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謝邀。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優學優考策略認為,學段越高的孩子,自制力對學習的影響越大。比起智力,自制力更為重要。在如何提高自制力上,父母的作用遠遠大於老師。 自制力的培養複雜而漫長,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主要有這些。

1、學習生活有計劃,按部就班有規律。

自制力差的學生,很直觀的表現是學習雜亂無章,東一下西一下,亂糟糟效率很低。自制力和習慣心理密切相關,要改變提高,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措施,條理化的做法。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執行,家長要做好監督。一開始可能會有困難,但執行力要強,完不成要懲罰,以此提高緊迫感,有緊迫感必然就有自制力。

再從學習擴展到生活,把井然有序的做法體現到學習中,就會出現我們期望的輕鬆高效。

2、儘可能排除一切干擾,有注意力就會有自制力。

經不起誘惑、抵抗不了干擾,這樣的學生怎麼能自覺的學習?作為家長,想方設法排除可能的干擾,從源頭杜絕對孩子的干擾,比和孩子天天討價還價、大動干戈要好很多。

現在,對孩子自制力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手機,解決了手機問題,一切都迎刃而解。

可以說,家長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引導孩子如何使用手機上。僅僅不玩遊戲、不看玄幻小說,一個孩子就能有很好的自制力。同時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要求起來孩子才會更有底氣。

3、家長要有耐心,更要講策略。

自制力就是孩子學習的戰鬥力,學習好不好,拼的是效率而不是時間。效率要高,關鍵又在於自我約束下的專註。

因此,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家長也要行動起來。但是每每這時很多家長就雙手一攤,深表無奈。其實家長大有作為,自制力差的孩子,往往是積習難改的,持續幾天很難有效,這是對家長耐心的考驗。遺憾的是,很多家長經不住考驗。

覺得孩子不爭氣,不聽話、太叛逆,殊不知家長也並沒有做到最好。

4、用執行力提高自制力,有制度嚴要求才會有效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要給孩子立下規矩定下制度。具體做法上要和孩子多溝通,具體要求需得到他的認可,比如幾點到幾點學習,要完成哪些學習任務。認可了卻沒有完成,家長就可以採取處罰措施,至於怎麼處罰,家長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和自制力相對的是學習的磨蹭,一心兩用,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興趣、沒有主動性和危機感。

讓孩子吃吃完不成作業的苦頭,可以和老師溝通,合力要求,效果更好。

回答系原創,版權受保護,嚴禁任何形式的抄襲,違者必究!

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為學生制定專屬學習方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微信公眾號「優學優考策略」中閱讀。也可微信找到」youxueyoukao」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一個自制力強的人要比她的智商情商高更重要,更容易獲得成功,達到更高的效率,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周圍就有鮮活的例子,我觀察了同事甲和同事乙的孩子學習的效果對比:

甲 乙

1.做作業時專心致志, 1.做作業想著吃點啥

再多的誘惑(電視,遊戲) 惦記著有個連續劇要

不為所動。 開始了。

2.會合理的安排時間, 2.想到什麼是什麼,

絕不是苦行僧,什麼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時候運動,遊玩…… 3.學習完全處於被動

3.對自己有長遠的規劃 狀態。

但是制定的目標都是很 4.做過的作業和考試

具體和容易實現的。 自己都忘了寫的啥

4.對待考試充滿了自信,

一般成績沒出來他已經

對錯自知了。


有人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叛逆的,一個是聽話的,而叛逆的小孩總會不受控的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所以就需要一個人擁有自制力才能讓它聽話,自制力是一個人自我控制和領導的能力,它可以讓人能夠對目標更為努力,讓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是一個人成功脫離不開的能力。

1、從生活習慣和準則上培養

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從小家長就應該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每天的上床睡覺時間,每天的起床時間,做作業時間,玩耍的時間,要勞逸結合。

艾默生曾說過,習慣可以是你的最好的僕人也可以是你最壞的主人,習慣是一個人自制力的體現,養成 好習慣,用自己的自制力約束自己壞的主人。

另外父母可以制定一些約束孩子的準則,但是不要過於苛刻,不要讓孩子因此失去獨立性。習慣和準則齊頭並進,讓孩子在行為和思想上做到自製自律。

2、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提高自制力

很多家長會煩心自家孩子學習不夠自覺,每天做作業都要家長日復一日的催促,其實孩子的自覺性是影響孩子自制力的重要因素,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提高孩子的自覺性,讓他們能夠自覺的去學習而不是父母的日叮嚀夜囑咐。

提高自覺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長的放開,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他應該為自己負責,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家長無需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而是要告訴孩子所做的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讓他們意識到自覺性。

3、自制力的培養過程也需要榜樣作用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工作,剛好是肚子餓了,但是身旁的同事卻在吃零食,這時候你的工作一定會受到同事的影響,同理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家長卻是在玩遊戲吃東西,孩子定然會受到影響,所以家長在孩子自制力的培養過程中要充當好榜樣。

4、讓孩子的一項興趣得到堅持和延伸

興趣是最能讓孩子堅持做下去的力量,所以給孩子培養一項興趣,讓他們堅持,在堅持的過程中他們會用樂趣和自製來約束自己,慢慢的讓他們的興趣得到延伸,讓他們意識到不僅僅只有這一件事情自己可以堅持,還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

《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培養孩子自制能力就是一個建議規矩的過程,比如看到糖果沒有爸爸媽媽的允許不能吃,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寶寶來說真的非常重要,特別是小寶寶很容易齲齒的,所以這也是一種自制力的體現。可能,開始孩子會有很多叛逆的行為,比如哭鬧或者大喊大叫,但是家長一定要態度強硬,不然輕易就改變自己的規定,那麼孩子下次就知道我這樣爸爸媽媽就會屈服,那麼就沒了意義。此外,規則不宜過多,「不許」多了,將會壓抑孩子的探索欲。

另外,一定要有一定的懲獎錯失,如果寶寶犯錯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懲罰寶寶呢,懲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問,它比獎勵要更難,因為我們稍不留意可能就會傷害到寶寶的內心,那麼就有點過分了,如果太輕又起不到作用,所以如何懲罰寶寶也是很多專家一直討論的的課題,並沒有針對性的答案,只能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最了解自己家的孩子,所以在寶寶犯錯怎麼去教育他們,還是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探索了。

最後,培養寶寶一定要以身作則,千萬不能把規矩給孩子,自己卻放縱自己,比如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自己卻一直玩手機,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在孩子眼裡可能就是最大的錯誤示範了。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現在很多孩子沒有自制力,這樣家長頭疼,不知怎麼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孩子有很好的自控能力,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我覺得培養自制力最好的方法,是正性強化。就是在全家生活規律、飲食習慣都比較好的情況下,家長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及時鼓勵強化,比如,孩子按時起床吃早點上學校,就及時鼓勵,太棒了。這樣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如果孩子起的比較墨跡,也不要指責催促,這樣可能暫時有效果,但是可能孩子會反感、抵觸,以後還會消極,可以暫時緩一緩,說寶貝肯定可以起來,昨天做得好,今天也沒問題,這樣強化多了,孩子就慢慢好了。

很多家長著急,恨不得有缺點就指出來,讓孩子立即改正,但這樣效果往往不好。

再有,很多老師家長覺得孩子學習的時候懶散、注意力不集中,這要具體分析,這往往是表面現象,很多孩子由於過去的經歷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想學學不進、想放放不下、想做做不到的潛意識厭學行為,這種情況,並不是孩子笨,也不是不想學,而是控制不住自己,時間長了,原來自制力比較好的孩子,也會消極懶散。需要通過調整消除厭學情緒,回到高效學習的狀態,學習效率高了,孩子就會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各方面。


幹活頭暈了過來看看,覺得這個問題值得回答。道理人人會講,各有巧妙不同。我的觀點與做法是,從細節入手,從小事抓起。四十年前,孩子咿呀學語,開始認字時,我就注意他學習的地方不能亂糟糟,他說什麼,不去打斷他,陪他玩玩具,下飛行棋啥的,每盤要有始有終。兩周歲後學寫字,玻璃台板下所有照片,圖片全拿掉,家裡,尤其是書房裡,不掛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牆壁也是白色或淡藍色,冷色利於安靜情緒。上小學,約法三章第一條就是上課專心聽講半小時。不能要求全堂專心的,做不到反而沒用。有個事例。他上學第一天回來,我就問他在課堂上想到家裡什麼了,他說想到早上外婆給他煮的最愛吃的雞蛋還有兩個沒吃完。我就說,你想了,那時也沒法回來吃,你不想,那雞蛋不還是你回家吃的嗎?他覺得有道理。幾天後再問他,他說家裡好吃好玩的都不想了。。。。教育無小事,教育必須從小事抓起。大話空話說了沒有用,會適得其反。即使是遠大理想的道理,也要與當下孩子的實際聯繫起來才行。


自制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控制、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

什麼樣的孩子有真正的自制力?那就是情緒平衡的孩子,人在正常狀況下,思考和情緒是平衡的,這個時候,就算他心裡想做什麼事情,他的理智也會進行分析,到底能做還是不能做,如果做該怎樣去做,也就是說他是有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的,也就是有自制力的。

但是當孩子情緒非常多的時候,他都被氣死了,思考和情緒就不平衡了,這個時候,他整個人都被情緒佔據,留給思考的空間很少,就像我們自己平時生氣的時候,會說氣得我胃疼,氣得我說不出話來,這就是情緒在往上走,如果情緒繼續往上,頭嗡嗡響,這個時候,就完全沒有自制力了,有可能會做出平時意想不到的行為,我們常說這個人失去了理智。這是最極端的情況。

所以,要想讓孩子有自制力,就要讓孩子情緒流動,如果平時沒有情緒積壓,那麼孩子通常都是在思考情緒平衡區,他自然會有較好的自制力,哪怕他在很不高興的時候,思考和情緒不平衡了,他這個情緒也是當下那件事的情緒,不會有過去的情緒垃圾,所以再失衡通常也不會到失控的地步,也是有自制力的。

可能有些父母為了訓練孩子所謂的自制力,會用懲罰或者物質獎勵的方式,如果你做到了有自制力,好,獎勵你,沒有做到,好,懲罰你,殊不知,這樣做,孩子必然有情緒壓抑,他在你面前時做到了,可是積壓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失控,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平時看起來老實本分的老好人會激情犯罪的原因。

所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如培養孩子的情緒流動能力,讓他有能力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孩子情緒平衡了,自然有自制力了。


對於孩子的自制力,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要等孩子長大之後自然就會有自制力,更或者是要等孩子長大之後才有自制力可言。殊不知,孩子的自制力是從三歲左右的規則意識開始建立的。

當孩子3歲左右,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他會不斷地向外界探索自己能做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到,這就是建立規則意識。如果父母輕易地就著孩子的性子,讓孩子為所欲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任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因為沒有規則意識,所以也就不會自我控制。

所以,不要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理由,對於孩子一些不對的行為開脫,給孩子建立對錯的概念、建立遵守規則的意識,才是激發孩子自律意識的開始。


身為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主要從以下三點做起:學會控制:我家娃從一歲半後對糖有一種深深的迷戀。在外面看到別人吃糖就移不動腳,看著你又氣又笑。後來給孩子定了一天可以吃三顆糖。而這三顆糖可以自己選擇是一次吃完還是分開吃。孩子得到這個指令後剛開始會一次吃完,後來慢慢的就分開吃,而吃完後就會控制自己。利用番茄鍾:孩子都會喜歡玩電子產品。而電子產品上面也可以教給孩子很多東西,剛開始是讓她玩,玩到一定時間時就會告訴她不能想了,要做其他事情了,這時孩子就會很不服氣,要不就哭鬧著不願意,要不就是不開心。後面我自己用番茄鍾來給自己提高效率,也試著給孩子用番茄鍾,玩IPAD時可以玩20分鐘,就定了一個20分鐘的計時器,到時間計時器響了,就要關IPAD不可以玩了。非常神奇的是,孩子到時候真是自己會把IPAD關掉不再玩。孩子對於自己同意的約定也會非常君子的。適當獎勵:人都是需要利益來驅動的,而孩子也是。像我們家妞就是買了小紅花回來,今天自己可以獨立完成作業就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而有十朵小紅花後就可以自己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培養孩子自制力的方法,你GET到了嗎?關注麗波育兒,從此科學育兒。

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的話歡迎留言給我哦哦


自制力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延遲滿足的能力,二是遵守規則的能力。

一:延遲滿足的能力並不是被訓練出來的,而是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和愛以後自然發展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完全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的,他們不論是餓了困了還是不舒服了就會立刻放聲大哭,當媽媽或者家人可以及時準確的回應他們並且緩解了他們的不適以後他才會重新平靜下來,這就是最基本的安全感的來源。當嬰兒一次次的被及時滿足以後就會在心裡逐漸形成一個概念:當我出現一些不愉快的感受時,是會有人來照顧我的。

有了這個概念以後嬰兒會變得更能「忍受」那些不愉快的感受,因為他會相信總有人回來照顧他,這也是延遲滿足能力形成的必要條件。

二:遵守規則的能力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從愛發展出來的。最開始孩子是沒有規則意識的,但如果孩子有對於父母深深的愛,當孩子做了一件不符合規範的事情以後,父母的情感受到了傷害,或者不高興了,孩子會出於對父母的愛,不願意讓父母不高興而下一次不去做那件不符合規範的事情。所以,越是和父母關係好的孩子越是容易遵守規則,因為規則一定是要以愛為前提的。

訓練這個詞是不適合放在育兒里的,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離不開愛和尊重,只有在這兩個前提下,才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里和我一起討論哦~


推薦閱讀:

TAG:育兒錦囊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