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為什麼一直是苦的?

中藥歷經幾千年的傳承,到如今也很受歡迎但是它為什麼一直是苦的?沒有甜口的中藥嗎?還是我們光傳承下來了並沒有改良,才導致中藥一直是苦的。


其實拿單味葯來說很多葯都不苦

比如 黃芪、甘草、熟地、黃精、桑椹、枸杞、麥冬等都是甘甜的。

梔子、山楂、烏梅、金櫻子等是酸溜溜的

麥芽、薏苡仁、茯苓、石膏、龍骨、牡蠣、瓦楞子等都是淡淡的

還有喝著辣嗓子的、麻嘴的……等等。

拿復方來說:桂枝湯、甘麥大棗湯、小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補陽還五湯等也不苦的。

但是,苦的力量遠遠比甜的力量要強,

即使是一個很甜方子只要加入苦參、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 等整個方子都會都會變苦,

本人曾親測杯中泡少量黃連水,加三五匙蜂蜜,然甜甚難抑苦仍難以入喉。

也如 @桃之助必須死 所言。一白遮百丑 一苦蓋所有,哈哈哈


總的來說,中藥裡面,常見的三四百種臨床開方需要用的中藥,70%以上的中藥都是植物的根或者根莖。

絕大多數的植物的根或者根莖就是苦的,特別苦,你問我植物的根,樹枝,為什麼苦,這就要問造物主了。

他為什麼把植物的樹枝,樹葉,根造的那麼苦,卻把果實和種子造的非常甜。

所以,中藥治病也是真,療效慢是真,味道特別苦,難以下咽也是真,所以現在中藥才被開發,就是因為喝不下去。

但現在的人為了money和利益,把中藥最重要的療效完全忽略了,劑型改變了很多種,可以用兩個詞語來形容——五花八門,匪夷所思。

改變劑型且作妖的前提是療效,療效,療效,重要的詞說三遍。

但這些人在短期利益面前根本顧不了那麼多。

中成藥,大丸子,你就算把一整盒的葯吃了,病還是不會好,身體還是老樣子。

中藥熬出來就是一鍋黑乎乎的湯藥,但凡有點化學常識的都知道,中藥就是花花草草的根,這些根裡面肯定含有各種化學成分,都放在鍋里高溫煮半個小時,肯定發生了複雜的化學反應,喝下去,也不知道到底是哪種化學成分治病,反正喝了有用就行。

但有人自作聰明,把每一種花花草草的根裡面的成分都分別煮出來,然後分開收集起來,到時候就直接把直接煮出來的成分按照需要的量,倒出來放一起,吃下去。

少了一個重要環節,放在水裡高溫煮,讓它們之間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為了簡單,直接拋棄了。

或者更簡單,把所有藥材都打碎成粉末,直接整成一個個能噎死人的大丸子,還是把最最重要的煮,這個環節省略了。

這樣一來,吃的中藥就不會那麼苦了。畢竟你都不用喝一大碗熬過的黑乎乎湯藥了,因為人家直接都不給你熬,省去了這個步驟。

治病的話,有條件的話,根據病情還是選擇中醫的傳統湯藥比較靠譜,或者湯藥加丸劑服用,尤其對一些長期的慢性病,確實需要湯藥和丸劑雙管齊下,這種治法在古代已有之。

普通的急性病,拉肚子,吃撐了,夏天暑濕感冒,跌打損傷。

現在也有一些比較成功的中藥被開發出來了,急救的滴丸,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噴霧劑,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止咳糖漿等等,這些效果也立竿見影,就不用專門找醫生熬藥,吃這些中成藥效果更快更便捷。

還有最最重要治療瘧疾的青蒿素,屬於中藥裡面一個高級的發明和玩法,沒必要還非要找著青蒿搗碎,病了直接打一針就好,保證藥到病除。


怎麼可能呢,苦的葯一般都是清熱或者燥濕的比較多,大多都偏寒涼,用於炎症熱證,此外大部分葯都沒有苦味,反倒有一股酸味,因為中藥飲品保存需要用到硫磺,所以有股怪異的酸味。

如果你喝的葯都是苦的,可能你是熱證吧


從進化的角度講,苦是人體的保護機制。只有覺得糧食蔬菜是甜的人,才會活下來。絕大多數中藥不宜日常服用,吃的時候身體自然會發出信號,警告你,這個東西很可能有危險。如果一個人覺得大黃和夜明砂很好吃,這個人天天吃這些,那麼怕是活不了多久。


中藥苦的不一定難喝,其實還有甜的,酸的,辣的等更難喝。

中藥是治病的,飯菜是養人的,生病後正常飯菜吃不下,才需要用中藥來糾偏,從這點看,中藥什麼味道是次要的,關鍵是能否儘快解決問題。

都說黃連是苦的,但事實上,真正濕熱病人需要黃連的時候,雖然口很苦,但喝下去會很舒服,等病去的時候,喝下去的黃連會覺得反胃,這個時候事實上在說身體已經不需要黃連了。


推薦閱讀:

TAG:中藥 | 中草藥 | 中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