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歷史?
醬香型白酒因有一種類似豆類發酵時的醬香味而故名。
醬酒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史記》記載: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擊東越,東越殺王郢以報.恢因兵威使番陽令唐蒙風指曉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其中的「枸醬」指的就是醬酒最早期的雛形。
醬香型白酒屬於蒸餾酒,限於技術,在我國,蒸餾酒最早出現在唐代,初期稱為「餾酒」,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
法國《世界風俗·酒》載:蒸餾酒:「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二《谷部》云:「燒(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溜酒」之名,早已見於唐詩。《荔枝樓對酒》詩云:「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可見唐代已有蒸餾酒。初具醬酒雛形。
在醬香白酒的著名代表茅台產地,據記載,明末清初,茅台村以大麴參與糖化、發酵、蒸餾取酒的茅台酒工藝日趨成熟,數百年來,茅台酒工藝在繼承和發展中不斷完善完美,逐步形成的茅台酒傳統工藝,至今仍完整延用。由此可以推測,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技術在明清時代日趨成熟並趨於完善。
1979年正式確立: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振興釀酒工業,輕工業部在1952年的時候舉辦了第一屆評酒會。到了第三屆全國評酒會(1979年)的時候,按照糖化發酵劑和將白酒分為5種香型: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屬於前4種香型的白酒都統稱為其他香型。中國白酒從此開始有了香型的劃分,並確立了各香型的風格特點。至此中國各地不同風格的白酒正式有了區別,有了醬、濃、米、清的香型區別。
這就是醬香型白酒的起源發展歷史。
謝邀。中國醬酒的根在茅台鎮,中國醬酒的魂在茅台酒。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喝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仁懷市一帶)產的枸醬酒,將其帶回京城長安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喝後,讚不絕口,譽為「甘美之」。此後,枸醬酒一直被列為朝廷貢品。這是關於醬香型白酒的最早記載。到1704年前後,茅台地區開始用茅台命名蒸餾酒,如「茅台燒春」等。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有詠嘆茅台「酒冠黔人國」的詩句留傳下來。
由於戰亂等歷史原因,從抗日戰爭到1949年間,茅台鎮的醬香酒廠家生產凋敝,主要剩三家酒坊,分別是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燒房」,稱為「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燒房」,稱為「王茅」;賴姓收購原周氏一族擁有的「衡昌燒坊」,改為「恆興燒房」,稱為「賴茅」。
1951年,貴州地方政府先以「成義燒房」為基礎,通過購買、接管等方式,陸續將「恆興」和「榮和」兩家併入,隨著酒廠的不斷發展,到1997年,組建了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到1999年,成立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1年在上海證卷所上市。通過茅台酒的影響和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現在茅台鎮遍地是酒廠作坊,規模企業也有幾十家,以茅台酒為代表香型的茅台鎮醬香型白酒的勢頭越來越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醬香博物館,是一款嚴格恪守茅台鎮古訓純糧釀造,集醬酒大成,譜古韻新章,致力於做傳統釀酒工藝文明守護者和傳承人的酒。我們釀酒要賣,但我們更在乎把產品打造成社會文明的標誌,希望通過努力能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好酒,都喝得上好酒。
推薦閱讀:
※現在有什麼便宜點的純糧食釀造的酒?
※釀純糧食酒有多辛苦,你知道嗎?
※MSCI成份股即將敲定金融+汽車+白酒再迎新風口
※開瓶後的茅台酒該如何封存?保鮮膜、蠟封哪種方式好?
※茅台從建國之後一直都是53度嗎?有沒有其它度數的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