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學說值得尊敬的地方在哪?
之前的問題是為什麼我討厭孔子,我老被罵,我改了標題,但是,我覺得現在這個標題更能表達我的疑惑
因為很多人打著聖人的旗號干著小人齷齪的事兒。
三思而行這句話都被提醒爛了。
結果人家孔夫子說,斯,再可矣。
兩遍就夠了。三思而行就太多了。
哪裡叫你膽小了?哪裡教你怕事兒了?
這是教你想想就得了。該幹啥幹啥。
另外,所謂長幼尊卑有序,這其實不過是個秩序的規則,教育人義務和權利的一致性。
偏偏有王八蛋只強調權利不強調義務,還被有心之人利用,更是把帽子戴在孔夫子頭上!
很多經典的聖人言談,都被有心之人加以改變利用。
水滸傳有句話叫: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那些打著所謂長幼有序的人,往往都不懂這裡的真正含義。
父慈而子孝。孔夫子早就在幾千年前就認識到了父親和兒子的關係,但是更多別有用心之徒只談了子孝。閉口不談父慈這倆字。
貼一個禮記的原文。
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只要是懂點文言,也不難看出這裡面的釋義是什麼意思。
父慈、子孝。這是並列關係的。按照時間關係來說,確實是父慈在先,子孝在後。反正我是解讀不出來父親混蛋,兒子也要愚孝的這個說法。如果在孔夫子的言論中有這樣的提議或者說他老人家贊同愚孝,希望大家指出我的不足。我畢竟算是剛剛接觸儒學。
但是呢,現在很多人盲目的學國學經典,甚至把弟子規這種東西也搬出來,什麼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這裡面沒有一個字提到父母的責任。這就是一種倒退!
很多東西,他並不是儒學和孔夫子所說的的那樣的,但就是有人敢打著聖人的旗號來說胡話,說謊話。
如果有地獄的話,那這些人應該可以下地獄了。
因為現在的儒家並不是孔子那套思想了。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其實孔子是非常世俗務實的。
其實簡單問你下:你所理解的儒學是什麼,估計大概率你是說不上來的。所以,這就叫意識形態,你的這種態度是由於近代我們的屈辱和我們歷史上的輝煌反差實在是太大了,有點志氣的中國人都接受不了,而由於近代我們是屢戰屢敗,包袱太沉重,所以歸罪於儒學後我們才能輕裝前進。
而這種歸罪經過數十年的宣傳之後就成為我們的意識形態而成為民眾的普遍印象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對儒學不了解,你獲得的一般印象,就是儒學是不好的,是我們近代屈辱的原因。
我說這些,是希望你能平心靜氣的先拋去這種泛泛的印象,否則我說什麼你下意識的就反對了。儒學的問題是儒學的問題,我在其它很多回答中反覆批判了,但你這個問題是問儒學好在哪。所以我說啥,你不能下意識就要反駁而不看我說的對不對。
首先呢,儒學的學,是學做好人、學做君子。也就是說,儒學的基本手段就是教民向善。
夫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拋去兩千多年前學習的內容,教民向善這種態度不會有錯吧?!而且儒學可不是口中說說而已,整個東亞儒家文化圈,重視教育、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是普遍現象吧?!能把現代工業搞好的,除了新教文明還有誰?!
其次呢,儒學的最高價值是仁,仁者人也,仁者愛人。所以儒學自誕生之日就是人本主義的。在儒學,仁是目標、仁是出發點、仁是判斷依據:
夫子:不問馬
再次呢,儒學的人生態度是積極樂觀而重視家國責任。這些我覺得已經沒必要再列舉什麼了吧?!你可以翻翻我們所有這方面的成語典故,看看都是誰說的。
最後呢,問你一句:三十而立,所立者何?!還有後面的四十不惑聯繫起來,那就是立了為何會惑?!最終又是如何不惑的?!你想清楚這幾個問題的過程,就是你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而這就是夫子為我們中國人所開闢的超越之道。【你如果30都還沒到,那建議你等到3040歲的時候再來看看我的這個回答吧,反正不急於一時】
最後的最後,很多人老是拿你說的這些誰誰誰也說來反駁我:那就是你儒學的啦?!不好意思,我們中國人認祖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儒學都說了、做了兩千多年了,那當然是儒學的。我儒學有教無類,你想說當然沒問題,但論語中都有的你說不是儒學的,那就太可笑了。
因為你沒有認識真正的孔子
孔子是誰?
我們好像只在 論語 中認識孔子。「子曰」,子一曰,下面就有大道理了。如果只是這樣,倒還不是太壞。
壞就壞在幾千年來,老頭變成了帝王術的一部分,成了香火敬奉的聖人。
孔子是誰?
是那個滿腦子忠孝節義,君臣父子,女子小人的迂老頭嗎?
是那個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之後兩次被打倒的 舊思想 嗎?
都不是。
誰還記得那個真實的漸行漸遠的可愛老頭孔子呢?
他從來不是那種埋首故紙堆(那時也沒有紙)的死腦筋研究者。周遊列國只為施行仁政。
亂世之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四方「苛政」之中偏向虎山行。孔子身上從來不缺少獻身的勇氣。
君子之道,本就輕了生死,還怕他幾分兇險?
不然,怎會在鬧市街頭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他有理想,有崇高的人格,有勇氣和決心
他身上閃爍著令人落淚的人性光芒。
而殺死孔子的,是把他捧上神壇的歷代帝王。
當一個人成為神的一刻,也就是這個人被殺死的我一刻。
他已經遠離了我們。我們那位可愛的孔丘老同志,這時候倒是真的成了喪家之犬呢。
在軸心文明時代,孔夫子極罕見的企圖不依靠(或者說基本不依靠)超自然力量(神、業力等)構築道德倫理、培育人的道德心。
~~~~~~~~~~~~~~~~~~~~~~
這種嘗試,即便失敗了都很偉大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