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醉對智力和記憶力有沒有影響呢?
以下資料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FDA對全身麻醉的警告如下: 在三歲以下兒童或在妊娠最後3個月的婦女中,重複應用或長時間使用全身麻醉和鎮靜藥物,可能會影響兒童大腦的發育。
醫生應該為幼兒和孕婦權衡手術的風險和獲益,尤其是手術時間可能超過3小時,或者3歲以下兒童需要多次手術時,更應與相關家長討論。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這個報告只針對全麻。也就是說,這個就是一個「利弊權衡」的問題,如果病人情況緊急,那當然是救命要緊。但是,一些沒有必要立刻去做的全麻手術,建議家長再等等,等孩子3歲以上再說。
整個過程,大家思考的同時,也一定要遵醫囑。我的頭條號里也有一些關於麻醉的資料,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麻醉對智力和記憶力是否有影響,主要需要考慮的是麻醉藥物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和作用的時間,與所用藥物的起效原理和劑量關係很大。
相關結論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次或長時間(3個小時以上)使用全身麻醉或鎮靜藥物可能會影響智力發展。這是美國FDA在2017年2月14號發布的警告。
這是因為全麻藥和鎮靜藥物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構成)起效的,而智力、記憶力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情況密切相關。又因為,人類大腦快速發育期主要在2-3歲,這時期大腦變化或多或少能影響以後的功能。
本身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和早產兒的風險可能更大。但有必要檢查和手術時,比如骨折、先心病等,不能因為怕影響日後的發展就拒絕麻醉和手術,否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只有醫生認為可以拖到3歲之後才做手術的情況,可以選擇等一等。
醫療上極少有完美方案,只有權衡利弊後的合適選擇。另外,用藥劑量也很重要,這個要靠醫院的麻醉師進行專業判斷。
小兒麻醉藥的作用機制
小兒需要麻醉的情況主要有三種:
給孩子做縫合等局部治療,需要用到局部麻醉;
為讓孩子配合核磁共振等醫學檢查使用鎮靜藥物;
做扁桃體摘除手術、包皮環切等需要全麻的手術。
局部麻醉藥物通常只作用於局部神經,不會隨血液侵入大腦中樞,且量少短時間能代謝掉,不會對孩子的智力、認知等產生影響。
全麻和鎮靜葯需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全麻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NMDA受體及興奮GABA受體,這兩種受體對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非常重要,在麻醉藥物的作用下會被影響到電生理穩定,從而造成細胞凋亡進而阻礙中樞神經系統成熟。
臨床上,常用的小兒檢查常用鎮靜藥包括水合氯醛、咪唑安定、氯胺酮等。其中水合氯醛通過抑制腦幹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引起生理性睡眠,咪唑安定可以更有效地結合某種抑制性中樞神經遞質抑制中樞神經信號。氯胺酮則是一種有鎮痛作用的靜脈麻醉藥,也用於全麻。
3歲以下小兒應盡量避免多次、長時間接觸全麻和鎮靜藥物。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整理自美國家庭醫生智庫,想了解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根據目前國內外資料顯示:沒有證據證明,當前所使用的麻醉藥物及方法對兒童的健康,智力有害。美國FDA發布的警告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次或長時間(3個小時以上)使用全身麻醉或鎮靜藥物可能會影響智力發展。孩子的笨和聰明均與腦有關,腦細胞的活動必須要有充足的氧氣和糖原,如果有呼吸循環障礙就會造成腦細胞缺氧,倘若腦細胞停止供氧5-8分鐘,就會嚴重影響腦細胞的代謝,影響腦功能,甚至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小兒常用麻醉方法有四種:基礎麻醉,指術前先用鎮靜葯,然後用局麻或神經叢阻滯麻醉,這兩種麻醉只礙於神經乾和神經纖維的傳導,起到區域麻醉作用,麻醉過程中神志是清楚的,因此智力不受影響;全身麻醉是使用全麻藥後,抑制大腦皮質,使小兒暫時失去知覺,在無痛覺安睡的情況下保障各種手術的完成,全身麻醉過程中,供氧得到保證,生命指標處於正常範圍,不影響呼吸循環功能不引起腦缺氧。也有對手術前後的小兒做過智能測試對比,發現並無明顯區別(當然前面提到三歲以內反覆多次長時間除外),不可將術後恢復期患兒反應遲鈍,誤認為是麻醉藥物對智力的影響。因為小兒代謝率低,排泄功能差,加之術中儲存於脂肪,肌肉等組織的麻醉藥物在術後向血液中「二次分布」,患兒血液中仍殘留一定麻醉劑,表現出來的是恢復期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該現象是麻醉藥物正常代謝過程,無需多慮。總而言之,只要不是反覆多次接受全麻或者鎮靜藥物,加之麻醉中的平穩管理,藥物量的合理分配,麻醉對小兒的智力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