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堵塞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治好後會不會影響聽力?


分泌性中耳炎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且1歲左右的兒童發病率最高,咽鼓管堵塞只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之一。臨床上以耳悶脹感和聽力減退為主要癥狀,但也有些患兒臨床上可能沒有癥狀或癥狀很輕,父母很難觀察出來,只有當醫生進行專科檢查才得知中耳有積液。在中耳積液吸收之後,一般不會影響聽力,只是不同患兒恢復時間可能不一,有的可以立即恢復,有的則需要數月的恢復時間。若分泌性中耳炎積液持續存在,則會影響聽力,造成語言障礙、對聲音反射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因患兒在患病期間存在聽力下降的情況,所以父母與患兒的交流方式,對患者的聽力恢復有極大的影響。父母跟患兒交流時,需要近距離的進行交流,並獲得患兒的注意,且說話語速要慢,吐字清晰,適當的提高音量,防止語速過快,患兒聽不清而產生焦慮心理;盡量減少周圍環境的噪音等。另外患兒需避免受到二手煙的刺激,在餵奶時,盡量採用母乳餵養,母乳中的抗體可增強患兒抵抗力,餵奶的姿勢也很重要,保持頭高腳低,避免乳液從鼻腔流入耳內。

大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會在3個月之內自愈,但是部分兒童會反覆發作。在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時,因其積液性質屬無菌性炎症,所以不建議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避免抗生素與激素的濫用,以觀察為主,必要時行鼓膜置管術。

本期答主:閆岩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識!


如果積液完全褪去,中耳恢復正常壓力,鼓膜厚度也沒有改變也沒有其他損傷 聽力是能完全恢復的。


推薦閱讀:

怎麼滅蟑螂?
宏偉堡壘下的房租暴漲與消費降級。

TAG:健康 | 中耳炎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