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為何二世而亡?


猴子的生殖器不給力。

都說家族了,沒有七八個兒子 ,三五十個子侄,六七個給力的兄弟,搞毛呢?是在生不出來,收養子慢慢培養也行呀,偏偏秀吉又自己把好用的養子幹掉了不少。他要不手賤去殺關白,借德川七八個膽,也翻不了天呀。


我覺得有三點。 第一,猴子是農民出身,並非武士階層,沒有其他戰國大名的穩定地盤和一眾輔助家臣(你看家康的四大天王,有些都是好幾代)。猴子的家臣主要分為尾張派(主要是寧寧和父母的親戚)和近江派(作為近江長濱城主招募的),人才儲備算是比較薄弱的。 後來正是因為以寧寧為首的尾張派和以茶茶為首的近江派鬧得水火不容,才導致關原之戰中不少猴子的將領跑到東軍去了,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而猴子之所以在1590年小原田城之役後能基本統一日本,主要靠的還是織田信長留下的班底。

第二,猴子沒選好接班人。猴子從遞鞋子一路奮鬥過來,直到30多歲才娶寧寧,可寧寧就是生不齣兒子。猴子被迫前後認了六個養子!晚年才又娶了淀君(茶茶,阿市的大女兒),好不容易才生了兒子鶴松,結果又夭折了,還好茶茶又生了後來的秀賴,可1589年,秀賴才5歲,猴子就過世了。孤兒寡母的,能守住天下?

第三,遇上德川家康這個忍者神龜。作為五大老之首,當猴子去世後,還有誰能彈壓住他?關原之戰後,老烏龜統一日本只是時間問題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豐臣秀吉騷操作太多,外加運氣確實不好導致的。

先說說騷操作:

1.更換繼承人!

我之前有篇文章提過織田信忠如果不死會怎樣,我的意見是大概率維持住本能寺之變後織田本州島領地,原因在於,繼承人是早就定下來,不會起太多紛爭。

繼承人是個很重要的元素,一般一個領導人,都會很早確定自己的繼承人是誰,因為要因材施教,確定他的老師,人脈培養方向等……如果這個繼承人死了,能想到的是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包括之前網路的人脈圈子和師資也都直接清零,還會讓其他人感覺看到了機會,扶持自己的勢力。袁紹、上杉、武田和信忠死後啥樣,可見一斑。

在秀賴出生前,早早確立了外甥秀次為繼承人,因此把黑田,宇喜多,池田,最上,淺野甚至小早川都攏到這個未來關白門下。但是由於秀次在日野山自裁,上面這些本來等著美好未來的大名,都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了,甚至後來不惜倒向德川。而且還動了公家菊亭晴季……人脈破壞和人心凋零才是動了豐臣根基的事件。

2.輔佐之人沒得早

在這裡不得不誇一句家康真能活,不愧是日本戰國司馬懿,熬死了所有對手。如果小一郎秀長和前田利家但凡多點壽命,能護到秀賴穩固自己的體系,豐臣家都不至於兩世就完蛋。

3.朝鮮戰爭

之前有個人分析到,打朝鮮是有意弱化西部的冗餘兵力,這個是不是我們不分析,但是現實中就是,西部確實生產力因為朝鮮戰爭大大削弱,而且進一步激化了武鬥派與文閣派之間的矛盾,還不小心差點弄死小早川秀秋,都影響了後來關原合戰。當然我覺得上面這些屬於偶然不是必然。但是東部的上杉伊達佐竹德川都絲毫無損也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還是第一條最致命!


豐臣秀吉的統一和中國凱申物流的統一,其實是很相像的,都是在短時間裡對全國範圍內軍閥勢力的暫時合併,而非消滅之。所以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統一。在強大的中央集權壓力下,無論是上杉,德川,毛利各家族的表面臣服,還是晉,奉,馮,桂各軍閥的暫時聯合,看起來都能做到友好共處,然而壓力一旦下降,絕對是各自瞧不順眼,互相掣肘內訌的。

所以猴子再怎麼能生也沒用,除非他能生一個膽氣魄力都不亞於自己的人,繼續擔任領袖。否則他死後,就算德川不反,也還有其它人要反。畢竟治部少輔看不順眼的人,可多了去了。


嚴防死守自家人,唯一一個靠得住的自家人秀長又英年早逝,自己能力又不行,老來得子,這是天然的劣勢。

寧寧幫他培養了一堆養子和忠於他的大名,結果秀吉自己不調和以福島正則為首的武將和三成之間的矛盾,不整頓自己內部的勢力,導致豐臣內部派系不和,給了老烏龜下手的機會。

老來得子不願意把位子傳給侄兒秀次這可以理解,但你搞死秀次還連帶把秀次的那幫妻小乃至於侍女都給殺了,不僅得罪了公卿家,連有頭有臉的外樣大名也給得罪了,不怪沒人幫你豐臣孤兒寡母。

秀秋在朝鮮戰場殺良冒功,罵一頓就算了,人家本來還在豐臣候選繼承人之列,直接一下子就減封,又把一個本來在豐臣氏內部地位極高的男性繼承人推向了對面。

總地來說,猴子雖然打天下外交用人很有手段,但不會統領自己集團內部,因為自己卑賤的出身又鎮不住那些世代武家而且其本人對這一點也十分自卑。跟隨自己提拔上來的得力幹將要麼就不聞不問,要麼就天天替自己背黑鍋,最後還要把黑手伸向自家親戚,這已經夠離譜的,結果茶茶這個女人還自視甚高,一頓操作直接把本就式微的豐臣氏推向了滅亡的深淵,豐臣氏要是能存續下來,那才是天理難容。


繼承人問題還是其次。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的歷史與實際上漸進視角來看,是存在著很大差別的。

安土桃山時代所面臨的一大政治難題便是對經由數百年之亂世之後,通過建立新的政治建構對各地大名及國眾進行壓制,並同時在當年的「足利幕府」體制及新生體制之間進行對照參考,並以此進行蹺蹺板式的政治平衡,而我們接下來要聊到的豐臣(羽柴)體制,其本身就是這種集合舊政治體制之光並吸取前任錯誤進行重構的大成。

那我們先回到線性的歷史敘事當中:

天正10年,6月2日

本能寺之變爆發。

一代梟雄及惡徒,織田信長自焚於寺內屍骨無存,其隨身攜帶的名物群也一併被燃燒的灰土埋於地底。

此人的家內惡跡(重點)如下:

對臣服的外樣大名北畠具教寄送其次子信雄,迫使具教收其為義子,其後北畠信雄繼任北畠家督與信長內外勾結,具教身死,家眷被滅門,北畠家長子北畠具房被幽禁而死,北畠一家滅門(三瀨之變)。三子信孝所寄送之神戶家家主神戶具盛被信長軟禁於日野城中,其人日後被神戶信孝釋放。

流放譜代重臣佐久間信盛、丹羽氏勝、林秀貞。

比較於其對家臣之行徑,參之餘逸話等諸故事,本能寺之變縱有諸多原因之猜說,為何明智光秀要對其舉兵,也不足為奇了吧。

信長屠戮臣服的外樣大名,流放家內譜代重臣,沒收他們的領地,歸於織田家所有。家臣們多年的征戰苦勞化為烏有,形成唯織田家獨尊的局面。對仍在備中奮鬥的羽柴派去自家兒子命其引為繼子。光秀調略多年的四國即將淪為其三子信孝的戰力品。由瀧川費盡辛苦所擊敗的武田卻成了信忠的踏腳石。武田舊領的甲信成了織田轉封諸將的肉吊子——將家臣們從近畿膏腴之地轉封到這種山野鄉城雜地之中,你信長還想在西國征伐完成後故技重施?!

引起家臣不滿,肆意進行本家集權的織田天下敗亡之速,足以使得後人警惕。


此時時間來到天正十三年,經歷了去年的小牧長久手之戰的羽柴秀吉正在開始他的最後工作。

1.如何吸取信長敗亡之教訓,將織田主家位分與羽柴家一門上下位分顛倒,原織田家臣團化為己用,以此構建出新型政治體制,完成織田-羽柴的嬗代。

2.處理好各地方大大名的臣服-尊卑關係,將各家外樣合理地收納進新生的體系之中,並以此充實主家譜代。

3.在武家與公卿之間,在武家與商代之間,在武家與百姓之間掌握平衡,並以此儘快確立起新的體制,取代舊幕府系統。

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亟待現在的羽柴秀吉解決的。

這些是歷史的答案:

1.——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豐臣秀吉得到了北畠(織田)信雄的臣服布告,其在秀吉擔任總大將的越中征伐中伴隨出陣,織田家最後的掌握武裝力量的信長次子已經屈身於秀吉麾下。信長三子神戶(織田)信孝也已經於賤岳之戰時被秀吉逼迫切腹而死。織田本家嫡傳三法師(織田秀信)也於小牧長久手時被遷於丹羽長秀屬下的坂本城,其直屬的近江安土城周邊領地也受同時拜領羽柴家臣的織田家臣堀秀政代管,織田家從歷史舞台上的主役演變為脅役。

昔日清州會議時的織田家四大老只餘下羽柴秀吉一人:柴田勝家在賤岳之戰敗後於北之庄城自焚,飽受病痛折磨的丹羽長秀於病榻上自盡,掌握美濃的池田恆興於長久手之戰戰死。原織田家舊臣無一例外地轉仕至羽柴家,秀吉乃至於將丹羽長重(長秀之子)所繼領的領地大幅削減,丹羽家內諸重臣:長束正家、村上義明、溝口秀勝、戶田重政等也相繼轉仕。丹羽家舊領越前加賀等地被秀吉轉封至前田利家、堀秀政之手,其家內重臣也都相繼變為兩位北陸大名的與力。

羽柴秀吉對丹羽家可稱刻薄,但對池田恆興戰死後所留唯一繼承人池田輝政十分寬厚:美濃大垣城十三萬石領地安堵,並於本年將其改封至岐阜城十三萬石,紀州越後兩戰一併隨軍。

由此可以看出秀吉其對已經形成家內秩序且擁有較大力量的原織田家臣屬之警惕,但對家內全滅或尚未形成有效秩序的原織田家臣屬有著充分的信任及利用。且對由始至終在自己於織田家敘位之下的原織田家臣進行加封且絕不輕易改易:蒲生家從近江日野城四萬石改封信雄舊領伊勢松坂城十二萬石。堀秀政從近江坂田二萬石改封越前北之庄十八萬石。賤岳戰死的中川清秀之子中川秀政原領攝津茨木城五萬石領地,其於四國征伐隨軍後改封播磨三木城十三萬石(羽柴舊領)。高山重友從攝津高槻城一萬六千石也改封播磨明石城的六萬石。就連在織田信長死前僅僅領四百貫俸祿的古田重然也在羽柴家內拜領山城國的三萬五千石領地。

由此可見羽柴秀吉其對舊織田屬系的改編及擴封實是對信長敗亡的深刻反思及延續——織田色彩明顯的臣屬體制仍舊保留,對家臣絕不輕易改易並大肆褒賞,就連在越中征伐因失敗被收入御伽眾的佐佐成政也能在其後被賜予肥後一國,羽柴家襲取織田體制的第一步,也在此時確立。

2.——自賤岳之戰前,羽柴秀吉就收到了來自越後的文書,其中雙方相互宣告救援狀詞,預示著上杉家對羽柴臣服的未來。

然而在賤岳之戰之時,上杉景勝對其與柴田勝家的爭鬥卻採取了作壁上觀的態度:御館之亂後,上杉家內脆弱的秩序卻被新發田重家戳破了那層窗戶紙。上杉謙信多年來對外發動戰爭,可謂將越後透支了個乾淨,卻在多次攻略的越中能登上野都未建立有力的統治秩序,上杉家在越中節節敗退,多次對關東的征伐和出兵,卻連上野都保不住,家內多年積攢的矛盾在御館之亂後最終爆發——上杉家臣們雖說絕不接受北條三郎成為上杉家督,可你上杉景勝想坐這個位置也絕不容易。

反叛的新發田重家是揚北眾出身,上杉家內的揚北眾一系軍力約佔上杉家內的三成,而新發田家是為揚北眾中勢力最大一派,在越後自領新發田城,並在天正九年時奪取了新瀉津。重家對織田家及北陸總大將柴田勝家存在著相應的外交關係,在背後還有著蘆名盛隆及伊達輝宗的支援。上杉景勝只得將于謙信時代反叛的卻於御館之亂時立功的本庄繁長(揚北眾中的庄內眾)派往岩舟郡的庄內領,以此牽制在蒲原郡的新發田重家。雖然由於其後的本能寺之變,柴田軍的注意力已經不再朝向越後,但越中的佐佐成政虎視眈眈,上野的局勢依舊危機四伏,再加上新發田重家,那時的上杉景勝仍舊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可轉機到來了。

賤岳之戰將柴田勝家徹底趕入了北之庄熊熊燃燒的大火中,伊達政宗在其繼任家督後於人取橋上崩斃其父伊達輝宗,蘆名盛隆也死於家內之亂中,與秀吉在賤岳之戰前提前訂立下的同盟協議卻逐漸在戰爭進程中演變為稱臣。

小牧長久手後的越中征伐中,上杉家派出的部隊迅速地進入越中並以此減少了羽柴軍的兵力分散,變相實行著其於天正十年時所簽訂的同盟協議,同時景勝以上洛臣服為條件,換取其後出兵平定新發田重家的大義名分及相應的兵糧補給,在總無事令的框架下,北陸的貿易線路成功地得到重建,這對被戰事榨乾了身軀的越後上杉家來說十分重要。

而羽柴秀吉也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實踐範本:他得此明白該如何獲得其他實權大名的臣服並以此行之有效,這對他日後建立有效的武家法度上的秩序極其重要。

但臣服不只是簡單的力量與交換,更是各家彼此之間基於共同利益所帶來的聯繫,這種聯繫必定通過強力的家內等級尊卑及相互姻親所維繫。但基於源氏幕府之北條嬗變及足利家內秩序的崩潰可得出簡要分析:此種維繫的力量在遭遇其政治上的基本固有矛盾時是極其脆弱的,這個暫表不提。(有興趣的可參見幕末德川幕府末期的政權統治合法性危機,即尊王問題。)

豐臣(羽柴)秀吉在武家上的秩序建構只是其繼承織田體系的一步,其對於日本權力來源的清晰認知所導致了其於此後以武家之身即位關白之創舉。對天皇-朝廷權力體系的掌握,實則有效規避了其自身政權統治合法性問題。但卻遭到了武家統治制度的反噬,這才是豐臣家於其死後為何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TBC


因為殺了豐臣秀次導致豐臣秀吉死了之后豐臣家沒有一個正常人管事,就前田利長往江戶送人質這事簡直是德川家康滿天下喊老子要造反,居然豐臣家眼看著前田家倒向德川家。


謝邀,我回答一向簡單,豐臣家二世而忘,就是在於秀吉的生育,要麼多生早生,要麼乾脆不生。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年正常的繼承人在,家康會安心當五大老的


因為秀吉他做了關白而不是開幕,沒有遠見。他應該吸取前人經驗,扶持公家出身的人做傀儡幕府將軍,豐臣一門執權,把持朝政。為了控制東國德川等大名,可以效仿足利設置在東國的副將軍,如同古河公方。而這麼做只需要兩個公家出身的傀儡。自己只需要大量培養一門人才,控制他們。


如果你看了日本的大河劇德川家康,你就知道淀與豐臣秀吉的兒子純屬找死,這麼混蛋的人在中國歷史里還真不好找。


豐臣秀吉敗就敗在沒有建立豐臣統治體系,其統治體系內部瓦解。再直白一點說,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為首集團與石田三成為首集團內部對立,其實就是猴子平衡各派系失敗導致內部崩解。如果是猴子在繼承人事情上足夠聰明,以寧寧為秀賴養母,建立秀賴和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的親緣關係,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是由寧寧撫養長大,秀賴如果正式成為寧寧的兒子,再以上下級關係調和石田三成,必不會導致作為家族中主要軍隊領導者跳反。如果有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德川家康未必敢直接掀桌。關原之戰還是二說。


倒霉在後期的兩個小鮮肉 茶茶和石田三成


秀吉子嗣太少,家族旁支生育能力也很一般。侄子外甥收成養子後要求又太高,找了幾次茬以後,就剩不下一兩個了。


誰讓老烏龜能苟,他自己又那麼大年紀才生孩子


秀吉的親兒子秀賴年紀太小,無法親自執政

原來的繼承人秀次因為要給秀賴讓位,被除掉了,而且剷除了一大批親秀次的勢力,這些勢力本來也算是豐臣家這邊的

秀吉的弟弟秀長,算是比較有能力,可惜死於秀吉之前

秀吉的託孤大臣之一的利家本來可以制衡家康,結果也沒活到秀賴成年

這些原因導致,家康可以逐步替代豐臣家,而且在關原之戰這種決定性戰役,豐臣家的存在感極低,坐視忠於豐臣家的西軍戰敗。


豐臣的覆滅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如果要歸結於一點,就是豐臣集團作為草根的局限性。

秀吉本人毫無疑問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其social能力和對局勢時機的判斷甚至可以說是舉世無雙。作為一個軍團長乃至一方諸侯,秀吉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合格的一國之君。

政治方面,秀吉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推陳出新,大部分政策均是繼承自織田時代,但最為核心的政治體制卻沒能延續信長的思路。這一方面是秀吉對各方勢力做的妥協,另一方面也是秀吉自身階級局限性的限制。

織田信長是名副其實的改革者,但手段過激。豐臣秀吉是實至名歸的繼承者,但效果減半。

比如在權力方面,遠不如信長來的集中。各諸侯勢力基本回歸到舊將軍時代,這就為後面政權顛覆埋下了伏筆。

用人方面任人唯親,不同於信長的能力主意。在那個時代不能說任人唯親不好,但你也得看看親友團是些什麼貨色...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能說都是秀吉的錯,但也確實有其的必然性。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繼承人問題,生不出孩子是很讓人頭疼。但就算北政所早20年給秀吉生2.3個兒子,以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受教育經歷也很難想像能好到哪裡去吧...


1.沒處理好繼承人問題,殺長立幼這事兒也就不多說了,中國歷史上有太多例子(可見猴子沒讀過什麼中國史書) 最關鍵的是把秀次未見面的未婚妻都一塊兒殺了,直接把地方大名得罪慘了。

2.沒能處理好地方實力派問題,豐臣下的幾個強力大名,跟豐臣家幾乎沒有任何利益捆綁關係,既不是一門眾也不是什麼親藩,秀吉想靠一堆忠心耿耿的小大名限制他們,結果也沒考慮自己死後這些人還會不會繼續效忠自己幼子這一點,結果本來限制大佬的小大名們反倒成為了德川家康的助力。

3.老婆太蠢,既不是武則天也不是壽桂尼。


推薦閱讀:

豐臣秀吉《致茶茶的情書》中文翻譯及現代日語版
奉秀吉遺命,茶茶和德川家康結婚了?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豐臣秀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