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通過修道強身健體?
想學一些道教武功打坐方法,強身健體。
減少消耗,增加積累。
減少消耗: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善理情緒、節制慾望。這幾個方面比練功打坐更重要,起決定作用的90%。
增加積累:可以練習的也很多,主要是煉後天氣血,太極拳、八段錦、瑜伽、大禮拜、晃海、蹲牆都可以。站樁和打坐當然也可以,但不推薦沒有靠譜的老師自己煉,因為很容易練不對,幸運一些的練不出什麼,不幸運的可能練出反面的效果。可以從蹲牆這種比較簡單但效果不簡單的開始做起。
更高級的開源節流:讀書明理、修德進道。生活中的消耗都是從心開始的,心動然後言行舉止、各種習性習慣,各種長期重複的強迫行為和成癮行為,一切都是自心而起。因為缺,所以向外尋找代償來填滿自己,但是越填越空虛,以至於最後身心枯竭。因此,改正自己的內心、語言、行為上的各項不正,使之歸正,這個是最根本和最強勁的養生,因為心正一切正。這也是修行二字的內涵,即「修正自己的言行」。
《莊子》里的庖丁為什麼能幾十年用一把刀,從來不磨卻比其他廚子幾個月一換的刀還鋒利?因為他無心(無私慾),所以能以無厚入有間(以無心入世間萬有),就如同開著一根針尖大的汽車,馳騁在籃球場一樣寬的高速公路上,所以不存在摩擦和碰撞,所以得以長久。《莊子》這一章名為「養生主」,而不名為「養生」,其實正是揭示了,從根本入手,心是身的主宰,在主宰上養,勝過在養身上養。
附上一篇王志謹真人說養生的小短文:
真人簡介
王志謹,又叫王棲雲(1177 — 1263 ),元代全真道士,法號誌謹,又稱棲雲真人。自幼夙有道緣,及長至山東拜郝太古為師,口傳心受,道法大進。太古仙逝後,韜光晦跡,由是獲全於亂世。
開示解讀
或問曰:初學人修鍊心地,如何入門?
弟子問:剛開始學道修行的人,怎樣修心,有沒有入門的方法?
答云:把從來恩愛眷戀、圖謀計較、前思後算、坑人陷人底心,一刀兩斷去,又把所著底酒色財氣、是非人我、攀緣愛念、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罷盡。外無所累則身輕快,內無染著則心輕快,久久純熟,自無妄念。更時時刻刻護持照顧。
師父答:方法就是,把修行之前,多年習慣了的心理活動改一改。比如對男女之情放不下,總是思來想去輾轉難眠;比如對利益得失特別計較,總是心裡打小算盤想著不能吃虧;比如總想占別人便宜得好處,遇到壞事先想著甩鍋丟給別人……這些負面心理和思維都要徹底的放下。
還要放下酒色財氣這四件東西——酒就是愛喝酒,色就是好色,財就是貪財,氣就是喜歡生氣;還要放下是非之心,不要總是爭強好勝,認為自己對,認為別人都是錯的;還要停止一見好東西就往上撲,一見有錢有勢的人就討好的毛病;乃至所有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一一摒棄。
能做到這樣,生活里沒有什麼外部的人事物能干擾你的身體,心裡無欲則剛沒有煩惱能纏繞你,這樣就能身心輕快。如果能持續的維持這樣的良好狀態,久而久之,那些無意識行為,那些不受控制的念頭也會逐漸變的清靜,達到「一思考,每個念頭都是善念」的清靜狀態。
做到上面的還不夠,還有時時刻刻的愛護保護自己的善念,以防自私自利的邪念又死灰復燃。
&-->慎言語,節飲食,省睡眠,表裡相助,塵垢凈盡,一物不留。他時自然顯露自己本命元神,受用自在,便是個無上道人也。
於此同時,還要做到管住自己這張嘴,不要貪圖面子說一些嘴炮的話,許下一些無法兌現的承諾,更不能背後說別人壞話,撥弄是非。於此同時,要剋制貪吃求口爽的毛病,飲食清淡不吃飽,少吃調料少吃油膩。睡眠要足夠但切忌不可貪睡,要早睡早起戒掉回籠覺和熬夜的懷習慣。
能做到上面這些,既修心,又煉身,那麼不但心越來越清靜,智慧開始迸發,身體也越來越健康返老還童。持之以恆,終於有一天,自己的道心顯現,元神顯露,這就到了明心見性的真人境界,可以稱為得道了。
?或問曰:修行之人如何得清靜?弟子問:修行人怎麼才能達到清靜的狀態呢?
答云:心不逐物謂之安心,心不受物謂之虛心,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也。
師父答:心不追逐外物外境,這叫「安心」;心不納受外物外境,這叫「虛心」。逐,是主動向外追求喜歡的,對自己有利的人事物;受,是被動接受外部世界的各種人事物,因為心的喜好愛憎而給這些原本只是客觀現象的東西貼上好、壞、善、惡的各種標籤,激發自己的評判。
能同時安心和虛心,這就是清靜,清靜就是道。
&-->
小火鍋點評:
王志謹真人的師父是郝太古,郝太古是全真七子之一,是王重陽的學生。王志謹真人著有《盤山語錄》一書,是門人記述他和弟子的問答。其中對道家修行的許多基本問題,特別是初學者入門的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解答,算是歷代道書裡面,把修行問題解說的最通俗和接地氣的一部了,足以說明王志謹師父的修證水平之高。
今天開示的這一段,與佛家六祖慧能在《壇經》中開示「坐禪」的一段有異曲同工的默契,這裡也摘錄之,讀者可以悉心對比。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意思就不贅述了,之前寫王重陽祖師論打坐的文章里已經翻譯解讀過這一段。
足以見得,世界上的真理都是相通的,如果一個觀點正確,那麼總能找到另一個人在說同樣的觀點。因為錯誤有千萬種,而正確的東西卻總是相同的。儒釋道三家,就像一座城的三個城門,儘管有的是東門,有的是西門,進去之後,到達的都是同一座城,不會去到兩個城。
頭條號/公眾號:儒釋道小火鍋
一鍋雖小煮天地,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離幻返真赴丹霞
(2021.3.4更新):
佛教/道教想修鍊到最高境界需要學習什麼知識、書籍?要怎樣修鍊?
請問佛教/道教想修鍊到最高境界需要學習什麼知識、書籍?要怎樣修鍊??www.zhihu.com學丹道看什麼書?八類書籍循序漸進,涵蓋儒釋道三家經典
學丹道看什麼書??www.zhihu.com
切實做到,少管閑事,世界沒你也行。
做到後人際關係會變好。
工作、吃飯、拉屎、睡覺都會變得很順。
之後身體會變好。
天有六氣(陰陽丨寒燥丨風邪丨霧霾)
- 降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 樂色五音(宮、商、角、徵、羽)
入體六疾:
- 陰淫寒疾丨陽淫熱疾
- 風淫末疾丨雨淫腹疾
- 晦淫惑疾丨明淫心疾
&-->
在四氣聶生圖裡面
- 說手腳出汗為肝無疾
- 而肝為春魂為心神燃料
- 只要你能把寒氣燥氣從手腳排出來
- 人就會一天比一天健康
- 被動就是拉稀‖感冒‖流鼻涕排寒氣
&-->
&-->要問怎麼強身健體
- 不如用氣滋潤五臟六腑
- 呼吸有道丨綿綿長存
&-->
&-->《面部七神》文蒼的視頻 · 1546 播放強答一下。通過太極鍛煉身體,發現了之前師父教的一個樁功,可以像太陽帝君借能量,繼而明白了當身體能量不夠的時候,怎麼向太陽帝君啊,天地宇宙借能量。試驗了一下,效果不錯,隨便十幾分鐘就可以強過好幾天的打坐了。
道家鍛煉身體無非就是練道功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金剛功等。性命雙修。普通人找不到師傅,就自己去找一下視頻,網路這麼發達,只要跟著視頻練,不隨便引導,意念不要太重,練這幾種功法還是挺安全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是很多人的誤解。必須糾正。
靜坐,放鬆全身。是兩個特點。
一,是讓全身放鬆,達到自然通暢的效果。這就是通暢血液循環,減少內部堵塞的效果。而不是什麼強身健體。算是預防最佳。
二,身體靜下來,心理就會自然安靜下來。達到心理健康的效果。心理健康了,延伸的糾結帶來的身體疾病就不會發生。這是釜底抽薪。也是預防。
所以,靜坐是預防,不是治療,也不是強身健體。
因此,靜坐之外需要進行筋骨的訓練。比如,八段錦,太極拳,蹲馬步。
通過肌肉訓練,才會強身健體。然而,沒有靜坐的放鬆預防協調身心,強身健體也沒用。早晚會因為身心不協調而產生各種衝突。
所以,預防和練體需要雙向進行。缺少哪一個都不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