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留學6年回國底薪兩千,你怎麼看?
近期,一則關於家裡200萬賣房供孩子澳洲留學,孩子6年後歸國只能拿2000元底薪的新聞引起公眾對留學熱潮的一次廣泛討論。作為留學服務行業的一名老司機,筆者想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這件事情,就是媒體拿著個案放大並且博眼球的炒作而已,媒體慣用手法。留學生群體這麼大,不可否認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留學後就業待遇不好,甚至找不到工作的都有可能。但是無論國內學習還是出國留學,當然存在這種問題了,這是個例。目前有出國留學的經驗,仍然是被企業和學術界認可和歡迎的經歷,屬於加分項;我們從社會上的知名成功人士看到,很大一部分是有著留學經歷的。具體關於留學就業這個事情,看我下面分析解讀。
首先,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出國留學屬於接受教育,教育是對人的長期投資。長期投資必然導致回報也是長期的,可能十年,可能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或者一輩子。所以看待短期所得,那麼必然是不恰當的。
其次,出國留學的回報是多方面的的,不僅限於物質金錢的回報。出國留學是教育的一種途徑。教育是全方面培養人的,尤其是美國教育,不光是給人傳授知識,更注重一個人作為個體的成長和成熟。比如在和人溝通方面的能力,在一個環境中(community)影響別人的領導力,對於社會和周圍人的關心和關注(concern),團隊精神,公共演講能力,辯論的技巧,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不光對於人求職就業有幫助,而且對於一個人生活生存在社會中,幫助也很大,可以說這些可以給人存在於社會上帶來幸福感的。這些作用其實都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
第三,出國留學其實是一種教育消費行為。和衣食住行消費一樣,教育也是一種消費。尤其是像教育產業化的國家英國和澳洲,教育就是這些國家賺錢的。人家提供教育這種特殊的產品給國際學生,增加GDP收入,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花錢購買這種服務。和我們去飯店花錢吃飯一個道理。我們一般都是考慮自己的消費能力去飯店吃飯,而不簡單問這頓飯我吃的值不值。不可否認,一些家庭物質條件好的家長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是為了避免孩子在國內競爭激烈,去選擇一種優質的教育的。
第四,出國留學群體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目前出國留學已經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很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的學生,拿著全獎出去的。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有能力支付孩子出國留學。所以出國留學中有一些普通的學生。但是不在這一行業的人的觀念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且媒體為了博眼球,拿著個案來放大,誤導大眾。出國留學找不到工作不是很正常嗎?出國留學只是提供了好的外部環境,還需要自身的努力。
第五,大眾認知的角度有問題。正如我在第四點分析的,大眾對於留學生的認知是錯誤的,而且我實際和學生家長接觸中,有些家長學生也經常問,我們孩子學習一般能出國嗎?大家把所有留學生做橫向比較就是媒體這麼誇張聳人聽聞的結果。但是大家如果做縱向比較就會發現,出國留學前後,一個人變化還是很大的,無論英語水平,還是獨立性和成熟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這就像國內大學擴招一樣,若干年前有人也討論,讀大學沒用,讀完大學掙的錢還沒有高中畢業生多。都是拿一些不恰當的角度來看待。而沒有看到大學這種教育對於個體的影響,正如沒有看到出國留學對於個體的改變,因為每個人的發展是不一樣的。
概況起來,就是不要被媒體拿著個案吸引眼球而誤導我們對於留學生的認知。當然作為留學生,也要積極主動利用優質的教育不斷提升自己,良好的教育資源還需要留學生的努力和拼搏去贏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為美國留學獨立顧問閆勝龍原創,轉載請聯繫(V751151402)授權。
現在學歷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工作中更看重的是個人能力 所以現在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 靠自己的手藝吃飯 拿到的不比高學歷的工資差 www.xdfpr.com
不說留學生,單說985和211。
985與211的實力,和畢業後的社會需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的發展水平,依然停留在一戰福特汽車流水作業的階段。因此現在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高學歷真心用不了,你在清華學得再多也是失業。中國的現狀就是:武大郎開店,不招高人。
你看清華畢業也只能去國企,到社會還是失業。因此我國現在大力提倡的是高職教育。
徽宗能被金兵抓走,你林沖縱然有八十萬禁軍教頭再好的武藝,又有什麼用。
985、211到了企業,尚且被用來看大門,除了軟體互聯網專業,留學生回來不去國企還想去哪?
得看具體情況,留的什麼學?學到本事沒?只能拿兩千,還是只願要兩千?這和北大畢業生去賣豬肉、去當和尚,是一類現象,沒什麼奇怪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