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育比賽遇到做過變性手術的運動員該怎麼辦?
變形運動員在體能上的不同表現,對其他運動員來說是否有違公平?
男足球員通過變性試圖繼續「混跡」於女足比賽中,獲得性別上的優勢從而獲取好成績,其實此前就有先例,多是在低級別女足球隊與聯賽中。但在近日,4名有一定知名度的伊朗女足國家隊球員因變性東窗事發被禁賽,這件事在足壇也引發了熱議。 via http://sports.163.com/14/0212/11/9KSLVHOD00051C8O.html
啊。。。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我第一次被邀請回答很開心。然後是騷瑞題主,這個問題小生能力實在欠缺
最後是我要去補補這方面的內容了
謝邀,在國際足聯規定當中並沒有明文規定禁止變性人參加國際足聯認可的足球運動。 但問題的複雜點就在於:一、每個國家對於變性人的判定都不同,甚至一個國家內不同的黨派對變性人的判定和看法都大相徑庭,而很多的還受到了宗教思想的影響。所以,國際足聯也還無法做出明確的評判,畢竟使用變性人參加比賽的情況在極少數。 二、變性人由於手術的方式和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區別。這裡就不詳細說變性手術的分類了。簡單的說就是變性手術如果不徹底,原本男性運動員仍然能夠保持比較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狀態。這樣就在女子足球比賽獲得優勢。 最後,說一下個人的觀點,其實如今的女足球運動員經過科學的訓練其實身體素質和運動狀態已經和男運動員相差無幾。只不過,媒體在做新聞,讓新聞有噱頭,希望掀起輿論,新聞大賣! 謝謝
謝邀。這個問題有些專業啊,不一定能答好。不同的比賽其組織者應該有不同的規定。以國際奧委會為例,國際奧委會從來不是一個「前衛」的組織,但是他做過一個不僅前衛而且令人難以理解的決定,那就是允許變性人參加奧運會。我感覺他的想法是與其對變性人參加奧運會的醜聞遮遮掩掩,還不如光明正大的承認變性人可以參賽。但是這個規定的確涉及到公平問題,畢竟男女體質體能都有明顯差異。因此關於變性人參加比賽的制度有待日後逐步完善。謝謝~
查了很多資料,基本結論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則來拒絕變性人參加體育比賽,各體育組織的規定也不同。
當然有了 有一次奧運會上百米 一變性男參加了女子百米
布魯斯·詹納(Bruce Jenner)是1970年代美國的田徑巨星,曾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奪得十項全能的金牌。但40年後,這位曾在田徑賽場上揮灑熱血的陽剛男性,正準備變成一位女性。
4月26日,65歲高齡的布魯斯參加了美國廣播公司的一檔電視節目,他在節目中宣稱自己將進行變性手術。「我從小就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是女性,卻被困在男性身體里。」布魯斯·詹納在節目中如此說道,他表示會儘快完成變性手術,做回真正的自己。
布魯斯的變性言論一出,引起了體育界對變性運動員的關注。因為,在追求公平的競技體育領域,性別區分是一個敏感的話題。
這裡面有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在1936年奧運會的女子100米決賽中,衛冕冠軍兼世界紀錄保持者瓦洛斯維奇屈居亞軍。賽後,她對以破記錄成績奪冠的美國選手海倫·斯蒂芬提出質疑,認為她本是一位男性,假裝女性選手參加比賽。無奈之下,斯蒂芬在裁判團面前脫光衣服,接受驗身。當然,檢查結果表明,斯蒂芬毫無疑問是一位女性,她的奧運冠軍和新紀錄得以保留。這是競技體育史上首次對運動員性別進行公開檢查。
但這件事並沒有結束。1980年,美國克利夫蘭一家百貨公司發生了持槍搶劫案,44年前在奧運會上屈居亞軍的瓦洛斯維奇在意外中不幸身亡。人們在惋惜這位11次打破世界紀錄的田徑名將之時,屍檢結果出乎意料——瓦洛斯維奇擁有完整的男性外生殖器及染色體。也就是說,當年高調質疑對手是男性的瓦洛斯維奇,本身就是一位雙性人。這個遲來的結果,讓體育界為之嘩然。
在那以後,各大體育賽事都加強了對運動員性別的檢查。當然,檢查方式不再是在裁判面前脫光衣服。隨著基因科技的發展,奧運會等大型賽事均採用了DNA鑒定,選手只要留下兩根頭髮,很快就能判定其性別。1990年代,在競技公平性的呼聲下,運動員性別鑒定被嚴格執行。
如此一來,那些做過變性手術的運動員,難以繼續堅持在體育賽場上。1990年代初,德國女子鉛球選手克列格進行了變性手術,並更名為安德里亞斯;丹麥高爾夫男選手米安妮·巴格,1995年接受了變性手術;德國網球選手莎拉·格羅內爾德,天生就有兩性生殖器官,19歲時通過手術成為一名女性。除此之外,當時還有更多在主動或無奈情況下進行變性的運動員。賽事規則的限制以及周圍環境帶來的壓力,使得他們的職業生涯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大部分選手只能選擇放棄和退役。
直至2004年,一些國際體育組織陸續作出人性化的改變。雅典奧運會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發布了關於變性運動員參賽的規定——只要這些變性選手的性別得到法律認可,並且接受了兩年以上的激素取代療法,就可以正常參加奧運會。不久後,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NCAA也對變性運動員設立了相對寬鬆的參賽規則。
不過,這些看上去很人性化的轉變並沒有帶來太多成效。過去十年,沒有任何一位變性運動員利用新規則參與到奧運盛會中來。究其原因,政策上的支持不等於競技氛圍變得友善,這些變性運動員在賽場上面對來自對手和觀眾的強烈質疑。
此外,一些青少年聯賽依然拒絕變性選手,業餘體育俱樂部甚至不對性別模糊的運動員開放更衣室。在同性戀、雙性戀等運動員現象被體育界廣泛接納的今天,變性人卻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因此,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能夠坦然面對的變性選手必然少之又少。
歸根結底,職業體育的競技本質,容不下過多的「人性化」。眾所周知,贏得比賽是所有職業運動員的追求。然而,在體育競技賽場中,任何極端微小的優勢最終都會導致輸和贏的巨大差異。因體育項目的性質不同,有些適合男性,有些更適合女性,變性運動員很可能擁有超越正常選手的優勢。即使國際奧委會等組織認為激素取代療法能夠消除這些性別優勢,但是,目前醫學上並不認可該說法。在極度追求公平性的職業體育,這註定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命題。
所幸的是,布魯斯·詹納在擁有了一個完美的運動生涯之後,才試圖追尋關於「性別」的人生幸福,否則他很難在奧運賽場上坦然地奔跑。擁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德國著名田徑選手伊芙·布施鮑姆,2008年退役後,他成功從一位性感美女變成大帥哥。
只不過,現在體育賽場上「不幸」的運動員更多。在追求性別權利和體育夢想的道路上,他們或許只能二選一。除非,絕對的公平能為相對的尊重和人性讓路,這太難了。——(摘自界面新聞)
謝謝邀請,關於變性其實定義略寬泛,如果變性手術只是摘除部分生殖器以達到變性的話,體內激素水平不會有明顯改變;但如果摘除所有原生殖器,包括性腺,那麼這個人與異性的差別會很小,至於肌肉水平,則是看個人鍛煉,畢竟肌肉強健與否取決於肌動蛋白的多少。
可以參見NCAA對transgender的規定。全文pdf如下:
http://www.dartmouthsports.com/pdf9/2375985.pdf?DB_OEM_ID=11600謝邀,國際足聯在女足換屆中會有賽前的性別檢驗,,畢竟男性即使變性以後,其天生的協調性,速度,力量都是女性所不能比擬的,如果不進行檢查,對於比賽公平而言是大打折扣的。
謝邀請,這樣違反了體育公平了。
倫理上應該禁賽。因為這事很罕見,好像也沒有相關的條文。待考證。另外對於男子運動項目來說,沒有哪名女運動員變性來著的吧,相反倒是有可能。
轉一篇相關文章:
變性人一舉奪魁
最近在一次美國大學生游泳聯賽上,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女選手帕蒂出場了。她肌肉發達雄健、輪廓分明,如鋼鑄鐵澆的「女金剛」,又像男子健美運動員。
「砰!」一聲槍響,她如同猛虎下山,飢獅撲食,縱身一躍,一馬當先。旋即,她又劈波斬浪,奮力揮臂,如同摩托艇一般,一路領先,疾速前進,一舉奪魁。
全場觀眾情不自禁地熱烈歡呼,有不少人甚至連續吹口哨,用力跺腳!
可是,在場的一位沉著冷靜的體育醫生莫莉卻對她的泳裝包裹下的性器官的某些特徵產生了疑問,決定對她進行秘密調查。
莫莉很快就從該校的學生檔案部門中了解到,帕蒂剛從緬因州的一所大學因故轉學而來。莫莉知道,這兩所大學通常是不能轉學的。這更引起了她的疑心。
於是,莫莉「順藤摸瓜」、「跟蹤追擊」,終於弄清楚帕蒂不久前,果然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男子漢,名叫艾薩克,是一位游泳高手。艾薩克剛剛經歷過「手術變性」,由男變女,並以「重新生活,再歷人生」為特殊理由,申請轉學,獲得批准。
以後,他改名換姓,整容改貌,所以加州大學的同學,包括同班、甚至同宿舍的同學都毫不懷疑帕蒂是一名女生。
莫莉將調查結果向傳媒披露後,立即引起一場大嘩。
手術變性後原來的某些性遺留特徵,例如男性的肌肉特點要經歷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消失,因而近年來西方有些男選手,為了獲取高額獎金,不惜進行手術變性,以女性名義參加女子比賽。
此外,一些進行過手術變性的「原先的男性」,出於「玩弄人生」,也報名參加女子比賽。
歷時60年的連環奇案
30年代最有影響也是迄今為止最出名最離奇的性別作弊案,當屬「沃—斯奇案」。
波蘭女選手斯泰拉·沃拉希埃維茲曾經是世界田壇不可思議的奇女子。她曾長期保持多項跑步世界紀錄——
1945年6月,希特勒德國剛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硝煙未盡,沃拉希埃維茲就參加了歐洲戰後第一個大型田徑運動會。
出於對「災難深重」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她一出場,全場總是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歡呼聲。
沃氏也顯得特別興奮激動,24日在女子100米決賽中,她如一枚「充滿憤怒的炸彈」一樣「爆炸」了!
她閃電般地衝到終點,僅用了11.2秒,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而且逼近男子世界紀錄!
許多專家懷疑計時有誤,但是裁判卻堅持成績有效。
可是後來,國際田聯還是覺得「不可信」,最終沒有承認。這樣,沃拉希埃維茲又成了世界田徑史上罕見的「因成績太好而不被承認」的運動員。
可是,沃拉希埃維茲並非一直不可戰勝。1936年在柏林奧運會100米決賽中,她曾經出人意料地敗給美國新秀海倫·斯,獲得銀牌。
賽後,氣憤的沃拉希埃維茲居然當眾指責斯蒂芬是男性偽裝的。斯蒂芬當即哭著跑出了賽場。
後來,沃拉希埃維茲移居美國,以後又取得了美國國籍,改名為斯泰拉·沃爾希。
此後,她因年齡關係退出賽場,可是影響仍然不小。她常常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各種田徑賽。
50歲時,她居然仍能以12秒跑完100米,令運動醫學家們驚嘆不已。
1980年12月,幾名竊賊闖入了沃拉希埃維茲的家,沃氏奮力搏鬥,身負重傷,當警察趕到時,她已經奄奄一息。她當即被送到當地的一家醫院。
醫生立即竭盡全力搶救這位本地的名人。當進行下腹部手術時,醫生們驚訝地發現,沃拉希埃維茲是個地地道道的男子漢!
當這條奇聞轟動世界時,沃氏已經命歸黃泉。
全球不少傳播媒介紛紛發表評論,一致認為沃拉希埃維茲是本世紀最成功最出名的體育比賽的「性別作弊大王」!
當年在柏林奧運會上曾「飽嘗羞辱」的斯蒂芬更是慷慨陳辭,憤怒指責沃拉希埃維茲當時「賊喊捉賊」。
看來,兩人的這場「性別官司」可以結束了。
可是,最近美國體育界又傳說,斯蒂芬很可能也是男性。斯蒂芬也是賊喊捉賊!一名同斯蒂芬關係非常密切的體育女記者透露,斯蒂芬一次在酒後向她承認自己其實是「男兒身」。此外,斯蒂芬的疑點也頗多。她同沃拉希埃維茲一樣一生未婚,而且在患病時,多次毫無道理地拒絕醫生做下腹部的仔細檢查,更談不上進行必要的手術了。
當這名記者披露這些證據時,斯蒂芬已經去世併火化了。顯然,再進行性別鑒定已經不可能了。或許,當年沃拉希埃維茲正是憑著一種「賊」的敏感,發現對方也像「賊」。
這起歷時半個世紀的性別作弊「連環奇案」,至今沒能畫上句號。
最醜惡和最殘酷的
最近,國際體育聯合會的專家勞倫斯建議,經手術由男變女的人,在手術後兩年內不得參加女子比賽,否則以作弊論處。據說,這一建議得到了許多國家體育專家的首肯。
在至今為止人們所知道的性別作弊方法中,最醜惡的是男人的「縮陽術」。最殘酷的是女人「超量服用雄性激素」。
「縮陽術」是指男性將自己的生殖器官,包括陰莖和睾丸都縮進小腹內,然後對陰毛進行巧妙修整,造成外觀同女性陰部相似的假象。
檢查沃拉希埃維茲的醫生後來證實,沃氏就是採用極其巧妙的「縮陽術」矇混過關的。
大量服用雄性激素的女選手雖然可能肌肉發達、力量倍增、心跳有力、不易疲倦,因而在女子比賽中成績出眾,可是她們付出的代價更為慘重。
不少「妙齡少女」和「青春女郎」的四肢,乃至胸腹部都長出了濃密粗硬的毛。有些人甚至長出了硬密的鬍鬚。她們的喉結都增大而凸出,聲音則粗啞難聽。
然而,她們最大的損失卻是女性性功能的大大減弱,直至完全喪失。她們失去了甚至永遠失去了女性最寶貴的生育功能,永遠喪失了當母親的權利。
「巴爾試驗」應運而生
在1972年以前,對女選手都不例行性別檢測。除非比賽的有關部門覺得對某位選手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檢測。檢測的方法也是最古老最簡單的「目測法」。
目測法可以分直接和間接兩種。間接目測法進行時,女選手的下身並不全裸,但必須穿薄質的貼身三角褲。這是一種比較文雅的檢測法。
當檢測人員認為間接目測法仍然不足以確定對方是否是女性時,可以採用直接目測法。直接目測法要求被檢測的選手性器官全裸,必要時,檢測人員甚至可以用戴橡膠手套的手或某些醫用器械,接觸性器官。
目測法可以查出一些性別作弊行為。但是,它也有以下不足。
首先是對於一些偽裝得相當巧妙的性別作弊,常常無能為力。其次是被檢測的女選手,特別是來自性觀念比較保守的國家的女選手,往往感到難堪與反感,甚至影響比賽的情緒。顯然,目測法是一種不太文明的性別檢測法。
國際體壇的有識之士從60年代開始就多次向體育科技界呼籲:早日發明一種新的「非目測性別檢測法」。
經過世界人體生物學家的艱苦探索,「巴爾試驗」終於應運而生。1972年,它成為奧運會所有參賽女選手都必須進行的性別檢測法。
此後,這種試驗經過不斷改善,1988年便發展到了規範而完善的階段。
巴爾試驗的依據是——
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1對為性染色體。XX型為女性,XY型則為男性。人體的染色體是一種遺傳基因,存在於細胞核中,因而取下一些組織細胞,經分析後,就可能找到性染色體。
巴爾口腔粘液檢測法也有重要的缺陷。首先是由於它要「刮舌」,有時還要抽血,這也會引起一些女運動員的不適和不滿。其次,更重要的是,它的準確率太低,通常僅為20%-30%。即使加上血液試驗,準確率也只有70%-80%。
PCR:一發辨雌雄
世界體育界仍然在呼喚新的更文明更準確的性別檢測法。
1985年,一種新的「基因擴增技術」即PCR技術在美國一所大學的生物化學實驗室中試驗成功。當時,實驗人員進行了嚴格的技術保密。直到1991年才在有關雜誌上披露。它立即引起了國際體育醫學界的密切關注。
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比賽組織部門決定首先使用PCR技術,可是由於準備不足,只能對少數女運動員試用。
PCR技術的全過程是這樣的——
從女運動員頭上取一根帶髮根即毛囊的頭髮,送到檢測部門。檢測人員先將它浸在生理鹽水中,然後放入微型離心管中,再加入蒸餾水,煮沸約7分鐘。當頭髮的細胞破裂後,加入試劑,分析出染色體,然後再將它們放入「PCR擴增儀」。2—3個小時內,性染色體便成幾何級數擴增,原來的體積可以擴增幾百萬倍至幾千萬倍。此後,再把它們塗在瓊脂板上,進行紫外線透視。如呈桔紅色光帶,則表明性染色體中含有Y基因,為男性;如無則為女性。
這項技術的準確率極高,可達100%。更重要的是,它是迄今為止最文明的性別檢測法,一發即能辨「雌雄」。PCR技術不愧為人類性別檢驗史上的一個飛躍!
我國的科技人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了這項技術。1993年在上海舉行的首屆東亞運動會上,曾全面使用了PCR技術。當時,它獲得了世界體育醫學界的高度評價。
在這屆運動會舉行前,有關科研人員曾進行了1037例「預試」,還進行了10次「雙盲」(檢驗方與遞送方均不知道頭髮是取之於女,還是男)檢測。結果表明,準確率為100%。
「反性別作弊」是僅次於「反興奮劑」的世界體壇大戰。
毫無疑問,性別作弊同服用興奮劑一樣,是一種醜惡骯髒、扭曲人性、違反天性、違犯體育道德與奧林匹克精神的行為,是一種遭到世界絕大多數人鄙視和唾棄的行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世界體壇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持續較量中,也一定能不斷地奪取勝利,最後將作弊的可能逐步減少到最低限度。
===========
此文原文刊於《讀者》總第190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