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如何確診血管粥樣硬化,都有哪些臨床癥狀?
大家好!心血管王醫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血管粥樣硬化。
一般指的是動脈粥樣硬化,理論上有動脈的地方都會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分布全身。
臨床上最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包括心血管,腦血管,外周血管。
動脈粥樣硬化是隨著動脈硬化的進展,類脂組織沉積在血管內壁,逐漸導致血管狹窄,最終影響其供血功能的一組臨床綜合表現。
不同部位的動脈粥樣硬化其臨床表現不一樣,其檢查方法也不一樣。
我們就舉幾個例子說明:
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狹窄程度小於70%的時候,大多數沒有癥狀,沒有癥狀自然大多數很難查出來,因為沒有癥狀也不會有人看病。
隨著狹窄進展,大於70%,可能會引起心肌缺血,就會出現一系列心絞痛或心衰的癥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需要心電圖的初步判斷是否有缺血表現。更準確的判斷是冠脈CT,冠脈造影,最準確的應該是血管內超聲。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道理一樣,沒有癥狀的時候大都很難查出來,只有當發生腦供血不足,腦梗塞等一些臨床表現比如:頭暈,頭痛,噁心,眩暈,走路偏斜,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癱,喝水嗆咳,步態不穩,昏迷等等。
可以通過腦CT,經顱多普勒超聲(TCD)、頸動脈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DSA)、頸動脈造影,可明確有無顱內外動脈狹窄或閉塞。
外周血管,比如四肢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可出現缺血部位發冷,發麻,疼痛,壞死等表現,上肢兩側血壓不對等情況。
超聲多普勒對於診斷四肢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大的幫助,理論上也可以造影檢查。
對於所有的動脈粥樣硬化,初期狹窄程度不嚴重的時候,並不會引起任何臨床表現,所以常常被大家忽視。
目前明確,動脈粥樣硬化和年齡,吸煙,三高,遺傳基因,精神因素等等因素直接相關。
我們要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要戒煙,健康飲食,運動鍛煉,緩解壓力等方面入手,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我是心血管王醫生
目標: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心血管王醫生任重而道遠!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讓我們攜手,普及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讓更多的朋友減少疾病的折磨!
請您點擊右上方關注。
心血管王醫生謝謝您!
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有許多種方法,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超聲波、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作為判定血管狹窄的金標準,可以準確計算出血管狹窄的程度,但是對於斑塊性質的判定無能為力。
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作為計算機重建的圖像,在實際應用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差,其中磁共振血管造影對狹窄程度的判定有明顯的誇大現象。超聲測定是發展較快的一種測定技術,目前,使用測定動脈粥樣硬化的超聲方法包括高解析度B超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功率譜多普勒成像、複合成像和四維超聲技術。除了可以測定血管狹窄程度之外,超聲波還可以測定內-中膜厚度、斑塊的回聲強度、斑塊表面結構和潰瘍及斑塊運動特徵。也就是說,超聲除了提供狹窄程度的數據之外, 更為有用的是提供斑塊性質和穩定性的判斷依據。 然而,超聲波檢查的準確性受操作者水平的影響,不同的操作者之間誤差非常明顯。
現實的作法是,用超聲檢查作為病人篩選的方法,在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成形術之前還要使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的方法計算準確的狹窄率。動脈粥樣硬化所產生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缺血癥狀,具體表現依賴於狹窄的血管。如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會產生腦缺血癥狀,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則會造成冠心病、心絞痛甚至心梗。
粥樣硬化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和介入支架。但不論何種治療,大多集中於如何減少狹窄程度,而斑塊的不穩定性可能是血管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問題問得好,很有臨床教育意義,怎麼確診血管粥樣硬化呢?
在臨床上通過彩超來確診血管粥樣硬化,主要是以彩超來對頸部血管進行檢查,以及雙上肢和雙下肢的動靜脈彩超待檢查,或者是冠脈造影檢查冠狀動脈或者心臟CTA檢查,明確是否有血管粥樣硬化的情況,血管粥樣硬化的結果就是斑塊形成。而斑塊形成是形成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腦血栓,肺栓塞的重要因素。
在臨床上,血管粥樣硬化,一般都是有伴有斑塊形成的,這個時候,根據發病的部位,臨床癥狀是不一樣的。
比如如果血管粥樣硬化發生在頸部血管,主要是頸部的動脈血管,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情況,比如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問題。
比如如果血管粥樣硬化發生在鎖骨下動脈就會出現該側上肢的發涼,疼痛的問題。
比如如果血管粥樣硬化,發生在雙下肢的血管,就會出現下肢的疼痛和感覺異常,水腫,麻木等問題。
比如如果血管粥樣硬化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出現心慌,胸悶,胸痛,背疼,牙疼,腹痛等等。
臨床上對於血管粥樣硬化,多伴有斑塊形成,一般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這個時候需要複查血脂,看是否有高血脂症存在,如果存在的話就需要進行降脂治療,這個時候將主要我就主要是有兩個功效,一個是調節血脂,第二個就是穩定斑塊。即使複查血脂不高,這個時候也需要口服降脂藥物來穩定斑塊,預防斑塊脫落,誘發的心梗、腦梗、肺栓塞等嚴重後果。
如果有血管粥樣硬化的情況存在,建議生活中要低鹽低脂飲食,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對血管的一個慢性損害。
血管粥樣硬化也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組稱為動脈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各種動脈粥樣硬化的共同特點是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這類疾病的診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到相當程度,尤其是有器官明顯病變時,診斷並不困難,但早期診斷很不容易。年齡較大的患者如果檢查發現血脂異常、X線、超聲及動脈造影發現血管狹窄性或擴張性病變,應該首先考慮診斷本病。另外,在診斷本病的過程中,需要和主動脈瘤、縱膈腫瘤及梅毒性主動脈炎等疾病相鑒別。
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癥狀有哪些?主要是有關器官受累後的癥狀:
1、通常可出現腦力與體力衰退;
2、主動脈粥樣硬化:大多數患者無特異性癥狀。主動脈廣泛粥樣硬化病變,可出現 主動脈彈性降低的相關表現:脈壓增寬、橈動脈觸診可類似促脈等。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結向左上方凸出,有時可見片狀或弧狀鈣質沉著有陰影。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心臟,將會產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例如,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4、顱腦動脈粥樣硬化:顱腦動脈粥樣硬化最常侵犯頸內動脈、基底動脈和椎動脈,頸內動脈入腦處為好發區,病變多集中在血管分叉處。
5、腎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年齡在55歲以上而突發高血壓者,應該考慮本病的可能。如發生腎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腎區疼痛、尿閉和發熱等。
6、其他器官動脈粥樣硬化:包括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四肢動脈粥樣硬化等。
血管粥樣硬化的專業叫法是動脈粥樣硬化,它會引起胸痛、手腿和其他動脈阻塞部位疼痛、呼吸急促、疲勞、意識不清和腿部肌肉虛弱等臨床癥狀。也是導致高血壓高壓偏高、低壓偏低(脈壓差增大)的最主要因素。
動脈粥樣硬化通常可以通過血檢、多普勒超聲波、踝肱指數、心電圖、壓力測試、心導管檢查和血管造影等檢查來診斷。
下面「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和診斷,希望能解決你的一些困惑。
1.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
健康的動脈是有彈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血液中的膽固醇、脂肪和鈣等成分(斑塊)會逐漸沉積,動脈可能會硬化和狹窄。這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見原因。
2.動脈粥樣硬化有什麼癥狀?
動脈粥樣硬化會逐漸發展,輕度的通常沒有任何癥狀。有時,堵塞會完全阻止血液流動,甚至導致血管破裂,這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如果腎臟動脈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會出現高血壓或腎衰竭。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癥狀包括:
胸痛;
腿部、手臂和其他動脈阻塞的部位疼痛;
呼吸急促;
疲勞;
意識不清(如果堵塞影響大腦循環);
腿部肌肉虛弱(血液循環不佳)。
3.動脈粥樣硬化怎麼診斷?
體檢期間,醫生可能會發現動脈狹窄或硬化的跡象,比如:
受影響部位動脈區域的脈搏減弱或消失;
患肢血壓降低;
聽診器檢查發現受影響的動脈有雜音;
腹部或膝蓋後面有動脈瘤的跡象;
受影響部位傷口癒合不良。
根據體檢結果,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以下一些或全部的診斷測試:
血檢(檢查增加的膽固醇和血糖水平);
多普勒超聲(檢查通過動脈的血流量);
踝肱指數(分別測量手臂和踝關節的血壓);
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臟病發作);
壓力測試或運動壓力測試(收集運動時心臟的信息);
心導管檢查和血管造影(檢查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
CT掃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檢查動脈)。
小貼士: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和降壓藥可以幫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成形術、動脈內膜切除術和心臟搭橋手術等外科手術也可以治療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包括戒煙、鍛煉、健康飲食(少鹽少糖少油)、減肥和管控壓力。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整理自美國家庭醫生智庫,想了解更多權威、有趣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謝謝邀請。我有一篇醫學科普文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診斷和治療 動脈粥樣硬化(英文縮寫AS)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發病機制比較複雜,目前尚未完全了解清楚。主要導致的原因可能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大量吸煙,還有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 現在的共識是,脂質代謝障礙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基礎,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固醇類和多糖類積聚形成,進而使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在血管壁沉著,並進一步發展為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又進一步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血管腔狹窄。病變的部位常累及大中肌性動脈,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血管內腔,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出現缺血嚴重的可以導致組織壞死。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主要取決於血管病變的部位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動脈粥樣硬化通常無特異性癥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腦缺血、腦萎縮,或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腎動脈粥樣硬化是腎型高血壓的主要病因,常引起夜尿、頑固性高血壓、嚴重者可有腎功能不全等癥狀;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飽餐後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嚴重時腸壁壞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腸梗阻等癥狀;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腔嚴重狹窄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嚴重者甚至可發生局部組織壞死。 為了確診動脈粥樣硬化,一般需要進行下述幾項檢查: 1.一般檢查 患者常有血膽固醇、三醯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多數患者表現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2.X線檢查 主動脈粥樣硬化者可見主動脈伸長、擴張和扭曲,有時可見鈣質沉著。 3.動脈造影 可顯示四肢動脈、腎動脈與冠狀動脈由於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病變部位及範圍。 4.多普勒超聲檢查 有助於判斷頸動脈、四肢動脈、腎動脈血流通暢情況。 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 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出現器官病變時,診斷並不困難。如檢查發現血脂異常,動脈造影顯示血管有狹窄性病變,應首先考慮動脈粥樣硬化。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一個器官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意味著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經存在同樣的病變;同樣,一個器官出現血管異常事件,也意味著其他地方、其他器官發生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增加。注意以下幾點: 1,針對40歲以上的患者,如有主動脈增寬、扭曲而可以是排除其他疾病導致的,提示有主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 2,如患者突然出現眩暈或步態不穩,同時檢查無顱內壓增高徵象,則應懷疑有基底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的可能; 3,如果活動後出現短暫的胸骨後和心前區悶痛或壓迫感,則應考慮是否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4,夜尿異常增多,應該考慮是否為腎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癥狀。 此外,患者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低HDL血症、糖尿病以及有吸煙習慣等。可根據癥狀和臨床表現選擇性地作心電圖,放射性核素心、腦、腎等臟器掃描,多普勒超聲檢查,以及選擇性血管造影等,有助於明確診斷。 治療和預防 1,綜合治療 (1)合理飲食,飲食總熱量不應過高,吃飯保持七成飽即可,防止超重。大量減少飽和脂肪和糖類的攝入,脂肪攝入限制在每天20g以內,其中飽和脂肪限制在2g以內。增加可溶性纖維和粗纖維的攝入。 (2)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根據自身情況、活動習慣、心臟功能來設定活動強度,循序漸進。原則是不可不動也不可過量。 (3)嚴格戒煙,盡量避免二手煙,可飲少量酒,酒精攝入量每天不超過20ml。 (4)控制其他致病因素。如患有糖尿病、應及時控制血糖,包括飲食控制。如果患有2型糖尿病的降糖藥物應以不引起高胰島素血症為宜,如達美康等;如有高血壓則應給予降壓藥,使血壓降至適當水平;如有血膽固醇增高,則應控制高膽固醇適當給予降脂藥物。 2,手術治療 對狹窄或閉塞動脈進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也可行血管腔內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療。 3,預防 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儘力做到不吸煙,不飲烈性酒;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輕鬆愉快的心情;40歲及以上人群堅持至少每年體檢一次;特別是有家族遺傳基因的,從兒童期開始,即不宜進食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的飲食,也應該避免攝食過量,防止發胖。
推薦閱讀:
※對於女性來說,美顏和保養一生的追求!
※拯救喪班人5法
※寶寶感冒到底是吃藥還是扛著?答案在這裡
※植髮手術多久有效果?
※惡性腫瘤成為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要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