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筱決戰」導致武田家落幕,武田赤備衝鋒抵不過火繩槍,誰知道此戰的具體情況?


其實真正的長筱合戰過程與藝術作品以及現在網上的通說完全不同。下面我們來按照不同的史料來還原一下長筱合戰的過程吧。

武田軍出兵

天正三年(1575年)二月二十八日,投降於德川家的奧平信昌奉命率軍進入了長筱城防守。

這一年的四月十二日,是武田信玄逝世三周年祭,然而,德川家家臣石川數正卻得到了武田勝賴趁這個機會給武田家家臣發去了「甲斐著陣」的命令。想必此次武田家家臣前往甲斐,不僅僅是參加祭典那麼簡單。

四月十五日,由下條信氏、山縣昌景率領的武田軍別動隊直奔三河,包圍了三河國的足助城,武田勝賴本人則率軍進入遠江國。

歷來的通說都說,武田軍是為了報長筱城落城之仇而來,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大賀彌四郎事件

武田軍在三河國的別動隊攻勢凌厲,他們之所以攻打足助城,其實目的在於攻下足助城以後繼續攻打德川家在三河國的重要據點岡崎城。

岡崎城是德川家三代人苦心經營的城池,城高牆厚不說,又是三河國德川家家臣集住的地點,守軍人數也非常多。如果武田軍僅僅以幾千人的別動隊強攻的話,明顯是很難攻下岡崎城的。

除非,武田軍在岡崎城有內應。

《三河物語》當中記載,岡崎城城主德川信康的中級家臣大賀彌四郎與武田軍勾結,密謀暗殺德川信康,開城引武田軍入城。結果這件事被德川家康察覺,在武田軍還未到岡崎城時,大賀彌四郎一黨就被斬殺。

不過,在《岡崎東泉記》、《傳馬町舊記錄》里記載,大賀彌四郎卻是德川信康的家老級別的家臣,乃是岡崎町奉行。以大賀彌四郎等為首的三河安祥眾家臣團與本多、大久保組成的遠江浜松眾家臣團不和,於是安祥眾準備和武田家聯合,流放德川家康,擁戴德川信康為新任當主。最終,德川家康發覺了此事,為首叛亂的家臣分別被處死與驅逐。

包圍長筱城

四月十九日,足助城被武田軍攻落,隨後武田軍安置了下條信氏把守,別動隊又先後拿下了淺谷城、大沼城、田代城,於四月下旬在長筱城附近的作手古宮城與武田勝賴本隊合流。

作手古宮城在長筱城西邊,而武田勝賴一開始就壓根沒想攻打長筱城,這才會越過長筱城在此地與別動隊會合。否則,武田勝賴完全可以先行包圍長筱城,等待別動隊前來。

大賀彌四郎被捕之後,武田軍的攻取岡崎城計劃失敗,只得轉向第二目標,即攻下背離武田家的奧三河地區。

在《松平記》、《浜松御在城記》、《大須賀記》中只是很含糊地提到長筱城在四月就被武田軍包圍,而《譜牒余録·松平下總守》則說是四月二十一日,《當代記》、《武德大成記》、《長筱日記》、《菅沼家譜》以及《譜牒余録·奧平美作守》中均是記載為五月一日。

兩軍兵力對比

《當代記》中的記錄,武田軍只有一萬人而已;但是在《信長公記》、《甲陽軍鑒》里武田軍則有一萬五千人;《寬政重修諸家譜》里武田軍的兵力為一萬八千人;《武德大成記》里是兩萬人;《松平記》里是兩萬五千人;《長筱日記》、《總見記》則誇張地說武田軍的人數有數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武田、織田兩方的史料《甲陽軍鑒》與《信長公記》中,武田軍的人數意外地相同,都為一萬五千人,因此後世便大多採用一萬五千人軍隊的說法。

而長筱城裡的守軍就少得可憐的多,在《甲陽軍鑒》中,奧平家的軍勢動員力只有一百五十騎(人)。

《三州長筱合戰記》里記載,此時守軍共有四百餘人;《日本戰史·長筱役》里是五百人;《明智郡志》是七百人;《牧野文齋遺稿》里是五百餘,《中津藩史》里則是四百人。

不過,《長筱日記》中有「奧平氏兵力二百餘」的記載,進駐長筱城後,德川家康又派兵增援,使得城內的兵力增加,四百到五百人左右當最為合理。

鳥居強右衛門之忠節

五月十一日,武田軍對長筱城發起進攻,長筱城守軍兵精糧足,暫且能夠抵抗。然而,五月十三日,長筱城城北的糧庫失陷,糧草被武田軍奪取或燒毀,守軍告急。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筱城守將奧平信昌命鳥居強右衛門作為使者前往德川家康處求援。派出使者之事在《信長公記》、《當代記》這些史料里沒有記載,大多出自江戶時代的史料。

《三河物語》、《甫庵信長記》里說使者只有鳥居強右衛門一人,而《長筱日記》記載使者有鳥居強右衛門與鈴木金七郎二人。在《武德大成記》里則說是鳥居強右衛門先出城,鈴木金七郎後出城。

《三河物語》是最早記錄此事的史料,作者大久保忠教是德川家家臣,長筱合戰時正當青年,想必不會胡亂編造此事。鳥居強右衛門出城以後,得到了信長的保證,便又返回了長筱城,卻不幸被武田軍捕獲。

武田軍要鳥居強右衛門欺騙城內守軍援軍不會來了,鳥居強右衛門佯裝答應,當到了長筱城下時突然大喊:「信長公讓我們多堅持一會兒,此時他已經在岡崎城出陣了,織田信忠殿下也出陣八幡,主公和少主正在朝野田進發。三天之內援軍必到,請轉告奧平貞能(《三河物語》誤記,此時奧平貞能應該不在長筱城而在德川家康軍中)與奧平信昌殿下!」

武田軍被鳥居強右衛門戲弄,氣得就地將其處刑,但是鳥居強右衛門的故事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織田信長的出陣

武田勝賴侵攻三河國時,織田信長正在京畿與三好氏交戰。四月十四日,織田信長在京畿大肆徵兵,號稱募集了十萬大軍(《信長公記》攻打石山本願寺,於四月十七日攻下了和泉新堀城,斬殺三好家的家臣香西元成與十河因幡守。四月二十一日,高屋城的三好康長獻城投降,織田信長率軍返回京都。

四月二十九日,織田信長從京都返回了岐阜城,此時,武田勝賴正在進攻長筱城周邊的城池。

天正元年,武田信玄西進時,織田信長在與淺井氏、朝倉氏、石山本願寺交戰。天正二年,武田勝賴進攻遠江國高天神城時,新佔領地越前陷入一揆,並且長島方面也在同一向一揆作戰。天正三年,武田軍包圍長筱城時,織田信長已經騰出手了。

在岐阜城的織田信長便下令於領內徵召鐵炮、火藥、以及鐵炮手。細川藤孝、筒井順慶等人都給織田信長送去了鐵炮與火藥。

五月十一日,織田信長寫信給熱田神宮表達了自己近日將會出陣三河的意思,並且囑咐說過兩日會來祈願戰事順利。十三日,織田信長、織田信忠父子來到了熱田神宮,桶狹間前,信長也在熱田祈禱過,因此為了吉利,再次來到此地,也能看出他將武田勝賴與今川義元等同看待。

五月十四日,織田信長就來到了岡崎城。十八日左右,織田信長來到了設樂原附近的極樂寺山布陣。 織田軍此次出陣的人數,在《三河物語》、《甲陽軍鑒》中記載有十萬人,而《信長公記》里則是三萬人,《當代記》中聯軍人數為四萬人,《武田三代軍記》更是號稱有十二萬人,其中還有一萬挺鐵炮。

鳶巢山奇襲

戰前,在聯軍的軍議上,酒井忠次提出要繞遠路奇襲武田軍在鳶巢山的據點,斷掉武田軍的退路。

不過《信長公記》中卻沒有提到是酒井忠次獻策,只是說由酒井忠次率隊。織田信長令酒井忠次挑選德川軍中善用弓箭鐵炮的精銳,編成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又從自己的御馬廻眾里抽調了五百挺鐵炮與兩千人交給酒井忠次指揮,命令這支四千人的奇襲隊對鳶巢山進行長途奔襲。

織田信長之所以抽調出大量人馬與鐵炮,原因在於長筱城快要扛不住了進攻了,必須派出援軍。其次,在兩軍交戰時,武田軍後方要是響起織田軍的鐵炮聲,他們一定會自亂陣腳。最後,第三個原因則是,鳶巢山是武田軍的後勤補給基地,攻下此地,武田軍將陷入不得不戰的地步。

連吾川決戰

通常在影視劇以及現在的科普讀物里,長筱合戰的發生在廣袤的平原上,織田信長為了阻擋武田騎兵的進攻,在平原設置了馬防柵,而武田騎兵在平原上發起多次進攻,都被信長布置在馬防柵後邊的鐵炮隊擊潰。

其實並非如此,織田信長並沒有那麼蠢,把軍隊暴露在平原上。兩軍的交戰地,並不在平原,而是在設樂原東邊的連吾川邊。織田信長在連吾川西岸設置了馬防柵,並將軍隊隱藏在山中,使得敵人無法獲知己方的具體人數。同時,織田信長手下的軍隊,還有著三千挺鐵炮,十分駭人。

武田勝賴得知信長前來以後,大意輕敵,在留下四千人包圍長筱城以及防守鳶巢山以後,率領一萬一千人朝著連吾川就來了。

五月二十一日清晨,織田信長從茶臼山來到了前線,在彈正山(一說高松山)布下本陣親自指揮戰鬥。

上午六時,兩軍開始對峙,並發生小規模衝突。午前十一時,鳶巢山砦失守的消息傳來,武田軍陷入被夾擊的境地,不得不在後方的酒井別動隊趕到戰場前主動向聯軍發起渡河攻勢。

按《信長公記》記載,山縣昌景率領第一波軍隊進攻,被鐵炮擊退。武田信廉率領第二波軍隊進攻,被鐵炮齊射打得傷亡過半,敗退。第三波是小幡信貞率領的赤備騎兵,在鐵炮的攻擊下,傷亡過半,敗退。第四波是武田信豐率領的黑武者,同樣被鐵炮擊退。第五波由馬場信房率領,在鐵炮攻擊下,敗退。

以上便是武田軍在長筱合戰時發起的五波進攻,五波進攻的軍勢分別位於武田軍布陣位置的左翼、中央、中央、左翼、右翼。

武田軍的左翼與中央面對的是人數比較少的德川軍,說明武田軍是想先以右翼拖住織田軍,讓左翼、中央的精銳部隊擊破德川軍,再迂迴配合右翼包抄織田軍。因此,馬場信房對織田軍的進攻,是武田軍不願承認現實的最後掙扎。

順便一說,《信長公記》里記載的織田鐵炮隊是用「齊射」,並非什麼交替射擊的「三段擊」。如果想問哪個可靠,這麼說吧,《信長公記》的作者太田牛一是長筱合戰參陣人之一。

不過即便武田軍的五波進攻被挫敗,聯軍擁有三千餘挺鐵炮(加上德川軍),並且聯軍在這之後發起反攻,連吾川畔的武田軍仍然僅僅陣亡2000多人。

武田勝賴在五波進攻失敗之後丟下軍隊逃走,武田軍為了掩護家主撤退而展開殿後作戰。下午二時,山縣昌景等武將在殿後撤退中戰死,武田軍崩潰,被追擊死的陣亡人數加上連吾川畔的屍體,傷亡萬餘。


以上便是長筱合戰的全部過程,我是日本史作家伊勢早苗,喜歡就點個贊給個關注唄。


1575年5月(天正三年四月),武田勝賴包圍德川家康女婿奧平貞昌居城長筱城。奧平貞昌頂不住,向德川家康求救。

為保險起見,德川家康向織田信長發出求援信。好基友二話沒說,點起織田家的3萬兵馬(包括3千火繩兵)就趕往長筱。

長筱城靠500名守軍支撐的好辛苦,但是武田勝賴一時之間還攻不下來。織田、德川聯軍很及時地趕到設樂原(長筱城以南),織田軍駐紮在極樂山,德川軍駐紮在茶臼山。

武田勝賴聞訊,留下3000名士兵繼續牽制長筱城,自己則帶著餘下1.2萬人志得意滿地趕到設樂原,並且紮好營盤。

戰前,織田信長認真地建立起數道防馬柵,這很有必要,因為武田騎兵天下第一。

他還把自己駐紮的山坡進行一番人工改造,大大增強坡度,也是為了防止武田騎兵縱馬而上。

對抗武田家,聯軍是一點都不敢馬虎的。武田勝賴確實有優勢,一來家中人才濟濟,二來設樂原非常適合騎兵作戰。

決戰開始了……

先是德川軍的大久保忠世帶領幾百人,跑到武田家的山縣昌景前面來誘敵。山縣昌景也看出來了,他仗著自己手下2000騎(武田最強騎兵「赤備」)沖了出來。

很快,他就衝到德川陣前的欄柵前面,對面有1000支火繩槍在等著他。這支部隊果然勇猛,雖然倒下一大片,但是欄柵也快要被衝破。

面對武田家勇武的騎兵,防馬用的欄柵太重要了,本多忠勝從德川陣中躍出迎戰山縣昌景。

交手幾下,本多忠勝拔馬就跑,然後大聲叫到「這就是山縣昌景,山縣昌景……」,德川陣地所有火繩槍口對準山縣昌景。

可憐的猛將山縣昌景就死於亂槍之下,時年46歲。他的死,直接導致他的武田赤備在戰場上走向滅亡。

這就是作戰雙方的第一回合。

第一回合結束了,第二回合還會遠嗎……

不會的。很快,武田家的武田逍遙軒信廉、小幡信貞、武田信豐發動第二、三、四回合的衝鋒,除了留下一堆屍體外,毫無進展被迫撤退。

已經到下午1點了,武田勝賴輸的連午飯都不吃了。這時候又傳來壞消息,武田家後方的據點鳶之巢山被攻克了。

武田軍現在要取勝的唯一機會,就是攻破欄柵,發動武田騎兵優勢,還有取勝機會。於是,馬場信春,開始發動第五回合的進攻。

不知道什麼原因,馬場信春中途叫軍隊停了下來。馬場信春的部隊,很快就看到土屋昌次死在欄柵前,真田昌輝被亂槍打死……

馬場信春心理清楚了,己方要敗了。他派人通知武田勝賴快點逃命,自己負責斷後。

下午3點,織田信長下令總反攻。武田軍已無軍力對抗,武田勝賴知道敗了,就灰溜溜的走了。

撤退的過程也是名將凋謝的過程,武田家重臣內藤昌豐、斷後的馬場信春都戰死了。

長筱一戰,武田家喪失家臣無數,四大天王死了仨(高坂昌信還好不在,不然也是撲街)。

長筱一戰,織田信長戰勝武田勝賴,主要歸功於創造性地運用火繩兵的力量。

為了對付武田騎兵,他不僅設置防馬欄柵、增加駐地坡度,而且發明「三段擊」。

什麼叫「三段擊」?就是為了避免火繩槍發射因程序的繁瑣(裝彈、點火、發射等)而造成的時間浪費,而命令火繩兵站成三排,第一排打完子彈就退到最後一排,第二排頂上打……這樣輪流射擊,就構成一張持續不斷的火力網。

這樣,就讓火繩槍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可以說直接敲響武田家的喪鐘。

在當時的大名中,除了織田信長外,就僅剩下薩摩的島津義弘在大規模的裝備火繩兵。

很多大名都知道火繩槍的好,但是實在花銷太大了。於是,大家懟上火繩槍繁雜的操作過程、有限的射擊強度、還有對氣候的要求很嚴格等缺點,就都不願意裝備部隊。

火繩槍貴到什麼程度,小編來打個比方。當時,買一桿火繩槍要花費100貫文以上的金錢,相當於30個兵一年的薪水(一貫錢相當於兩石大米)。

「長筱決戰」讓武田家從此一蹶不振,也讓大家感覺到「再窮,也要買火繩槍」。


推薦閱讀:

為何只見東京不見江戶?
日本古代史-6

TAG:日本 | 武田信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