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對辛亥革命有什麼看法或想法嗎?
在講辛亥革命後清政府的應對情況之前,小編覺得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辛亥革命爆發之前清政府內部的一些情況。
慈禧太后、光緒帝去世後,表面上,清朝的統治大權轉到了攝政王載灃的手裡面,實際上情況遠非這麼簡單。皇室內部由於缺乏最權威的人物,因此四分五裂。隆裕自稱一派,載灃、載洵、載濤三兄弟成一派,奕劻成一派。
武昌起義爆發後,宗室少壯派主導的清廷內部慌了,而戊戌之後,支撐清廷的一批老臣,如李鴻章、榮祿、張之洞、王文韶等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面紛紛離世,到了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的時候,清廷真正能夠啟用的大臣也就只剩下袁世凱了。因此,清廷響應起義的第一個措施就是解散以慶親王為首的皇族內閣,改之以袁世凱為首的新責任內閣,同時攝政王載灃的權力也被剝奪。載灃在去職之前曾經頒布過一道《罪己詔》,《罪己詔》還就解除黨禁問題做了說明:「嗣後大清帝國臣民,苟不越法律範圍,均享國家保護之權利,非據法律,不得擅以嫌疑逮捕。」
同時,為了平息各地的暴動,清廷向各處派出了宣慰使進行宣慰,但是因為時間緊急,實際上許多宣慰使都未赴任。
袁世凱掌權後,北洋集團與南方革命的實際上就已經非常曖昧了,清廷內部的少壯強硬派組織了宗社黨,準備為挽救帝國命運做最後一搏,但是因為良弼被刺殺,宗社黨樹倒猢猻散。
宣統皇帝當時還小,根本談不上他的想法。隆裕太后本來就是一沒有太多政治能力與手腕的平庸女流之輩。因此,最終的局勢就朝著清朝滅亡,建立新政權的方向發展了。
清末攝政王載灃一開始打壓袁世凱,結果革命軍來了又請袁世凱出山,清政府的無能成全了袁世凱!
說到清政府對辛亥革命的態度,我們可以先從武昌起義前說起,甲午海戰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後,清政府調整軍事改革,對陸軍進行了很多局部改進,其中袁世凱的小站練兵便是北洋新軍的雛形。
當時清朝的真正統治者攝政王載灃,以超遠的眼光看出了日漸羽翼豐滿的袁世凱,其後必成清廷大患。但忌於袁世凱大臣的地位,於是在掌握軍政大權後以修身養病為由將袁世凱調任湖北,然而武昌起義後大清根本無法控制局面。
攝政王載灃無奈,請袁世凱出山。這個無奈之舉當然促長了袁世凱的野心,袁世凱說要他出山也可以,但必須要把內閣解散並要自己做內閣總理大臣。這樣就是明擺著要掌握大清的軍政大權,然而此時羸弱的大清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袁世凱自此成為朝廷軍政一號人物!
在袁世凱同革命軍的利益交換後,辛亥革命悄無聲息地就將大清的命脈放在了袁世凱手裡。不言而喻袁世凱成立了民國,大清似乎也算是躲過一劫,至少皇室沒有了血光之災。從另一個角度看,大清應該還要感謝袁世凱!
我是荒野歷史,歡迎關注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接踵而至,迫於國內民眾此起彼伏的抗爭與列強堅船利炮之威脅,清政府痛定思痛,開始反思、檢討、醞釀,隨後突然宣布「預備立憲」 。
為表誠意,清廷把預備改良諸事體列了一份詳細的清單,重點是中央與地方的官制改革、司法改革等等。譬如中央成立資政院 ,地方成立咨議局,議員由民眾投票推舉產生,允許一部分有條件的省份實行自治,並試點司法改良,逐漸夯實司法毋庸置疑、至高無上的威權······按年以及先後秩序漸次鋪開。清政府這次「立憲運動」 雖有逼於內外交困的緊迫形勢所致,但其自身亦不乏誠意,可以說是主動迎合了歷史潮流與洶湧民意,抑或是通過改良緩和日趨尖銳的矛盾,然後達到自救的目的。不料,「預備立憲」竟預備了一場令清廷始料未及的轟轟烈烈之革命。
不可否認的是,清廷「預備立憲」並非是說著玩兒的,這是一場比「庚子新政」走得更遠,進行得更徹底、似乎動了真格的徹底自我改良,也是一場更為迅猛的斷臂自救 。「預備立憲」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人們翹首以待、熱切盼望,其迫切之心可用「 ······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來形容。
光緒三十年(1905年),清廷派比較開明的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第二年六月,五大臣歸國。載澤、端方在呈上的考察報告中力主推行立憲,說立憲有「皇位永固、 外患漸清、內亂可弭」等三大好處,慈禧閱後頗為心動,不禁「 嘆羨西洋國政民風之美,」 並與載澤等徹夜長談。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七月,清廷正式對外宣布「預備立憲,」 上諭云:「各國之所以富強者,實由於實行憲法,取決公論。」中國「政令積久相沿,日處阽危(危險),受患迫切,」 「非廣求知識,更訂法制不可。」上諭還給出效法西洋、東洋憲政的底線是「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這無疑是中華浩蕩五千年文明史上堪稱前無古人的第一次具有真正意義的改革, 有石破天驚之撼。
然而,這場頗為嚴肅的改革最終卻淪為一場鬧劇,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何?在中國這片古老且災難深重的土地上,改革從來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易事。魯迅說:「在中國搬動一張桌子都是要流血的」。何況,你想動的是人家的利益。經過一段時間明裡暗裡的激烈博弈與相互妥協,差點夭折的立憲改革終於磕磕絆絆的定案:內閣、軍機處、內務府、宗人府保留。共設十一個部:吏部、度支(財政)、陸軍部、法務部、學政部、民政部、外務部、禮部、郵傳部、農工商部、理藩部(管理少數民族事務)。清廷宣布,滿漢不分畛域,不問出身,能者上,庸者下,其實明眼人還是能看出明顯滿人佔優。文獻記載,11個部尚書中,7個滿人,5位漢人,一位蒙人。 11個部尚書中,有7個滿人佔據機要,其餘5位漢人,一位蒙人。外交、度支(財政)、陸軍等要害部門均由滿族人全權掌控。
嗜權如命的清政府能開一道小口子,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國人很不滿意。畏首畏尾的清廷於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宣布成立了「皇族內閣,」等於換湯不換藥,自己把自己徹底孤立起來,也把曾經充滿希翼、憧憬的民眾推到了暴力抗爭的對立之路上去了。
可以這麼說,清廷「預備立憲」的初衷是好的,但過於戀棧權力,首鼠兩端,遂事與願違,最終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還激發出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同盟會員蔡濟民憤慨地寫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預示著一場更為激烈的鬥爭已經如箭在弦。鑒湖女俠秋瑾振臂一呼:拋卻十萬頭顱血,誓將乾坤力挽回!似乎預示著一次次血雨腥風從來就未有盡時。晚清就是在這種風雨如晦的氤氳中磕磕絆絆地走向辛亥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裡三聲槍響,作為起義信號,各新軍營按照約定一齊動手,醞釀已久的起義終於爆發了。經一夜浴血苦戰,11日清晨,槍炮聲漸漸稀疏,革命軍攻克總督衙門,武昌光復,起義宣告成功。接著,漢陽、漢口也相繼被革命軍攻佔。革命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同時頒布了《中華民國鄂州約法》 。
「武昌首義」大功告成,許多省份紛起響應,清朝設立的各省總督衙門迭遭推翻 ,建立了新式的省政府,以實際行動擁護共和。孫中山彼時還在國外為革命事業奔忙,聞聽到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後,屢敗屢戰、卻始終不忘初心的他百感交集,立即動身回國。12月,他回到上海,受到各界熱烈歡迎。接著,在16個起義省份中遴選代表投票推舉他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布定都南京,並發表了慷慨激昂、振聾發聵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正式宣告中華民國誕生。2月12日,清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宣布退位,統治中國長達286年的清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同時也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漫長的封建專制制度。因這場革命發生在公元1911年,正值農曆辛亥(豬)年,所以史稱辛亥革命。假如慈禧泉下有知,還有那些極力阻撓改革的滿蒙親貴們目睹此情此景,內心會作何感想?
原創作品 歡迎探討 轉載請註明出處 搬運、模仿必究
插圖源自網路
前期是把革命黨當做亂黨處理,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才想起袁世凱怎麼鎮壓,同時做出一些改革的動作,到袁內閣成立南北開始儀和,清政府後來的目標是保全皇帝皇太后性命就可以和平交權
其實沒什麼看法和想法之說,說到底就是換了一班人去統治,換了一個統治執政理念而己,民國時期的軍閥其實就是清軍的部隊而己。想這麼複雜幹啥?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每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 其實大錯特錯
※中國歷史長河(2)
※中國歷史五大勇將排行榜,呂布勉強第五
※先秦時期,中國歷史地圖詳細版
※彼岸花開:蒙古襲來,萬古人間一昏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