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多,為什麼這次二十四節氣脫穎而出申遺成功了?
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將天文、物候、農事和民俗完美結合,千百年來一直被我國人民所沿用,是我國古人創造的寶貴財富。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那麼,二十四節氣申遺的意義究竟何在呢?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
農曆二十四節氣,將天文、物候、農事、民俗完美結合,千百年來一直被我國人民所沿用。尤其在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力求建設美麗中國的今天,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古老智慧深有價值。這一鐫刻著農耕文明印記、跳動著傳統文化之脈的精神符碼,不久前踏上了申遺之路。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人類創造力、想像力、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對一個民族來說,非遺是珍貴的傳統文化記憶和精神血脈的延續;對於整個人類而言,是滋養心靈的精神家園。申遺,即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申請加入世界遺產這個具體的非遺保護行為。
那麼二十四節氣申遺有何意義呢?其實,申遺是一種手段,是傳統文化研究與保護的索引。非遺潛藏於經史子集,也存在於傳統倫理道德,更紮根於偉大的民族精神,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更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讓非遺面向未來,是傳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樣性和持續性發展的需要。
申遺成功,有助於擴大非遺影響力,增強非遺保護力度,但還需小心重申遺、輕保護:申遺,說到底,不是為了加入聯合國非遺名錄或名冊,而是為了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的重視,為了更好地傳承其蘊含的文化傳統。在我國非遺保護的道路上,申遺是值得記取的精彩華章,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探索的傳統文化保護經驗。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節氣歌》,祖祖輩輩流傳,正是這樣的點滴傳承,傳遞著非遺保護的實踐訴求,通過喚起一代代年輕人的文化自覺,從而漸漸確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二十四節氣申遺,是為了面向未來的傳承文化傳統,也是為中國當代文化的創新與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動力。
【科普】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產生的?
11月30日下午,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全世界火了一把。不過這不是它第一次征服國際友人,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體系一直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對二十四節氣,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對於它是怎麼產生的、有多少含義,卻未必清楚。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者李汀介紹,春秋時期,人們採用土圭測日影,發現在一年中有一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有一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其他時候晝夜長短交替,周而復始……於是, 夏至和冬至首先被確立;戰國後期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共八個節氣;西漢時期,二十四節氣最終確立,稱謂也沿用至今。
這些劃分方法,至今讓人嘆為觀止!李汀說:「儘管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這與我們現代的科學認識,太陽夏至時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直射南回歸線,思路上已經大為接近。」
【釋疑】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
二十四節氣對應一年中的 12 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月首叫「節」,月中叫「氣」。
對於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河南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孟憲明介紹,「除了天文上的角度劃分外,還包含了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等氣象信息,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等物候信息,體現的是我們這個農業大國古人的智慧。」
常常有人問,二十四節氣是陰曆嗎,為什麼它的一些時間卻又同陽曆相一致?以今年為例,立冬從11月7日7時47分開始,為陽曆時刻,小雪從11月22日5時22分開始,同樣為陽曆時刻。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張勃說,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按陰曆制定的。「大家提起陽曆會把它跟公曆畫等號,但實際上它是指根據太陽變化制定的『太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的一種,兩者吻合度自然很高。」
至於節氣的時間點為何如此精確,張勃解釋說:「這是按照太陽運行的變化和規律計算出來的。」
【神奇】
過了兩千多年現在依然準確
兩千多年過去了,二十四節氣還適用於今天嗎?
李汀說:「二十四節氣原產於黃河流域,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嚴格來說並不能完全套用。即使只在黃河流域,每年的氣候變化同節氣也未必完全吻合。」
但李汀說,二十四節氣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氣候或者物象作為名字或代號,不是指定具體日期。不過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進行的,只要太陽系不出現什麼奇怪的歷史進程,它就不會有太大偏差。
最近的例子為今年11月22日,當天為小雪節氣,鄭州也「準時」地下了今冬第一場雪。
而且,結合二十四節氣包含的天文學、氣象學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知識,在我國黃河流域,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相當準確的。你一定聽過很多諺語,比如「春不種,秋無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掛起」「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等,這些至今仍然是農耕的重要「風向標」。
【回溯】
古代的二十四節氣有多熱鬧
由於清明祭祀、冬至吃餃子,被頻頻提及的節氣還沒有被淡忘,但現代人很難想像,古代時節氣有多熱鬧。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舉例說,「冬至在古時又被稱為『冬節』,是傳統節日。當時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漢代以後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放假五天至七天,熱鬧程度一點不亞於過年。」
同樣,被稱為「夏節」的夏至,也是民間重要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到三天。此外,南方的古人還在這一天稱體重以驗肥瘦。高巍形象地說,「民間歷來有『苦夏』掉肉的說法,夏至當天的這個儀式上,古人正式記錄體重,提醒自己和家人在秋天后是否要進補。」這個場景同現在是不是剛好相反?
餛飩、豆粥、湯圓、糍粑、年糕、臘肉、餃子……圍繞著節氣的一串串小吃更是讓人饞得流口水,二十四節氣成了大江南北人們共同的紀念。
如果按功能分類上來劃分,「二十四節氣」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以季節劃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立」分別代表四個季節的開始。
從天文角度來劃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按照氣溫劃分:「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的寒熱程度。
按降水現象來劃分:「雨水、穀雨、小雪、大雪」,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按水汽凝結的情況來劃分,則是「白露、寒露、霜降」這三個。
按照作物成熟劃分:有「小滿」和「芒種」。
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是「驚蟄」、「清明」,尤其是驚蟄,天上初雷加上地下蟄蟲復甦,預示春天的來臨。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就出現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名稱,但當時注重的是太陽運行情況。後來古人觀測身邊動植物、天氣變化情況,總結出清明、雨水、驚蟄、大雪、霜降等節氣。
目前已知最早記錄「二十四節氣」全稱的,是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由於農業生產取決於太陽與氣候,所以根據太陽運行規律總結的「二十四節氣」就有了指導農事的作用,很多節氣成了農民耕種的日程指南。而某些反映四季天氣的節氣,其精確性就有可能打折扣,這個折扣建立在不影響農事的基礎上,譬如,穀雨當天可能不會下雨,但穀雨後,雨水肯定是越來越多。中國農業社會靠天吃飯,這足以指導農事。
「二十四節氣」的現實意義
時至今日,由於天氣預報的準確,「二十四節氣」已經不再有指導農事的價值,但它依舊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首先,可以通過「二十四節氣」,體會古人的智慧。現在天氣預報是通過精確的觀測工具做出的,但「二十四節氣」在古代是完全憑經驗積累,建立起這樣一套大致不差的體系,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很多物候概念已經成為一種常識,大眾可以學到一些物候學方面的知識。
另外,部分節氣已經演化成中國的傳統民俗節日,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清明與冬至。清明衍化為中國最重要的民間節日之一,象徵草木復綠,大家一起踏青遠遊,祭拜先人。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南方更視冬至為重要節日。而立春嘗春、立秋吃瓜秋遊、大寒詠雪賞梅也成為一種傳統的生活情趣。
除了節日,「二十四節氣」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同被列入「二十四節氣」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的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等等。還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連中醫的季節用藥習慣與治療方式、日常飲食的季節調節與身體保健等等,都和「二十四節氣」脫不了關係。這些,就是「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現實意義!
感謝您的邀請!
【左起依次為:安德明、康麗、江帆、朝戈金、楊利慧、蕭放、周福岩】以下是我的回答:
1.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民在積累了豐富的關於天文、物候等自然時序與農事生產基礎上產生的獨特的曆法體系。它是純粹的太陽曆,是中國農事活動的時間指南。同時,它又是民眾時間生活的關鍵點,意味著二十四節氣又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文化時間。它是中國人日常生活契合天道自然的智慧結晶。
2.二十四節氣主要是農業生產的時間指南,同時它又是實用的身體養護時間,依照時令養生,是中國人的生活經驗與習慣。它的應用價值還體現在人們講它看作是一種文化認同的時間,馬來西亞華人發明二十四節令鼓等,以此喚醒海外華人對祖國歷史文化時間的認同。二十四節氣服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
【北師大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攝影/廖珮帆】3.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中游地區天文觀測與氣候條件為主要依據確立的節氣時間體系。中國地方廣大、民族眾多,各地結合地方氣候、物產、民俗等,形成了豐富的節令性地方知識。如荊楚地方的立春節俗,六朝時就有帶春勝(頭上的迎春花飾)習俗,至今民間還說「新春大過年」,熱鬧慶祝立春。南北方地區立春日,有嘗春習俗,人們要吃春餅、生菜。蘇州地方立夏秤人,喝七家茶。夏至、冬至是中國多數地區養生保健的時節,所謂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南方一些地區相當重視冬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北師大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攝影/廖珮帆】
2016年11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召開,11月30日,此政府間委員會宣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4節氣在非遺的屬類中屬於「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24節氣的每個命名都蘊藏著中國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幻、溫度變化、降水量不同和感應時節而生的物候及勞作。
【 寒 來 暑 往 中 的 四 季 節 氣 】
「立」者,始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年四季的時節在開始時就「立」好了,接下來就期盼著最好的春夏秋冬到來。
於是祖先還從天文的角度劃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意指平分了晝夜,「至」則是極的意思,這是四季中最典型的氣候,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晝長、秋分黃葉天、冬至雪臨門,兩個簡單的漢字,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
【 冷 暖 氣 溫 變 幻 的 節 氣 】
24節氣中,形容溫度的節氣只在夏季以後出現。「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是唯一一個在秋天仍與「暑氣」相關的節氣,「處」是終結的意思,這分明指的是秋老虎,它預兆著這一年的熱即將被季風吹走。
小寒是一年中氣候冷的開始,大寒則是這一年最冷的時候。
【 反 映 降 水 量 的 節 氣 】
春天開始下雨,是因為從冬天復甦而來的生命需要雨水的滋養。雨水時節,冬雪融化,我們開始告別冷冬,雪化為雨,淅淅瀝瀝地開始了在春天的序幕。穀雨則是一年中降雨最充沛的時候,它促進著穀物茁壯成長。
到了夏季,我們不再看到與降水相關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熱和麥稻蓬勃生長的物候。
秋天來臨,早晚溫差變大,空氣中的水分凝結,露凝而白為白露;寒露在秋分後,此時露水已寒,直至天氣漸冷,河邊的螢草開始出現白色的霜,稱為霜降。
而冬天帶來的雪是吉祥的預兆,小雪是開始下雪的時節,大雪則指雪量增多,銀裝素裹,俗語道「大雪小雪又一年」,冰天雪地的季節里蘊藏了年的希望。
【 遵 循 時 節 的 物 候 節 氣 】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面的動物。清明意指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民間曾有諺語: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是指麥類夏熟作物開始飽滿。再等到芒種時,便可收割麥類有芒的作物。
二十四節氣是季節的流轉,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它預兆著夏雨冬雪,它分享著物候的樂事。在流年往複的千百年里,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緻的24節氣,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因為有了二十四節氣,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不僅是春夏秋冬,更是24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這讓我們相信:生活遠比你想像的美好。
推薦閱讀:
※玉匣記全文:民俗吉凶日篇 年家吉神凶煞之最 歲天干
※中華民俗50圖,你見過多少?
※中秋節·節令/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
※福州春節民俗游
TAG: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