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爸爸去哪兒》第六季的楊爍和楊雨辰父子?
一
最近大家鋪天蓋地的都在罵楊爍。
以前我們吐槽的都是喪偶式育兒,或者詐屍型育兒,討論很熱烈,人群還是有一些局限,而到楊爍這裡,嘩的一聲就爆了——
畢竟對於前面這兩個,基本上下場來撕的都是我們女的,而對於楊爍,是連好多男的都看不下去了。
聽名字不知道這人是誰的朋友,來,我們感受一下他的代表作 ↓
&-->抱著吃瓜的心態去看了那個讓楊爍喜提熱搜的五分鐘視頻,又刷完爸爸去哪兒第六季(現改名為《一起出發吧》)先導片加上前兩期,我真誠的覺得,
就這樣簡單的罵一罵,實在是糟蹋了如此寶貴的一個瓜。
同學們,我們做父母的,怎樣穩准狠的毀壞一個小孩內心最珍貴的東西?對於這個問題,楊爍拿出的是一個超鮮活的範例。
堪稱經典。
不容錯過。
還沒有看過的朋友,強烈建議你上微博搜一下這個5分鐘的視頻(關鍵詞,楊爍教育方式)。
只要5分鐘,撲面而來的窒息感,你值得擁有。
二
嫌麻煩的朋友,不要擔心,下面我將逐條對視頻做出說明。
畢竟不能讓我一個人窒息。
視頻截取自節目第一期,所有人來到海拔4000米的稻城亞丁,一下車,楊爍就瞬間進入了狀態——
先是對兒子楊雨辰的行走路線表達了第一次的不滿意,至於為什麼不滿意,節目當中楊爍本人並沒有做出任何說明,經過廣大網友熱烈討論,猜測他可能是認為車子停下之後從後面繞著走更安全。
他是怎麼表達不滿意的呢,他直接說,
楊雨辰!
我從哪邊走的?
走回去!
&-->楊雨辰乖乖重走了一遍。
別著急,這只是熱身,因為接著楊爍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對兒子的著裝表達了第二波的不滿意:
衣服能拉好嗎?
所有人都在等著你啊!
快點!!
衣服拉好!
&-->接下來是短暫的第三波和第四波的不滿意,催楊雨辰「快走!」。
以及,「包背好嘍!」
然後針對走路姿勢的第五波來了:
走路不會走嗎?腳尖沖前!腳尖沖前!!
走回來!
不會走是吧?不會走是吧?
跑上去!
能走直路嗎?腳尖沖前!會不會走?會走了嗎?
&-->朋友們,我為什麼說這個示例寶貴呢?因為在這樣密集的炮火里,楊爍根本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意思,立刻又給了觀眾更猛的一擊——
第六波,楊爍欲擒故縱,感慨一句風景太美了,問楊雨辰要不要一起合個影,他說,你要不要拍?拍還是不拍?
楊雨辰戰戰兢兢的走過去,還沒琢磨出來要怎麼回應才能讓父親大人滿意,楊爍又表態了,他說
我不想跟你拍。
當然了,雖然嘴上說著不願意,但楊雨辰應該是比較熟悉楊爍的這一套偽裝術的,最後還是小聲的說了一句「拍」,然後小心翼翼的配合著爸爸,拍了一張合影。
&-->
然後本次視頻最大的高潮來了,不滿第七波:
之前楊雨辰選的是5號房,因為他認為5是自己的幸運數字,結果走著走著發現,5號房是所有房子當中,最遠的那一個。
楊爍立刻拿出了自己的最佳戰鬥狀態:
(工作人員表示海拔高孩子可能不舒服,爸爸可以適當抱一下)
我不管,他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呵呵,太棒了。
這個是不是我要選的(1號房)?你要選5號,棒棒的。
(楊雨辰高原反應以及開始大喘氣了)
你能不能快點?
不能我再讓你跑到村口再走回來。
如果先讓我跨進門檻,就從頭再走一遍!
(終於到達,站在陽台上看遠處的風景)
美不美?值不值得?呵呵,讓你再跑遠點你更值得。
下次你選幾號?1號?下次1號在最遠!
&-->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在這短短五分鐘對話里,楊爍一共集中表達了7次不滿意,其中有16次自帶怒氣值的祈使句,以及14次陰陽怪氣的反問句。
正常的對話,積極的或者平和的情緒,出現的次數,
是零。
三
很多人都從這個視頻里嗅到了一股濃濃的「爹味」。
所謂的爹味,就是雖然你是我兒子,但我希望在我面前,你就當好一個孫子。
而為了讓你意識到,自己只有當孫子這一條路可走,我會抓住每一個機會,來全方位的針對你這個人。
先說你走的路線不對,你改正了,我就說你衣服沒弄好包沒背好走路速度太慢。
這是從各個角度正面的找茬。
然後是更高階的正反打——引誘你,讓你以為爸爸想要的正確答案是拍,然後再給你猛然一擊,告訴你我才不想和你拍;再誘導你,讓你以為下次聽爸爸的話選爸爸喜歡的數字就好了,然後再諷刺你,說下次你選那個就最差。
所以你看,楊爍各種批評兒子,各種糾正兒子,各種強調我對你錯,但是這個對與錯,有明確的一個規定在嗎?
沒有的,他不解釋,他也不打算跟孩子講道理。
他只是在向孩子傳達,
爸爸就是道理。爸爸最大。你作為兒子,你要聽話,你要去適應他。
&-->
這就像什麼呢?
打個比方。
小孩最開始都是一粒種子,然後種子發芽,長出主幹,伸出枝丫。
正常的狀態下,肯定是先讓他長大,然後再開始逐漸的給他修剪枝丫,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棵小樹苗,它既能保有自己健康的生命力,又能有足夠的適應性。
而楊爍乾的是什麼呢?
是你伸出一個枝丫,我就咔嚓給你砍下,再伸出一個枝丫,我再咔嚓給你砍下,這樣被砍的次數多了,你學乖了,知道要先揣摩我的心意,然後你以為你揣摩對了,你試探著重新長出一個枝丫,
很好,我再咔嚓給你砍下。
這樣砍的次數足夠,樹就死啦。
然後我再把死掉的根挖掉,高高興興的把你變成一塊木雕,完全合乎我的心意的,沒有生命力的一塊木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完視頻會感覺窒息,因為他破壞的,是一個小孩最寶貴的東西。
這個東西叫自我,也叫內在的生命力。
四
自我是什麼?內在的生命力又來自於哪裡?
是那些我想要的,我想做的,我選擇的,我喜歡的,我願意的——對楊雨辰來說,就是他最開始選擇的路線,就是他喜歡的幸運數字5。
也許有時候它們是錯的,但是你不能一點空間都不給它們留。
那樣樹就被憋死了。
而我們在整個節目當中看到的是什麼呢?
是楊爍用同樣的方式「教」兒子怎麼疊衣服,是明明楊雨辰已經累得睡著了非要把人家拉起來洗腳,洗完了又陰陽怪氣的說,你要通過我對你的付出學會感恩喲,你到現在都還沒有對我的付出說一句謝謝呢。
村長看不下去,想讓楊爍鼓勵孩子一次,誘導了半天,楊爍也不吭氣,最後是楊雨辰控制不住自己,哭著撲到他懷裡喊爸爸, 然後他來了一句,
&-->剪輯出來的將近4個小時的節目里,只有唯一的一次,楊爍主動的去擁抱孩子,是和當地孩子的背詩比賽,楊雨辰表現實在不錯,楊爍喜笑顏開:
&-->他高興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兒子給他長臉了。
還是緊緊的圍繞著他自己。
而當一個小孩,拋掉了自己的枝丫和主幹,轉而用盡所有的心思和力氣,去適應父母,適應外在的環境,
這樣的成長,還有什麼意義?
五
據說楊爍這樣的狀態,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他從小跟自己的父親關係也不好,據說父親打他打得很厲害,甚至可以到報警的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很早就逃離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們說,在正常的父子關係里,一個健康的父親,是可以給出空間,並且交出自己,讓自己作為一個客體,被兒子使用,或者作為一個容器,給兒子療愈。
精神分析管這個叫弒父。
真正完成了弒父的男孩,才能向男人開始轉化,並最終成為另一個健康的父親。
楊爍顯然沒有。
不僅沒有,他也把自己變成了父親那樣的人,弒父不成,轉而就去弒子。
怎麼弒呢?
就是把兒子當做自己的客體來使用,讓他完全按照父親的心意活著,並把他當做自己的容器,朝兒子身上傾瀉自己的負面情緒,讓他來替自己承擔。
這就是所謂的軍訓式育兒,對楊爍本人的心理意義。
他甚至在不經意間,說出了自己的心理邏輯——
後期採訪時工作人員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嚴厲,始終都不肯給楊雨辰鼓勵,楊爍是這麼回復的,他說,我最擔心的就是,他跟這幫小朋友出去之後,他光想著自己。
&-->就,怎麼說呢。
讓人好想馬景濤附體,大喊說你清醒一點,在你們父子兩個人的關係里,光想著自己的,
是你啊。
六
不知道節目播出以後,面對這麼多的批評和指責,楊爍能不能站穩自己,然後開始有一點點的反思。
我想起節目播出之前,拍過一個很溫情的短片。
在短片里,楊爍一臉慈父的說,
親愛的兒子,未知讓人恐懼,但我們依然要出發去探險,別害怕,守護你內心的那盞燈,永遠不要讓這光熄滅。
&-->我個人真的,很想建議楊爍,把這句話抄寫500遍。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懶媽不懶啊
ID:lanmabulana
前心理諮詢從業者,本碩搞精神分析的
一個有點懶,還想把孩子帶好的媽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幾天,《爸爸去哪兒6》改了個名悄咪咪播出了,第五季的小甜椒Jasper也回歸了,開頭米粒媽就被楊爍的兒子楊雨辰圈了粉,真的是超級溫柔、乖巧、懂事。
妹妹要喝水了,他立馬去弄:
&-->妹妹哭了,他溫柔地安慰:哭了就不漂亮了。
&-->耐心勸妹妹和Jasper一起玩:
&-->看完米粒媽心都化了,簡直就是一個小天使。
結果楊爍一出場,對,就是那個演了小包總,後來在油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楊爍,氣氛瞬間就變得緊張、壓抑。
&-->楊爍一臉嚴肅的問兒子有沒有看書,兒子回答說昨天就看了,楊爍就讓兒子把書拿過來檢查,問講了什麼故事。
楊雨辰回答後,楊爍不滿意,非常凶的說:「看完了還不知道什麼意思,重新再看。」
&-->這還是剛剛開始,之後的旅途中,楊爍更是各種刁難、責備兒子,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楊雨辰的無助、委屈。
在到達目的地稻城亞丁的時候,下車後,楊爍發現兒子沒有和他往同一個方向走(一個從車頭走,一個從車尾),楊爍馬上吼到:走回去!
&-->於是兒子又回到下車的地點,按照楊爍的路線又走了一遍……
看到這米粒媽滿臉問號,下個車從哪走不是走,難道只有隻有楊爍你走的路通向羅馬?
接著他又不斷呵斥兒子的穿著、走路姿勢。
&-->因為腳上穿的靴子有些大了,楊雨辰走路還是歪歪扭扭,楊爍怒了,把兒子叫住,讓他跑回原地再走回來。
&-->這是在高原地區哎,這樣來回折騰,別說是孩子,大人都受不了,但楊雨辰沒有反駁什麼,而是乖乖跑了回去。
再走回來時,楊雨辰已經累得氣喘吁吁,楊爍看到風景不錯,想拍照,就用不容辯駁的語氣問兒子拍不拍照,完了還來一句「我不想和你拍。」
&-->What???明明是自己想拍照,反倒顯得是自己給兒子面子才拍的,真的很無語,看看楊雨辰一臉被迫的樣子,是樂意拍照的樣子么?
&-->到了選房子的時候,楊雨辰選了5號房,楊爍問他為什麼選5號,他滿臉笑著說:「5是我的幸運數字啊。」
&-->結果楊爍聽完,來了一句:但5不是我的幸運數字啊。
&-->孩子的興奮,當下就被澆了一盆冷水。
因為5號房在最高最遠的地方,節目組對楊爍說,如果孩子不舒服,可以適當抱一下。
&-->楊爍立馬回答:「我不管,是他要選5號房的。」
&-->走在路上,楊爍還不停地對兒子說:「是你要選5號房的,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么?」
&-->途中楊雨辰累得氣喘吁吁,臉色蒼白,楊爍還一直催促兒子走快點,還不斷嚇唬說:「再這麼慢就讓你跑到村口再走回來。」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楊爍問兒子下次選幾號房,楊雨辰哭著說選「1號」。
&-->楊爍又語氣兇狠地說:「1號,下次1號會更遠!」
&-->之後屋內收拾行李的時候,因為兒子疊衣服不太熟練,楊爍非常暴躁:「衣服不會疊嗎?!」「之前不是已經教過你了嗎?!」
&-->在短短十多分鐘視頻里,楊爍狂吼了兒子十幾次,好幾次米粒媽都覺得他會伸手打孩子,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完完全全就是「PUA式育兒」。
整個過程中,楊雨辰沒有任何反駁的話,也沒有生氣,沒有爭論,爸爸說什麼他都照做,什麼命令都執行,全程都在看楊爍的臉色。
在爸爸身邊和在朋友身邊,楊雨辰真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大家可以看一下視頻,配合語音,真的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楊爍的暴躁。
&-->看完除了心疼還是心疼,即便孩子不聽話,也沒必要這麼吼吧,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何況楊雨辰是這麼暖心、懂事、溫柔的孩子。
也難怪一邊倒的批評楊爍的教育方式了:
&-->&-->楊爍後來解釋說,自己之所以對兒子這麼嚴厲,是為了讓他體驗做這些事有多難,讓他學會承擔、學會獨立,並表示不會放棄這樣的教育方式。
&-->我???
這不僅僅是嚴不嚴厲,凶不凶的問題了,在楊爍眼裡,兒子做什麼都不對,做什麼都是錯,不停地否認、責備,從不讚揚,言語里也是各種冷嘲熱諷和打擊:
你下車的方向不對;
你選的房子不好;
你走路太慢;
你連衣服都不會疊;
……
《正面管教》這本書曾寫過一句話: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楊爍把對孩子的關心全都轉化成吐槽和打壓,甚至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愛的表達」,卻不知道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從小被打擊、得不到認可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知乎上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有人說,對家沒有歸屬感,內心永遠會比較孤獨,始終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
有人說,情緒非常容易受影響,習慣察言觀色,對氣氛過分關注;
有人說,永遠覺得自己差勁,不自信;
有人說,經常覺得自己很垃圾,什麼都做不到最好,活著都是浪費,沒辦法信任別人;
有人說,我在父母眼裡就是個窩囊廢,從來沒有被信任、被認可過,從小我內心就極度自卑、不自信,感覺自己就是個渣滓,有時候真的想離開……
還有人說,已經決定有一天去自殺……
&-->父母的口不擇言,很多時候就會成為殺死孩子的利刃。
有個老藝術家,女兒都讀到了常青藤博士,但她依然對女兒有很多的不滿意,有次她去美國看望女兒,因為一件事又指責起女兒來。
女兒問她:「我是不是永遠沒有辦法讓你滿意?」她回答說:「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么?」
女兒聽完,縱身翻下陽台,再也沒有救回來。
&-->父母的一句否定,不僅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甚至會摧毀孩子的一生。親子關係的脆弱性就在於,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也可以下地獄。
&-->很多人甚至一生,都在等父母的那一句肯定。
在《奇遇人生》里,范曉萱接受採訪時說,有一次她接到媽媽的電話,電話里媽媽對她說:我把你表演的視頻看了一遍,媽媽想跟你說,你真的很棒。
&-->這份肯定,在十幾年後姍姍來遲,范曉萱壓抑著情緒告訴媽媽說:「媽媽,謝謝你,你給我的肯定永遠不會太晚,那個對我很重要。」
&-->再次提及的時候,范曉萱依然泣不成聲。
范曉萱在17歲大火之後,決定拋去「大魔女」的形象,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成為一個搖滾歌手。
當時很多人都質疑她,而最讓她覺得難過的是,一直相依為命的母親也非常不理解她。
那一段時間,她患上了抑鬱症,並且一度想輕生。
後來她自己走出來了,但不被媽媽認可的心結依然存在,所以即便過了十幾年,媽媽的那份肯定,對她來說依然是莫大的鼓勵。
&-->而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等不來父母的那句認可,心裡的傷口,也永遠沒辦法癒合。
硬漢姜文,在《十三邀》節目里曾坦承:「我平常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
一個手捧無數獎盃、獲得無數榮譽,一輩子的成就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大導演,竟然會沒自信?
這份不自信,恰恰是來源於他的媽媽。
姜文說,他考上中戲的時候,媽媽只是把錄取通知書拿過來看了一眼就扔到一旁,對姜文說:「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沒有任何誇獎,臉上也沒有任何喜悅的表情。
長大後,姜文給媽媽買了大房子,但是媽媽也不住,她還是住在自己的小房子。
&-->姜文說,他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得到母親的稱讚,不知道怎樣做媽媽才會為他做的事情高興。
&-->姜文的母親前年去世了,最後他說:「我媽媽去世了,可她最終也沒有誇過我。」
即便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也敵不過媽媽的一句否定,只有父母親口說出來的肯定,才能徹底抹去孩子的自卑和心虛。
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的那句道謝,卻不知道,孩子一輩子也在等父母的那句肯定。
&-->米粒媽的青春期,也曾深深體會到不被認可的憤懣與委屈。
在我小學階段,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我估計他受周圍北歐同事和公司文化的影響,逐漸學會了外國家長狠狠「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都大力鼓勵我。有一次,帶著我去印度老闆家裡做客,他鼓勵我說英文。
一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這種,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豎起大拇指,大大增加了我對英文的自信心。
&-->我四五年級的時候,想辦一份「報紙」,可那時候誰家都沒印表機。米粒姥爺就帶著我手抄手畫的報紙去公司,趁午休沒有其他同事在的時候複印幾百份,再背著沉甸甸的報紙擠兩個小時的公交回家。
後來,我開始有了「主編」、「專欄作者」,全校同學都在傳閱和討論我的報紙,真是非常寶貴、令人自信滿滿的經歷。
去年小學同學聚會,居然還有個女同學,現在還保留著我幾十年前的報紙!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姑娘,變得特別自信、開朗。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海淀最頂尖的牛娃堆里,我大量掉頭髮、經常掉眼淚、壓力大到初中三年都沒長個兒(這就是我為什麼現在還是哈比星人)。
關於我在海淀最頂尖的X大附中被碾壓、逆襲的經歷,可以看這篇全網1000萬+閱讀的爆文《上了好學校才知道,讀書無用騙都是騙人的》。
那幾年真的好難好難,我夜以繼日地拚命學習,結果卻是外有學霸們用成績碾壓,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
&-->那段時間我真的壓力特別大,幸好還有米粒姥姥不斷安慰我,告訴我只要努力了,不管怎樣,在她眼裡我都是最優秀的。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都水火不容。
直到我去美國,每周只能視頻一次,中間隔了一個地球的距離才逐漸「距離產生美」。
後來我回國創業,有了自己的小事業,公司發展越來越好,也算是有了一點小成績,米粒姥爺現在會當著我的面,肯定我的成績,在親戚朋友那裡,也經常說女兒是他的驕傲。
雖然米粒姥爺的再次肯定遲到了六七年,對我來說,依然是內心最溫暖的力量。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他們往往不知道,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一味地苛責、打擊、否認,只會撕裂孩子渴望價值的心,信奉打擊教育,往往是只有打擊沒有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對孩子來說,得到父母的肯定,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成為孩子日後戰勝失敗、打擊、嘲諷的巨大能量。
只有父母接納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才能自信地、昂首挺胸的大步向前,才能眼裡有光,心底有愛。
近期看了爸六 楊爍那張黑臉和凶吼 別說楊雨辰了 咱看的人都嚇得一抖擻 印象深刻的是下車的時候 楊爍與楊雨辰下意識往兩個方向走 結果楊爍讓他重走一遍 按照他的路程 這是個啥爹啊 走路姿勢不對 重新走過 我天 做楊爍的孩子太難了
看了三期,太心疼楊雨辰了,他那麼乖。 真的慘。
我覺得這暴露了現在一部分家庭的現狀
不乏有家庭有這種或類似的教育方式
我們家就是,只不過沒這麼外顯,我認為是軟語言壓迫
性格養成和生活環境,父母的教育理念,方式很有關係
我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就是放學回家不寫完作業不能吃飯,放假不可以在外面玩很久,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又或者你必須做這個,你必須做那個,沒有自己選擇得權利,我所有的想法通通都會被否定,從來都沒有人會鼓勵我
所以我變得內心很敏感
所以我慢慢的開始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我想去做,口頭語也變成了,嗯可以,我都行,隨便
我也變成了所有家人親戚口中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我不是沒有話要說,是不說,不想說,每次話都沒說完,就會有一個否定的答案丟過來,漸漸的我也就不說了,反正也沒有用
我不敢說全部,但我覺得大部分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小孩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可能我也是,只是我自己都不知道。
我感覺他好像不愛自己的孩子,言語里的惡毒和咆哮,沒有一點兒愛意。感覺他孩子是他仇人一樣。尤其在楊雨辰大哭那一段,他不停往後縮,就根本不想安慰楊雨辰。別的人就算是生氣的對孩子,也會有溫柔的一面,他是真的沒有。
其實就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從才不參與小孩教育的人,更甚至是沒有陪伴的人,其實他自己都不是一個成熟的男人,帶著娃來撈金,通過吼叫來表示自己的教育有多嚴厲,自己是多麼合格的一個父親。
推薦閱讀:
※教育應該有門檻么?
※說一件讓自己憤怒的事?
※心疼,看著一個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掇學、嫁人、生娃,這問題到底出在哪?
※什麼樣的老師能讓孩子受到專業的鋼琴教育?
※新教師如何和校長、老教師搞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