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科技相比中國,孰強孰若?
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某些能直接轉化為導彈等武器的技術開發是受到國際限制的,但這不能說明他沒有相應的技術能力。日本的航天科技領域規模不大,但比較聚焦。在載人航天技術方面,日本雖然未掌握全面的載人航天技術,但其火箭技術、貨運飛船技術、空間站技術等方面基本保持與世界水平的同步,某些單項技術領先於我國。在空間科學研究方面,他們利用國際空間站KIBO艙在微重力流體、空間材料等領域開展了深入而長期的在軌實驗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這方面稍領先於我們;且持續開發深空探測器,如金星探測器、小行星探測器等,不斷規劃與發射空間科學衛星,具備較高的科研投入機制;在空間科學發表論文方面,近年來在論文數量與引用率等指標方面與我國處於同一水平。考慮到科研人員基數的不同,日本的人均科研產出要強於我們。綜上所述,我們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腳踏實地,努力前行才是逐步實現航天強國夢的必須態度。
如果查一下世界發射人造衛星的歷史順序,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日本是在中國之前發射的,也就是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中國。其中日本的發射日期為1970年2月11日,比中國早了兩個半月,但這不意味著日本的航天技術就完全比中國先進。日本的航天主要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負責的。而其產品的生產則是由三菱川崎等日本企業來負責。
對比在航天各個領域中日的表現可以發現各有長短。首先是載人航天領域,自上世紀末我國開始發展載人航天后,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厚積薄發,走完了美蘇等國30年的道路。而日本目前仍沒有自己的載人飛船(由與洲際導彈再入大氣層技術受限所致),也沒有自主開展載人航天項目。但是日本的宇航員數量卻不少於中國,而且有長時間駐留空間站和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經歷,在空間醫學和微重力實驗等等方面有所建樹,而目前國際空間站上最著名的一個實驗艙——「希望」號實驗艙就是日本人送上太空的。日本航天發射的成功率方面則出奇的高,平均達98%,這方面中國則有所欠缺。在軌衛星的技術水平則各有千秋,數目中國較多。
而在空間科學方面,日本人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僅天文衛星就有「hinode」,「kakuya」,「hitomi」,「selene」等等,進行過金星氣候軌道探測,探測過兩次月球,一次火星,兩次小行星,還有空間VLBI實驗衛星VSOP-2。這方面遠勝中國,中國也是這幾年由悟空,硬x等等中科院科學先導衛星陸續發射而趕上來的,未來的兩三年內將是中國科學衛星密集發射期,所以中國在這方面仍會後來居上。
在航空航天領域,國防工業領域,日本可以這麼說,某些單項科技很先進,甚至可說是世界第一,但是總體綜合來講,落後於中國。
就航天領域來講,某些哈日一說就是日本的H2火箭,什麼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啊,什麼優秀的固體燃料啊等等。但是除了H2火箭,日本航天還能拿出什麼優秀的項目嗎?衛星導航系統?載人航天?一箭多星?探月計劃?就算是H2火箭,不管紙面數據有多先進,實際發射成功率呢?有過多少次發射?中國自己的宇航員都已經乘坐自家的宇航飛船飛到了太空,並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項目,如太空教學,太空行走等,日本的在哪?中國都開始建造空間站了,而空間站與飛船的對接,這個被譽為針尖對接色高技術,也被中國攻克,而直到現在,日本還是只能乘坐外國宇航器進入太空;中國探月計劃已經實施多年,已經將探月車送上月球並且挖回多個月球岩石標本,並且即將實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降落,日本的在哪?中國正在穩步實施火星探測計劃,日本的在哪?
航天科技,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國家工程綜合能力,系統工程整合能力和科技實力的表現,並不是某個或多個單獨的航天科技領先就能代表的了得。前蘇聯甚至連製造螺旋槳的高精度機床都要從日本購買,但是在航天領域,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時代,從沒有誰會認為日本領先於蘇俄吧?那怎麼會提出中日航天科技孰強孰弱的問題呢?這個問題,根本就是明擺著的好嗎?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
工業門
類的國家,從而形成了一個舉世無雙、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確定的是我們在某些領域不是世界前列,確定的是我們在某些領域絕對是世界前列。我們確定的是90%工業是世界前列。你們不要把一個國家的某個世界第一和我們中國比,我們中國用不到70年的發展,正在全面超過西方200年的工業發展。可能有的噴子不服氣,來吧!噴吧!偉大的中國人民已經打破封鎖,正在大步前進!中國人雄起!這個不是簡單的強弱對比,現在世界上也只有中美俄有完整的航天航空工業,可以自己獨立完成各類航天發射和實驗,日本作為美國的小弟,美國也轉移了不少先進技術給日本,把日本的航天工業納入美國體系,這也是美國降低成本的一種方法,韓國這方面其實也一樣,就像韓國出口飛機艦船之類,韓國基本沒有掙到什麼錢,大頭都在美國那裡,韓國掙個加工費,比較核心東西都要從美國進口,美國斬這些小弟那是絕不手軟的,另一方面也是控制小弟的技術能力,短期可以得到美國的先進技術造個先進的東西,但是長期就乏力了,就像日本造個飛機還要去美國做風洞實驗,但這個不是免費的,數據還得人家處理出來給你,或者直接給你一個氣動布局,你照著做就行了,不管你知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設計,台灣的經國號就是諾斯羅普格努曼給的氣動設計,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東西,美國一般就是給你先進技術,但是不給你基礎東西,那這些就像建立在沙灘上不牢靠,反而中國是一個一個台階上來的,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發展,當年錢學森回國也提出先學習打基礎從簡單開始,畢竟工業基礎太差了,要知道錢學森是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始人,也是該實驗室主任,完成了美國二戰後噴氣機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美國導彈火箭技術理論的奠基,還是加州理工的終身教授,他是掌握美國核心機密的,也就是這樣的神人在中國航空航天開局時做出了正確的規劃,才有今天的成就,這都是一代一代人奉獻出來的,比較日本這些東西就是美國賜給它的,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日本一段時間內可以拿出很先進的東西,但是一旦出現換代新技術日本就會跟不上,就會掉隊,就要等美國轉移了,如果美國不給,那就徹底歇菜,現在日本的困局就是這樣。
遠遠落後於China,這是不爭的事實,不要再跪舔日本爹爹了。有精日分子說日本爹的理論科研製造能力多麼強,沒有美國爸爸管制日本分分鐘做出遠程導彈火箭轟炸機核武器等等。那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理論,比如都知道魚香肉絲理論上怎麼炒,但是你不親自實際操作練習N遍你所謂理論再好也還是一句空話,實際炒起菜來離正宗的魚香肉絲相差十萬八千里。一個國家工業科技也是這樣,沒有幾十年錘鍊研究所謂理論再強都是個屁。襠燃你非要跪舔你日本爹就當我沒說
看看日本一年能發射幾次就行了,牛逼的航天技術,看每年的發射能力。其它的都是扯蛋。真的很行,不管是商用還是自用,有好的衛星就不愁銷路。有好的發射器具,就不愁沒有商業用途。說日本H2強的,美國為啥去求俄羅斯也不用H2。天上飛的廣播衛星,通訊衛星,轉播衛星,地球探測衛星,遙感衛星。凡是能商用的衛星。有哪一個是日本的?衛星發射商用火箭。又有哪一個國家會採用日本?
二戰以來,日本因犯下滔天罪行美國極大地壓制了日本的軍工發展,尤其像火箭這種能夠直接轉化成導彈的技術,美國是不可能讓日本掌握的。別看他倆平時眉來眼去,但作為五大戰勝國的美國底線還是有的,尤其是關鍵技術絕對是嚴格把關不然日本軍工也不會如此畸形。首先日本與中國航天工業是沒有可比性的,目前世界上也只有中美俄擁有完整的航天工業體系。而作為美國的小弟,日本航天科技領域規模不大,但比較集中。即便是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手中,也沒停滯不前,某些方面還做能到特別突出。如空間站技術等方面基本保持與世界水平的同步,某些單項技術領先於我國。但核心技術仍在掌握在美國手裡,不具備獨立完成各類航天試驗。不過我們也不可妄自菲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實現和平崛起的偉大復興之夢!
我國是航天規模大,門類齊全,綜合實力較之日本強,勝在整體,但在火箭發動機領域較世界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液氫液氧發動機領域,(當然,先進落後是相對於美俄歐來說的,世界上就那麼幾家搞航天的,你要硬說在世界範圍內屬先進水平我也無話可說),日本是閹割版的航天,單項技術先進,譬如H2B火箭的LE7氫氧發動機,是我們的YF77所不能比的,但是日本在液氧煤油發動機領域技術為零,日本在通訊衛星、間諜衛星、小行星探測等領域很先進,在載人航天領域,日本雖然有國際空間站上的「希望號」實驗艙,但是沒有獨立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需要靠美國或俄羅斯的飛船運輸,有很大的局限性。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逐漸突破,全面超越日本指日可待!
理論科技的水平中國不比日本差甚至可能更強。但製造技術的水平中日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我們的火箭上天,飛船登月是不假,但是它們的有些核心部件有很多我們自己還造不出!所以大家不要覺得我們已經很強大了,製造工藝的提升我們還有很多要學習日本!再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最終都是要通過製造來實現!
推薦閱讀:
※致敬共和國的軍人們!
※老兵情懷:徐高虎——被淹沒在社會浪潮下的英雄
※第二課 小說為什麼要分類及本站類型及頻道詳解(二):歷史軍事科幻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