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為之美,惡矣;皆知善為之善,斯不善矣。究竟怎麼理解?
這是道德經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句話,因為老子自己沒有給出解釋,後人的理解也只能是「妄說」和揣測。
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直譯
「當人們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就是丑了,當人們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就是不善了」。
這句的語言很淺,但道理很深,甚至讓人感到費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美就不美呢?就像林志玲女士,大家都覺得她漂亮,實際上好像也挺漂亮的(^_^),或者說「孝敬父母」,大家都覺得是善,實際上好像也挺善的,並沒有走向反面,確實不好理解……
(二)個人理解
我理解的這一句,可能老子是想告訴大家:「如果大家都認為是美的或善的,一定是把某個具體的人、東西或行為當成美的或善的了。」
抽象的東西只能用心靈和直覺去理解和評判,只要提出了具象化的標準和參照物,就一定會出問題。舉個例子:
我覺得最典型的就是這個「孝」!在讀《論語》時就深有體會,孔子在這一點上非常的注意,凡是抽象的東西,他絕對不會隨便的去下一個具體化的定義,就像每個人來問「孝」(問「仁」也一樣),得到的答案絕不會相同。
比如他會對有的人說,別隨便給父母「甩臉子」就是孝了(「色難」的色,指的就是臉色),對另外的人又會說,你小時候生病時父母是什麼樣的心情,長大了對父母也能有一點兒同樣的心就是「孝」了(父母為其疾之憂)……
為什麼孔子不直接給「孝」下個定義呢?因為孔子很清楚,像「孝」、「仁」這些東西,都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根本就不能進行具體化和量化,一旦具體化了,同時也就被僵化了,凡是僵化就一定會走向反面!為什麼?
因為心靈的本質是靈活而自由的,或者說,也只有自由的心靈才能生髮出真正的「道德」和美好的情感。
這就像,在母親節時因為心疼和感恩母親而發自內心買了點兒禮物,和被學校老師「要求」而被迫給父母買了禮物的區別。
後者雖然有了行為,但因為未必發自內心,也就無法評價善惡。這個孩子把禮物交給父母時,可能還在埋怨老師干涉了自己花「零花錢」的自由,心理可能還在詛咒父母呢,你能說這是善?
(三)進一步感悟
回到正題,這一句的題眼可能並不在美醜、善惡上,而就在於這個「天下皆知」!
為什麼有時會出現,大家都說好,或者都說不好的情況出現?先不說這背後有沒有陰謀策劃的人,就是這個現象本身,通常也代表了人們認識問題的某種簡單化和膚淺化……
就像小孩子認為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壞人一樣,這種對美醜善惡的「集體認知」,一般都有個具體的「靶子」,反應的都是人們片面的、「臉譜化」的判斷。
到這裡,可能你會說,認識不準又能怎樣呢?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老子說了,這裡有惡!後果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不幸的是,這個預言在幾百年後的漢朝就被言中了。
當時的儒學,實際上已經被一幫半吊子儒者給僵化了,漢朝的「孝」是被寫進法律的,守喪三年等規定幾乎是硬性的,很多行為準則也都規定的非常細。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是否行為上都做到了就是「孝」?有個叫王莽的人就鑽了這個大空子,為了攛掇王位,這個人的前半生可謂是孝子賢臣的典範,行為上處處注意,自我要求極高,百姓口碑極好,最後幾乎是被「全天下人」推上的王位,是個典型的「天下皆曰善」的人。
不過歷史馬上證明了他不行,上台之後一系列政策搞的民不聊生,動亂四起,被推翻後,老百姓恨的拿他的頭踢球,割下他的舌頭炒菜……問題是,早幹嘛去了?
「人無善惡,善惡存乎一心」,是否符合美與善,關鍵看發心,甚至就看對「當下這一念」的把控,這事兒絕對私密,一般只有自己最清楚。
因此,如果有好多人都說某個特定的「人」是善的,恐怕有問題,要警惕!
孔子就說過,如果都說一個人好,我得自己看看,如果都說一個人不好,我也得自己看看(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四)總結一下
這句中的「美」,說的不是美麗,而是美德。能被天下人都知道的美德和善行,恐怕有炒作的嫌疑,甚至可能包含著險惡的用心。就像王莽,無論他的行為上把「忠、孝、節、義」做的多麼盡善盡美,也掩蓋不了一顆「攛掇政權」的禍心。
老子這句就是想提醒大家,要時刻保持一顆省察、獨立的心,不要人云亦云。
整句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天下人都認為某種行為(或某個人)是(有)美德,要警惕惡的用心藏於其中;都認為某個行為(某個人)是(有)善行,要想到可能有不善的動機藏於其里。」
(五)對我們自身認知的反思
從道德經中,我們不難悟出:
1、一顆真心本身就具足了全部的美德和善行,只要回歸它、守住它、不去損它就可以了。最多掃清一下障礙,比如貪慾、憤怒和各種煩惱障礙等,根本無需進行學習和教育,任何硬灌進去的東西都沒什麼意義,哪怕你教育的內容是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2、評價人甚至不能看他做了什麼,只能看發心。當然,用眼睛都能看出來做惡的就不用說了,那是司法判決問題。
可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出現了:
發心,無相無形的,本就是最難看到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我們又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蟲,如何才能辨別其他人內心的真假?不看行為,又該拿什麼來評價一個人呢?
絕對的分辨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方法就是:要觀察一個人無意間表露出來的情感細節。尤其是他對待最親密的家人的情感和態度。
我總覺得,如果當時漢朝當政的是張居正一類的政治天才,一定不會讓王莽篡位成功,因為他犯了一個在真正的儒者看來非常致命的錯誤:親手處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而他的兒子到底犯了多大的錯誤呢?就因為打死了一個家奴。
我們不能以現代人「人命關天」的思維來看待這件事情,那可是奴隸制社會後期的漢朝,即使在這之後的魏晉時期,家奴的命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人命,典型的故事有個富豪家裡的舞女陪客人喝酒時,客人如果不喝就要被處死,有個客人好奇想看看真假,就是不喝,結果連殺了三個女孩……
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王莽處死了自己的兒子,只能說明他不希望自己的名節有一丁點兒的污點,先不說是否居心叵測,至少他不是一個心中有真愛的仁者。
當然我也並不是說王莽是壞人。那樣的話,人又有善惡了。可以說所有靈魂的本質都是善良的,但靈魂可能會被慾望和情緒蒙蔽,也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我們通常所說的惡,指的都是這些錯誤的選擇而已。
能夠時刻觀察自己的心念,不讓自己的心被環境和情緒引導,而是時刻用一顆堅定的「正心」去引導自己的行為,善者隨之,惡者去之,就是第一等的人,修心就是這麼簡單。
僅為拙見,與朋友共享!
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分別心」,人不應該有分別心,一旦分別心生起,善惡就出現了。
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即萬物都是平等的,這平等在美的體現上也是等同的。它們本無分別,有分別的只是我們的心。故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放下我執,萬千生命就都是平等的。莊子也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只有站的高了,眼界寬了,以道的角度去看,萬物為一,就是莊子的齊物論。我來大白話說
大家都知道美是美的時候,惡矣
美或不美不是誰或者大眾來評判的
當大家都覺得美的時候
這 就有了標準
有了標準就區分了美或者是不美
就有了好與壞
就有了孝與不孝
就有了善與惡
這是不好的
我好像有點解釋不下去了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幾句話的確難解,從而使第二章成為《道德經》非常費解的一章。
自古以來最流行的解釋之一以為這是說美與丑,善與惡共存並生,有正面必有反面,正反兩方相互依存,所以不應選邊站,不應該有分別心。例如,王弼就將這幾句話理解為:「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亞心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徧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徧舉之明數也。」
但既然觀(概)念都是成對出現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對照的,那麼老子為什麼又接著在同一章中大力讚揚聖人之治呢?難道非聖人之治就不能與聖人之治成對出現,相互依存,相互對照嗎?難道隨眾而行就不能與循道而行成對出現,相互依存,相互對照嗎?老子為何老是勸大家二選一呢?
既然有人處無為之事,就有人不處無為之事;既然有人行不言之教,就有人不行無言之教;既然有人萬物作焉而不辭,就有人萬物作焉而辭之;既然有人生而不有,就有人生而有之;既然有人為而不恃,就有人為而恃之;既然有人功成而弗居,就有人功成而居之。既然認為前者好,後者當然就是不好了。那麼,老子為什麼選邊站、有分別心呢?為什麼不堅守中立或超越美醜、善惡?難道老子是在自己批判自己?或者老子並非得道者?
又有解釋說這是指統一美醜、善惡標準就是不好,強行推行一個統一的或絕對的美醜、善惡標準更是惡。但原文是「天下皆知」,不是天下共識。而且,自古以來天下對美醜、善惡標準真有過共識嗎?猶其在《道德經》成書時,正是所謂百家齊放、百家爭鳴時期,誰也不服誰,能有這等共識嗎?又何來統一美醜、善惡標準?又有誰能強行推行一個統一的或絕對的美醜、善惡標準?即使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也只是在軍事控制、行政管理、文字、貨幣、度量衡及道路、車軌等方面得到統一,並沒有聽說在美醜、善惡的標準上得到了統一。既然如此,老子要批判這樣實際上並不存的事情,豈非是無的放矢?
但又有解經者會指出「紂為長夜之飲,通國之人皆失日」,和「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 不就是王候定下美的標準所帶來問題的例子嗎?其實紂王並沒有定下或推行什麼美的標準,他只是因為權勢過大,在無人能勸阻得住的情況下才能有所謂的長夜之飲,其國內許多人要麼出於討好,要麼出於畏懼,要麼出於趁機放縱一下才紛紛跟風的,而且也並不是大多國人都認可紂王的行為,只是敢努不敢言或敢言而無效而已。同樣地,楚王也沒有定下或推行什麼美的標準,他只是有一種特殊的個人愛好罷了,宮女和大臣們要麼出於討好,要麼出於畏懼才跟風的,大多數人並不見得真心認同這種癖好。說到底這兩個例子正好反映出不受制約的巨大權勢所帶來的壞影響、壞風氣。問題的實質用現在的話可以說就是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而這也正是《道德經》一書包括第二章所針對的社會病根和病徵之一。
既然這些的解釋都說不通,是否說明流行的解讀有人們不知的硬傷呢?也許老子根本就不是說什麼美醜、善惡,更不是說其標準以及標準統一和標準強推問題。
其實,「美之」和「善之」中的「美」字和「善」字應該不是名詞而是名詞作動詞(或作動名詞)用,正如第一章的「玄之又玄」的玄字是名詞作動詞是一樣的。而這個「美」字在此是讚美的意思;「善」字則是示好的意思。而「美之」和「善之」中的「之」字是代詞,指讚美或示好的對象。
「為美」和「為善」的「為」字表示目的(介詞),即讚美或示好的目的。而「為美」和「為善」的「美」字和「善」字就是讚美人或向人示好的目的。也就是說讚美人或向人示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好感,得到別人賞識和優待。簡單地說,「美之為美」和「善之為善」就是討好、巴結、趨附有權有勢者,為的是能生存下去並獲得優待。
如果這種事情只是個別現象還好,但是到了「天下皆知」的程度,問題就大了。這說明從家到天下的各個層面的治理都出現這樣的病症,這應與以區分貴賤尊卑的嚴格而僵化等級制度以及與之相應的思想、文化有密切關聯。所以老子才會說這就是可惡了 (斯惡已);這就是不善了(斯不善矣)。
我們也可以從與此章對應的卦象組來看如此解讀的依據:
(《道德經》各章對應的卦象組可看:碧海一:八卦九象和《老子》的創作方法、分章及章序)
&-->本章所涉及的一對卦是離卦面對艮卦(左離右艮)。離卦的常用象徵物是火,有依附, 依賴之象(據說是火不能自燃,而必需依附在燃料上)。而討好、巴結、趨附有權有勢者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他人的嚴重依附,甚至是一種人身依附關係,這個聯想一下上述宮女與楚王的關係就清楚了。而艮卦的常用象徵物是山,可象徵剛正不阿,自立自存。
而且從離卦與九型人格的對應者2號來看(參見上面所列之文章),2號的主要特徵就是討好(flattery)。而且,2號的主要困境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好感;1號的主要困境是將爭取得到他人的肯定看作是最重要的事。 -- 這些可參看海倫·帕爾默等人的九型人格書。
可見,老子是因為從此卦象組的意象得到了創作靈感而寫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這樣的章句的。只是由於確實是太省字了,大家都看不明白,只好靠蒙了。
那麼以下的幾句又與頭兩句有何關聯?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
「有無相生」是主句,說出大道運作的原理: 有無平等互生。有與無既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平等互利、互本互根;誰也不是主宰者。這就為合理的官民關係、上下關係找到了根本依據。因而這個「道」理也就是本章頭兩句所作出的是非判斷的依據,也將是全書其它章句所作的是非或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當然這樣的判斷是非常理想化的。
其餘幾句只是舉一些特殊的例子來對這個「道」理作些形象化的描述(可惜這樣做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誤解):
難易相成: 難易相互形成。在一定條件下,難的轉化為易的,易的轉化為難的,難說那個更重要。第六十三章就有難易相互轉化的論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長短相較:「較」字在此不是比較的意思,而是一較長短的較。較量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原來勝的轉為負,原來負的轉為勝。比如選舉計票時,你勝我負,你負我勝,大家都有機會。
高下相傾:這個「傾」字是翻轉的意思。上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上轉為下,下轉為上。比如玩蹺蹺板的雙方,此上彼下,此下彼上,大家都能上能下,機會平等。第七十七章也談論「高與下」的問題:「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音聲相和:「聲」字在此指回聲。在一定條件下,聲音可產生回聲,回聲作為聲源可產生新的回聲。聲音與回聲一唱一和,一和一唱,主次互換,都不是主宰。
前後相隨:在一定條件下,在前的與在後的關係發生轉換。比如玩旋轉木馬,每一隻木馬既是領導者又是跟隨者,大家都不要自負,也不必自卑。
===========================
基於上述的大道運作的原理,得道的聖人就會按以下的方式愛民治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 因此,聖人成事而不搞強迫),
行不言之教 (引導民眾但不靠命令),
萬物作焉而不辭 (容許其自然發展而不妄作評判),【注: 辭字原指辯訟的話,在此的意思是評頭論足,即妄作評判】
生而不有 (讓其得到生養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 (施予而不期待回報),
功成而弗居 (功成卻不居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為從不居功,功德永在)。
================================
有意思的是,如果將這些聖人愛民治國的方式的描述與部分九型人格2號的第一健康層級:不求回報的利他主義的描述以及部分1號第一層級:睿智的現實主義者的描述相比較,就會發現相似度較高:
1號:
「非常健康狀態下的第一型人擁有最為清晰的是非判斷能力和在世界中最恰當的行為能力,使別人想以他們為指南。如同對自己的寬容大度一樣,非常健康狀態下的第一型人對他人也很寬容。通常人們使用「寬容」這個詞時,常意味著「放任」,亦即任由別人做他們喜歡做的事。但事實上,「寬容」與「放任」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寬容是尊重不同的意見,尊重善意且消息靈通人士提出的看法。非常健康狀態下的第一型人能以他人容易聽得懂的方式宣講真理,而他人也不會覺得第一型人的理想是一種威脅。他們是如此地相信真理的現實性與先驗價值的客觀性,認可別人擁有犯錯誤的權利。他們對道德秩序非常有信心,所以能容忍別人不斷地出錯,因為他們堅信,真理最後總會勝過謬誤。他們之所以堅信真理總會勝過謬誤,是因為他們堅信真理就是現實的本質。這就是他們既能徹底地奉行現實主義,又能保持聰慧的原因。他們的智慧能超越理性,能夠包容非理性,使二者兼容。他們能看透事物運行的真實秩序,所以總能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2號:
"在最佳狀態下,健康的第二型人出奇地無私和利他主義,儘力奉獻給他人一種真正無條件的、持續且無牽絆的愛。這種無條件的愛使他們不關心自己的利益,也不要求別人報答。「獲取報答"在他們的愛中不是關鍵。他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善與好,也不會四處張揚自己的作為。他們的公正無私能讓他們清楚地看到別人的真實需求,而不受自我或自己被偽飾的隱秘需求的干擾。待人接物越是謹慎,就越是謙虛; 在生活中,眾人給予權力越多,自己的需要就越少; 越是不刻意尋求他人的愛,他人就越會愛他們。很少有人能達到這種持久的、利他主義的愛的層級,但健康狀態下的第二型人做到了,且不會四處張揚。雖然他們很謙虛,從未認為自己如此重要,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又是那麼接近聖徒。」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註:九型的描述引自唐.理查德.里索和拉斯.赫德森合著的《九型人格 - 了解自我洞察他人的秘訣》一書】
這兩句話講的是自然多樣,美善多元的道理。道有矛盾對立兩方,相輔相成。一方極端,物極必反。
要點是三部曲:1、樹立標準:美之為美和善之為善。2、標準推向極端:天下皆知。3、走向反面:斯惡己,斯不善己。
美之為美,善之為善的意思是以某種美和善的標準為美和善,不符合標準的就是醜惡。比如,以皮膚白為美的標準,那麼黃皮膚,黑皮膚就是丑。信上帝高貴,其他信仰低賤。上海人聰明,外地人相對就是蠢。富二代白富美,窮小子黑窮丑。殺兒救母的是大善人,終生不嫁的是貞潔烈婦。撿到一分錢就交警察叔叔的是好學生,不交的就是壞孩子。捐一個億是大善人,以下的呵呵。
美和惡的分別心和標準化是人類審美倫理觀念不同造成的,是普遍現象,各地各國標準不一,雖然有歧視,但不是什麼大事。
推廣標準到天下皆知的極端,就走向反面,性質變了。比如少數女人纏足無所謂,若天下婦女以纏足為美,必有人間慘劇。人人都纏足,天下皆是群醜。天下皆知需要權威提倡,甚至統治者暴力推行。滿清統治者以男子留辮子為美,強制天下人都剃髮留豬尾巴,留髮不留頭,揚州七日,嘉定三屠,罪大惡極。一神宗教,種族歧視,美國推行民主人權,都是一個標準,天下皆知這個路子。
老子為什麼不說美之為美是丑,而是說是惡呢?就是因為這種天下一律的極端思想是導致人類相互殺戮的根源之一。
老子主張有無相生,反對是消滅異己對立面的極端思維。天下消滅了丑,全是美,這必是大邪惡。不管怎樣的思想,不管什麼善行,只要一統天下就是邪惡思想,偽善行為。
因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事物都是相對而生,相對而成,缺一不可,一方走到極端,物極必反。美就轉為丑,甚至邪惡。善會轉為不善。人們對美和善的標準不應該天下一律,而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所好,各有所美。對立的思想和觀念相互爭辯博弈,或自然和諧,或繼續爭辯。聖人,統治者,政府不要干預,應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人民節儉,自己先節儉。要推廣節儉,必先樹立標準榜樣,天下皆知的虛假標準,到處宣講的節儉運動搞不好是惡政,勞民傷財。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