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製造業如何升級轉型?


一、管理思維的轉變

馬雲說「今天不是互聯網衝擊了你,是落後的想法衝擊了你」,新製造的衝擊即將到來,原來製造行業的標準化、規模化、低成本等商業模式,將很快全部被個性化、定製化、智能化取代。

海爾張瑞敏曾說過:製造業現在面臨一個徹底顛覆。原來經典管理理論有3個:一個是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就是今天的流水線;二是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形成了今天企業的金字塔組織形式;三是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形成了企業的管理職能部門布局。今天再看,流水線適應不了個性化趨勢,科層制適應不了去中心化,一般管理理論不符合互聯網時代零距離的需要。這3個理論今天已經不太適用,或者說要改變。

二、產品思維的轉變

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需求模式,傳統的產品導向是從企業自身製造體系的角度出發,難以兼顧用戶真實的需求特點,而用戶導向是在產品導向的基礎上,融入消費需求信息,讓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更具使用價值。

喬布斯曾經講過,在馬車橫行的時代,消費者只會想購買跑得更快的馬而不會想到汽車,他表達的是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對消費者新需求的創造能力。表面上看,傳統製造型企業轉型升級是一種產品導向型策略,通過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引導市場消費的轉化。但是這種策略的背後,是企業對消費者需求模式的潛心研究,體現的是用戶導向思維。

海爾張瑞敏也曾說過,互聯工廠說到底就是要連上用戶,說白了就是產品出廠前就知道是送給誰的,不再進倉庫。比如我們兼并的日本三洋白電,質量無懈可擊,為什麼不行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互聯網要求企業要和用戶連起來,換句話說用戶要參與企業的前端設計。過去的開發叫瀑布式,是直線的,現在一定是迭代式,只要用戶有需求就要推出產品,然後再不斷迭代。

三、營銷思維的改變

許多生產製造型的企業,主要還是在用貿易的手法在賣產品,主要營銷資源就是渠道(或客戶)。而互聯網對傳統營銷模式衝擊最大恰恰就是傳統的渠道。作為必備的ERP/CRM/SCM,品牌策劃與傳播、新產品開發與推廣、核心消費者研究等等的模塊在這些企業都是空缺的。

「營」和「銷」好比一個人兩條腿,有些傳統企業卻只有「銷」沒有「營」;這好比一個人只有一條腿,本身就站立不穩,加上互聯網的新型手段,就好比人家給你一個掃蕩腿,你當然要趴下。

互聯網時代「營」是先於「銷」的,粉絲經濟、用戶至上、爆款產品打造,自媒體大行其道。這些都應該是「營」的範疇。而傳統營銷方式中的深度分銷、終端為王、人海戰術等以前被奉為經典的營銷手法都在新型的互聯網模式:B2C/C2B/O2O面前落伍。


物聯網時代製造業的升級轉型應該依靠「供應鏈電子商務」,其目的在於通過要素重組產業鏈挖掘產業鏈生產力潛能,包括產品附加值的價值創新和本地化生產性服務就業崗位創造。這符合政府鼓勵的產業發展方向,解決政府想解決的問題。

傳統供應鏈的參與者角色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產品製造商、各渠道分銷商(包括電商)、實體零售商,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都是次要的。它們依靠商流、人流、物流各自利益鬆散地聚在一起,不同於商業生態系統概念。

但是,在傳統供應鏈向網路結構供應鏈轉變過程,這些互聯網信息技術變為企業運營的主要技術,涉及到互聯網信息技術供應方面還包括信息通訊技術服務商和各種軟體開發公司以及網路技術開發公司;涉及銀行、電子支付、第三方現代化物流。

參加網路結構供應鏈管理運營的參與者,無論是業務功能還是角色地位都發生改變,比如,電商不再是交易的主體;供應鏈平台(SAAS)不再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運營商所擁有,而是製造商或零售商所擁有,並寄存在網路科技基礎服務設施公司維護。發生改變包括:

一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圍繞產品數據信息互動,目的是打通全產業鏈數據信息流通和提高全供應鏈溝通效率;

二是,減少中間交易環節達到降低產品最終消費價格目的,而且可追責而消費者權益受到保護;

三是,「分銷渠道服務」電商,取代傳統轉手買賣的電商,將帶來前所未有新銷售模式「大眾分銷服務」把銷售工作帶進家庭和各生活社區,成為一種低進入門檻的新職業;

四是,製造商依靠原有品牌優勢或創新產品優勢,在全球範圍擴張產品市場,只要這個區域市場有互聯網和物流;大型零售商依靠區域市場優勢,與製造商一起打造供應鏈核心企業地位,和創造供應鏈銷售、交易、技術一體化管理平台,圍繞網路結構供應鏈平台,與新型價值鏈生產關係的上、下游企業一起協同創新和運營。

物聯網時代製造業,強調產品與服務捆綁銷售的售後服務,產品的銷售和售前售後服務必須高度融合才能提高效率,而生產者與消費者圍繞產品數據信息直接在線互動能大幅提高效率(營銷、設計、產品運行),因為,製造者和使用者的溝通是「產品專家」級別的溝通,這種溝通對產品使用和開發都非常有利,其效果非中間商信息傳遞可比,特別是對於複雜技術產品而言。

產品銷售與售前、售後服務的融合,意味著要重建傳統供應鏈的生產關係,即從供應鏈結構到企業商業模式的大變革。

推動這種變革必須依靠協同創新,而協同創新必須依靠利益聯盟,即打造全供應鏈商業生態系統的利益共同體,甚至命運共同體。實現這個目的必須依靠一個包含新商業規則、管理方法和技術方案的網路結構供應鏈平台載體,通過共用這個平台才能產生這個效果。


談幾點思考吧,這個問題有點大,製造業本身五花八門,物聯網時代爆款技術也很多,轉型的路徑也是無數條。以下幾條方向可以考慮:

1)本企業所屬行業特色、企業技術水平;

2)究竟有哪些使能技術可以用:萬物互聯、智能化等新技術;另外相當多企業需要補課自動化技術;

3)除了技術層面,中國的企業還需要在管理上補課


推薦閱讀:

5G的到來,將為物聯網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
「SIMBOSS乾貨集錦」第二期:解開VPDN業務神秘的面紗
Russlandinvestm IoT Kommuni
醫院如何確保物聯網下的「數據安全」?請先完成這5個步驟!
半夜笑、小黑盒…… IoT大安全走到十字路口

TAG:科技 | 財經 | 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