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核心是四聖諦還是三法印或四法印?


通過實踐「四念住」,觀察到「緣起法」,證明「四聖諦」,最終無餘滅盡,究竟「解脫」。

四念住是方法,佛提出來的;通過四念住才能觀察到緣起法,緣起法是客觀現象,與有沒有佛無關,佛就是第一個發現的;四聖諦是基於緣起現象得出的必然結論,是佛給出來的;解脫是佛教的目的,也是證明四聖諦後的必然結果。

無常、苦、無我,是世間的三個特點。世間是六個感官領域的念念相繼:念起即滅是無常;因無明而念中包含渴愛進而執取是苦;念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因此無我。

巴利經藏中沒有「法印」一說。世尊在世時,以世尊所述說為法印;世尊不在世,以世尊留下的法和律為法印;法和律消隱,以卡拉瑪經為法印。總之,你認為啥玩意對你有幫助,能實現你的目的,你就去搞,看看能不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看看這目的是不是你想要的目的,就夠了。


當然是四聖諦。四聖諦是佛教的一切。三法印最多算高深一點的心靈雞湯,對佛教理論來說並不重要。

四聖諦是世尊在鹿野苑轉正法輪時宣說的出世間之道。五比丘聽完佛陀宣說的四諦法後立刻獲得眼智明覺而成就阿羅漢果。

四聖諦分為苦集滅道。苦就是世間的一切。世間在佛教里是變壞的意思,即一切有為法,具體說來就是五蘊,或者是十二因緣的每一支及器世間。集是苦的因,也就是對應十二因緣的流轉門,或者是佛教的因果理論。滅是苦的擇滅,即對煩惱的斷除及殊勝的涅槃,也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道是滅苦之道,即任何能夠隨順涅槃的出世間法,廣義上分為三十七道品,狹義上就是七覺支,八正道等無漏法。

因此,一切佛法即四聖諦,一切賢聖皆因現觀四聖諦而成就,一切無漏智都來源於對四諦的遍知。除了四諦,沒有任何其他東西能夠代表佛教。

當然大乘佛教以真如代替四諦法另當別論,那是另一套體系。


你說的這些全都是核心

佛法的核心就是佛法,硬要分別一個兩個核心,琢磨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決定從因地上就開始偏離了

修行的次第有分別,但本質都一樣,沒什麼核心不核心的,只能說找個自己適合的思路和方法,這個得靠明師指導,一開始自然要先做善業,反省習氣問題,打道德基礎


四聖諦其實就是個綱領性的東西,沒什麼實質內容。打個比方四聖諦就是說,餓難受。餓是因為肚裡沒食。飽了就舒服了,所以得吃飯。


如果你讓那些熟悉佛教的人指出佛法最重要的兩個教導,他們應該會說空性四聖諦。若你更進一步的請他們在此二者中選擇一個最核心的原則,他們興許會遲疑,但大多數人會將空性置於優先地位,理由是四聖諦可用來對治心理問題,空性卻直指事物的本質。

事情並非一向如此。佛陀本人給了四聖諦更高的地位,了解其原因尤其重要。

當佛陀公式化他的教導,他說他只教導兩件事——苦與苦的止息(中部22;相應部22.86)。將之展開便是四聖諦,苦的定義——執取,苦因——無明與渴愛,苦的止息源自於苦因的斷除,以及導向苦滅的滅苦之道。因為滅苦之道的修習也包含了慾望的成分——正精進所含有的慾望,使禪修者為超越苦而善巧的行動,四聖諦同樣源自於佛陀的一個重要的對自身經驗的觀察:除涅槃以外,一切諸法都以慾望為其根源(增支部10.58)。人們並不只是其經驗的被動接受者,他們的慾望促使他們成為經驗的塑造者。四聖諦暗示了調整慾望使之善巧的修行措施,讓慾望成為導向苦滅的助緣,而不是苦的起因。

至於空性,佛陀只提及了寥寥數語,但空性的定義(相應部35.85)卻與佛陀經常提及的另一個教導密切相關。那就是被廣泛熟知的三特相(三法印)的教導,只是佛陀本人並不稱其為三特相,而是三辨識:無常的辨識,苦的辨識以及無我的辨識。當他闡釋此三種辨識的時候,他說如果你以無常的角度看待造作的事物——一切事物都依其因緣而造作,你同時也會看到它們是苦,而因為他們是苦的,所以不應將其當成我或我的。

他教導此三辨識的目的在於將它們用於苦與苦因,從而培養對貪愛執取的目標以及貪愛執取本身的淡然。這樣一來,三辨識的職責就在於協助四聖諦:遍知苦,斷除苦因,修習滅苦之道從而證知苦的滅盡。換言之,四聖諦與其職責提供了三辨識的內涵,也定義了它們在修行中的角色。

然而,經歷了時間的長河,三辨識被稱為三特相的同時,它們也演變成了另外兩種形式。首先,它們變成了一種形而上學的理論用以定義事物的本質: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一切都沒有自性,因而也都是無我的。第二,因為此三特相被定義成了究竟的真理,所以他們變成了四聖諦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這種角色的轉換使得四聖諦也同樣被曲解。即便佛陀將苦定義為一切形式的執取——即便是對涅槃(在禪修者達到開悟的第一階段時證得的不生不滅的境地)本身的執取,現如今,執取與苦之間的關係卻被詮釋為: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將無常的事物看成恆常不變的並對其產生執取導致了悲傷與失望。

而貪愛的根本原因——無明,儘管佛陀將其定義為不了知四聖諦,現如今卻被定義為不了知三特相(三法印)。人們因不了知事物的無我、無自性的真相而貪愛執取。如果他們可以直接的親身體證這個真相——這已經變成了正念禪修的目標——他們就不會再執取,從而止息苦。

如上所述,三特相內在含義的轉變,使其地位提升到了四聖諦之上並主導了當今的主流佛教。一般來說,當寫作者提及正見——佛陀將其定義為以四聖諦的模式觀照事物——的時候,話鋒會馬上從四聖諦轉換到三特相,以此來解釋執取如何苦。執取不再直接等同於苦本身,而是因其將無常、無自性的事物看作恆常不變的導致了苦。

即使是那些不承認四聖諦的真實性的老師——他們的理由是,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所以沒有什麼無處不在的、適合所有人的真理——依然將無常的原則視為精準的解讀事物本質的究竟真理而接受它。

佛陀他所講的無常苦無我,它應該是要在四聖諦的框架下面來理解它。

也就是說四聖諦它是一個更高的準則,無常苦無我是四聖諦裡面的一個意涵它的發揮,這是佛經裡面,佛陀它講到的『四諦』,它框架了所有的佛法,『四諦』它像是大象的腳印一樣,它是動物會留下腳印最大的,所有的動物留下的腳印都能夠放置在,容納在大象的腳印裡面,他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四諦』是佛法的最高的框架。


當然是四聖諦了,因為三法印只出現在北傳佛教,南傳佛教並沒有所謂的三法印之說,如果真的是佛陀原本的核心教義,不可能出現南北傳佛教記載不一致的情況。

三法印這個名稱是在龍樹的大智度論提出的,而其內容最早出現在雜阿含經的闡陀經里,但是闡陀經中並不稱其為三法印,僅僅是闡陀求法時所提及到自己的一種認知。此闡陀經也同樣出現在了南傳佛教的相應部中,可是相應部卻缺少了涅槃寂滅這個法印,也就是說,闡陀只提及到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但卻沒講過涅槃寂滅,這就是說包含涅槃寂滅的三法印未必是原始佛經的內容,有可能是雜阿含經的一種流變。再繼續推論,大智度論所謂的三法印一說,很可能壓根就不存在,因為它基礎於流變之說。有的人就問了,為什麼是雜阿含經流變,相應部就不可能流變以至於把三法印改成了二法印?可能性相對小,原因是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都是苦諦所攝行相,而涅槃寂滅是滅諦所攝行相,也就是說無常和無我是一類的,它倆都算苦諦,因此根本不能和涅槃寂滅歸為一類,由此可見,相應部沒有涅槃寂滅這一法印反而更可信。

在原始佛經中,通常把無常和無我與苦聯繫起來,即,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因此真要有所謂的三法印,也應當是無常,苦,無我,而不是無常,無我,寂滅。這裡面,無常苦無我都是在思維四諦中的苦諦的,這是觀禪的一個環節,在北傳佛教中稱為加行位,這種觀法叫作「總相念住」,是思維一切世間法的共同規律的並最終會得出苦諦。而南傳佛教,依照覺音尊者的十六觀智,無常苦無我屬於第三觀智,即思維智,思維智對應了道非道智見清凈,覺音尊者認為,思維無常苦無我可以分清道與非道的區別,也就是說佛法和外道法的主要區別就在於無常,苦,無我的認知上,這一點和北傳佛教的三法印目的相同,即區分佛法和外道法,因此三法印更應該是無常,苦,無我,而不是無常,無我,寂滅。同時,從北傳佛教的思路來看,這個無常苦無我主要是為了證明苦諦而去思維它們,也就是說四諦要高於無常苦無我,是佛法的終極結論,而無常苦無我只是印證四諦的一個環節或者過程,並不是最終結論


都不是!

佛法的核心是覺性。修行佛法,就是趨佛勝道,覺而不迷。四聖諦、三法印、四法印、三十二道品,六度萬行,都是求證無上正覺的方便法。

只是不知有多少人懂得其中妙理,並實際去修行。


爾時娑竭羅龍王。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言。

世尊。頗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龍王。

有四殊勝法。若有受持讀誦解了其義。用功雖少獲福甚多。即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功德無異。

云何為四。所謂念誦。

諸行無常

一切皆苦

諸法無我

寂滅為樂

龍王當知。是謂四殊勝法。菩薩摩訶薩無盡法智。早證無生。速至圓寂。是故汝等常應念誦。


佛學的核心只有一個:本心。

為了體驗,做到本心,不外球,不迷惑,不流浪,才會出現各種方法和工具。

那麼,四聖諦苦、集、滅、道,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如何做的過程。並不是什麼方法論,更不是具體的操作。

而是,一個指路牌。就像故事都有開頭,經過,內容,結果。這就是四聖諦。

這個能叫核心嗎?只是路標而已。迷糊的人總是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是指你如果正確的作對了方法,就會體驗到如是三種狀態。是結果,是最後的樣子,是表現出來的結論。

這個是核心嗎?當然兩個都不是核心。如同四聖諦是路標,三法印就是招牌。

招牌和路標當然不是什麼核心了。

核心,是工具和方法。止觀禪在佛學中是第一位的工具。

而使用工具的目標是:本心。

這才是核心。不可動搖。


都不是。

四聖諦是一個非常基礎性的概括,類似於數學裡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雖然極端重要,但是總不能說四則運算就是數學的核心吧?恐怕小學生也不敢這麼狂妄。

同樣的,三法印只是一個檢驗性的工具,類似於打分規則,總不能說數學考試的判卷規則是數學的核心吧?

所以兩者都難說是佛教的核心。

一般情況下,可以這樣看,不同層次的佛法有不同的核心。小乘的核心是出離心,所謂的四聖諦就是教你生起出離心,並出離,直到證得阿羅漢果。

大乘的核心就是菩提心,所謂的六度四攝,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教你升起堅並固菩提心,一級一級的往上修,直到成佛。

能把小乘和大乘串聯起來的,是對世界本體的認識,也就是世界真相。從這個意義上看,勉強可以說,佛教的核心就是真如。這就類似於數學的核心是數量、結構和空間形式的規律,而不是四則運算,也不是評分標準。

所以一些小乘人認為四聖諦是佛法核心,一些大乘人認為三法印是核心,都有其道理,但不究竟。圓覺海中光慧日,陀羅門啟真如出,這個真如,才能勉強稱之為佛法核心。


四法印,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漏皆苦,涅槃寂靜。這是佛教的世界觀,也是佛教的公理、根本假設。

四聖諦,指苦、集、滅、道,是佛教的方法論。

一般認為苦集滅道是核心。


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諸法實相。即第一義。

這也是大乘的法印。大乘只有這一法印。三法印是小乘的。

阿彌陀佛。


這個問題下面只有 @少林功夫好耶 的回答直指根本,余者都是文字相不究竟,是有為法,終有生滅,包括佛法亦有生滅,而佛法根本義和道家的根本義是一致的,不生不滅,無言無語,即使人類重新來過,即使地球一切名相概念全部換過,語言文字全部消失重新創造,有人發現這個真實義再講法(或許已經不叫佛法,或許用類似唯識論或其他現在沒有的方法引導修行),它都恆常如一。如果自己證悟不了,甚至理解不了,那麼可以參照心經:……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不生不滅…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補充:對絕大多數人,無法一次性快速徹底理解領悟那個無上正等正覺,那麼還是應該按眾多佛菩薩善知識教導的方法老老實實修行,對個體而言,業力習氣不同,認知不同,方法不同,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聖諦和十二緣起、八正道的敘述是一體的,沒有辦法獨立解釋,不可能單拿一個核心出來。


一切佛語心品=求那跋陀羅四卷版本的《楞伽經》。


佛陀解釋識是如何依生起的因緣不同而得名眼識、耳識、鼻識、味識、身識、意識。他又比喻說:「以木柴燃燒的火叫做柴火,以稻草燃燒的火叫做草火……識也是從使它生起的因緣得名。」[31][32]沒有離開物質而獨存的識:佛陀毫不含糊地宣稱識是依色、受、想、行四蘊而生起,不能離此四蘊而獨存。他說:「識可以以色為方便、以色為對象、以色為給養而存在,並且為樂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長、增進、發展……(受、想、行同理)」「如有人說:我可以顯示識的來、去、消逝、生起、成長、增進、發展,而與色受想行無關,那他所說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識不是與物質對立的絕對精神。


光是粒子還是波?


&-->


四聖諦。

至於認不認同佛陀的教法就看個人了。


四聖諦與三、四法印,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與區別嗎?……


推薦閱讀:

失傳了二千年的老祖宗的老話,再不收藏好,就真的沒了!
佛陀:修道比丘不逆佛語(圖)—道德真源
如何看待佛教反進化論卻又不公開懟進化論?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正法:【薩婆若】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薩婆若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