏡
做好下面這7點,延年益壽不是夢!全是生活中的小細節!

TAG:中國家庭 | 育兒 | 生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