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做到像機器(計算機)一樣的絕對理性嗎?
即只通過縝密的邏輯推理和計算來決策,不受任何情感上的影響。這樣世界上就不會有爭執和迷信了。
不能。
《流浪地球》火種計劃負責的機器人,最後一句話,讓人類保持理性,太難了。
人類的決策有大量的不可預測因素,無論《黑客帝國》NEO的抉擇,還是毛澤東的四渡赤水,
《三體》的面壁計劃,
你猜不到我是我的決策成立的一個關鍵因素。
因為信息不對稱可以成為理性的一部分,所以由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博弈策略,就可以引發各種悖論,這個事情,本身就是「決策非理性」諸多本質來源之一。
既然是本質來源,就是說,目前無法改變的。
如果人有一天所以的思維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無線腦聯網感知到了,那麼可能人類會出現超級理性者,現在應該還做不到。
機器,沒有「性」。
性,心生,無心,上哪裡來的「性」?理性,也是性,也是「機器」無緣之物。
決策,必然是通過邏輯推理和計算,而縝密與否,這可不是個「理性」的判斷。
只有推理中採信或剔除相關條件、要素的過程,是否契合現實並因此導致結果是否能如預期,不存在什麼邏輯推理和計算的決策與沒有邏輯推理和計算的決策的二元對立。
人類的情感,是比計算機更高級更高效的決策體系,他用極少量的資源,以極快的速度完成的價值決策。
計算機並不是絕對理性,你覺得它理性,那是因為用它的時候人不得不比以往更加理性,而他作為工具又是人手臂的伸長,所以,你在這個工具裡頭,就只是看到了人的理性,並未看到這些理性在人那裡誕生的過程,從而走了「機器天生就是理性的」這種錯誤的判斷。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有人性。
人性是複雜的,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光明,有陰暗... ...
如果人像機器一樣,那他就喪失了人性,也就不可稱之為人了。
幫親不幫理是感情因素;幫理不幫親是利益因素,這都是人性的表現。
非黑即白的絕對理性判斷,對於人類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災難。
可以,但不是根據【計算機式的邏輯】來思考,而是根據【遇到問題——將問題與記憶處理為包含梯度結構的信息庫——對比問題與梯度庫來生成答案——對比答案與梯度庫來判斷答案——若否、則對比答案效果與問題、來調整梯度庫結構——對比問題與新梯度庫來重新生成答案……若數秒後依然沒解決,則將問題與記憶處理為抽象化的梯度結構的信息庫——根據抽象庫、生成一個問題——判斷若該問題解決、是否對原問題有足夠的幫助——否、則對比問題效力與原問題、修改梯度結構——重新生成問題……若又許久未解決,則二重抽象……】。第一個省略號之前的過程,一秒可以發生成千上萬次輪迴,成千上萬次調整與生成。並且不需要表意識微觀操作,只需要表意識宏觀把控。
這也可以稱為絕對理性,因為也是不受情緒干擾。並且根據經驗,簡單問題直接思考,難題需要抽象。極少使用二重與二重以上的抽象。不過一重可以迭代,一重的新問題思考時可能也需要一重抽象。
有些昆蟲就這樣吧,螞蟻?蜜蜂?
我嘗試過,但是在我看來這種事情太遙不可及了。
其實單單去掉情感的難度並不是最大的挑戰,而是人的生存意志。因為還需要生存,需要吃喝,還有生理上產生的基本慾望,還有「情感化」的邏輯系統。
其實情感它並不完全是負擔,如果一旦拋棄了很大程度上是退化,但重點是只要還具有生存慾望,就會很大程度上保有主觀偏見。要麼你做個沒有感情的工具人,做個「聖人」服務別人,被人肆意利用玩弄也不抱怨。要麼就是保留你的主觀偏見和行為模式(但本質上還是人類)。要麼就是站在人類的對立面。
(頭開始疼了,就不長說了)
情感並不是一種完全不理性的東西,本質上情感也是一種理性,跟我們的潛意識似得,是有它獨立的思考邏輯的,相當於是我們的一種價值觀。
只是這種情感價值觀被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給利用和扭曲了,說白了,社會風氣還有待進步。
這就像什麼,這就像如果你的知識儲備不足,你的理性在知識更豐富的人面前也只是「意氣用事」,就像有德無才者。
所以想接近理性,捨棄情感其實是行不通的,這相當於是你要「忘記」這種邏輯。就算你的「理性」趨近於無窮大,則你的「理性」和「感性」的比值也趨近於無窮大,但「感性」依然不為0。
不過如果你的「理性」佔比足夠大,「理性」和「感性」的比值足夠大,那麼「感性」在你的思維邏輯中相比於「理性」就趨近於0,這是一種方法。培養足夠多的理性來壓過感性。
第二種方法就是理解自己的情感,在自己的「感性」中找出「我為什麼會這麼想」,理解自己「感性」背後隱藏的邏輯,你的慾望,你的渴求,你的動機。之後基於你的理解創造一個連接「感性」和「理性」的橋樑。將自己的感情進行量化,這樣就相當於感性是理性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當兩種方法同時使用後,看到的世界會比較像這樣子:想吃飯。為什麼想吃飯?因為只有吃飯才能活著。想活著?活到死。目前面臨的問題?飢餓。會產生的後果?逐漸失去身體技能並降低行為效率。自我評估目前機能狀態判斷吃飯任務緊急程度。緊急程度中等,從慾望清單中查看想吃的食物列表(因為需要隨機抽取記憶里的食物種類)。判斷當前身體狀態是否良好。身體狀態良好,可以考慮優先滿足口欲,營養價值優先值降低。選擇「炸雞」,「火鍋」,「麻辣燙」,「漢堡」。計算成本,按照成本和預測結果進行排序。開始嘗試以第一優先「麻辣燙」,失敗。嘗試「漢堡」,失敗。「火鍋」,失敗。「炸雞」,失敗。慾望無法滿足感到「沮喪」,判斷慾望滿足優先度。注射「反沮喪血清」(修改情感邏輯,讓事情往好的方面想),降低慾望標準。重新評估當前可行方案。「土豆燉雞肉」+「黃瓜拌菜」+「米飯」 可行。評估價值,無法滿足慾望,滿足度-5,食品健康並說服了自己想開,滿足度+4。對於滿足度的降低與生活條件進行評估,若條件允許,嘗試做增加滿足度的行為。條件不允許則降低滿足度(降低需求)。
如果情感的量化能很主觀的被自我所感受到,不再是盲盒,那麼就會發現情感也不是那麼「不理性」。
也許通過一些人體改造能夠把人變成沒有感情的邏輯體。但是自然形成,似乎不太可能。努力似乎是沒什麼用的( ????? )。
你指望,1,0判斷邏輯問題太難了吧
實際上計算機如果一直運作下去一定會出問題,我們都遇到過程序崩潰,只不過隨著系統的完善我們可以使軟體的使用時間相對延長。
我們的大腦就和計算機軟體一樣,裝了很多思想,很多軟體,你所有的念頭都是這些軟體的自動運行結果。你想一下,你第一次打開一個網頁會慢一些,第二次打開就會快很多。這和我們大腦一樣的,一旦你的大腦打開過一個軟體,下一次再打開就會迅速讀取畫面。
我明白你的問題,事實上大腦只是個無情的軟體(思想系統)儲存工具,事實上背後做主的是那個「意」,就如同你玩手機,是你在玩,而不是手機自己玩自己,一旦你把主權交給軟體,而沒有交給自己,就會妄念不斷的輪迴下去,不管你信不信,你從來沒有活在一具身體里,你只是以為自己活在一具身體里,這是一種顛倒的失心狀態,因為你把做主的「心」本體丟失了。事實上如果你是活在大腦做主的狀態下,就無法做到絕對理性,你只能做到相對理性,就是你這種理性是需要靠信念支撐的,是「死」的,不是活的,能明白嗎?就是你這種理性不是像動物遇到自然災害可以提前避險那種直接接收到指令一樣自然。你需要靠軟體概率和判斷去行事,你需要靠對比和判斷來一直告訴自己怎麼做才是「對」的。
人類現在的狀態就好比,你玩手機「四川麻將」,這個軟體里有個功能叫「託管」,你看著軟體自動運行,時間長了,久而久之你把這種軟體自動運行結果當成自己的決定了,當這個託管結果不能令你滿意的時候,你就會感知到苦,你就會換一個看似更先進的軟體「廣東麻將」、「山西麻將」,繼續進入託管模式,最後直接閑賺錢太慢,直接換成「百家樂」,「鬥牛」,「二八杠」託管,一直這麼輪迴下去,因為這些軟體的特點就是需要不斷的餵養才能找到那個「本體」平安的短暫的代替感。
「信仰」系統,是所有軟體系統裡面偽裝性最強的替代品,你玩不好就是法執,以訛傳訛,玩好了就是個修道的助推器。
你想像一個畫面,一萬隻鳥在天空飛行,他們可以瞬間做出一致的動作,一會向左一會向右。都是當下自動接收到指令做出最準確反應。畫面轉一下換成一萬個人類開著飛機一起飛,那場面絕對慘不忍睹。
事實上人類可以做到絕對的理性,而這種理性是不用靠思維去支撐的,那就是找到我們的本體,與之合一,就是那個真實的你,你意識背後的那個自性,這種理性是活的,如如不動,卻又極度的警覺,當下的。
就像龍珠超裡面悟空最後使用的「自在極意功」。那就是找到本體,而不用在使用判斷,身心靈合一進入當下的一種狀態。
還有個經典鏡頭,裡面有個靈性看點,《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張無忌劍法,當張無忌說他已經全忘了的時候,它並不是忘了這些招式(軟體),而是徹底的忘記了他對這些招式和對自我的執著和判斷,與本體合一(太極),心靈恢復主權,大腦不再做主,而變成了工具,那個時候是最自然理性的。
最接近自主意志的就是佛了。佛住世時稱為有餘涅槃,入滅後才稱為無餘涅槃。所以世間絕對自主意志絕對理性是不存在的。
但宇宙中在特定情況是存在絕對自主意志和理性的,那就是在超光速的航行中,因為時間為零,不受宇宙時空法則的約束。
相對理性也做不到。不同時間地點環境,人類經常做出自相矛盾的行為。
不過真要變成絕對理性,那麼這個世界會快速走向滅絕。資本會快速集中,平民會被壓迫到極致。然後大家覺得同歸於儘是最好的選擇。
壓根沒必要,因為人類的大腦壓根處理不了那麼龐大的數據量,人類的感性,實際上就是用於輔助計算的。
絕對理性真的好嗎?實際上也不盡然,因為理性本身也受到認知的局限,什麼都不懂的人再怎麼理性,也是捍衛其薄弱的認知,類似於犟嘴,杠精。
如果目標有衝突(彼此相同的目標也可能導致衝突),那麼理性也不能解決這些
不可能,如果一個人真正絕對理性的話,他會成為一個試管嬰兒工作者,然後用自己的遺傳信息進行欺騙性繁殖。 因為這才是生命的意義。人類這種偽社會性生物的絕大部分個體3代內都是工蜂,上三代都是王的後代,除非個體變異,否則註定韭菜。
參考三體小說里的三體文明。
由於生存環境因素(非常惡劣),感性化的三體人都滅絕了(三體最高領導人也提到過)。
最後書上描寫的都是理性三體人。
說是理性,其實僅僅也是相對理性。
人活著必須要有一個需求前提。
像三體裡面那位接收到地球電磁波信號的三體人,差點因為個人因素(生活失意,瀕臨晚年,沒有配偶)葬送了整個三體文明。
從這點看他是極其不理性的。
但如果我們地球文明想要獲得理性的人類種族,最高效的辦法肯定就是基因篩選,只要沉澱足夠久的時間,必然會有一支合理存在的人類種族。
我們獲得感性情緒,其實也是生存策略的一種。
它能高效地幫我們做出某種決斷,這種是最原始的自發反饋力。
隨著思考邏輯因素的鑲入,還有社交需求的需要,感情因素才得以顯得複雜,且難以揣摩。
這些主要的功能性聚攏在一起,被有力的生存性給眷顧。
但也僅僅只能合理存在,究其本質還能發現很多弊病。
所以本著高效的需要,人類開始否定某些不必要的情緒因素。
其實究其本質我們也是一台天然的計算機
題主所設想的人形計算機,無非是擁有最高效決策力的執行機器吧?
應該反過來問,因為人類決策參考的數據非常多,甚至,機器連人類之間的友好度都沒法量化。
當然如果有一天,所有決策所需的數值都量化了,機器一定能比人類更快地作出更優解
如果可以找到人類情緒的產生原因,那就可以實現。
不行。
但凡是類似人類一樣有智慧思維的生命,就不會出現絕對理性。
不太可能,絕對理性需要龐大的計算量,人腦根本算不過來,人腦必須要有一個速度快但是感性的區域存在,跟純理性配合才能完成正常工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