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用我提出的觀點來勸導我。我該回以怎樣的態度?
04-15
我也不是很愛讀書的人,我就自己考慮,覺得有所得,就發表了,所以,不要用,你覺得你發現了,那是你看書少的原因來評價我。我就是想,假設,我真的第一個發現者。
(即使假設,他看到其他類似的說法,但是,他對我說時,感覺和我發表的描述方式和語氣很像,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會很像。判定他是看了我的內容,應該也是可以的)夢見過這種情況,突然想到,就提問一下
任何觀點或者說道理,都有它適用的前提或者範圍。當適用前提不存在了,或者實際情況超出觀點的適用範圍了。你就可以說:這個觀點(在這裡)是不對的,不適用的。古人云「此一時,彼一時」,就是這個意思。
你太高看自己了,基本上任何的思考(除非是科技創新)前人都有過類似的甚至更深入的思考甚至是答案。你確實讀書少,建議多讀書,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這種心態一般出現在小學或者幼兒園時段…
好了,下一個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要跟這種人太深交流,因為這些人不記得感恩,,,哈哈.
我好好想過的,其實每個人的一生是一樣的,只是先後順序而已。
我初中很熱衷網路小說,可能你高中大學才開始看小說。我初中玩電腦遊戲,可能你大學才開始玩遊戲。我初中有女朋友,可能你工作了才體會到那種感覺。
所有的事情不過是先後。就算你發現地球是圓的,即使你證明了,那也只是形式上的,人們只能發現現實,證明的都是理所當然,真的存在創造嗎?
愛因斯坦的哲學觀點是超然,那是指沒有任何根源的想法,那真的存在嗎?
一笑而過。
人都覺得想法是自己的,但其實這些想法都是從別人那兒來的,它是沒法無中生有的。這挺傷自尊的,可事實就是如此。 你認同了這個觀點,於是便把它當成自己的了(不含貶義,客觀事實,你我他都是)。因此很多人說多讀書,為啥子?無數觀點的碰撞,會建立起立體的認知體系,這會讓你的世界更飽滿 。當你的認知飽滿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有點自己的東西。不過關注觀點是誰的沒啥意義,它能帶給我們什麼才是價值所在
王陽明說,知易行難,就算你知道這個道理是對的,但做不到,也只是個知道家。
他用你的觀點來「勸導」你,說明你根本做不到你所說的,那麼你就做到給他看看不就結了?
而且他用你的觀點來勸導你,說明他和你看法一致,也認可這個道理,沒什麼不好啊。多一個人贊成你,有什麼不對?那你應該很高興。
楊絳說過一句話,「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共勉…
推薦閱讀:
※如何與思維比較極端的人相處 ?
※難道我們就必須要承受與年齡完全不相稱的痛苦嗎?
※為什麼好多女性認為自己會有lithromantic?知道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有好感後,你會討厭這份感情?
※有沒有做過一個自己戀愛的夢,醒來還記得他的名字,是一個從來沒聽過的名字?
※易怒、對人有攻擊性、厭煩人和聲音,不想見光,敏感。這些癥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