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中醫要發展外科手術。中醫外科什麼時候開始的,如何發展?
這是個好問題,不過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理解。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中醫外科」的歷史應當是相當久遠了,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不過,受限於古人的認知和技術水平,那個時候的「外科」病種和治療方式都和我們現在理解的「外科」有比較大的差異。現代意義上的外科學,是指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臨床醫學分支,根據主要涉及的器官系統,又可以分為諸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神經外科等等。而對於古人而言,儘管人們很熟悉華佗建議曹操進行「開顱手術」的傳說,但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缺乏現代麻醉學、抗生素、輸血等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支持,這也只能是一個傳說而已,至於「扁鵲換心」則更是天方夜譚了。
那麼「中醫外科」究竟都能做些什麼呢?從古書記載來看,主要以體表疾病的診治為主,包括體表膿腫、跌打損傷、皮膚病、痔以及一些五官疾病,偶爾由於戰傷等情況也會進行腹腔內手術。其中絕大多數在現代已經不具備太多實用價值。不過對於慢性創面的治療,也就是「瘡瘍外科」,目前很多外用製劑在臨床上依然有很好的療效。
(圖片來自網路)中醫外科從古自今就有,現在各個中醫院也都有中醫外科,雖然古時候有華佗口服麻沸散開顱,關羽刮骨療毒,但這些只是傳說,無論從歷史文獻還是中醫專業角度出發,發展向西醫那樣的開顱,開胸和開腹手術都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
第一我們現在的中醫外科僅僅類似於皮膚科,僅僅只切割一些體表的膿瘡,因為中醫外科學的總綱就是-"發於體表或接近於體表的疾病都屬於外科疾病."而對內臟器官並未涉及!
第二,中醫對於解剖的理解傾向於哲學性,比如什麼精氣神啊,經絡啊,在現實的解剖中並沒有被找到,而現實解剖的神經,血管及內臟器官的具體位置中醫覺得沒有也不需要認識,這就導致了中醫只能做體表的小手術,而深層次的內臟手術無法進行!因為一旦承認了神經,血管,及內臟器官的具體位置及西醫里的功能,雖然手術能進行了,但這那還能算中醫嗎?最多算偽中醫罷了!第三,中醫的局限性就在此,它的理論體系註定了他無法去接受現代的解剖,細胞,基因等知識,因為中醫總是自愈整體觀念,瞧不起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而正是西醫的專註於實踐和現實的精神,使得以前中醫所謂的"十不治":腸癰,氣血胸??等中醫外科的十大絕症變得很簡單就能搞定的外科手術治療!
很多人認為中醫學中沒有外科學,實際上中醫學的外科學是相當發達的,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傳承下來,據近代考古發掘的資料和一些零散不成系統的書籍記載內容來看,中醫的外科學在古代是很完善也很成熟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已經被大家所熟知,實際上歷史上應該有外徑,未能流傳下來,實在是遺憾,談到中醫外科學的鼻祖,現在可考證的應該是華佗。 據考證,華佗生於約公元145年卒於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華佗治病專註於剜腸澗胃,不專事方葯。著有青囊經一書,乃是華佗畢生所學,遺憾的是未能流傳下來。 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學(包括傳統醫藥、針灸、中醫正骨療法等)已被列入人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它的獨特治法解除了眾多患者的痛苦,深受世界各國人民歡迎。據統計,國外到中國學習中國傳統醫學的留學生人數居各類留學生之首。世界許多國家已立法承認針灸等中國傳統醫學的合法地位,並相應成立中醫針灸學院、大學。
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中的一個分科,內容豐富,包括瘡瘍、皮膚病、肛門病和外科其他雜病。在歷史上跌打損傷,金刃刀傷,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屬於本學科範圍在原始社會,人們因生產、生活與野獸搏鬥,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創傷,用植物包紮傷口,拔去體內異物,壓迫止血等最早的外科治療方法就出現了。以後發展為用砭石、石針刺開排膿來治療膿腫,這就是外科的起源。
到了商代開始有了外科病名的記載,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疾自(鼻)、疾耳、疾齒、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疕」等病名的記載。從《山海經·東山經》的記載發現以砭針作為切開引流的工具,是最早的外科手術器械,該書還記載有癰、疽、痹、癭、痔、疥等外科病。周代外科已成為獨立的專科,在《周禮·天官篇》中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之分。指出瘍醫主治腫瘍、潰瘍、金創和折瘍。治療包括敷藥,颳去膿血,用腐蝕劑去惡肉或剪去惡肉,平復瘡面等;還有「凡瘡瘍以五毒攻之,以五氣養之,以五葯療之,以五味節之」的記載。鄭玄注「五毒」的製法即是以後升丹的煉法和應用。 春秋戰國時期,中醫外科學已逐漸形成,1973年出土的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系春秋時成書,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記載了創傷、凍瘡、諸蟲咬傷、痔漏、腫瘤等很多外科病。其中已有痔瘡的割治方法,痔瘡的外敷藥治療和以「鋌」作為檢查治療漏管的探針等記載,可見當時外科治療已達到一定水平。戰國時出現了第一個有記載的外科名醫叫醫竘,並有了系統的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其中《靈樞·癰疽篇》所載的外科病名雖只有17種,但對癰疽的病因病理已有一定的認識。在其他各篇中尚有針砭、按摩、豬膏外用等多種療法,並最早提出用截趾手術治療脫疽。 漢代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外科醫學家——華佗(公元141—203年),他用麻沸散將病人麻醉後,進行死骨剔出術和剖腹術,這在世界醫學史上是最早的手術記載。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後世外科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治療腸癰、寒疝、浸淫瘡、狐惑病等方葯至今仍為臨床所應用。西漢前後的《金創瘈瘲方》是我國第一部外科學專著,惜已遺失。晉代出現了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外科學專著《劉涓子鬼遺方》,成書於公元499年、主要內容有癰疽的鑒別診斷,總結了許多治療金瘡、癰疽、瘡癤、皮膚病等經驗,有內、外處方140個。外傷用止血、收斂、止痛藥,癰疽用清熱解毒藥,腸癰用大黃油,並指出膿成不可服,都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還有使用水銀膏治療皮膚病的記載,比其他國家早600多年,對辨別有膿無膿和膿腫切開方法的描述也有實用價值。
晉朝的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總結了許多有科學價值的經驗,如用海藻治療癭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記載。用瘋狗腦敷治瘋犬咬傷,開創了用免疫法治療狂犬病的世界先例。隋代由巢元方等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原病理學專著。記載有癭瘤、丹毒、疔瘡、癰疽、痔瘺、獸蛇蟲咬傷等外科內容及40多種皮膚病。並對病因病理學的認識已顯示出一定的科學水平,如指出疥瘡由蟲引起等。在「金瘡腸斷候」中對網膜脫出的手術,指出應先用絲線結紮血管,然後再截除。還有腸吻合的記載,可見當時對腹部手術已有一定的經驗。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記載了食動物肝臟治療夜盲症,食牛羊乳治療腳氣病,食羊靨、鹿靨治療甲狀腺腫大等很多臟器療法,都是現代科學證實了的臨床經驗。至於用蔥管導尿,是世界上最先應用導尿術的記載,比1860年法國發明橡皮管導尿早1200年。王燾的《外台秘要》載方6000多個,有不少外科方劑,是外科方葯的重要參考文獻。 宋代外科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在病因病機分析上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係。治療上注重扶正與祛邪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聖濟總錄》提出了「五善七惡」。《太平聖惠方》指出應鑒別「五善七惡」,同時總結了內消、托里等內治方法。其他如用砒劑治療痔瘡、用蟾酥酒止血止痛、應用燒灼法消毒手術器械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新經驗。公元1227年魏峴的《魏氏家藏方》已有治療痔核,先在其周圍塗以膏劑,以免灼痛的記載,使枯痔療法日趨完善。宋時外科專著日益增多,其中有《衛濟寶書》,專論癰疽,用方已註明加減之法,並記載了灸板、消息子、煉刀、竹刀、小鉤等很多醫療器械的用法。李迅著的《集驗背疽方》對背疽病源、癥狀、治療作了全面論述。陳自明所著的《外科精要》強調對癰疽應辨證施治,區分寒熱虛實對症療法;強調了瘡瘍的整體療法,載有托里排膿的多個方葯,至今仍在臨床中應用。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震亨的《外科精要發揮》,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齊德之的《外科精義》總結了元以前各種方書的經驗,認為外科病是陰陽不和,氣血凝滯所致,指出「治其外而不冶其內,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是不對的,治療瘡瘍應辨別陰陽虛實,採用內外治結合的方法。「心得派」以清代高錦庭的《瘍科心得集》為代表。提出了「瘍科之證,在上部者,俱屬風溫、風熱;在中部者,多屬氣鬱、火郁;在下部者,俱屬濕火、濕熱」的病位辨證思想。其辨證用藥受到了溫病學說的影響,應用犀角地黃湯、紫雪丹、至寶丹等治療疔瘡走黃,臨床療效頗好。該書鑒別診斷內容是中醫外科學非常有價值的文獻。
清代的外科著作,有陳士鐸的《外科秘錄》、顧世澄的《瘍醫大全》、余聽鴻的《外證醫案彙編》,都各有特點。吳師機的《理瀹駢文》專述藥膏的外治法,總結了不少治療學上的新成就。近代張山雷的《瘍科綱要》,內容簡要,立論、辨證、用藥對外科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醫外科學進入了一個歷史發展新階段。在醫學教育、臨床醫療、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中醫研究院(2006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以後各省、市相繼成立了中醫藥研究院(所)。1956年起各省、市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著名的中醫外科專家到中醫學院任教,對歷史上外科醫家的學術經驗進行全面系統的教授,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師承家授的培養方法。1960年中醫研究院編著《中醫外科簡編》,1960年、1964年、1983年上海中醫學院先後3次主編了《中醫外科學》教材,並在1964年教材編審會議上,確定疽分有頭疽、無頭疽兩類,瘰癧為陰證,魚臍疔為疫疔。1980年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中醫專業用的《外科學》作為全國中醫學院外科教學的統一教材,使學生能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中醫外科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為培養中醫外科人才打下良好基礎。1994年上海中醫藥大學主編了第6版《中醫外科學》,2002年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了「新世紀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2005年上海中醫藥大學主編了「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七年制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等。這些教材各有特點,帶有各自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風格,均為中醫外科的發展和中醫人才的培養作出重要貢獻。研究生教育也有較快的發展,目前全國已有中醫外科專業碩士培養點、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為培養中醫外科高層次人才奠定了基礎。 在臨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在全國各市、縣都先後開辦了中醫醫院,在這些醫院裡大多設有中醫外科。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還廣泛開展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取得一定成果,如應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方葯,結合針灸、電針、穴位注射、耳穴壓貼等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腸梗阻等均取得了肯定的療效,成為非手術綜合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對於已有死骨、竇道形成者,局部以升丹為主的葯捻蝕管祛腐,剔除小型死骨,中西藥液沖洗療法,並配合內服清熱解毒、祛痰通絡、補髓養血等中藥,治療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總有效率達到80%以上。 中醫藥防治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較大進展,先後研製了乳塊消、乳癖消、乳康片等新葯。實驗研究表明,中藥治療乳腺增生病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的網路調節系統而發揮作用的。對漿細胞乳腺炎的臨床研究達到較高的水平,有手術簡便,療效好,乳房外形改變少,複發率低的優勢。中醫治療周圍血管疾病,採用整體內治與局部外治相結合的綜合優勢,如中藥內服或靜脈滴注,外敷、葯熏、葯熨、浸漬、濕敷、葯浴、拖線、箍圍、墊棉纏縛、蠶食、針刺、艾灸等,必要時與手術、介入療法並用,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不僅對疾病早期治癒率高,而且對疾病後期的治療效果也比較理想,降低了截肢率和截肢平面、致殘率和複發率。
中醫治療外傷性疾病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燒傷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中藥制痂法和濕潤暴露療法的研究方面。中藥制痂療法使多數病例得以在痂下癒合,為深Ⅱ度燒傷的治療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方法;燒傷濕潤暴露療法是利用中藥濕潤燒傷膏,使燒傷瘡面保持在暴露的、濕潤而不浸漬的環境內修復,不僅具有抗感染、減少滲出、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由於外敷藥形成屏障,有防止瘡面再感染及促進瘡面癒合和上皮再生、減少疤痕形成的作用。此外,中醫藥解毒排毒為主治療毒蛇咬傷,在提高臨床療效、減輕癥狀、減少併發症和後遺症、縮短療程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中醫治療肛門直腸疾病取得了較大發展,採用切開掛線法解決了高位肛瘺的難治之點,外剝內扎術是治療混合痔的改進手術,不僅療效顯著,而且防止環切術後所導致的肛門狹窄、黏膜外翻等後遺症;消痔靈硬化劑注射治療各期內痔效果滿意,並得以推廣應用。 中醫診治泌尿男科疾病也取得了很大進展,20世紀70年代初對尿石症採用中西醫結合總攻療法,提高了排石率、縮短了療程。對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表明,治療上以祛邪為主,或攻補兼施,並配合按摩、熱敷、灌腸給葯等綜合療法,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在治療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礙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 在皮膚病的治療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應用中醫藥提高了真菌病、濕疹、皮炎的臨床療效,在中醫藥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疾病中,雷公藤製劑的運用對改善癥狀、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均有很好的作用;治療多種皮膚病的「五妙水仙膏」等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或衛生部科技成果獎。中西醫結合治療硬皮病、性傳播疾病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中醫臨床中的運用為整理外科醫著,總結外科經驗,開展外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分科,包括瘡瘍、皮膚病、肛門直腸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中醫黃帝外經,則是外科手術文化!但內經讀不懂,手術不是跟西醫一樣嗎?不懂奇經八脈,不辨感覺器官,不懂五味,五覺脈絡,同樣跟西醫一樣,使患者殘疾!
中醫,西醫,這個說法是幾十年前時代的產物,這種描述方式本來就不對,應該是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現代醫學以科技進步作為基礎而傳統醫學以幾千年證療經驗作為基礎的,兩種醫療方式本來就在互相影響,有些人有事沒事就跳出來挑唆矛盾,要麼是基於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
中醫的外科手術,希望嚴格以陰陽五行為指導原則,嚴格以望聞問切為手段。
千萬不能現代醫學的CT和X光檢查病灶,千萬不要用現代醫學檢測血壓和心率,千萬不要用現代醫學的無影燈,千萬不要用現代醫學的血型檢測技術驗血,千萬不要用現代醫學的手段輸血,千萬不要用到現代醫學的無菌手術室。
中醫古代有外科學的,可以就是現代西醫的鼻祖,中醫在中國,因為戰亂,沒有人靜心研究發展下去,說不定是早期的中醫外科技術流傳到了西方,西方人學會會,再研究,發展成今日的西醫體系,中國唐朝就通西方了,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只是大清朝讓中國內鬥,內亂,讓中醫停步不前,然學習了中醫外科學的外國人,則認真學習,究偏,發展,再自成一派了。
該不是痴人說夢吧!!按中醫的往笑話!中醫有解剖學嗎???接按中醫的理論做手術把切斷3,坎穴位切沒了怎麼辦??用什麼麻醉?輸液嗎?輸血嗎?給氧嗎???哈哈哈哈中醫做手術不是殺人吧!!
暫時中醫無需再另搞一套外科手術,搞好已有的有中醫外科強項就可以了,譬如中醫小夾板接骨術、瘡瘍外科、皮膚外科、痔腸外科這些西醫的弱項,因為不管中醫西醫都是為了治病救人,總體中醫的強項是內科,西醫的強項是外科,動刀動槍的活讓西醫干,各自發展各自的強項就可以了。其實動刀總體上是對人做減法,長遠看對人不利,切一樣少一樣,人身上哪有多餘無用的東西?今天切扁桃體、明天割闌尾,切了多少年又發現切可能不如不切,中醫用針、灸、葯治療急慢性扁桃體炎、闌尾炎的效果要比西醫強太多,沒必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動刀動槍。
謝謝邀請,我不是醫生,只能是以患者的角度回答問題。關於中醫外科,我認為是現代醫學的皮膚科,其他西醫外科領域好像沒有中醫存在,中醫外科手術能依據中醫陰陽五行,經絡穴位的印象理論進行嗎?沒有借鑒現代醫學的先進手段是不行的。我認為人體是有修補自愈本能的,在內科方面有偶然成份,在外科方面是不可含糊的。所以用原始的中醫手術方法做臟器,神經,血管手術是行不通的。
推薦閱讀:
※AB9已登陸『萬寧』!「優越的產品」配合「優越的零售」
※乳腺結節,what『s going on?
※拒絕做這 6 件事,讓你多健康活十年
※【健康知識】今日愛肝日,肝與你訴說
※自學中醫入門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