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明是如何產生的,在無明以前我曾經是佛嗎?


天黑以後,還有天嗎?


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謂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此三有漏。欲盡無餘。名有漏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是名有漏法。

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這是苦集聖諦: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

受緣愛的"愛"。欲愛,有愛,無有愛。

愛緣取的"取"。四取。

取緣有的"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對四聖諦的無知是無明。

所以"無明緣行"。?"無明,愛,取,有"緣無明。

那麼"無明緣行",緣何為行?身行,口行,意行,也就是身口意三業。

那麼"無明,愛,取,有"?欲有。

那麼"無明緣行"?業有。

那麼"緣取故有有"?後有。

所以此有故彼有。欲有?業有?後有。

八正道是熄滅無明,愛,取,有,生,苦的道跡,道理,道路,管道。


無明就是不覺,迷而不覺。眾生無明皆是無始無明。何為無始?從來未曾覺。

佛是覺,無明眾生,從來未曾覺。


無明怎樣產生的?我去…………根本原因就是「根與塵相對以後,必然產生認知」,這是鐵打的律!!!!!

來做個實驗吧:看著你現在正在用的電腦(手機?),你能一念(注意這個字!)知電腦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嗎?如果不能,這就叫無明……無明就是不知道(不明真相),哪來的「有什麼因而形成無明」的???如果非要做一個歸因,那勉強可以栽贓到「根與塵相對以後,必然產生認知」這個鐵打的律上…………故曰: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無明,是因為自己累世累劫造成的昏魅。

亦即:在不斷的死生,生死之間,迷失了自性。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不自覺」了。忘了自己的本性了。

那麼,自己的本性是什麼呢?

根據佛經所述,我們最早,都是自身會發光,透明的靈體,就叫做「眾生」。援引之處請參考以下經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17093


以我目前證量,未見諸法有來去,故而不存在始終,故說無始,所以無明即是即在,沒有過去或之前的問題,當然也沒有以後的問題。

我既然了解無明無始即在,那麼自然發現無明本即佛性,佛性本即無明,未有來去,如如不動。我分別佛性與無明,則陷入迷亂,不立分別則宛然澄凈,如鏡湖倒映一輪明月,纖塵不染。


在無明之前不是佛。無明是缺少了知識智慧真理。不能圓融。導致了錯誤的判斷。


複次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布施波羅蜜多作如是言。

汝善男子。應修布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明 若常若無常。不應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 若常若無常。

何以故。無明 無明自性空。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行 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空。

是無明自性 即非自性。是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 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 即是布施波羅蜜多。

於此布施波羅蜜多。無明不可得。彼常無常 亦不可得。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皆不可得。彼常無常 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明等可得。何況有彼常與無常。

汝若能修如是布施。是修布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

汝善男子。應修布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明 若樂若苦。不應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 若樂若苦。

何以故。無明 無明自性空。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行 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空。

是無明自性 即非自性。是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 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 即是布施波羅蜜多。

於此布施波羅蜜多。無明不可得。彼樂與苦 亦不可得。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皆不可得。彼樂與苦 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明等可得。何況有彼樂之與苦。

汝若能修如是布施。是修布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

汝善男子。應修布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明 若我若無我。不應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 若我若無我。

何以故。無明 無明自性空。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行 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空。

是無明自性 即非自性。是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 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 即是布施波羅蜜多。

於此布施波羅蜜多。無明不可得。彼我無我 亦不可得。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皆不可得。彼我無我 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明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

汝若能修如是布施。是修布施波羅蜜多。

復作是言。

汝善男子。應修布施波羅蜜多。不應觀無明 若凈若不凈。不應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 若凈若不凈。

何以故。無明 無明自性空。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行 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空。

是無明自性 即非自性。是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自性 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 即是布施波羅蜜多。

於此布施波羅蜜多。無明不可得。彼凈不凈 亦不可得。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皆不可得。彼凈不凈 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此中尚無無明等可得。何況有彼凈與不凈。

汝若能修如是布施。是修布施波羅蜜多。

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作此等說。是為宣說真正布施波羅蜜多。


能認識到,並學習,終究會明

沒認識到,不覺得,迷在其中,就是無明


無明,是不懂,不明,稀里糊塗的狀態,

你不知道什麼是修行,不知道修行的方向目標,不知道行事為人修心性的標準,不知道如何行好人生,這就是無明,正因無明,胡亂理解,才這麼亂問。

一定不能自以為是,虛心學習,能出無明

修行是通過學習善知正見,懂事起來,用正知善見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知道做人了,學會怎麼樣得體地言行了,人生生活中逐漸明白真相了,這是破無明。

無明破的越多,心靈越是趨於覺悟,覺悟在梵語發音為佛,說自己本來就是個覺悟的人,荒唐不呢。


無明是一種狀態。

破無明有兩條路:

一是靠先天根性,即生而具備慧根,通透,如六祖慧能,不識字卻生而能知佛法智慧,無師自通。也如《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中的芮小丹,生而通透,隨性而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一是靠開悟,先天慧根不足者,芸芸眾生,大多無明,無礙「慌慌張張,為些散碎銀兩」,但是,「八歲死了八十歲埋」,說的就是終生無明者的一生。

不可靠修行求開悟,

《遙遠的救世主》中有段台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

修,為成佛,在求。

悟,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槃。

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欲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槃。

求開悟,須知修行是撫慰眾生與自身的手段與善巧,以行制性,終究是天人交戰,即便不輸也無贏。

求開悟,是睜眼看世界,看人心,看自己的心,知因果而不昧因果,觀察自己的言行慾念,知何言何念會有何果,不懼因果,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靠修行求果報,靠修行抵惡果,都是痴人說夢一場空。

聖人畏因,凡人畏果。

有心開悟者,知因,所以無妄念,不妄言,無妄為。

無明修行者,懼果,所以求福報,抵惡報,盲信盲行。

盲信盲行,即是無明。

至於無明之前是佛是魔,只能靠根性殘存的多少窺見一斑,又無真跡可尋,何必計較啦。


就像人從出生就註定了死亡,你要問人就這樣年輕多好呀,為什麼要衰老呢?因為這是命定的,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這種生命就是這樣的,這是人無法超越的規則。到了一定的時候,促使人衰老的因素就出現發揮作用,讓人衰老。除非修行的超脫了人這個境界,就不受這個規律束縛了,到時候還會有更大的規則。

宇宙也是這樣,只是過程極其漫長。一個宇宙從生成就註定了毀滅,佛法稱為成、住、壞、滅,無明就好比一個生命衰老的表象,到了一定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它是為了讓宇宙入滅而來的。在佛的境界,是無所謂主觀和客觀,無所謂內在或外在的,反正就那樣出現了。

人要想延緩衰老,可以經常運動健身啊多思考讓心思通透啊,可以延緩衰老。

要想不老,那就只有真正的修命,古代傳說修道可以長生不老,那就是修命的功夫,讓身體保持年輕。可是這個不老也只是人認知的不老,因為人的生命太短暫了,就只能看到這麼幾十年。

到了佛的境界,那個成住壞滅的過程之漫長,人是無法想像的,對於人來說那就是永恆。

至於你的由來,可能是佛,可能是道,也可能是其他的什麼神,也有可能是魔。不過既然到了這裡,那都不重要了,已經是末法時代,如果不能修行超脫,你的由來你是回不去了。


無始無明嘛,無明沒有開始。所以沒有【產生】這個概念。

如果有一個開始,而且開始之前是佛。那佛還會產生無明,還有輪迴在等著佛。——這是不可能的。

本來是佛,這個本來,不是【原來】的意思。

原來,是時間的先後關係。

本來,是本質與現象的關係。


眾生無始以來都是眾生,無始以來都處在無明中。如果有人認為眾生是佛退化而成的,那無疑是邪見。


師兄如果問無明是如何產生的或許還有答案。

如果問無明以前我曾經是佛嗎?這我想佛陀也不會回答。佛不是無所不知嗎?確實無所不知,問題在於我們這一方。

師兄想想啊,末學用自認為比較有可能性的答案回答的話便是:「你從來不曾是佛,因為成佛了便圓滿了,如果還會顛倒成為苦難眾生的話還圓滿嗎?」 你就會問:「既然不是佛,那是誰?」 這樣的問題佛是不會回答的,因為對你修行一點幫助都沒有。還沒給你解釋清楚,搞不好就輪迴去了。

所以師兄與其思考自己以前是誰,不如花精力找找怎麼解脫輪迴成佛,那時候一切事情自然水落石出。


這樣打個比喻吧,你就像塊礦石,雖然裡面真金具足,但依然是塊礦石。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