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書籍可以讓人心智變得成熟?


我說說自己看過並覺得很有質量的幾本書:

1.《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斯蒂芬.柯維

看書名和目錄,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一本充滿雞湯、很多廢話的成功學書籍(關於我對雞湯的觀點更新在了最後),實際上這是本乾貨滿滿、教你做人的好書。在部分普遍問題的理解上,我覺得作者闡述得比下面我推薦的其他書還要透徹。我有幾個在其他書中理解得不是很深刻的觀點,到他這裡一經他的闡述就頓悟了。

2.《愛的藝術》——艾.弗洛姆

這本書糾正了我們大部分人對愛情的錯誤認識。全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這一節。沒仔細了解過的人會以為這只是個普通的浪漫類型的回答,實際上這是作者非常深刻和全面的思考,涵蓋了哲學和心理學的理解,有理有據讓人信服,絕對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3.《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

想心智變得成熟必須先認識人的心智。這本書很大很厚,卻很少多餘的東西。其涵蓋範圍之廣,我認為知乎上大部分行為心理類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上找到答案。很多優秀回答的內容都直接來源於這本書,與其在知乎的回答裡面找答案,不如直接從這本書中系統地學習。書中群體行為那一章的內容,我個人認為頂得上一本《烏合之眾》。

4.《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孫隆基

這本書是批判性地解構中國文化,曾經被禁。雖然是大概30年前寫下的,但是現在看來一點也不落後。結合實際生活去讀這本書會特別有共鳴,以前只知道周圍的文化是什麼,現在對為什麼是這樣有了理解。

5.《人生的智慧》——叔本華

這本書是叔本華寫給普羅大眾看的,全是大白話大實話,沒有太多的專業術語,所以讀起來不會很吃力。叔本華對事物的理解清澈見底,正因為他對生活理解得夠透,他才那麼擅長運用比喻,讀叔本華的書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語言上都是一種享受。但是鑒於這是叔本華寫的,建議不要優先看,心智不夠成熟的話有可能會誤解叔本華的思想。

6.《把時間當作朋友》——李笑來

這本書的閱讀說明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不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這本書主張時間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積累,一個人必須開啟心智、提高思考能力後才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誰都「知道」喜歡跟人比較不好,但是具體為什麼不好,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而作者是能說出個所以然的人。

7.《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

本書的副標題就叫[心智成熟的旅程],第一句話就是「生活苦難重重」,心智成長類的必讀書籍,經典之作。

建議先讀《把時間當朋友》《少有人走的路》《七個習慣》《社會心理學》打底,有一定基礎後再讀《愛的藝術》《人生的智慧》《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效果更佳。

其實並不是只看書就能心智成熟,但明智的行動來源於知識,這是個有幫助的推薦書單,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


雖然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可能不同,但讀書好處多多。正如阿蘭德波頓所說:我讀書是為了幫我更好的生活?在文藝作品中認出我們自己,可以使我們換一種達觀的態度看待我們自身的困境,因為我們可以學著站在普世的高度看問題。

《平凡的世界》路遙

這是一部反應中國當代社會生活的寫實小說,在作者生動形象的筆觸下,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划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敗與追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坎坷不平的一生。

《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一代人離去,一代人成長。過往尚不可追,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雲煙。


1.《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斯蒂芬.柯維

看書名和目錄,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一本充滿雞湯、很多廢話的成功學書籍(關於我對雞湯的觀點更新在了最後),實際上這是本乾貨滿滿、有利於塑造個人原則和價值觀的好書。相對於知道作者說的7個習慣是什麼,我對為什麼要去養成這7個習慣的那些內容更感興趣。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並不是泛泛而談的表面功夫,其實是在談論為人處事的原則。在部分普遍問題的理解上,我覺得作者闡述得比下面我推薦的其他書還要透徹。我有幾個在其他書中理解得不是很深刻的觀點,到他這裡一經他的闡述就頓悟了。

2.《愛的藝術》——艾.弗洛姆

這本書讓我們大部分人對愛情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全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這一節。沒仔細了解過的人會以為這只是個普通的浪漫類型的回答,實際上這是作者非常深刻和全面的思考,涵蓋了哲學和心理學的理解,有理有據讓人信服。如果覺得書中內容難以理解的,可以結合作者的另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來讀。

3.《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

想心智變得成熟,先認識人的心智是很有幫助的。這本書很大很厚,卻很少多餘的東西。其涵蓋範圍之廣,我認為知乎上大部分基礎的社會心理類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上找到答案。書中的理論和實驗案例結合得很自然,理解起來也比較方便。我看到不少這方面的優秀回答的內容,都直接來源於這本書,與其在知乎的回答裡面找答案,不如直接從這本書中系統地學習。書中從眾和群體影響兩章的內容,個人認為頂得上一本《烏合之眾》。

4.《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孫隆基

這本書是批判性地解構中國文化,曾經被禁。雖然是大概30年前寫下的,但是現在整體看來並不落後。結合實際生活去讀這本書會特別有共鳴,以前只知道周圍的文化是什麼,現在對這種文化是如何組織與聯繫的有了理解。個人認為中國文化再繼續深一層的分析就是人類學、心理學等內容,而作者主要從人文的角度進行論述,未免會讓人覺得論據還不夠深入,但不影響本書在人文角度解釋中國文化的價值。


前段時間,我在工作上不是很順心,遇到了一些麻煩。那時候的情緒很低落,感到很迷茫很彷徨,像個折了船帆的小船,不知道能駛向何方。 從小到大,我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去找書看。一來是為了排遣一下內心的苦悶(也有逃避的意味,千萬別學我),二來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啟示或者指導。 人在碰到困境的時候,總喜歡去尋找「救命稻草」。於是,我開始到處留意有沒有合眼緣的書。當我在封面看到「發現工作與生活的意義」的字眼時,我毫不猶疑的向讀書群的土豆老師約讀這本書——《成功心理學》。這本書才看到一半,就已經刷新了我自己很多認知,不僅掃除了我內心的煩躁,還給予了我信心和力量。如導言所言,還沒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跟你分享了。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著名作家與管理專家、勵志演說家丹尼斯·韋特利。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以成功為題材的心理學教材,出版至今,已經再版5次了,長銷不衰。書中共有九個章節,分別是心理學與成功、自我意識、目標和障礙、自尊、積極思考、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資源管理和溝通與人際關係。以此,作者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告訴我們什麼是成功,要成功需要具備什麼素質。 也許有人看到「成功」這兩個字會反感,覺得這本書應該也是陳安之式的成功學。斷然不是,如果你這麼想,恐怕你就要錯過這本好書了。陳安之的成功學定義的成功是迎合世俗急功近利的成功,就是獲得大量的財富或者名聲。而丹尼斯·韋特利則告訴我們,「成功是一生的成就,它來自你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創造的一種有意義的感覺」。換言之,陳安之所指的成功是一個終點,只要獲得財富與名聲即可;而《成功心理學》所指的成功是貫穿於我們一生的成就感和意義感。你覺得哪個定義更讓你踏實呢? 我很喜歡這本書,感覺相見恨晚。如果我能夠早點讀到這本書,也許我早早的想明白不少事情。它就像一個諮詢師,邏輯清晰,循序漸進的給你分析問題;又像一個教授,向你闡述各種各樣的概念、理論與實踐辦法,不僅告訴你「是什麼」,還告訴你「為什麼」「怎麼做」;更像一位有溫度的老朋友,親切的和你交流。 書中有非常多的概念和練習,讀起來很費腦力,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和做練習,所以我現在才讀到一半,不過也是好事。在讀過的章節裡面,我最喜歡「目標與障礙」、「自尊」這兩章。 談到「目標」,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設置合理目標的SMART法則,即合理目標的五個要素。 在我看到這個實用的設置目標法則的時候,我突然恍然大悟,發現其實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已經在使用這個法則,那就是我們的課程表! 我們在學校的每一個學期都會有學習目標,就是把該學期的課本學完,並且通過測驗檢核。然後我們的學習目標就被學校安排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課程安排中。只要我們按照課程表上課就可以學好一門學科了。而且這樣的課程設置是符合合理目標的設置的:具體(每天每節課都知道上什麼課,上什麼內容);可衡量性(每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都是老師備好的);可實現性(每節課的學習內容都是可以按照進度完成的);現實性;時間相關性(在什麼時間要學完什麼都是老師備好的)。 所以我們從上學就開始使用這個方法設置目標,只是這個目標是學校給我們安排和設置的。正因為我們從小就被人安排著學習,以至於一到大學或者社會後,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設置自己的目標,只會喊口號。這裡給我們一個啟示,當我們要學習一個技能或學科時,應該參考這個法則以及上學時的課程表來設置目標,再找一些同伴一起學習一起監督就好。 另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自尊」的主題。丹尼斯·韋特利認為,自尊就是「信任並尊重你自己」。自尊的高低影響著一個人的長遠發展。 讀到這一章的時候,我感觸特別深,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低自尊的人。 因為家庭的緣故,從小到大低自尊的我無法做到接納自己,在面對外界人和事的時候,總會懷著一種妄自菲薄的感覺。 我記得,有一次和女友去看電影,有一對情侶坐了我們的位置。然後我告知他們,在他們挪身後,我竟然帶著歉意的口吻對他們說:「不好意思。」我們坐下後,女友就嗔怪我:「你幹嘛跟他們說不好意思,這是我們的位置。」我聽後也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現在看來,其實就是低自尊的表現。 書中給我提出了很實用的提升自尊的方法,比如說提升自我期望,回憶過去的成就,並設置和完成一系列有挑戰性的目標;還有把消極對話轉化為積極對話。這些都是在後期需要好好學習的部分。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未來感到彷徨,對目標設置沒有清晰可行的方法,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話,不妨來讀讀這本《成功心理學》吧!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能幫助你探索自己的心智!


最好的書,難道不是課本嗎?

1,入門級

高中物理課本

高中化學課本

高中生物課本

高中地理課本

大家看這些書,往往會覺得頭大。可我就納了悶了,很多書目,又是《山海經》《黃帝內經》,又是《論自由》《論正義》之類的書,都那麼多人喜歡,高中課本難能難到哪裡去?

大家不要看不起高中課本,這幾本薄薄的小冊子里,是人類過去500年科學發展的最最基本最最常見的成果的總結。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能夠把這幾本書里的知識學懂,最起碼可以做到,不被各路跳大神的,賣假藥假保健品的給騙了,不會太多輕信謠言。

2、提高篇

費曼物理學講義。什麼東西最接近世界的本質?什麼最能帶來人對這個宇宙,以及宇宙中的萬物運行規律的思考?物理學!那學物理學用什麼書?費曼物理學講義,男女皆適老少咸宜~

曼昆經濟學原理

知道自然科學最基本的規律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了解,人與人的活動,到底有什麼樣的規律。曼昆經濟學原理,從最簡單的市場關係著手,闡釋政治經濟中最最基本而簡明的模型。

最後,再從人與人的關係,回歸到人與自己的關係: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入門最佳讀物。從專業人士到業餘愛好者的一直推薦,你值得擁有。

哎,說真的,看到其他各路回答里的各種什麼,要麼是玄之又玄的老黃曆,要麼是一些成功學一類的書,或者有些書,就著某幾個觀點翻來覆去講幾遍,然後給人一種高到不知哪裡去的感覺。我推薦這麼一些書,關鍵詞就那麼一個,叫務實!

一本好書,是你讀了之後不僅僅會「感覺自己學到了東西」,而是「真真切切地學到了東西」。或者在各方面素養,例如古文基礎等,都達不到要求的時候看一些《山海經》之類的書,或者看一些《成功人士的XXX》之類的書,真的有幫助嗎?誠然,看了這麼些書,讀者會有一種「飽腹感」,好像自己已經窺得千年前炎黃先帝的精髓,或好像自己已然成功人士附體,即將走上人生巔峰。但一定要認識到,這種「飽腹感」是虛假的,就像飢餓的人吃下了一肚子的茅草,肚中滿滿,實則全是廢物。

但這些課本,本身內容就已經是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的認知的最最精華而入門的部分所在,寫書的往往也是領域內的大牛,從內容到質量都有保障,內容滿滿的都是乾貨。好書就在眼前,你們怎麼就偏偏無視呢?


《玫瑰的名字》

翁貝托·埃科著

這是一部將偵探、哲理、歷史合為一體的小說。除了撲朔迷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外,書中充滿了各種學問,涉及神學、政治學、歷史學、犯罪學,還涉及亞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

故事發生在十三世紀一個幾乎是與世隔絕的修道院里,這個修道院里人員眾多,聚集了各種教派中的修道士,有本篤會的、方濟各會的、多明我會的、特別還有從方洛各會發展出來的其它的小教派修士。埃科把這些人安排在一個修道院里,當然是為了通過他們來梳理一下中世紀末期那段複雜的教會史,這是他在角色設計上的一個富於匠心的安排。

《這些人,那些事》

吳念真著

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現在我們或許還不能夠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復一日的回憶之中慢慢去體會,或許我們很難找到所謂的「自我」,但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現在轟轟烈烈但卻適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與黑暗、有大愛與卑微、有快樂與痛苦、有認清與迷茫,但最終殊途同歸,前往一個平和的終點。

曾經在我們故事之中的人,不管是已經離去還是依然陪伴在身邊,都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的一種緣,因為緣相遇,因為份相伴,這才是完整的緣份。或許在許多年兜兜轉轉之後,我們依然會記得他們其中的幾位,那已經成為生命當中印刻,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最初的體驗》

帕斯捷爾納克著

帕斯捷爾納克對物的描繪細緻入微了,鋪在書中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風景畫,傳達出作家對城市的特殊感覺,或體現了他對藝術的特殊理解,或表現出作家在國外逗留期間的印象,或是對自己童年的獨特描摹,或以詩人的特殊的視角觀察混亂的年代與革命者的言行,或表現他對時代與革命的見解。

《你一生的故事》

特德·姜

電影《降臨》原著, 「你要麼選擇預知未來、放棄自由意志;要麼保持對未來的無知、保留自由意志」,(看不懂沒關係,我也看不懂)其理由是,在確定的起點和終點之間,你的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際上會導致一條極值路徑。特德姜將兩者的矛盾通過極值路徑加以解決。

然而這篇小說最吸引人的是故事,最打動人的是情感,然而真正讓它成為神作的卻是裡面的科學思想。這也就是所謂的故事性、文學性、科學性的統一。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揚·馬特爾著

李安導演的同名作品,2002年獲得布克獎,16歲的印度少年和一隻孟加拉虎共同在太平洋漂流227天後獲得重生的神奇經歷。如真似幻的海上歷險與天真、殘酷並存的人性矛盾,在書中不但巧妙契合,更激蕩出高潮不斷的閱讀驚喜。

小說內容關於冒險、希望、奇蹟、生存和信心,是一個能讓人產生信仰的故事,同時也會讓讀者重新認識文學並相信文學的力量。


前幾天無意讀了古典的《躍遷》,一氣讀完,立刻有種讀晚了的感覺。「這個時代該如何讀書?一個普通人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知識躍遷?如何把將知識轉變為價值,擺脫「聽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夢魘?或許,可以從《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一書中去找到高手們的思維模式和方法。」

於是我把古典的書全找來,包括書中提到的徐小平的《圖窮對話錄》。這類職業規劃的書,應該在上大學時,或者剛畢業時就讀,可以有個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我是讀晚了[大哭]


讀書是提升自己最廉價的方式。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就是在和作者交流,讀一本好書可能剛讀完時覺不出自己是否有什麼變化,但它就會像涓涓細流深遠的滋潤你的內心。我覺得題主的訴求是非常好的,想要心智更加成熟。下面是我推薦的幾本書,希望題主有空可以看看。

1、《目送》

 作者:龍應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還,優傷,美麗。

2、《傲慢與偏見》

作者:[英]簡奧斯丁

《傲慢與偏見》是—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小說,也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小說圍繞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個女兒嫁出去的主題展開。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達西富有驕傲,代表傲慢;伊麗沙白聰明任性,代表偏見。最後,真愛終於打破了這種傲慢和偏見,小說在結婚典禮中結束。奧斯丁在這部小說中饒有風趣地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情風俗和世態人情,給人以藝術的想像,是一部社會風俗喜劇佳作。

3、《1984》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寓言小說,也是一部幻想小說。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有若一個永不退色的警示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益顯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4、《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拔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樑。

  5、《百年孤獨》

  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炒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6、《致加西亞的信》

作者:[美]阿爾伯特哈伯德

這是一本關於敬業、忠誠、勤奮的管理書。美西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必須立即與古巴起義軍的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並獲得他的合作。加西亞在古巴的深山裡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點,所以無法與他取得聯繫。有人向總統推薦:"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們找來羅文,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三周後,羅文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羅文的事迹也被傳為佳話。

本書所推崇的關於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書中告訴人們,一個人真正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就像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樣。

7、《時間簡史》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著作,是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講述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故事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膪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這麼黑、時間箭頭等內容。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後來在對微觀或宏觀宇宙世界觀測中得到證實。

8、《人的潛能和價值》作者:[美]馬斯洛( Maslow a . h)

《人的潛能和價值》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有關「人的潛能和價值」討論的論文集。主要選錄了馬斯洛有關人心理學價值觀點的文章。作為人本心理學現在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心理治療家和教育改革家羅傑斯的文章也有大量選錄。另外還有心理分析社會學派代表人物弗洛姆,機體論或整體論學說的代表人物哥爾德斯坦等人的論文。這是一本很好的一本心理學論文集。


《習慣的力量》大學開學第一天,校長推薦的。當時記下來沒去看,大二偶然翻開大一筆記。想起這件事情就去圖書館借了書,從此它就變成了我的床邊讀物。

沒有人天生優秀,你想改變舊習慣。就應明白習慣的原理:暗示–獎勵–習慣行為。

就應找到觸發壞習慣發生的暗示是什麼?舉個書中例子,小張喜歡咬手指甲,他想改掉這個習慣。經過與交談醫生了解到小張每次緊張(暗示),就會咬指甲(習慣行為),從而是自己放鬆(獎勵)。所以醫生給了他一個便利貼,告訴他記錄每天咬指甲的次數,每克制一次畫一個對號,咬一次畫叉。一周以後小張改掉了壞習慣。

我們減肥、戒煙等不成功,不是因為你意志力不強,而是我們的自控力是有限的。你早上和中午把意志力用光了,晚上猛吃肯定會胖。要一步步來,分析自己肥胖的原因。假如你是缺乏運動 、愛吃零食,那你為什麼不愛運動呢?因為你的潛意識告訴你,運動會很累會心情不好。那麼我們就先做一些有趣好玩不累的運動,讓我們喜歡上外出運動,從而形成習慣,而不是我要為了減肥運動。

作者說:「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太多書把重點放到了「哪些事情能讓我們成功」上,而成功往往不可複製 命運更是無法安排。我們缺少的正是能闡釋「如何把那些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堅持下來」的真正有價值的理論和幫助。也許我們過於在意那些優秀的人表現出來的天賦、智商、魅力和工作熱情,而實際上,當我們把那些表現歸納的話,會發現實際上存在一個簡單的要點:那就是習慣。

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自習慣的支配。可以說,幾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使然。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那麼,惟一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變我們的習慣。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


書名不講,認為可以先選擇一位你自己喜歡和尊敬的老師,讀他的書入手,有積累過程,會漸漸踏實。


推薦閱讀:

如果從小以這4點教育孩子,孩子未來智商和情商都高出同齡一截
藝考集訓期間需不需要學習文化課
女兒,離「老男人」遠一點

TAG:讀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