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破「我執」,什麼又是「我執」?

下面是一位同修對於我執的回答。

說真的我真看不懂。有這些念頭不是執是什麼?根本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我覺得好吃就是好吃,這不是執,我覺得不好吃就是不好吃,這也不是執,我覺得好吃與不好吃是有關係也是沒有關係的,這也不是執,我餓了,這不是執,我不餓,這也不是執,我想,不是執,我不想,也不是執,我有這些念頭不是執,我沒有這些念頭也不是執。

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我說的和佛的有區別么?

感覺你這不是有區別嗎?你這是大妄語啊!


這個問題很直接,屬於基礎知識,值得回答。

回答之前,先分享一個我的武術老師告訴我的道理——基礎並不意味著初級。

很多時候,基礎的東西往往也是到最後關頭還在影響生死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審題:如何破「我執」,什麼又是「我執」。

這個問法有點彆扭,應該先問是什麼,再問怎麼樣。

改:什麼是我執?它有怎樣的影響?

答:我執是一個佛教概念,英語里叫ego,白話文叫自我重要感。

我,指的是自我。執著於自我,即為我執。

那什麼是自我呢?

引用之前一篇長文中的片段:

一個人,憑空生到世上,隨著大腦的發育和對周圍環境人事物的交互過程,我們開始對自身有一個定義,這個定義可以是一種代稱,也可以是一種互相的關係。

最基本的定義就是「我」。

當我有了一個玩著會產生愉悅感的玩具,它的主要關係人是我,那它就是「我的」。

「我」的概念,就從身體延伸到了身體以外,從代稱延伸到了關係。

那麼此時,這個「我」就不只是兩個胳膊兩個腿,顆腦袋一張嘴的人體,也包括所有與我相關的事物。

比如筆者有個本溪的哥們,一口遼寧口音,聊天喜歡說「咱」,咱家最近咋樣,咱爸最近咋樣,咱媽前幾天給我做了頓紅燒肉。

他說的「咱」,就是非東北口音地區說的「我」。

但是有意思的是,他說他媳婦的時候從來不說「咱媳婦」,都是我媳婦咋咋地,哈哈。

那麼,假如有一天我看見他媳婦的美貌,跟他說:就沖你媳婦,你這朋友我交定了!

&-->

然後天天半夜給他媳婦發微信。

我沒碰到他的身體,也沒對他本人口吐芬芳,是吧。

那他為啥要打我呢?

&-->

因為他媳婦在這個事件中,也是他的自我所在。

在這就要引入一個「識」的概念,人的心,細分一下有八種識別能力,分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

末那識的意思就是「自我在處」。

也就是說,不僅身體之內,身體之外的東西,也會被識別為「自我」。

身體叫色身,與色身相關的各種故事,故事裡的人事物,都會被划進「自我」的範疇,這個範疇當做一個集合,叫「化身」。

那這個化身,到底有多大呢?

&-->

從個體的內在到外在,從群體的內在到外在,每個層面都是自我可以投射的地方。

所以,「你是自由的,你擁有一切可能性」這話沒毛病。

但這隻回答了「自我」在哪,沒有回答「自我」是什麼。

第一條公理:宇宙是個整體。

第二條公理:宇宙內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有邊界。

根據這兩條公理,我們嘗試著推導一下。

一個混沌的無所不納的環境中,隨便畫一個圈,這個圈所規劃的這個邊界,划出了一個整體內部的個體。

這個個體要如何確定它有多大呢?如何確定它是否存在呢?

拎著一副中國象棋,老帥是這副棋的一部分。

打開棋盤,有了對面的老將,帥就是楚河漢界某一邊了。

一個事物要確定它的色身、化身的範圍,只能通過「不是它」的來確定。

那麼,

在這片混沌中,嘗試與諸多同構的單位建立緣起,有些會有確切的信號輸入與輸出,有些不會有,有些信號反饋來的快,有些信號反饋來的慢,逐漸的,一個個體就確定了自己的色身,與化身。

一個孩子跟你示好,你冷漠的白了他一眼,你看他還找你么?

你告訴孩子考試及格就當場獎勵一個遙控挖掘機,孩子會很開心,但如果你說考試及格就給他孫子娶個好媳婦,你看他信嗎?就算你說的是真的,這個獎賞機制的反饋也超出了他目之所及的接受範圍。所以人們願意喝可樂吃肘子大快朵頤,但不願意每天五公里來增強心肺功能。

無形之中,一個年幼的人類會通過與世界交互不斷確定「自我」的色身與法身的邊界。

這個邊界所限制的那個施予者/承受者,就是自我。

那混沌的宇宙里是不是隨便在哪都可以畫個圈?

是不是可以畫也可以不畫?

有意思是,如果宇宙里畫了一個圈,這個圈就把宇宙一分為二,那這個宇宙是不是還可以再畫個圈,一分為三?

那這倆小圈如果有所緣起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有交集,彼此通過對方確定了自己的界限,確定了自己的色身與法身。

如果沒有交集,這倆圈是不是內部還可以繼續畫?

於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前邊說,一開始是不是也可以不畫?

可以,那如果不畫,是不是就依然是一切一體,虛空混沌。

那現在你在這看知乎,這個世界起碼有你,有知乎。

也就是說,我們的世界,你我的命運,是那個已經畫了的可能性,後邊的故事了。

也就是說,「自我」,是宇宙自然演化出來的一種可能性,一種意識結構。

沒有自我,就沒有我們所參與創造的這個繽紛多彩的人類社會,和這個人類社會的一切相關(化身)。

那,沒有自我,會有創造我們的這個世界嗎?

&-->

第一個設問回答完了,什麼是自我,它是一種自然演化出來的結構。

那自我有怎樣的影響呢?

根據「邊界所限制的那個施予者/承受者,就是自我。」

可知,自我一定是有邊界的。

邊界是保護,也是束縛。

我們常說的心理舒適區,就是這個邊界的一個影子。

以前在北京,一個朋友的旅舍里有兩隻貓咪,這倆貓咪都喜歡喝魚缸里的、花盆裡的水,給它倒食盆里的卻不喝,為啥呢?

因為百萬年的歷代祖先生命的教訓以基因的形式在血液里流淌——能養活植物和動物的,流動的水沒毒。

除非渴急眼了貓咪才會去喝冒著泡泡漂浮著腐敗物的水泡子里的水。

這時候,自我就是保護。

但食盆里的水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同志辛苦抽來過濾的,那個其實更乾淨點。

是保護,也是束縛。

前些天有個朋友談起母親過世,悲痛不已,筆者告訴他其實你悲痛的不是你母親,不是你所說的你母親還沒享過福,你覺得可憐的其實是你自己,你自己還沒有做好獨立面對世界,扛起家庭照顧父親、妻子和弟弟的準備。這世界那麼無常而你母親終於不用再承受了,她自由了。你其實應該祝福她,並且在心裡感謝她這麼多年對你的哺育,撫養,告訴她你會用接下來輝煌的一生來榮耀她的離去。

但他猶豫了很久,還是不能堅定的這樣面對母親的離世。

就這個「不夠堅定」,就顯示了自我的邊界所在,沒有母親如圖騰般守護的世界,無常就變得太真實了,孩子(不是生理意義上的孩子)是接受不了的。

其實邁過這一關,他才會真的讓母親得到安息,才能真的以生命的視角看待生死和生活,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這一關在禪宗叫機鋒,幾句話逼得人自我現行,必須做選擇,進則生,退則殺,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現實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往後退,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區里。

這個往後退,就是執著於從前的自我在處。

也即,我執。

習慣當孩子被支持,被守護,不習慣站起來去守護別人,重要的不是你終於自由了,而是你離開了我可怎麼辦。

自我重要感。

什麼是自我,什麼是我執,回答完了。

如何破我執?

如果前面的您能看懂,請好好想想,那個邊界在什麼情況下會消失?

windows能把自己格式化到1kb都不留嗎?

前邊說的畫圈那事,其實前人在神話、宗教中有很多隱喻,比如盤古開天地,比如帝哥創世紀,比如伊甸園……

但是後邊的事,宗教給的很多指導都不是為你好,而是為了維持宗教這個圈的邊界,維持它自己作為一個熵體能夠繼續存在。

比如讓你玩命念佛之類的。

美其名曰破我執。

那不就是培養新的我執?

什麼人才信這個?又想被保護,又不想受束縛。

所以浩浩蕩蕩投入了宗教的歸屬感中,去做這個宗教推崇的事,跟林衝上梁山得先劫道當投名狀有啥區別。

那如果,我執不可能破,它必然存在。

那生活的出路在哪?

先想二十分鐘吧。

&-->

千江有水千江月,

我執真的存在嗎?

找張白紙畫個圈想一想,什麼條件下自我形成?什麼條件下自我會執著於舊有的圈?

那個圈,必須存在嗎?

那個圈在與不在,於紙何增?

想通了,你會更愛這個世界。


第07集 我見、煩惱、五陰 正緯老師?

www.sanmodi.cn

第11集 三界中的我見 正旭老師?

www.sanmodi.cn

第21集 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 正源老師?

www.sanmodi.cn

第01集 三縛結、我見及意識 葉正緯 主講?

www.sanmodi.cn


我執,分為兩種。一個是人我執,一個是法我執。

人我執,簡稱我執,所謂的我執,一般我們看唯識,它就分成「分別我執」跟「俱生我執」。分別我執,是由第六識來的;俱生我執,是第七識來的,我們一般都了解,尤其是小乘的見地,他們修四念處、或者是觀我空,要證得人無我,他們觀察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身心五蘊,所以小乘所謂的我執,就是執身心五蘊為我,把這個五蘊假合的身心,把它當作是真實的我,身是我,受、想、行、識是我,地、水、火、風假合的四大色身是我,這個就是所謂的我執,它是由第六意識的分別來的,所以它是屬於分別我執,這個是小乘斷的我執。但是還有一個比較深細的俱生我執,小乘沒有辦法斷,它是第七識的作用。第七識的俱生我執,它就是念念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個是俱生的,這個小乘阿羅漢沒辦法斷,因為小乘對於心法的解釋,它只講到前五識跟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在小乘的經典裡面是沒有說的,所以你看小乘的經典,看不到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看不到這樣的名稱,他們所謂的識,指的是第六識,第七跟第八是沒有談到的,所以他們只能夠斷除我執,是屬於分別來的,就是分別我執,就是妄執身心五蘊為我,這個是屬於分別我執,這個只要斷見惑,就是所謂的薩迦耶見,就能夠證得,因為我們知道初果羅漢是破見惑,就是破薩迦耶見,薩迦耶見就是妄執身心五蘊為我,這個是屬於我執,有分別我執跟俱生我執。

法我執,簡稱法執。什麼是法執呢?一切法,我們是依循它的規範跟法則來認知它,而且它能夠一直保持它的自性不壞失,這個叫做「法」的定義。所謂的法執,它也分成第六識跟第七識,第六識的是分別法執,第七識的是俱生法執。

太多了,其中的唯識理論也艱澀了些,就到這裡吧。現在的修行人的人我執都斷不了,斷法我執還尚早。

破人我執方法很簡單,但實修就太難了。比如持戒清凈就是斷我執的開始。可是有的人一輩子也達不到持戒清凈,還談什麼破我執呢?!


謝邀。我執是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如何破我執? 聞思修戒定慧,各種法門都是為了修定,以定開慧去觀諸法無我,苦,無常,緣起性空,從而證入人無我,法無我。

才看到你描述一位同修的回答(我覺得好吃就是好吃,這不是執,我覺得不好吃就是不好吃,這也不是執,我覺得好吃與不好吃是有關係也是沒有關係的,這也不是執,我餓了,這不是執,我不餓,這也不是執,我想,不是執,我不想,也不是執,我有這些念頭不是執,我沒有這些念頭也不是執。)

認為你同修的回答是對的,意思是,如實覺知自己當下的覺受,而沒有進一步產生貪嗔痴等,沒有作者受者,心如明鏡照而不執,過而不留。


念頭是念頭,執是執。

不單是你這個問題,也包括許多經文,如果只拿回答來看很多都是有問題的。但如果是把前問題一起看,就沒有問題了。比如說,1+1=2。如果是大學教授問的,就不一定是對的,比如量子力學。但如果小學教師問,1+1,那它的答案真的等於2,這沒毛病。

我覺得好吃。到這裡沒有問題,這是知,是識。而到了就是好吃。是塵,是迷。每個人對好吃的定義都未必相同。覺得好吃是一種緣起,是由先天人類演變出來的DNA,後天因緣際會下的產物。而就是好吃。這個語句強化了我認為,而忽略了好吃緣起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知見的執著。

但是,我開始說過,回答要看前問題。佛說,依義不依語。如果是為了某些問題而回答出的答案,這個或許沒問題。全文,就那兩個就是好不好吃的字眼上有不圓滿,其他的沒發現什麼大問題。如果在某些提問上,為了某些目的寫這樣的回答,比如為你破妄而做出強化,其實是可以的。好比金剛經中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果沒有了前面的問題,沒有了語境,沒有了所指,那這四句偈本身就有問題。就一個,這四句偈包含自己本身嗎。

念頭是什麼?一念之頭,就是你的心。這不是執不執的問題,你執不執著關心何事?只有你思想顛倒,以假為真,把本空的東西當實有,才有執不執著的問題。經云: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婬怒痴即是解脫。


推薦閱讀:

請問念佛能完全熄滅貪嗔痴慢疑嗎?
解深密經中為什麼說「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看某歷史書時偶然看到書中誤解佛教,深感不爽 作為佛弟子該如何處之?
你對佛教的認識經歷了哪些階段?
請問修習佛法如何聞思修,詳細一點,一語概括的理解不透!?

TAG: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