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普通話,我們應該怎麼去交流,想搜集一下大家的想法?


沒有普通話還會有

牛叉話

高級話

通用話

便民話

共同話

說了就懂話

不用費勁話

都得會說話

來我這就得說我的話

總有一款適合你

&-->


蠻有意思,不過先說結論,無論如何,在一個國家內,肯定會有一門語言來作為溝通的橋樑,我下面的文字都是在討論這門語言會是什麼:

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一個很複雜的背景假設,大概可能是,我們是一個剛剛完成統一,且第一次完成統一的現代國家,因為這樣才迫切需要設立一門通用語來進行互相交流。(即不考慮真實歷史背景,但有兩個前提,一是所有國家都是發源於同一種文明——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二是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跟現實里一樣,假設里的這個大中華更像是歐盟的各個成員國),再假設我們雖然都用漢字但是彼此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然後假設之前這些國家的分界就恰好是各個方言區的分界,再假設各種語言相互之間的影響力是完全相同的(即不存在粵語的流行文化,吳語在古代的商業優勢,官話的官方地位etc),最後還要把官話區拆開,西北一個區,西南一個區,江淮+冀魯一個區,中原一個區,北京+東北+膠遼一個區。

好,可以開始yy了。。。

新華帝國成立啦!臨時首都就在完成帝國統一事業的領袖的老巢(不假設,可以為帝國領土內任意一個前國家的國都),臨時官方語言當然也就是那個城市的語言,被征服者用征服者的語言,是很自然很尋常的事,比如羅馬帝國里的類似歷史,還有阿拉伯帝國,近一點的日不落帝國,但也不是那麼絕對,像蒙古帝國、滿清王朝就是典型的反例,所以我們這裡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A:統一者來自經濟文化很強勢的地區,比如江浙一帶的吳語區,比如珠三角的粵語區,比如四川盆地的西南官話區,還比如北京地區(北京在假設里的地位不會非常高,因為從來沒有過作為大一統國家首都的經歷),這樣以來我們的官方語言就會有可能是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久而久之,全國各地的人就都用這種語言作為彼此之間溝通的橋樑;

B:統一者來自比較貧窮偏僻的地區,不舉例了,那ta要做的事情就是依附被征服地區的強勢文化,勢必遷都到一個更靠近帝國中心的地方,需要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比如武漢,比如鄭州;或者選擇所有國家當中經濟文化最強的那個的首都,那便很有可能是蘇州/上海or廣州/深圳(在假設里深圳只設定為只屬於粵語區內部的移民城市),當然,征服者肯定也會把自己的語言算作官方語言(對照元朝和清朝的蒙古語和滿語),不過實際流通的肯定是首都的語言,所以其實和A的差別不大。

這兩種情況的結果都是相同的,便是會設定一種通用語,以便交流,只是很可能不會是現實中的普通話了,有可能是粵語、吳語、四川話、武漢話、北京話、南京話,任何一種方言,在這種方言的基礎上再融合各地的辭彙、特殊表達,進行人為改造,就會形成另一種「普通話」,但是這種語言的推廣普及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在「普通話」的使用人數還非常少的情況下,我們是肯定需要肢體語言、翻譯或者通過第三方語言作為橋樑的,文字也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但跟民國時期以及建國初期還不一樣的是,我的設定裡面各個地方的文字也有一定的差異,雖然都是漢字,但沒有共同的古籍,沒有共同的傳承,比如「我」字,就會根據各個地方的讀音差異而演變出不同的字。

這裡還存在一個變數因素,即帝國的語言政策的寬鬆度,雖然官方語言必不可少,但也不一定只能為一,我們也可以擁有多種官方語言,就像比利時跟瑞士那樣,比較複雜,我了解不多就不多啰嗦了。

特殊情況:

C:統一者是個外國人,我們會用外語在作為官方語言來進行教育以及互相溝通嗎?參考印度,是完全可能的。

大概如此,歡迎討論


看過阿凡達嗎?

辮子纏一塊,方言口音無所謂甚至跨種族都無所謂


普通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之前我們中國一統如何溝通。用求解


宏觀的講,隨著人口流動與交流,根據方言難易以及經濟中心的情況,各個方言區會自發形成一些通用語,其他方言也會漸漸向其靠近。比如廣東廣州話(作通用粵語),江南地區上海話,北方官話區也會進一步融合。微觀的講,若有需求,人們自然會去學外地方言。


推薦閱讀:

請問有人曉得這個普通話叫什麼嗎?
你家鄉方言里「剛好」怎麼說?
為什麼現在家裡的小朋友都只會說普通話,家鄉方言現在很多小朋友都不會說,以後怎麼辦呀?
有哪些方言雖然不是你的家鄉話但你聽得懂?
漢語各方言的次方言是否可以被看作語言?

TAG:方言 | 普通話 | 普通話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