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余光中現象?
余光中先生代表了一代人的記憶,曾經夢想著台陸合一的人對《鄉愁》這首詩很有感觸,也因為這首詩讓很多人認識了余老先生。正因為這樣,這一群體聽到余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傷心,這個世界又失去了一顆明星。
第一點是就是我上述說的第一批人,盼望台陸合一,或是真正喜歡余先生作品的人,帶著悲痛的心情去緬懷這一代文學家,也紛紛用自己的文字抒發自己的悲痛。
第二點是大部分人在互聯網下造成的習慣,余光中去世了?余光中是誰?寫《鄉愁》的那個?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轉發?算了,我也轉發一個,還能表現地自己很有文化。
昨天,台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去逝。他的去逝才一傳出就在大陸被刷屏了。余光中的去世在大陸造成如此大的震撼,我想與他的《鄉愁》是分不開的。
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他的代表作是《鄉愁》,在大陸被選入中學生語文課夲,《鄉愁》語句優美,膾炙人口,普及率非常高,可以說,只要讀過初中的大陸人都能背誦。隨著大陸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那舒緩的節湊,那淡淡的哀愁,那深遠的內涵,總是不經意間在人心頭流淌。
《鄉愁》一詩能引起許多經歷過戰亂,品味過離別的人們心中最大的共鳴,因為它擊中了人們心底最柔軟最深沉的情感。《鄉愁》也是余光中老人心頭的惆悵,就在今年10月余光中90大壽時他還朗誦了歐陽修的絕句《再至汝陽》來抒發心情,「黃栗留鳴桑椹美,紫櫻桃熟麥風涼。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這是歐陽修的鄉愁,何嘗不是余老心中濃濃的鄉愁。
余光中走了,但他的《鄉愁》卻留給了大陸,留給了兩岸渴望團聚的人們的心中。但願有一天,台灣能衝破「台獨」分子的魔咒,讓團聚的陽光散布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那樣,余光中先生定會含笑九泉。
願余光中先生一路走好。
推薦閱讀:
※俞洪敏、于丹談家庭教育
※老班主任的18句話,家長記住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卒中教育日-冬日血壓管理策略
※【教學風采】教育如劍道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