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還沒準備好,最後20天該如何補救?


記住!再好的輔導書也比不上的是「教材」

現在網路上關於注會考試的教輔書很多,魚龍混雜,不過也不乏有一些確實比較好的輔導書,其邏輯性和可讀性都要強於教材。

不過,即使教材例題沒有模擬題那麼系統,也沒有考試真題那麼有權威性,也只有教材里才能讓你獲得備考「真經」。

首先,要通讀教材;通讀教材並不是說在基礎階段那樣的仔細研讀。在最後的關頭要做的是快速通讀,了解教材當中的知識點和邏輯關係、章節結構。

通過對教材的快速通讀,在最後把教材的體系熟悉一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和章節要精準定位。對考試中的題目精準定位到教材中的知識點和章節是把題目答對的關鍵。

其次,重視教材裡面的題目,在一個科目複習的階段,教材裡面的例題最好多做幾遍,這裡多花一點時間還是值得的。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可以通過例題體現,而在一般情況下,教材例題所體現的知識點也是考試中命中率比較高的

2

相信我 「真題」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許多

再好的輔導書也替代不了教材,同樣,再好的模擬試題也替代不了真題。對於歷史真題的研讀,我們不能走馬觀花,如果只是做一遍然後看答案,我們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對於歷史真題,要圈定好範圍,因為注會教材變化比較大,所以建議只研讀最近兩年的真題。

對於歷史真題,我們平心而論,近幾年注會考試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無論是哪一科,考的並不是特別偏的,考的大多是大面的比較突出的知識點。

在考試題目中呈現出如下的考試特點:考趨勢,考結論,考組合。

無論哪一科,教材中有很多講解,最終都得出結論或者規定。考試當中往往直奔結論。

考試出題也會把若干知識點放在一起,來考他的趨勢。比如說戰略里有一道題,問產品生命周期模型這四個階段過來之後這樣一個經營風險他的趨勢是什麼,是由高到低,由低到高還是先高後低還是先低後高,這考的就是趨勢。

組合。現在的考試呈現出的特點是:考的面比較寬,但是考察深度比較淺,出題的時候把一大塊知識點包含的若干塊知識點突出的知識點打包放在一起出題來考。審計當中違背獨立性的情況放在一起,戰略中董事長、總經理、首席財務官、首席風險官說什麼話,符合不符合內部控制要求,都是採用組合的方式考察。

主觀題一般都在考試當中佔了大頭,對於主觀題,我們要按照中注協公布的官方的參考答案來解讀我們答題的邏輯和思路、結構、技巧。在我們考試當中,除了財管、稅法的計算、會計的分錄,我們要注意他的要求,注意他提問的核心動詞,來合理的安排我們的大體結構。

問什麼答什麼。比如考試中判斷上述6個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如果不正確給出相應的改正建議,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回答?用什麼結構?什麼邏輯呢?對於這些問題是三段論的結構。

3

真的!掌握一些答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客觀題的答案是固定的,因而也是最好利用技巧來摸清其套路的。

1、排除法

此方法一般用於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答題時若發現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

一般來說,對於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基幹項與正確的選擇答案幾乎直接抄自於指定教材或法規,其餘的備選項要*命題者自己去設計,即使是高明的命題專家,有時為了湊數,他所寫出的備選項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錯誤的答案。

2、猜測法

如果你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也不要放棄,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猜測。一般來說,排除的項目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一份試卷有10道備選答案為四項的單項選擇題,你有把握選對的只有6道,其得分為6分(每道題1分)。

如果盲目亂猜餘下的4道題,按概率來說,你可能猜對一道題,於是你的總分數為7分。假如你對不懂的4道題,都能成功地排除二個備選答案,你可望猜對2—3道題,這時你的總分為8-9分。這個分數對於一道滿分為10分的單項選擇題來說,應該是很理想的。

3、比較法

直接把各項選擇答案加以比較,並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所在。

4

接受吧!此時你還需要干一碗「雞湯」

出現考前焦慮和考前大腦一片空白的現象是很普遍,其實考試是一場能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測試。戰勝了自己內心的緊張情緒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這方面通過一些科學的訓練就可以實現了。

第一步,檢查自己的擔憂。在一張白紙上把自己對考試的所有擔憂逐條寫下來,使你清楚地意識到當前造成你對考試恐懼、焦慮的消極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

第二步,向消極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自我質辯。其程序是:①指出擔憂的事項中的消極的自我意識的不現實性和不必要性;②闡明由此對個人造成的危害;③作出合理的反應,明確今後應採取的態度,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如,"考試使我很緊張、害怕、憂心忡忡"。可以這樣自我質辯:真是這樣嗎?不見得。自己為何要害怕考試呢?並不是考試使自己緊張,而是自己在使自己緊張。

第三步,通過放鬆訓練形成鬆弛反應。

放鬆訓練的方法在"離中考、高考時間越近心情越緊張,怎麼辦?"現在假定你已完成了全部放鬆步驟,身體正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反覆訓練就能消除緊張感了。

最後,預祝大家都能在注會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從進入註冊會計師衝刺階段開始大家應該就已經有所察覺,如果再繼續使用以前的學習方式,註定在考試前是完不成複習任務的。所以這時候我們最主要的就是要調整學習方法,那麼在最後的這個階段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呢?

  一、使用「二八」法則

  所謂「二八」法則比較形象的說就是教材當中20%的考點會佔有考試中80%的分數,而80%的考點只佔了考試20%的分值。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要有側重點的複習突出重點恆重的道理。

  首先最主要的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這次的計劃不僅僅包括學習也要把生活計算進去,合理的劃分工作和學習,計算好每天可以用多少時間學習。其次要根據輕鬆過關或輔導課程圈定各科的複習重點,把這些重點章節的內容徹底學透徹學懂。

  二、總結歸納永遠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

  如果說學習是不斷積累,那麼總結歸納就是消化吸收的過程,尤其是註冊會計師考試衝刺階段一定要學會歸納總結。通過在習題班跟著老師學到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把各個章節的練習題都嘗試著做一遍。而且在CPA教材一般前後章節聯繫都是比較緊密的,把這些內容打散融合在一起聯想學習,你會發現很多以前模糊的內容都變的漸漸清晰。

  三、明確做題的真正目的

  想要衝刺階段的複習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那麼教材、輔導課程和高質量習題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只有通過做題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裡,哪些內容還沒有真正掌握。最正確的做題過程是先做題,然後才是對答案,最後根據答案所涉及到的內容查找教材。做題時要嚴格要求自己控制時間,答不完卷子是很多注會考生會遇到的問題,為了讓這種遺憾不再重演大家一定要提高答題速度。只有把平時做題當做考試,考試時才能像做練習題一樣輕鬆,才能夠最大可能的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四、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無論什麼時候謹慎+自信都是通向成功的必備精神,在註冊會計師備考過程中我們對待教材和習題謹慎認真的學習,等到面臨考試時充滿自信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備考狀態。自信的人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不會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將學習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

  越臨近考試考生就越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太多的內容沒有複習卻不知從何入手。可以持續關注一下我們的官網,可以幫助大家在臨考試前仔細準備,將一切內容都有條理的進行。


01引言

很多朋友在一開始報名註冊會計師考試的時候,往往會低估它的難度,一下報了三四科;等到快要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時間不夠用了,面臨一個痛苦的選擇:要不要放棄一門呢?前不久回答了一個朋友的問題:"註冊會計師四個月的時間看會計戰略2本書,時間上來得及嗎?"我就藉此問題告訴大家一個重要的道理!

02 正文

如果四個月的時間準備會計和財務成本管理,我不看好;

如果四個月的時間準備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我覺得沒問題;

如果四個月的時間準備會計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我覺得有難度,但,絕對可以一試!

我們都知道註冊會計師考試很難,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我們並不是為了得滿分而來的,我們只是為了通過;

我們很多人習慣準備充分才敢去做事,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機會"一詞,還有"運氣"一詞,三分把握亦可謀取成功;

所以,不要輕言放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

2014年,我報名了三科:《財務成本管理》(簡稱"財管")、《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簡稱"戰略")。但是當年讀研最後一年,忙著做實驗、弄設計、寫報告,根本沒有完整的一天來備考準備。

距離考試還四個月的時候,稅法學了三分之二,財管和戰略都沒看;

距離考試還兩個月的時候,稅法看完,財管和戰略還沒看;

距離考試還一個月的時候,稅法看完,財管看完,戰略還沒看。

稅法我用時最長:教材看了、課件聽了、輔導書也做了,最後一個月再複習一編的話,肯定能過!

財管我用了一個月,只把教材看完了,課件一點兒也沒聽,但沒有刷題,最後一個月如果用來刷題的話,也有過的可能!

戰略雖然我還沒有看,但是它是公認的最簡單的科目,用一個月的時間試試,也許能行呢?

可是我只有一個月啊!可是三科都需要時間啊!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

——是放棄財管戰略,專攻稅法嗎?

——是收起稅法,專攻財管,放棄戰略?

而我絕不放棄!

最後一個月,我用了七天背稅法的知識點;我用了十五天去做了六套財管的模擬題;用了五天,看完戰略教材,又用兩天背戰略教輔上的知識點。

考試成績公布——

稅法通過,算是意料之中吧;

財管失敗,但成績是57.25分!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戰略通過,完全意料之外!

所以,我有絕對的資格來告訴大家,不要放棄!

讓我們來理性分析"會計+戰略"的組合。會計難度大,分配三個月;戰略難度小,分配一個月。

先說會計。

會計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所得稅、合併報表等重點章節需要"看教材+聽課件+做習題",這些一個月能夠做到;

會計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非重點章節只需要"看教材+背分錄",這些一個半月能夠做到;

會計最後階段是集中複習,需要"看教輔+背知識+看習題",這些半個月能夠做到。

再說戰略。

戰略內容不涉及複雜理解,因此全程無須聽課件;

戰略教材經常都是簡答題的形式編寫,而教輔書上都做了詳盡的歸納,因此無須看教材,只需要看教輔;

戰略考試的客觀題知識點比較零碎,但不難,非常適合刷題強化記憶;

所以最後一月,戰略的複習方法是"看教輔+背知識點+刷習題"。

至此,按照上面的計劃,我們四個月的"盡人事"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聽天命"了。

有的時候,出題老師比較中規中矩,試卷中重點難點跟往年一樣,對我們這種突擊地複習而言是好消息,因為我們時間短,沒辦法方方面面都照顧到;

有的時候,趕上大小年出題的難度發生變化,今年試卷非常簡單,對我們這種練題目少見識的難題少的人是好消息,因為試卷都簡單,比我們複習全面準備充分的大神發揮不出實力,差距拉不開,大家都處於一個水平線上;

有的時候,可能教材變厚或內容變難導致當年來考試的考生特別特別的少,再加上官方稍微放寬了通過率,這更是對我們的好消息。

盡人事,聽天命。我們能做的都已做了,靜候佳音吧!

所以,事在人為,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注會如此,人生亦當如此。


推薦閱讀: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習題庫(二)
必看!執業藥師網上報名全攻略!

TAG:資格考試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