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的」移情」與」反移情」應該怎樣理解 ?


「移情」和「反移情」都是屬於精神分析理論體系里的術語。這些術語有的常常比較概括或者不是那麼容易一眼就看明白。

在諮詢室里,移情的主體通常是來訪者,他把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其他重要的養育者)的形象投射到諮詢師身上,然後因此對諮詢師產生了一些情緒,可能是好的正性的情緒,比如感覺諮詢師跟好媽媽一樣包容、關愛著自己,也有可能是不好的、負面的情緒,比如埋怨諮詢師不能滿足自己的某些要求,認為自己想拋棄自己等等。

這些其實都是療愈所必然經歷的情感反應。弗洛伊德比喻「一個人無法與不存在的敵人爭鬥」,一旦來訪對諮詢師產生了移情,無論正性移情或者負性移情,都是將這一個「敵人」——個人內部衝突的父母(其實就是重要他人)形象——從自身驅逐出去,投射到諮詢師身上,可能會將諮詢師看作這個「敵人」,將實實在在需要對抗的那一部分衝突分離出來之後,有利於進一步的療愈。

反移情呢,主體通常是諮詢師,對來訪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反應,可能是正面的情緒,也可能是負面的情緒。這個情緒,首先要剝去來自自身的一部分,就是說,比如因為來訪的經歷剛好戳到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傷疤、未完成的事件,引起了一些情緒,這些情緒不屬於「反移情」的範圍,需要先排除。然後再去感受剩下的、來自於坐在你對面的來訪者的情緒。

以前弗洛伊德將這樣的情況,歸因於諮詢師專業能力不行,缺乏自我認識,缺乏保持溫和、中立的態度。但是漸漸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反移情可以作為理解和治療來訪者很有效的工具。

反移情分為2種,「協調型反移情」和「互補型反移情」

我這裡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便於說明。

小明和他的媽媽之間溝通出現了問題,小明因為這件事情來尋求諮詢。當他每次在跟媽媽滔滔不絕說些什麼的時候,媽媽看上去總是很不耐煩,而小明會因此非常委屈和失落。作為諮詢師,如果在諮詢過程中,觀察自己的感受,更多是委屈和失落,這是與來訪者當時的情緒產生了共情,對其當時的狀態感同身受,理解他的委屈失落,這稱為「協調型反移情」。

而如果,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聽來訪者滔滔不絕,感受到的更多是不耐煩,這個喚起的情緒狀態是與當時來訪者的重要客體(這裡是媽媽)產生了呼應,這稱為「互補型反移情」。

個人認為,互補型反移情可能會干擾對來訪者的理解,所以需要去辨別,利用互補型反移情(曲線救國)去反推來訪者的感受。

其實簡單回答題主的問題。移情:來訪者→諮詢師;反移情:諮詢師→來訪者

發佈於 2020-11-3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能貓能貓 normal能貓能貓 normal公眾號能貓學習。心理、家庭教育諮詢。

移情就是病人把自己對於父母、親人的感情轉移到治療者身上。把治療者當成了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形成移情的基礎,是幼兒期在與雙親或其他人際關係中的關鍵人物之間存在的未能處理妥當的問題。發生移情時,來訪者過去未曾解決的問題會使他們對諮詢者的知覺和反應方式產生變形。這些未解決的問題根源於來訪者過去的人際關係,而現在又直接指向了諮詢者。

如希望依存於父母(不想被遺棄),所以就好好聽話,並長大成人。同樣,依存於諮詢者,就能聽進諮詢者的話。如果沒有依存感的話,可能也就不會來諮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依存在來訪者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體驗。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移情是諮詢師把對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了來訪者身上。


移情就是病人把自己對於父母、親人的感情轉移到治療者身上。把治療者當成了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形成移情的基礎,是幼兒期在與雙親或其他人際關係中的關鍵人物之間存在的未能處理妥當的問題。發生移情時,來訪者過去未曾解決的問題會使他們對諮詢者的知覺和反應方式產生變形。這些未解決的問題根源於來訪者過去的人際關係,而現在又直接指向了諮詢者。

如希望依存於父母(不想被遺棄),所以就好好聽話,並長大成人。同樣,依存於諮詢者,就能聽進諮詢者的話。如果沒有依存感的話,可能也就不會來諮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依存在來訪者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體驗。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移情是諮詢師把對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了來訪者身上。


移情與反移情是心理諮詢中常見的一個心理現象,對移情與反移情的認識、警覺及處理是心理諮詢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問題。

移情一詞來源於精神分析學說,是精神分析的一個用語。來訪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療法和自由聯想法為主體的精神分析過程中,來訪者對分析者產生的一種強烈的情感。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會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過程。移情反應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移情分為正移情和負移情

正移情在諮詢關係中最常見,來訪者很容易在心理諮詢室這個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移情。移情的方式主要有四種:

(1)把諮詢師當成自己的父母;

(2)把諮詢師當成其他監護人,如爺爺、奶奶、保姆;

(3)把諮詢師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4)把諮詢師當成自己嚮往的性對象。

這四種方式中第一種和第四種最容易出現。

負移情在心理諮詢中一般很少見,至少在治療的初期不存在負移情,治療中會出現負移情,負移情出現後,在治療關係不鞏固的情況下易出現脫落。如果治療關係相對鞏固,可能會出現脫落一段時間,又主動恢復治療關係,諮詢繼續進行,一般此種更有利於治療的效果。

反移情是指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移情。分為兩種形式:

(1)一致性:即與來訪者的移情相吻合,一是來訪者將諮詢師看成是父母,諮詢師將來訪者看成是子女。二是來訪者對諮詢師產生戀人般的感情,諮詢師也對來訪者產生戀人般的感情。

(2)互補性:諮詢師所表現出來的部分正是來訪者父母或監護人所具有的特徵,也是來訪者所期待的東西。

移情如果能得到很好地處理和應用,就有利於諮詢工作的深入,反移情對治療有妨礙作用,需儘早發現,及時處理。


諮詢術語移情和反移情,簡單說本質就是對抗和接納。

這兩種情況不僅在諮詢實踐中普通,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

即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有看法,很多時候不是那個客觀存在,而是來源於我們自己的認知以及鞏固的認知度經歷。比如葉公好龍,並非真愛,比如深櫃恐同,並非真惡。

對抗,來自後天的學習規範,尤其是原生家庭的愛憎銘刻,人是思維是熟悉模式,越用越熟(幼年、少年),越熟越用(青年、壯年、老年)。雖然人是可以不斷迭代成長的,但更多人終其一生不過是在幼年的基礎上,加固愛憎。這就是三年看大,七歲看老。

這種自我認知,就是對抗的內賊,結合上外界財色名利的外賊,裡應外合、內外夾擊我們就不容易看不清客觀真相,也就無從做出正確的判斷。

接納,不受內賊和外賊干擾,就是放下規範,放下自我的愛憎,不貼標籤、不評價、清靜、自在、圓融地處理人事問題,至高標準應該是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論境遇好壞,對始終保持拔苦與樂的狀態。

??(PS:我一定要說明,這是理想,我這顆還有自我愛憎的「黑心沙」做不到,但是願意努力靠近,抬頭仰望,低頭趕路趕路ing~)


移情意味著來訪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與他人的關係中產生過的情感、態度等主觀體驗移植到了治療者身上。來訪者對治療者的移情反應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簡單來說就是,來訪者將其與他人的情感(無論是愛慕還是憎恨等積極或消極情感)轉移到了治療者身上。

反移情是指治療者自己以不適當的行為對待來訪者在治療中的某些行為表現。這種反移情既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簡單來說就是,治療者將其與他人的情感(無論是愛慕還是憎恨等積極或消極情感)轉移到了來訪者身上。


移情是精神動力學的第五原則,也是其核心概念。是指:來訪者把諮詢師視為自身過往經驗中的某個重要人物,將以往這個重要人物的特質放到諮詢師身上,而來訪者對諮詢師的感覺會如同來訪者對這個重要人物的感覺一樣。如:諮詢師是一個慈眉善目、穿著簡潔大方、說話樸實得體、盤著頭髮帶著眼鏡的中年婦女;此時,來訪者想起了自己中學時的班主任,自熱而然的就將對班主任的情緒移情到了諮詢師身上、並開始用與班主任相處模式進行諮詢互動。

反移情是精神動力學的第六原則:

佛洛依德認為:反移情是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移情、或是諮詢師對來訪者移情作用的反應

廣義的反移情:是指諮詢師面對來訪者時,有自覺且適切合宜的所有情緒反應。

當然,反移情的定義還在演化之中,大多數理論都認為反移情是一種發生在諮詢當事人身上,諮詢師與來訪者雙方共同創造出來的反應,一部分來自諮詢師實際工作中以往經驗的效應、另一部分是被來訪者行為引起的感受。反移情有時會讓諮詢產生阻礙,因此諮詢師需要處理好反移情。


科學研究中也有時候出現辯證統一的現象,但是,科學思維並不需要辯證法指導。卡西米爾設想了虛粒子和反虛粒子。電子也有與之匹對的正電子。但是,這些,還有許多類似的現象並不是宇宙全部,宇宙有許多現象和事例並不是矛盾對立的。俄羅斯人高級神經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在人的大腦中的興奮區和抑制區存在著中間空白區"鮮明的區分著它們"。就是說有三種區域存在。科學思維運用概念,第一個認識環節用愛因斯坦的說法是"概念構造"。愛因斯坦在巜相對論》中特別提到了概念構造(這四個字,我一字未改)並且批評了一些科學家(包括象馬赫這樣重直覺、也有思辨精神的科學家)不理解概念構造的重要意義。概念構造要充分發揮認識主體自由精神的獨立性、自主性、知識性及個體獨特智能的創造性!科學思維的理性思維方法,諸如數論法、通式法和意弍法的運用需要這種自由精神的創造性。愛因斯坦說,有些科學家認為概念構造有主觀虛擬的東西,不可靠,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還要與經驗相符合,也就是我所說概念的第二認識環節的內容:概念的具體性展示。而且,這也是不夠的,還必須返回到理性思辯上來,從理論上進行論證。概念認識有一個科學的發展過程,不同於辯證法。關於這兩種認識方法的關係,今天不打算詳細討論。


你以前被一個抽煙的社會人打進了醫院,聞到煙味就緊張。如果你再次遇到一個身上有煙味的人,你會不自控的對他消極,抵觸,攻擊。這叫移情。

而這個身上有煙味的人,因為你對他消極,抵觸,攻擊,最終被惹惱了,結果揍了你一頓作為回應,這叫反移情。因為潛意識裡你認為,身上有煙味的人就應該湊你才對。然後就實現了。

當然,這個互動也有正向的,比如一個滿身酒氣的熱心大爺,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了你。


推薦閱讀:

「你的榮格心理原型」 I 來自網路的心理學測試
你不必去羨慕他人,因為你不知背後他人都承受過什麼!
我們為何無法入睡?|關於睡眠你需要知道這些
現在的想法
談戀愛不得不會的能力----情緒管理(2)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精神分析 | 移情 | 咨訪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