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刺激生長激素?
想長高,都19了,方法都試過就是沒長高過,只有斷骨增高和打生長激素沒試過,不過那些都風險太大,而且有副作用價格還挺貴。
骨骺閉合了再怎麼刺激生長激素也不會長高啊!而且我要糾正一下,生長激素已經在臨床應用三十幾年了,全球審查最嚴格的機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早在2003年就批准生長激素可以用於治療特發性矮小症(非生長激素缺乏,目前找不到病因的矮小),在美國日本,生長激素治療矮小症已經納入國民健康計劃,歐洲內分泌協會早在1993年就宣布生長激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
請非專業人士,不懂兒科內分泌學的醫務人員,不要再隨意"科普"生長激素的副作用,否定一款好的藥物,讓真正患矮小症的患兒得不到治療!
有些對生長激素敏感的兒童,可能會有甲狀腺低下,補充甲狀腺素就好了;一過性血糖升高,一般不會超過正常值,停葯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水鈉瀦留,不影響生活學習的情況下,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這些副作用都是可逆的,就是說發生了副作用,停葯一段時間就會自己恢復了。根本就沒有像網上傳的會引起肥胖(那是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更不會引起肢端肥大症(那是要骨骺閉合情況下,分泌幾百上千倍的生長激素才會造成的)。
所以,矮小的兒童,請上專業的醫院兒科內分泌去就診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首先,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而不等速的過程,不同時期孩子的生長速度並不相同。很多正在使用生長激素的家長,看孩子短期內身高並沒有實現有效追趕,心中不免著急,甚至對生長激素療效產生懷疑。其實一般情況下應至少治療6個月到一年,醫生才能觀察出生長激素的療效。家長覺得「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後孩子就會快速長高」,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自然規律。
其次,我們探討生長激素療效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孩子開始治療的時間以及能否堅持注射用藥兩方面。孩子5歲開始治療和10歲再來治療,對最終身高的影響會有明顯差距;孩子每天堅持注射和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心態來操作,結果也一定是不同的。治療開始時間取決於家長,而能否堅持治療則更多取決於孩子。
生長激素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相比短效生長激素,長效生長激素能更好地模擬人體生長激素多次脈衝式的分泌,也能更好地模擬生理脈衝的生物學效應,治療優勢明顯;另外,長效生長激素不用每天注射,一周只需注射一次,一年減少313針,孩子痛苦少了自然更願意配合,用藥依從性提高了,治療療效自然更有優勢。
副作用=危害大?莫要誤解誇大其詞
人們口中所謂的副作用只是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不良反應是在藥物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由於藥品質量問題或用藥不當所引起的有害反應,如藥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過敏反應以及致癌致畸作用等,這些不良反應有些是在藥品質量有問題或者用藥不當時才會出現,有些在質量檢驗合格、臨床上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況下即可發生
如果發現孩子比同齡孩子的平均身高矮5公分以上或者長期坐在班級前二排、發現褲子穿了兩三年也不見短等情況,就應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檢查了。身材矮小在臨床上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孩子的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孩子生長的空間及潛力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另一方面,矮小兒童的治療費用跟體重成正比,孩子的體重越重用藥劑量就越大,治療費用就越高。一個體重15公斤的矮小兒童治療一年花費2萬元左右,一個40公斤的孩子一年則要花費約6萬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國內矮小兒童接受治療一般比較晚,70%患兒開始治療的年齡在10-13歲,而國外矮小兒童的治療一般在6歲就已經開始。
而治療兒童矮身材的唯一安全有效藥物就是生長激素。目前,已上市生長激素產品劑型主要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短效又可分為粉針劑、水針劑。全球第一支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於 2014 年由金賽葯業研發上市。長效水劑與短效產品相比,不僅涵蓋液體製劑所有優點,更大的區別在於注射的便利,一周只需注射一次,告別每天注射痛苦。使用者從每年365 次注射減少到52 次,結束了生長激素問世以來需要每天注射一次的治療歷史,提高了用藥的依從性。目前,全球生長激素研發已全面步入長效時代,中國原創已走在世界前列,領先全球。
目前來源於國內外的治療資料顯示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不會增加無腫瘤患者新發惡性腫瘤(如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或顱外惡性腫瘤等)的發生風險。對腫瘤已治癒者,目前的數據未能表明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會增加腫瘤的再發風險。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也不影響腦腫瘤、顱咽管瘤、白血病的複發。
一方面,生長激素通過刺激肝臟等組織產生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IGF-1) 發揮其生理功能,促進骨骼生長;另一方面,生長激素直接作用於生長板,刺激骨細胞代謝,從而使孩子長高。青春發育期時,生長激素在性激素的協同作用下,更進一步引起身高快速增長。
在餐後3小時進行適量的運動,此時胃裡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以空腹的狀態運動,有利於分泌生長激素,而適量的運動也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 其次,我們探討生長激素療效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孩子開始治療的時間以及能否堅持注射用藥兩方面。孩子5歲開始治療和10歲再來治療,對最終身高的影響會有明顯差距;孩子每天堅持注射和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心態來操作,結果也一定是不同的。治療開始時間取決於家長,而能否堅持治療則更多取決於孩子。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為了孩子的身高發愁,即便繞過種種誤區,好不容易找到了正確的就診途徑,但一說到需要使用生長激素就滿腹疑慮,面對藥品的選擇時更是無限糾結。如何挑選生長激素?哪種劑型更適合你的孩子?哪種生長激素效果更好?今天,測評小組將兵分幾路,針對家長們的困惑,邀請多位三甲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領域知名專家,從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角度出發,對市面上生長激素的品牌產品信息進行詳細解讀,希望能給迷茫的父母們一點幫助。相知必要先相識,萬事萬物皆如此,生長激素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先細數下目前國內上市的生長激素主要品牌,做到心中有數。
國內主要生長激素產品綜合信息一覽表
&-->上圖只是大體展示了國內主要生長激素產品的概況,具體回到該如何挑選一支適合孩子的生長激素呢?別著急,咱們一步一步往下看。
&-->面對眾多的生長激素品牌及產品,許多第一次接觸的家長朋友們都是傻傻分不清楚。如何學會化繁為簡,在眾多信息中清晰了解其中的差別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博導 北京協和醫院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伍學炎
Q:生長激素有哪幾種?有什麼區別?
A:根據生長激素製劑的形態可分為凍乾粉針劑和液態水針劑。天然的生長激素本來就是以液態形勢式存在於體液中的。最初,為了解決生長激素長期儲存的難題,且同時又受到早期製劑技術的限制,只能將其進行低溫脫水製成凍乾粉針劑,就像冰箱發明前,人們普遍只有將鮮肉腌制後風乾製成臘肉,才能達到長期保存不變質的目的一樣;另一製劑,則是以更為生理和自然的液態形式存在的水針劑型。與凍乾粉針劑相比,水針劑分子結構更接近天然,純度和活性更高,抗體更少,使用更方便。顯而易見,後者是製劑技術進步的結果和產物。
&-->另外,按作用時間長短,生長激素又可分為短效和長效製劑。短效包含凍乾粉針劑和短效水針劑;長效製劑就是長效生長激素水針劑,這是人類製藥史上蛋白質類生物製劑技術的革命性進步!目前,大量的臨床應用經驗已證明長效生長激素水針製劑和短效水針製劑一樣安全、有效。短效和長效製劑除了分子結構和組合的差異之外,它們臨床上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是否需要每天注射。短效製劑每天都要打針,一年365針。長效則可延長到每周一次,一年僅需52針。因此,使用長效製劑的患者,尤其對那些恐懼頻繁注射的患者,和住校、在周末才有機會回家的學生們,以及經常出差的成年人來說,其治療的依從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同時也極大程度地保護了他們的個人隱私。
為了讓家長朋友們更清晰直觀地理解,我們把市面上生長激素品牌按照劑型劃分匯總為下面的圖表形式。
生長激素產品劑型品牌相關資料對比圖
&-->敲黑板:生長激素可以分為粉劑、短效水劑和長效水劑;水劑較粉劑更接近天然的生長激素,純度和活性更高,抗體更少,使用更方便;長效生長激素比短效注射頻率低,每周注射替代每天注射,計算下來每年減少313針注射,孩子更容易接受;長效生長激素的上市代表蛋白質類生物製劑技術革命性的進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