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些食物被稱為「天然祛濕王」?


健脾,中醫名詞,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健脾,也是補法之一。亦稱補脾、益脾。治療脾虛、運化功能減弱的方法。用於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緩弱等脾氣虛弱證候。因此,選擇合適的補氣食物,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基礎。

1.甘薯

甘,平,無毒。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甘薯所含的黏蛋白,能保持人體血管壁的彈性,幫助脾臟向血液輸送養料。它還含有膳食纖維,能把身體內的油脂和廢物殘渣排出體外。

2.胡蘿蔔

時珍曰︰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蔔,故名。甘、辛,微溫,無毒,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有益無損(時珍)。胡蘿蔔中維生索A含量很高,能促進飢體正常生長發育,還能防止呼吸道感染、保護視力、防癌抗癌。

3.土豆

土豆味甘、性平,能夠補氣、健脾。有助於治療脾胃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因為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減肥降脂、活血消腫、益氣強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鈣、鐵、鎂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風靡世界,這和它自身豐富的營養價值不無關係。

4.紅棗

其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之功。常用於調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肝炎、慢性腸炎、厭食症等,還可用於體虛疲勞、貧血、神經衰弱、白細胞減少及癌症康復。

5.蓮子

其味甘澀,性平;入脾、胃、心經。具有補脾止瀉、益胃固精、養心安神之功。蓮子特別適宜於脾胃虛弱的食欲不振、肢體乏力、嘔吐、大便溏薄、久瀉久痢、凌晨腹瀉等。

6.山藥

人稱「神仙之食」。《本草綱目》云:「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7.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葷」的美稱。對於氣血虧虛、經常乏力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有乙肝患者服用香菇白蘿蔔湯半年,檢查發現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即乙肝「大三陽」變為「小三陽」。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百科名醫 查看官方網站 國家衛計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平台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

中醫說的脾,是負責運轉的,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脾的運化能力變弱,導致濕邪困脾,久而化熱,形成濕熱困脾的現象。這個濕熱困脾,影響很廣泛。

所以想要祛濕,先健脾,哪些食物是「濕氣」的剋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蒲公英根

《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山藥

山藥能健脾益胃,使脾胃健運,增強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增進食慾,增強體質,對食欲不振、小兒厭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療效。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

在中醫上,濕對應的內臟是脾;脾胃功能不好時,就容易生濕氣。而且,脾主運化,排濕需要能量,需要脾胃運化食物。脾胃功能強大,濕氣自然無處藏身。而山藥性平,適合絕大多數人。

薏苡仁

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濃。對濕邪偏勝者,可以與竹葉同用。

赤小豆

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

芡實

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槐米

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收斂,消炎,鎮痛。

馬齒莧

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效,健脾祛濕效果佳!

冬瓜

中醫把冬瓜稱為「祛濕大元寶」,它是果蔬里祛濕的第一號專家,能利水、消腫還清熱,既是美容佳品,又是減肥聖葯。

玉米須

玉米須在中醫藥中叫做龍鬚,中醫認為,玉米須性平,味甘、淡,可降血脂、血壓、血糖,還能利水、消腫、泄熱,對腎炎、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有效。

荷葉

《中國藥典》記載,荷葉苦,平。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功效。可用於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荷葉作為藥用,主要是取其芳香化濕和淡滲利濕的功效。它本身帶有的清香能夠幫助食物的轉化,荷葉的甘淡能夠幫助人體把體內多餘的濕氣排出體外。

送你2個復方搭配,健脾又祛濕

蒲公英馬齒莧茶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作用:健脾祛濕、全面祛濕,適合脾虛濕氣重者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此方由經典祛濕方紅豆薏米改良而成,加入其它幾味,效果加倍!

蒲公英玉米須茶

配方:蒲公英根、玉米須、玉參根、玫瑰花瓣

作用:降糖祛濕,利尿散結,去火消炎

取玉米須1g,蒲公英茶0.5g、玉參根0.5g、玫瑰0.3g,碾碎後做成蒲公英玉米茶包即可。


養生,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些年保健品炒得火熱,但有些很常見,很便宜,但卻很好

這個東西????袪濕賽紅豆,補腎勝山藥

論補腎,它比山藥強

論去濕,它比紅小豆強

論收斂鎮靜,它比蓮子強!

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它便宜、三種功效都強大,這個東西就是:芡實

芡實也叫「雞頭米」

芡實尤其適合女性美容駐顏用;

適合老年人尿頻者食用;

也適宜體虛遺尿之兒童食用;

更適宜豎虛夢遺滑精、早泄、脾虛便澹、慢性腹瀉者食用。

食療不在吃得有多補,也不是別人有效你就有效,而在吃得正點、吃對時機。在夏季吃芡實,祛濕排毒,就是以一當百、事半功倍的正確做法。

很多女性年紀一大就開始臉色也會變差、身材發腫,認為是運動不夠,可是跑步半個月也不見掉稱,為什麼?實際上,女人,最懼脾虛,脾氣一虛,上面這些問題都來了,總之一句話:老得快。

芡實雖然價格平民,但和海參一樣,芡實也被譽為「水中人蔘」,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我們平常人一次吃個七八粒,就夠了。

此外,芡實煮為粥糊服食也是更利於消化、也能省下口齒之力,可「固精氣,明耳目」,是一味平補良方,尤其適合秋季引補。

注意:

生芡實,以補腎為主

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

注意禁忌:

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對於本身火盛,上火厲害人

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尿赤及產後婦女;

芡實雖有營養,但嬰兒不宜食用;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其實並不存在什麼天然祛濕王,只是有些食物的祛濕能力比其他食物更明顯。中醫推薦以下食物,長期食用有較好的祛濕效果。

1、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

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2、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通過利尿把身體里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冬瓜做菜時只能放少量的鹽,因為鹽放多了會抵消冬瓜利水的作用。

3、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

薏仁水是不錯的祛濕食物,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還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4、木棉花

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

此外,木棉皮還有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作用,對於泄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濕疹等症頗有療效。

5、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

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6、馬齒莧

這種名字很文藝的食物,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

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7、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

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8、白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適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

9、洋蔥

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

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0、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

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

11、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12、鯽魚

魚類中的鯽魚,不僅屬於健康的「白肉」,且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13、萵筍

萵筍味甘、苦,性涼,入腸、胃經,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輕度水腫、小便不利。

可以涼拌或煮湯吃,最好連葉一起食用。萵筍性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14、玉米須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玉米須有利尿、消腫、除濕的作用。

可取乾的玉米須15-30克(鮮品重量加倍)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也可將玉米須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溫浸十分鐘後,代茶飲。

15、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

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一茶一菜一粥,輕鬆祛濕毒

一茶——蒲公英馬齒莧茶,健脾祛濕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作用: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凈,切段,烘炒製成茶,備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備用;

3、淡竹葉洗凈,炒製成茶,備用;

4、馬齒莧,洗凈晒乾,備用;

5、槐米、綠茶、炒製成茶,備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本草經疏》記載:「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葯。」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淡竹葉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煩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對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現代實用中藥》:清涼解熱,利尿。治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牙齦腫痛,口腔炎。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薏仁,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槐米具有較強的涼血止血功效,收斂,消炎,鎮痛,降血壓,強化血管。《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綠茶不發酵,茶中的咖啡鹼、茶多酚等多種成分幾乎都保留下來,祛濕效果最佳!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效。

一菜:冬瓜炒山藥

中醫把冬瓜稱為「祛濕大元寶」,它是果蔬里祛濕的第一號專家,能利水、消腫還清熱,既是美容佳品,又是減肥聖葯。而山藥更是中藥里的上上之品,滋陰又利濕,健脾又補腎。

一粥:紅豆薏米芡實粥

把芡實、紅豆和薏米淘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也可以不泡,直接洗乾淨就煮。把泡好的食材倒入電壓鍋內膽,加入冰糖,適量的熱水,內膽放入電壓鍋中。加蓋按下營養飯-煮粥,即可。


你好,除濕的食物主要有:白扁豆、薏米、紅豆、玉米須、鐵棍山藥、辣椒、綠豆芽、黃花菜、大頭菜、馬齒莧、苦瓜、香菇等。


1葯網專業團隊來回答這個問題

1.芡實:

性味甘、澀、平,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等作用。芡實是一種很好的祛濕食物,新鮮的芡實可以咀嚼吃,對於干芡實可以泡水之後咀嚼,但是最好的食用辦法是把芡實和茯苓、山藥、蓮子一起煮,對於健脾祛濕的效果更好。

2.玉米:

性味甘平,有健脾開胃,利水通淋等作用。可以用玉米煎湯,加入玉米須一起煮,也可以搭配冬瓜皮,赤小豆。

3.赤小豆:

性味甘平,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利濕退黃等作用。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癰瘡腫毒等。可以和薏米仁一起煲粥食用,增強祛濕效果。

4.薏米仁: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濕。可以用生薏米煲粥食用,可加入打碎的淮山一起煮,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

5.鯽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鯽魚煲粉葛湯可祛濕。

6.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馬齒莧是一種野菜,在農村是非常的常見的,人們習慣把它涼拌著吃。

關注@1葯網,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我從未研究過各種中草藥的實際用途。更未研究過人體的虛、實、寒、熱,我忙了一生,沒顧得有時間,有空閑翻翻醫方集解,湯頭歌,本草綱目等脈理,藥理書籍。現時倒是閑下來了,也難記住許多圖樣是什麼葯?名稱?湯頭歌只背第一首,麻黃湯中用桂技,杏仁甘草四般施。脈象更是無機會摸練體會虛、實、沉、浮。不再費力了。


推薦閱讀:

老人春季養生5大忌
養生保健流行書籍簡評
吃這5種葯的時候,千萬別喝酸奶!

TAG:健康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