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源於什麼時候,現在社會還會這樣嗎?
謝邀。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民間俗語,源於何時?無考。這種現象,過去有過,現在依然,將來仍存。林子大了,啥鳥沒有?或許,這也是一種無奈的生態平衡?但我同時認為:此言絕對,有失偏頗。別人不敢妄言,自認對己不當。做為兒子與女婿,我曾以七年及兩年時間,先後侍奉過病痛中的母親和岳父,從未有過厭倦的心理、厭煩的話語,有的只是內心的疼痛及無力分擔的自責,至今十年,仍難以釋懷。這算不算孝,從不掛心,因為這是做人,你所身具角色的責任與義務!從此角度出發,我認可這句話,把它做為警示以避免。
謝謝邀請
患者自卑自責自憐 兒女無助無力無望
中國有句老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有道理嗎?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劉競說,這句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無論是從病人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子女或者照顧病人的家屬的角度來看,『久病床前無孝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老爺子癱瘓後變「苛刻」了
陶先生的家庭原本很平靜,但是兩年前的突發事件改變了他和妹妹兩個小家庭的生活節奏。
兩年前的一天,陶先生的父親坐電梯下樓,出了電梯門剛好踩到了一攤水,滑倒了。這一跤摔得有點離奇:陶老先生摔得趴在地上,整個身子向前沖,頭部正好撞到了牆上。當時,他就摔得不能動彈。很快,陶老先生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雖然得到了精心及時地治療,但老人還是癱瘓了,而且是高位截癱,也就是說老人除了頭能動之外,全身幾乎不能動。
「一隻蚊子落在我的臉上,我想趕走它,卻沒有力氣抬起手。」陶老先生突然遭遇這麼大的打擊,身心受到了很大影響。一兒一女覺得家裡的生活一下子改變了,覺得父親特別可憐,他們天天到醫院來看望老人,女兒更是請了半個月假,專門來照顧老人。手術的急性期過後,陶老先生進入了漫長的康復階段。醫生說,神經損傷後的康復是以毫米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恢復起來不僅非常慢,而且預後與家屬或者患者本人的期望具有相當大的差距。陶老先生的孩子們逐漸接受了現狀,但陶老先生卻久久不肯相信自己不可能站起來了。他的心情開始煩躁,後來,逐漸開始挑剔孩子們和老伴兒。他覺得醫院的病號飯吃著不順口,就要求兒子每天給他送飯。於是,兒子每天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準時下班回家先給父母做飯,做好了再送到醫院。就這樣,兒子風雨無阻地堅持了兩年,甚至有些親戚朋友都覺得老先生要求有點過分,但陶老先生堅持著不肯改變自己的主意。有時候,陶先生太累了,希望能讓妹妹替自己給父親送頓飯,但陶老先生果斷拒絕了:她做飯不好吃!類似的刁難還有很多,兒子和女兒都忍了。時間久了,女兒和兒子私底下也有怨言,因為必須按照父親規定的時間做飯、送飯,他們也捨棄了自己的很多時間,甚至沒有一個周末能陪伴自己年幼的孩子,「周末老爺子要求我們必須到醫院陪著他!」
兒子和女兒商量著一塊兒出錢,讓老人住進比較好的養老機構,既能減輕他們的負擔,也能讓70多歲的母親不必天天跑過去照顧老爺子,但陶老先生拒絕了。兒子和女兒一聲嘆息之後繼續照顧著老人,但兩個孩子的伴侶偶爾也有微詞,「這要是趕上我們家老人再病了,咱們這個小家是不是就得垮了?」
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劉競分析認為,老年人生病之後社會功能減退,心理上也處於退行狀態,自我評價可能會降低,感覺不如別人了,為此自卑、自責,接受不了自己患病的現實。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患病的老人可能會表現出人際關係敏感,內心特別脆弱,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有的老人可能會想:「年輕時我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是兒女們眼裡的權威,我生病了,孩子還會不會像從前那樣尊重我,在乎我?孩子會不會覺得我是家裡的累贅和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病的老年人變了。曾經有一位患者告訴劉競,「我發現孩子每次周末來家裡看我時,買完菜回到家,進門就換拖鞋,然後去做飯、吃飯、洗碗、拖地,然後換拖鞋走人,這期間幾乎很少和我交流。你說,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他是不是不想照顧我了,給我臉色看呢?」後來,劉競了解到,患者的孩子覺得自己和平時一樣,沒有什麼變化,但老人變得敏感,心思重,特別在乎自己的言行,所有的這些變化可能都源於老人患病後心理狀態的改變。
小路的媽媽在退休後不幸患上了重性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本來和藹可親、勤勞善良的媽媽像換了一個人,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出現了敏感多疑,甚至還出現了被害妄想。她經常懷疑家裡來了陌生人,有時還會拿起刀去殺「壞人」。糊塗的時候,她會管女兒叫媽媽,稱呼兒子為爸爸。媽媽的這種狀態,小路非常心疼,她一直儘力地照顧母親。一年兩年,小路覺得還能忍。但是,在母親患病5年之後,她突然感到特別無力,「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在安定醫院,經常有陪著病人來取葯的家屬,愁容滿面地走進劉競所在的心理診室里,要求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大夫,這麼多年家裡有個精神病人,我感覺我自己也快崩潰了。」劉競說,其實「久病床前無孝子」也反映出患者家屬的狀態。老人在患病初期,兒女也許能理解和接受,兒女們往往會非常盡心儘力地照顧老人,恨不得所有的孩子天天圍著老人轉,付出多少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老人也會感到被照顧的溫暖和支持。但如果老人不幸患上了慢性疾病,特別是像痴呆或重性精神疾病等治癒希望渺茫的疾病時,兒女們不論如何付出,也看不到病情的緩解,看不到患者的進步。長此以往,兒女們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變化,他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勞的。很多來諮詢的兒女向劉競表達了強烈的無助感、無力感和無望感。有的兒女長期照顧身患痴呆的父母,等到疾病的晚期,老人不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完全無法與人交流,兒女們感覺身心俱疲。有的兒女甚至也出現了失眠、焦慮、抑鬱情緒,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明顯下降。
長時間照顧慢性疾病老人,子女也會處於長期的應激狀態,「3年、5年、10年……要讓他們始終保持熱情和耐心的確很難,再孝順的孩子可能也會有身心疲憊和倦怠的那一天,很多家屬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無奈地將老人送到養老院。而這一天一旦出現,別人就會覺得這個孩子不孝順,但卻沒有考慮到他所承受的巨大的身心壓力。
家屬最好輪流照顧久病老人
久病床前有孝子,其實對於病人和家屬來說,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
劉競說,老年人生病之後,特別是患上了比較難以治癒的慢病,長期需要別人照顧時,生活狀態發生了改變:社交圈子明顯變小,生活質量下降,一定要進行自我調整,能平靜地看待人到暮年、疾病難免的規律,接納患病的現實,並在現實條件下努力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好。對於子女來說,要在照顧老人的同時,也要關照好自己,及時清除自己的負性情緒。家人與病人之間要多進行溝通,有什麼不愉快要及時地解開「小疙瘩」。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盡量讓家屬輪流來照顧老人,不要讓一個人一周7天、一天24小時地照顧病人,「換成誰可能都會承受不了」。劉競建議,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一個人長時間照顧老人,那最好給照顧者適當放個假,比如一周休息一到兩天,這一兩天換個環境,清空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去逛逛街,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去公園散步,調劑一下自己的心情。
且不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民間俗語對錯,先跟大家聊聊發生在我周邊真實的例子吧。是鄰居嬸嬸的親老娘
(網路圖片)
1、鄰居嬸嬸親老娘70+,癱瘓不能自理2年(以下簡稱李老太)
李老太有2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是村裡的水電工,小兒子沒有手藝以前是個摩的師傅之後輾轉換了幾份工作,家庭條件比老大稍遜些,在村裡也算尋常人家;大媳婦兒跟小媳婦兒都是普通農村姑娘,沒有文化沒有手藝,年輕就做點活兒,年紀大了跟著老公,大兒媳婦相比小兒媳婦稍顯潑辣不講理;二女兒(也就是我嬸嬸)算是二婚,嫁在鄰村。
李老太本身性格比較溫良,年紀越大越和善的老太太,丈夫在60歲左右先去世了,一直跟著小兒子生活,在農村老家幫忙種菜下地照顧孫子,原本日子過得清貧些,倒也相安無事。那個時候我已經畢業在外地上班,很少回家,偶然一次回家我媽跟我說起李老太已經去世的事兒,我還特別驚訝,印象里老太太雖說年近杖朝之年,身子骨還很硬朗的。
按照我媽的敘述老太太不小心摔到水溝里已經癱瘓2年了,醫生下了診斷書,就被兒子們扛回了家。開始的一個月倒是還好,照顧的還算盡心,之後小兒子兒媳不肯了,要求得在兩家互相輪轉。(其實農村很多多子女的老頭老太,特別是其中一個先逝世的,剩下的一個都會在幾個子女間輪流贍養,這家住半年或者一個月,那家住半年一個月的,往往時間還沒到就被催促著去下一家,情況不可謂不凄涼,可是又沒辦法。由此可見,養兒防老、多子多福也是不靠譜的。)
輪轉了小半年之後,兩個兒子都不幹了,收拾了旁邊堆放柴火廢棄物的小茅屋就把李老太搬了進去,一天送頓飯。村裡人經過小茅屋經常能聽到李老太的期期艾艾的呻吟聲,偶爾好心的村裡人就會送點吃食過去,但是時間久了沒人收拾,老太太屎尿的味兒也掩藏不住,就再沒人去了。村裡的幹部實在看不下去找了2個兒子媳婦結結實實的教育了一頓之後,兩個媳婦每天都會去收拾一次,至少屎尿味道是好多了。但是也出現了一個矛盾——老太癱瘓期間,鄰里村裡親戚朋友隔三差五會去看望她,看望一般都不會空著手,要麼帶水果要麼留點錢的。每次人一走,大兒媳婦就會進去把東西都翻走,小兒媳婦就不幹了,兩個人為這經常吵得不可開交。反正日子就是這麼過著,李老太撐了2年,最終還是走了。我媽說,要不是我嬸嬸每個禮拜都去照顧她好幾次,喂飯洗被褥啥的,估計撐不了那麼久的。
有人問,怎麼都是兒媳、女兒的,兒子呢?!
這要說源於什麼時候呢?我個人認為源於一個文明社會剛剛形成的時候吧,所有的愛恨情仇都離不開一個文明社會發展的關聯。對於現在社會來說,物質太重要了,以後也如此。一個沒有物質保證的社會什麼事都會發生。(人)太性質化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