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腎在哪個位置?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是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原動力。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不能溫養脾陽,導致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泄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膝發冷、水腫等。二者都可能會形成脾腎兩虛。

脾腎兩虛的癥狀一般有:

  • 形寒肢冷

  • 面色蒼白

  • 腰膝酸軟

  • 五更泄瀉

  • 少腹冷痛

  • 面目肢體浮腫

  • 舌淡胖

  • 苔白滑

  • 習慣性便秘

  • 消化不良

  • 男性陽痿、遺精、早泄

  • 婦女宮寒不孕

……

脾腎兩虛,關鍵在於脾腎雙補。

吃點芡實,補養脾腎

芡實,也叫雞頭實,用來補養脾腎特別好。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每天吃一些芡實。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功效。

可與西米、銀耳、蓮子肉、山藥、白扁豆之類的食物搭配食用,一次不要吃太多。由於芡實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便秘、尿黃的時候及產婦都不適合。

吞咽唾液,滋補脾腎

唾液,中醫上稱「津液」,俗稱口水。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吞咽唾液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兩種:

1.常食法。姿勢坐、卧、站均可,平心靜氣,微閉口唇,抵舌上齶,不斷攪動,待唾液產生後,然後吞咽,反覆3-4次,長期當持,必有益處。

2.按摩法。承漿穴,為胃經和任脈的交會穴,當我們用食指用力揉壓承漿穴,即可感覺到口腔內湧出分泌液。這種分泌液可以滋潤五臟、滋養全身、去燥去火。由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也可以按摩次穴。

按摩腎俞,鼓動腎氣

腎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雙掌摩擦至熱後,將掌心貼於腎俞穴(兩邊腰眼),如此反覆3~5分鐘;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腎俞穴,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讓人的陽氣在短時間內升發起來。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腎氣衰導致的腰腿問題也有幫助。

補脾腎,不如來泡腳

泡腳是養生補腎的一種簡單方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工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泡腳。

在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候(晚9點),用熱水泡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泡完腳後按揉腳底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此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此外,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身體不舒服了,就要弄清楚原因,然後慢慢調養,堅持做,相信一天會比一天好。


1、腎臟的位置

西醫範疇中的腎臟形似蠶豆,其表面光滑,質柔軟,新鮮時呈紅褐色。位於腹後壁,脊柱兩側,左右各一。腎的高度左腎上端平第11胸椎體下緣,下端平第2腰椎體下緣;右腎上端平第12胸椎體上緣,下端平第3腰椎體上緣。兩腎的上方是腎上腺,左腎前上部與胃底後面相鄰,中部與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觸,下部鄰接空腸和結腸左曲。右腎前上部與肝相鄰,下部與結腸右曲相接觸,內側緣鄰接十二指腸降部。兩腎後面上1/3與膈相鄰,下部自內側向外側與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橫肌相毗鄰。成年人腎臟長約250px(8~350px),寬約125px(5~175px),厚約100px(3~125px),重約120~150g。

2、腎臟病相關的表現

腎臟病早期大部分人可能並沒有特殊不適。當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時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嘔吐、虛弱無力、呼吸深長、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腫(眼瞼、雙下肢)或/和體腔積液(胸腔、腹腔)、血壓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現為胸悶、活動耐量下降甚至夜間不能平卧)、嗜睡,如果合併高鉀血症可以感覺到手腳、口唇發麻,渾身乏力,若是血鉀升高很明顯,甚至可以導致呼吸機麻痹,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你描述中的自我感覺累、喝水多都不是腎臟病的表現,如果不放心可以到醫院檢查尿液常規、腎功能、電解質、腎臟超聲,如果都是正常的就說明沒有腎臟病。

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幫助。


腎是人之根本,生命之源!如果往深奧一點說,我認為:腎的位置在人的心裡!心念不好(主要是邪淫)則腎衰!腎精滋養著五臟,腎不好則腎精虛!五臟沒了滋養,百病生,會表現在身體的方方面面!最近發現一個非常好的微信公益公眾號,可以拯救億萬眾生!可悲的是瀏覽量太少!真心希望有善心菩提心的人能做個宣傳!公號是:隕落星辰376


推薦閱讀:

男人要養腎活血,延緩衰老
二陽之候,再不養腎就晚了!
冷空氣來襲男女都要做好補腎養腎的工作
養德 養心 養腎 養脾胃 ——— 國醫大師鄧鐵濤的「四養」之道

TAG:養腎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