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覺得孩子脆弱,他們的童年是什麼樣的?
看到一些有關00後心理問題的文章,有很多父母認為這一代年輕人太脆弱了,一點坎兒就邁不過去,自己當年多麼苦多麼窮也沒想不開,而很多00後認為父母只提供了物質上的支持缺缺少精神上的關愛和理解。
我很好奇,在物質普遍匱乏的年代,父母那一代人是如何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我個人有幾點猜想:
1 物質需求無法被充分滿足時精神需求會被忽視或是隱藏或是"消失"。
2 物質匱乏時人的精神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與物質需求"重合",即當一個人滿足了自己或被滿足了物質需求時精神需求也得以滿足。
3 父母生活的那個年代大環境滿足了精神需求。
我對於很多書中的知識理解的不透徹,對父母了解也不多,所以希望大佬幫忙解惑、糾正錯誤觀點,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深入了解那個時代。
你的那三點「猜想」都很精準,都說到了點子上,還想多了解些什麼呢?
現在的家長基本上都可以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普遍對孩子「照顧」過頭了。
家長大包大攬事無巨細,不給孩子鍛煉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的空間,孩子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碰到自己的事不會處理,遇到挫折就顯得很「脆弱」。
原來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長基本上對孩子都是「放養」的,孩子反而個個精神飽滿,皮實耐艹。現在孩子都被家長「培養」成了溫室里的花朵,觀賞性大過實用性,能不脆弱嘛。
吃過太多的苦
物質缺乏 從小被粗暴對待
最近在看一本書,叫《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他裡面提到,我們對孩子做出的反映,也是我們童年時期經歷的一個反映。
其實都一樣,只不過經歷的太多,覺得哭沒什麼用,還會讓其他人覺得心煩吧。
因為經歷不同
父母那個時代的物質需求大多會大於精神需求,很多時候都處於一個勉強填飽肚子的狀況,所以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而現在的青少年衣食無憂,又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接受的很多精神思想都屬於新時代的產物。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最底層的只能是物質需求。因為只有衣食無憂才會有時間去想自己想要什麼,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父母所在的那個時代可能只需要一場電影,甚至是一檔電視節目就可以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現在的小孩子,手機電腦、iPad普及,想要的電視電影只需要通過電子產品都能輕鬆的獲得。相對於父母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現在的小孩子更加容易。
回到問題,孩子的脆弱不是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不夠豐富,而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接受的很多東西讓他們在對面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正確的判斷。之前流行的喪文化,現在的雞湯文,毒雞湯,在小孩子還沒有完整的三觀之前很容易被誘導。從而在很多時候的決策乃至於選擇時都會聽從所謂的雞湯。
其次,每個時代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同。在現在這個時代,父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不能輸在分數線上成為大多數人的觀念,孩子只要分數達不到父母的期待,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並不是孩子沒有壓力,只是他們的壓力不同。
最後,還是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多交流,知道孩子的需求和目標,緩解孩子壓力,還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