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最後又是怎麼對待的?

各個方面都可。


從小就對「約定俗成」不以為然。

必須清楚「為什麼要這樣」,並且有理有據,足以使我信服,我才會認同。

類似:「大家都這樣」、「自古以來」……這種說辭,我不服。

「這個人是權威」也不可以,得讓我明白這人憑什麼是權威。

為什麼一定要聽老師的?為什麼一定要聽家長的?

除了你們可以打我,用「不給飯吃」威脅我以外,

我還想知道:為什麼?

但大多數人似乎並不在乎,只想活得容易些,

而那些活得容易的人,又想活得肆意些……

「講道理」似乎是弱者才會做的事,

強者想要什麼,只要奪取就夠了。

等我又長大了一些,發現所謂的「道理」,也是由輿論強者來制定的,並非真正的道理。

作為一個弱者,這樣的世界讓我害怕,除了逃避,我什麼都做不了。

以前,有人問:「你為什麼不能正常點兒」的時候,

我總要據理力爭,或者說出我的疑問,希望能得到解答,

後來,我知道這麼問我的人,是真的關心我,

我不再辯解,不再提問,只說:我也想啊,但我做不到。

現在,已經沒人再問我了。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像我一樣,

活了大半輩子,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想知道為什麼。


我對自己的認知,大概經歷了一波三折:兒時我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後來漸漸覺得自己和別人沒什麼兩樣,但最近幾年,我又開始意識到,自己確實是一個 outlier。

小時候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是因為通過對大家對事物的反饋,我意識到自己大概是要比周圍的大部分人聰明一點。

比如一個算術題,別人要練幾遍才會,我看一眼就會了;再比如講過的一些細枝末節的信息,別人記不住,我卻能銘記於心。這種和周圍大部分人完全不同的反饋,對我來說,算是一種對自己認知的「正反饋」,讓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比周圍人稍微聰明一點點。後來個人的進程似乎也印證了這點:我進了很好的初中,非常優秀的高中,以及還算不錯的大學——一直都比人均水平高出一些,嗯,更不客氣地說,是很多。

但後來,事情漸漸發生了變化: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聰明。自己在智力上的 outlier 程度其實遠不足以讓自己顯得有多麼不同。

因為見多了聰明人,所以意識到在聰明人的圈子裡,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笨蛋——這並不是在裝逼,這是我非常切身的體會:比起很多真正優秀的人的大智慧,我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一些不入流的小機靈。我能在一秒鐘算出 61*57,能記住一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識,但這些並不能讓我在社會中得到什麼優勢,頂多是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至於還算不錯的學歷、工作,在自己的圈子看來,也是平平無奇。真正讓一個人成為 outlier 的,是另外一些品質,比如,「渴望」「堅韌」「高自尊」,而在這些方面,我似乎與常人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

再後來,我又漸漸發現,我對自己的認知依然不確切:雖然在智力上,我遠非 outlier,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三觀上,我一直都是一個 outlier。

雖然有時候會和一些人產生一些共同觀點,但本質上,我的想法又和大部分人非常多的不同:我無法認同大部分人在一些普世問題上(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觀點,而我自己的觀點也無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從表面上看,似乎衝突並沒有那麼明顯,但是和別人聊得越深入,我越加感受到,我和他們觀點之間的衝突就如同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和關係一般的人聊得嘻嘻哈哈,卻和關係更好一些的人爭得面紅耳赤。

這種特質並不讓我覺得有多麼「優越」,反而給我帶來了「焦慮」:我展現真實的自己時,會給很多身邊人帶來痛苦,但我又不想這樣。

依稀記得,我一個高中時的朋友曾對我說:「你是一個矛盾體」。當時我還想,這個世界上,又有誰是不矛盾的呢——後來才發現,比起大部分人,我或許更加矛盾一點:當我自己處於舒服的交流狀態時,身邊的人或許會不太舒服,而當我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自己又會覺得難受得很。

當然,這一切都是可以偽裝的。我可以使用一套話術,假裝和周圍人想法一樣,讓大家開心,但我的價值觀又讓我覺得,這麼做是很彆扭的。

所以,應該如何對待這種不同呢?

我也不知道。


卧槽!他們的怎麼這麼短?這是什麼?這麼小?

我是不是生病了?


我早就發現自己和別人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不一樣了。主要是我太悲觀,凡事都喜歡做最壞的打算,比如前一陣我買了兩盒比較貴的口罩,別人就很反對說馬上復工了口罩會遍地了,我就不相信。我特別喜歡,或者說從小看外國小說深受影響,比如哈代我就非常喜歡,喜歡他寫的個人奮鬥的悲劇,越是讀這類小說我就越發的悲觀,對很多事不抱幻想,所以我給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印象,好像就是終日等死,等災難發生,做事都以這事兒根本沒法解決的觀點去,解決。讓人很不舒服,很不痛快,都是負能量,因為我就是覺得人就是瞎折騰沒用,可是這就惹怒了樂觀的人,所以樂觀的人最恨我,而大多數人都是樂觀的,他們都相信世界很美好,充滿希望,只是好事還沒輪到自己而已。我就等死好了,讓他們,奮鬥去吧。


有很多次,這裡大概列舉一下,以後細說。

小學的時候,我從來對那些同學們流行的東西不感興趣。具體就是和那些人聊不來,感覺沒人可以理解我的想法,現在還是這樣,就當是人格特質之一了,沒多在意。

到了初中就開始覺得自己從來都低人一等,感覺像個弱智,因為當時開始經常受校園霸凌,一天被打一次,不過後來升入高中也好多了,但是像是不信任,自卑這種東西也就是這種時候刻在大腦深處的。

高中的時候第一次發現自己不只是喜歡異性,當時被一群女生霸凌,當成樂子(此處含貶義),然後對女性就沒什麼好感,甚至是有些恐懼了。之後一個男生走進了我的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歡他,現在還經常保持聯繫。並且幾個月前迷迷糊糊的差點和一個男生*了(強調:此處是雙方自願)......還好突然清醒,守住了處子之身。

到了大學,我遇到過可能是最嚴重的問題來了。話不多說具體看圖。

&-->

這一個月以來出現了 _ 殺傾向,各種慾望減退,開始依賴酒精等一系列問題,然後經 @煢月 督促,去了醫院檢查,結果和上面顯示的一樣。現在正在考慮是否按照診斷書上說的「家屬陪同」再去一次。


推薦閱讀:

我不喜歡現在在新班的人際關係,感覺在新班交往到的人都挺勢力眼的,跟我的那幾個真姐妹完全不一樣(長)?
人的性格是不可能改變的嗎?
一個人長得不好看,性格不好,沒有錢,學習不好對社交感覺害怕和焦慮,應該怎麼辦?
和出國多年的母親關係疏遠,一點都不想她怎麼辦?
家庭環境造成的價值觀念不同的倆人會有好結果嗎?

TAG:心理學 | 哲學 | 人生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