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泥鰍到底用不用去內臟?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去不去掉都是可以的,所以說,還是按個人口味來定吧。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低,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眾食品,素有「水中人蔘」的美譽。
但是,對於泥鰍的吃法,卻有許多人產生了歧義。有人說泥鰍的內臟是一種好吃的美味,但同時也有人認為,泥鰍的內臟藏有大量的細菌,因此去除內臟才是健康的吃法。
其實,對於細菌而言,只要烹飪方式得當,是會殺死絕大部分細菌的,因此對人的危害沒那麼大。但如果非要糾結這個問題的話,健識君認為,可以根據泥鰍的大小來判斷是否需要去除內臟。
小泥鰍內臟比較少,所以去不去除,口感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在烹飪前,只需要在水中加入少許的鹽,靜放一天,讓其吐凈泥沙,並多換幾次清水就可以了。
但是對於大泥鰍而言,由於內臟比較多,不習慣的人吃起來可能會感覺到濃厚的苦澀味,因此還是去除比較好。
此外,牛球的營養價值也是比較豐富的。據了解,泥鰍含有:水分75.2g/100g,蛋白質16.3g/100g,脂肪4.0g/100g,灰分3.0g/100g。與其他魚類相比,泥鰍的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更適宜大家食用。
吃泥鰍到底用不用去內臟?這個問題找泥糖小丫來回答算是找對人了。我居住的小村子除了黃蟮多就是泥鰍多,若沒有哪么多的「小夥計」,要不怎對得起「爛泥塘」這個村名。
一說起泥鰍這小傢伙,小丫我可沒少捉沒少吃,但泥鰍滑不溜湫的不容易捉,而且鬼精,一聽到有人的腳步聲就污到泥里了。
捉泥鰍是我小時候的樂趣之一,常常不穿鞋子在田埂上行走如飛,徒手就可以捉到泥鰍。我們捉到泥鰍後就放在洋鐵桶里養著,攢到一二十條的時候在吃。
捉到的泥鰍在清水裡養上幾天,讓其吐盡淤泥,吃的時候自然就沒了泥巴味。也可以在桶里放入辣椒讓其吐泥吐得更快。我們農村人吃泥鰍從不剝肚子,真的,因為這樣吃著營養。
泥鰍從美食方面來看肉質鮮美,嫩軟可口。從醫藥方面來看能補腎,益氣,昇陽固本。從營養學方面來看含有多種對人有益營養元素。而對我們農村人來說就是能解饞。
小的泥鰍可以在櫟炭火灰里燒熟,拍去灰放在石臼里,加入鹽巴花椒香椿籽和新鮮小米辣舂吃。
也可以燒一鍋水,把小泥鰍放在塑料袋裡,然後放進燙死,燙時的泥鰍會產生很多粘液,這些粘液不用洗去,據「村會吃」說這樣做出來的泥鰍比較鮮甜。
然後下油鍋炸,這樣炸泥鰍一來可以防止其受熱亂跳,二來可以使味道更加淳正。待到炸至軟硬適中時,就可以撒上花椒粉和鹽巴吃了。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把炸好的泥鰍配上炸泡的臘肉皮,粉絲和薄荷,大蒜,醬水,辣椒等調料一起煮,吃起來香味撲鼻,口齒留香,是我們彝家人常吃的特色菜。
泥鰍有些很肥大,通身肉嘟嘟,肚子黃黃的,這樣的泥鰍也有的人也用剔黃蟮的方法把肉剔下來煮吃。就是把泥鰍頭釘在特製的板上。
然後用很鋒利的刀刃剔下身子兩邊的肉,血順著刀尖流到盆里,炒的時候和著血水一起配上韭菜和大蒜,吃起來鮮美無比。
骨頭和內臟也不放過,在鐵鍋里煸干,然後在放到石臼里舂吃。據說用鮮黃蟮血和泥鰍血可以治中耳炎,雖然是偏方不科學,但在農村裡還是有人用的。
端午節前的泥鰍和黃蟮一樣是最好吃的,它腹中有黃生生的仔,一起和泥鰍炸熟相當的美味。
離我們村不遠的地方有條小河,雨季的時候漲水,水退後遺留下一大片淤泥,常年累月,就成了一塊田,於是父親就在這塊淤泥里種上一片茭瓜。
他從來沒想到過這片淤泥里會有哪么多泥鰍,拔茭瓜時,他捉到很多的泥鰍,足足有好幾桶,通體肥胖,又大又粗,鮮活得很。
有人教我,在炒泥鰍時防止它亂跳,可撒鹽辣死,當我把一把鹽撒到泥鰍身上的時候,泥鰍立馬發出吱吱吱的叫聲,拚命在蠕動,而且分泌大量粘液。
當時我感覺自己是那麼殘忍,從此以後不再吃泥鰍。後來,為了防止洪災,社區用挖機清理了河道,那片淤泥地也被剷除掉了,那的泥鰍也沒人再去捉過。
現在一看到泥鰍就會想起小時候唱的捉泥鰍的兒歌,你也會唱嗎?
圖文原創,小丫問答,歡迎閱讀
泥鰍,頭小,口小,身體短,體形圓,背青黑,肚皮白或微黃,渾身有粘液,分布在南方江湖、池塘、田間積水處,可鮮食,亦可入葯,被稱為「水中之參」,可見其營養價值很高。
一般泥鰍干炸或清燉,大都是去掉內髒的,干炸清脆噴香,清燉肉質潤滑,食之相當美味,可謂人間佳肴。
但本人偶得一民間偏方,是泥鰍不去內臟服食,此乃大補之良方,特別適合男性不舉,或早泄或陽萎。
具體採購肚皮白的泥鰍,切記不要肚皮黃的泥鰍,放進有水的深桶內,滴幾滴植物油,泥鰍會吐出泥土、雜物有時會有頭髮絲等,每天換一次水,大概養3天左右,倒掉髒水,洗凈泥鰍。
放油入鍋加生薑,待油熱微帽煙時,將活泥鰍倒進鍋內,注意提前準備好鍋蓋,加鍋蓋將泥鰍蓋住,防止泥鰍跳出來,而後再加清水燉,放入提前準備剝好的10顆左右干龍眼,待鍋內的湯雪白似牛奶一般時,盛盤裝碗,即使不吃牛鰍,光喝牛奶似雪白的泥鰍湯,都很有效果,連續食用3-5次,即便是不舉之人,都會感到有不事之秋,什麼意思,是正常男人都懂得。
當然了,吃牛鰍連喝湯,滋陰壯陽效果會更佳,整條牛鰍都能食用,因為經過滴入植物油清水滋養的牛鰍,絕無泥土氣息,甚至內臟都很乾凈了,可以食用,連湯喝下,絕對大補,保你精神杠杠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
新鮮泥鰍非常溜滑,想要活泥鰍去除內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果燜死後再去內臟,一是會影響泥鰍的鮮美度,二是也特別麻煩,所以個人認為: 一般情況下不用去內臟。
油炸或油燜泥鰍油炸泥鰍盡量選大小一致小個的泥鰍,買回來的泥鰍滴幾滴食用油養幾天,肚子里的臟物基本吐出來了,所以根本不用去除內臟,再加上泥鰍小肚子里幾乎空空如也。小泥鰍更容易炸透,連骨頭都可以炸得酥脆,可以整條一起吃下,如果撒一些熟芝麻,甭提有多香,也有喜歡裹一層麵粉油炸,酥脆可口,可當零食。
油燜泥鰍是在油炸好的基礎上,加入姜蒜、生抽、料酒、新鮮辣椒、豆鼓等調料,並加少量水燜2分鐘即成,酥香味醇。油燜泥鰍可以選個大些的,炸燜的時間延長些。
燉泥鰍燉泥鰍選大一些的,也要按上述方法養幾天,吐出肚內臟物,燉泥鰍的搭檔食材有很多,如碗豆、東瓜、絲瓜均可,如果是碗豆的話,碗豆盡量選擇變黃老色的,這樣燉出來會很粉甜。泥鰍個大肚內臟物難以吐乾淨,不過沒關係,吃時用筷子夾住泥鰍頭,用嘴從頭至尾唆一遍,肉與內臟和骨頭分離,肉自然吮到嘴裡了,所以也不用去內臟,省去麻煩。
泥鰍在我們微山湖也算得上是特色美食了,大小飯店都會有泥鰍這道菜,我們這邊大都是紅燒泥鰍,飯店大廚都是撈起泥鰍直接下鍋根本不會一條一條給你開腸破肚的。吃的時候則是很小心,轉圈用呀剃著肉吃,吃到最後就是內臟和魚刺了。其實就是很小心的剃肉吃,腹部位置還是會微微又些苦味。為什麼大廚都不去腸子直接燉哪。首先來說一下一斤泥鰍大約八條左右,紅燒一份泥鰍大點個頭的大約十七八條,泥鰍又圓又滑,一個一個的開腸破肚很麻煩。很費時。所以一般飯店都會說不開腸的泥鰍味道鮮美。其實並不是的。我們自己在家做泥鰍一般都是去掉腸子的,這樣更入味更方便吃,不用擔心吃到苦膽啦。
吃泥鰍到底用不用去內臟呢?
以前小時候,經常抓泥鰍,做法是不去內髒的。原因同大多數人一樣,泥鰍太小太滑,不好處理啊,關於去不去內臟健康營養不同嗎?那個時候倒是不在意,有得吃就心滿意足了。
而現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飲食健康更加註重,越來越重視養生的大環境下。就有專家跳出來聲稱,泥鰍必須去除內臟,才是健康的,正確的做法。講的是泥鰍皮膚分泌的粘液,和內臟藏有大量的細菌。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情況相反,泥鰍的粘液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對小便不通和便血能夠有效治療。內髒的話更是少,就哪么一小點,所以去不去口感是差不多的,大條的泥鰍就另當別論,膽比較大,吃起來有濃厚的苦澀味,建議去除。小條的就不用那麼麻煩了,直接放水加少許鹽,靜養一天,吐乾淨泥沙,期間多換幾次清水就行了。因為泥鰍是雜食性的,什麼都吃,包括浮在水面的生物,水裡的雜質泥沙,故而要吐乾淨,高溫料理,完全可以放心的吃。
泥鰍全身都是寶,才有「海底人蔘」的美譽!以前只有農村人才吃,現在則不同了,經過研究發現才知道營養價值高,城裡人也開始食用了。泥鰍含有的蛋白質和鐵比一般魚類要高,維生素B1比蝦類高出三倍,其它微量元素也是相當可觀的。比如人體所需的苷,泥鰍就含有量不少,有什麼好處嗎?生活中各種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苷,具有抗病毒的能力,提高免疫力。
泥鰍還具有維護皮膚的健康,減少青春痘的滋生,(泥鰍含有豐富的鋅,長痘痘就是體內缺鋅的表現。)補氣益精,預防貧血、肝病、陽痿,治療小兒盜汗,小便不通,皮膚瘙癢,預防癌症等作用。
泥鰍的做法:紅燒也行,清蒸、油炸、椒鹽等等做法。比如說紅燒的做法,泥鰍先拍上薄薄的澱粉,油炸定型酥脆撈出備用。熱鍋放油,加入姜蔥蒜,干辣椒爆香,倒入泥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加調料:生抽、鹽、胡椒粉、少許老抽調色即可。
佘小廚(完)
吃泥鰍到底用不用去內臟?
小的時候在農村,可能糧食不夠吃,只要有得吃,往往是不計較細節。因此在吃泥鰍的時候,一般我們農村人都不刻意去除內臟。
在農村吃泥鰍,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香煎泥鰍。過去在農村田頭抓到的泥鰍大小不一,有大有小,個條大的並沒有多少,多數都是小條的。
大的泥鰍可能比較精明吧,鑽進泥裡面很深,一般我們小孩很難抓到,就是挖到了也抓不穩,總是被逃脫。除非,用石灰水淹過那塊田地,大小泥鰍就全都冒頭上泥面容易抓了。
在田裡抓回來的泥鰍,如果是當天吃了,一般都沒有時間再去內臟。在我們農村人眼裡,野外生長的泥鰍屬於生態綠色的產品,祖祖輩輩都不用專門去內臟,都是直接煎熟吃了。這麼多年下來,好象也沒見吃出什麼問題。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現在野外抓回來的野生泥鰍已經很少了,市面上見到的泥鰍多數是養殖的,大小很均勻。
雖然有一些小販用一個小簍裝,故意把大小不一的泥鰍放在一起,偽造成為野生泥鰍賣高價。可我還是不太敢相信。
飼養的泥鰍,個條也不一定很大,但由於吃的是飼料,又是圈養池養,個人認為比野生的泥鰍更臟。
這種泥鰍必須想辦法清理內臟。是泥鰍那麼小,怎麼去清理內臟呢?不可能一條條的破開肚子去清理吧。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在我們農村,有一種土辦法清理泥鰍的內臟,城裡人也可以試一試。就是每天將淘米洗米後的水不要倒掉,將市場上買來的泥鰍放進米水裡,養上幾個小時,泥鰍就會將內髒的東西吐出來,相當於洗了一輪內髒了。
更多的三農問題解答,請你記得關注「桂農通」哦。方便的時候也請順手點個贊支持一下,不勝感激!
吃泥鰍到底用不用去內臟?
在過去農村水田裡、溝渠里、小溪里,那個泥鰍真箇多。從記事起我就喜歡捉泥鰍,在田溝里兩邊用泥巴將水一攔,再把水淘干,就可以抓泥鰍了。泥鰍喜歡鑽進土裡,一挖土就是好幾條,那時農村窮買不起豬肉吃,泥鰍就是農村人最高檔的葷菜。
那時,農村吃泥鰍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一般都放點菜油盤子里,讓泥鰍把肚子里的臟物吐出來就燒來吃,從不破腸開肚取內臟。因為泥鰍通過油煎或清燉以後,內臟和肉會自然分離,再說泥鰍除了肚子里有子,就是一根直腸子,吃好了連刺帶腸丟了就是。如果是小泥鰍油炸的話,根本就沒有腸子和魚刺,整個吃下去都不礙事。
這幾年,看到菜市場有人殺泥鰍黃鱔的,那都是大個的泥鰍。泥鰍很滑,活著的時候根本就殺不來,只有用開水泡死以後才可以一頭用釘子釘在頭部,把泥鰍拉直,再用小刀子在泥鰍肚皮上開一道口子,然後從肚子取出內臟就可以了。不過泥鰍越小越好吃,也根本不需要剖肚取內臟。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泥鰍有三種吃法,一種是清燉,一種是紅燒,另一種是油炸味道各不一樣,大多是放油鍋里煎一下然後再紅燒。泥鰍很腥,在燒制過程中,必須要有生薑、大蒜、辣椒、黃酒可以除去腥味,缺少那一樣都不好吃。我認為:泥鰍取不取內贓都不重要,燒的好吃才是真正的好。不過,話又要說回來,泥鰍剖肚取內臟更是清潔衛生,現在大家都講食品安全,剖肚吃應該值得提倡,農村人不取內贓的吃法真是很不幹凈。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娘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泥鰍內臟是不可以吃的,所以吃泥鰍需要去掉內臟。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殺泥鰍去掉內臟。下面我來教大家辦法:
首先,買回來的泥鰍清洗乾淨,把水燒開,然後把開水倒到泥鰍裡面燙死。需要把蓋子蓋上不然泥鰍會到處亂蹦的。
然後用鋒利的小刀小心地把泥鰍的肚子破開,把內臟取出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拿來紅燒、燒湯、油炸都是非常鮮美的一道菜。
大條的會剖腹剔去內臟,小條的直接油炸!
哈,這個回復簡單的話題一下子勾起了我太多關於泥鰍的美好記憶了~
大概五六歲的小時候,大人干農活回來,順手拈來一兩條活泥鰍,做一盤菜肯定不行,丟了怪可惜,這可是肉菜哎!
於是我媽找來一個酒盅,將兩條泥鰍斬成四段,放點油,挑點鹽,等米飯沸後燜飯之前,將泥鰍酒盅擱米飯上蒸熟,等飯香了上桌,泥鰍肉香四溢,略拌一拌油鹽,妥妥能吃下一大碗香噴噴的米飯!
等到我開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泥鰍更成了家裡不可或缺的常備佳肴。
直白說,我抓過很多很多的泥鰍,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般一個區區上午或下午,你會發現我不費吹灰之力,能抓到了你一洗手盆那麼多的活蹦亂跳的泥鰍!
我也不知道家門口田野中的泥鰍怎麼總是取之不盡,捉之不竭。
我們那有兩個小哥,家裡請木匠打造傢俱,為期一周,這兩小哥就每天放學後在屋前一個小泥溝里斡干水捉泥鰍,每次一小桶,他媽媽買兩斤肥肉煉油,專門用來炸泥鰍,煎泥鰍,下麵條時活燉泥鰍,腌雜菜炒干泥鰍~木匠師傅居然吃得連連點頭,還每頓飯小半斤酒。
麵條雞蛋煮泥鰍,人間美味啊!
水燒開後將半大不小的活泥鰍溜進鍋里,放下細面,蔥花姜蒜,還敲入兩三個雞蛋,這碗面可謂至尊五星待遇了!比雞湯雞肉面半點也不遜色!
我在捉泥鰍的日子裡琢磨出了幾項絕活,以至穩居泥鰍王者的寶座~
一,一隻手順著洞拈出泥鰍,別人擺開架勢用鋤頭挖掘出一立方分米再找出泥鰍的當兒,我的泥鰍已經到手走人了。要訣是不要去爛泥田找泥鰍洞,硬泥田洞中的泥鰍來不及鑽新洞,我鐵鉗般的拇指食指已經順藤摸瓜摳住魚鰓拈出洞來。
二,每一塊田地的泥鰍決不會平均分布,它們會聚集到不軟也不硬的過水渠道中棲息,秋收時分,壟中排水好下田收割,水渠是最後還存水的好地方,泥鰍們會在水流退去的幾天,搬到渠社區中,這就是我要尋找的風水寶地,也是積累出的寶貴經驗。
三,秋收後第一次被挖泥鰍的人洗禮後,田野的水慢慢晒乾,泥鰍無處可逃,就呆在洞中睡覺,但不可能永遠天晴,等到某天下雨灌滿了田園,久等的泥鰍興沖沖鑽了出來游泳叫覓食啊訪友啊旅行啊,結果雨後又晴,它們不出所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而田水又很快晒乾,這時候,十天半個月前挖掘的泥鰍窪坑,就成了最後存水的世間桃源,泥鰍們快樂的藏在舊泥土塊下,洞也不打了,安心捱壽年。
雨後又是我與同伴出來收穫的美好時光。
同伴還在下意識的找泥鰍洞挖掘,但我每次都直接翻舊窪子,每扳開一塊硬泥,下面就是一兩條,最多的一個籃球大的窪坑,我找到了十八條泥鰍。??
四,水塘下方的田壟總會很多泥鰍,每口池塘都是上天恩賜的泥鰍產籽孵化的樂土,而開塘放水的時候,泥鰍往往會順水逃亡,世界這麼大,它想去看看!
五,泥鰍也有逆流而上的習慣。不要驚訝。
六,傳說中的泥鰍鑽豆腐,能做夠麻婆豆腐,應該是假的。因為我試驗過:
用筷子粗的小泥鰍清養十天左右,鍋中放一塊大豆腐,略加熱,泥鰍據說會往清涼的豆腐中鑽,然後撈出來,每切下一塊豆腐,裡面就嵌入一層泥鰍肉,聽起來很有道理。
其實根本是想當然~我一加熱,三五秒鐘,鐵鍋變熱,所有的泥鰍全死了!
就算不加熱,它們也根本不鑽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