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出現「從眾效應」,具體表現形式是什麼,如何從心理學層面分析這種效應?


簡單的說,從眾行為就是缺乏自信的體現,希望獲得旁人認同的體現。活在別人的議論中、活在旁人的目光中。沒有自我意識者,在群體中屬於從屬地位。

但領頭的那個傢伙,是絕不會從眾的。

具體可參見:Asch, S. E. (1940). Studies in the Principles of Judgments and Attitudes: II. Determination of Judgements by Group and by Ego Standard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 433-465.

自信。自信是驕傲,不是傲嬌,或自負。

自強。自強的前提是自立,與其四處求神拜佛,不如求己。

自信自強者,聞外人物議而不動,受外物所誘而不惑。

堅持自己經審慎判斷後做出的抉擇,保持客觀清醒的頭腦,至於別人說什麼,如果是有益的意見應認真傾聽、接受並汲取,毫無意義的則關我鳥事,一笑而過嫌累,搭理又嫌忒費勁兒。

自信自強,才能自強自立,進而自立自尊,實現自尊自愛後,可追逐大家一起嗨的終極目標。要保持的是驕傲,不是傲嬌,並以「實事求是、尊重客觀事實」為原則,清醒客觀的認識自己、同伴和認清所面對的形勢、對手,冷靜的觀察所直面的危局或勝局,清晰的認識物議,謹慎的看清誘惑。只要不構成事實傷害,則隨意。隨意嗶,並熱情圍觀。


從眾效應,混亂嘗試(注),是一個相對概念。

兩種概念,都是人的生存本能,自發形成。

生存需要集體的力量,沒有集體,個體的能力微乎其微。

當一個集體的方向可能走向錯誤,但足夠的凝聚力,仍然有改變現實的能力,把錯誤變成為正確的方向。

所以,從眾,有益於族群及個體的生存和發展,並形成本能固化。

當本能固化,就會在所有意識和行為上,產生從眾效應。

所以,社會應該利用從眾效應,增加群體的凝聚力。

眾人抬柴火焰高。

團結就是力量。

但是,隨意地運用從眾效應,也有可能陷入不可挽回的錯誤,從而使族群走入毀滅之路。

古今中外,都會有裹挾整個集群意志、蔑視並摧殘不同意見的現象。

******

同樣,混亂嘗試,也是一種本能。生命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不斷探求、尋找各種可能性,需要個體在不同的方向去嘗試。當某一個個體的嘗試得到收穫,這種嘗試模式或者收穫,就會為族群帶來利益。

因此,就算有從眾效應相當強的時候,個別個體的反從眾,而且是分散性不同方向的嘗試,也即是混亂嘗試,也可能會發生,甚至是明顯的風險巨大的方向。

社會上總有各種特別的個體,甚至各種無腦的標新立異。對某個體來說,其新異顯然有其心理發展過程的各種特別原因,但是從全體大數據來看,仍然是呈現嘗試的分散現象。

個體在嘗試中,總是面臨相當多的失敗,但當某個體成功或有成功的可能,就會給社會帶來巨大效益。甚至失敗也是一種知識財富。

因此,創新,是族群發展的需要,嘗試才會帶來創新。

創新,就是改革。

社會應當對各種嘗試給於寬容度,不對一個個體的異常表現輕易打擊,不對一些團體的非危害性進行強幹預。

收集個案和數據,對個體的心理行為進行多方面分析,分析可能的危害與利益,制定、修改規則以適應、引導個體嘗試的方向。簡單粗暴一刀切,以法律道德名義,是一種落後表現。

當嘗試被壓制,集群的活力就喪失。

所以,改革是永恆的需要。

*********

從眾與混亂嘗試,是生物的本能,是生命的生存本能,是生存本能!

合適地運用從眾效應與最大程度地寬容嘗試,就是「和諧」。

和諧之道真微妙,

一朝不與一朝同。

**

註:混亂嘗試,嘗試一詞取自方迪《微精神分析學》,在這裡代表生命反從眾,無時不刻地探尋新機會的衝動。加上混亂兩字,明確表示集群中各個體有分散、無序的表現。

***

以上純屬猜想虛構假設。


小紅圈,發現更有價值的社群內容。

從眾效應又被稱為「樂隊花車效應」,參與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片語「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就代表著「進入主流」。

此片語首先在1848年的美國中由林肯時代的一個小丑使用。專業馬戲團小丑丹·賴斯在為扎卡里·泰勒競選宣傳時,使用了樂隊花車的音樂來吸引民眾注目。當泰勒的宣傳日益成功時,越來越多政客為求利益而投向了泰勒。1900年,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參選美國總統競選時,樂隊花車已成為競選不可或缺之一部分。

而關於從眾效應的心理學實驗,是有過一次比較著名的叫『阿希從眾實驗』,是由世界知名的美國格式塔心理學家和社會心理學的先驅——所羅門·阿希 在1956年進行的一次非常經典的關於從眾現象的實驗。

&-->

實驗者以史瓦茲摩爾學院的男性大學生為被試,每組7人,坐在一排成半圓形,其中6人是實驗者的助手,只有一位是真正的被實驗者,被試並不知道其他6人的身份。實驗開始之後,實驗者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條標準直線X,同時向所有人出示用於比較長度的其他三條直線A,B,C,其中有一條和標準直線X長度一樣。然後讓所有人(其中包括6位助手和1位真的被試)說出與X長度一樣的直線。實驗者故意把真的被試安排在最後一個,前面6位由實驗者的助手偽裝的被試們。在某些試驗中,他們會給出正確答案,而有的時候則會給出錯誤答案,最後由真的被試判斷哪條直線和X長度一樣。

&-->

實驗結果是被試做出所有回答中,有37%的回答是遵從了其他人意見的錯誤回答,大概有3/4的人至少出現了一次從眾,大約有1/4的人保持了獨立性自始至終沒有一次從眾發生。

由於在阿希的試驗中,其並沒有給不從眾者任何處罰,也不會對從眾者進行任何獎勵。

所以具體分析,從眾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在面對多數人完全一致的回答時,被試開始相信自己的意見是有錯誤的。在阿希實驗之後,實驗者詢問那些在回答錯誤的被試,有少數人聲稱自己看到的就是那樣,證明了這一點。

另外一種情況是:被試屈從於多數人的判斷,做出和其他人一致的回答,以便被多數人所接受。在另外的變形實驗中,被試們單獨回答問題時,就很少看到被試屈從於其他人的判斷。也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在另外一些變形試驗中,如果實驗者的助手偽裝成的被試們回答的答案不一致的話,哪怕只有一個人回答了不同的答案,也會顯著的降低被試從眾的概率。證明了在團體中不同意見的重要性。

在微觀經濟學裡,從眾效應影響需求和偏愛之間的互動。受從眾效應影響下,當購買一件商品的人數增加,人們對它的偏愛也會增加。這種關係會影響供求理論所解釋的現象,因為供求理論假設消費者只會按照價格和自己的個人偏愛來買產品,參見網路外部性。在證券交易市場中,從眾效應可以使一隻證券短時間內提升至一個不合理價位,參見技術分析。

---------------------

歡迎加入小紅圈,分享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小紅圈是一款專註於知識內容產出、沉澱的社群管理工具,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社群運營管理功能和內容變現渠道,基於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客戶端三種使用場景,可幫助內容創作者們一分鐘快速搭建專屬的付費社群。

發佈於 2019-03-2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雨雨雨雨喵喵喵

不請自來,

從眾行為實際上是社會影響的結果。社會影響分為兩種:信息性影響和規範性影響。

【信息性影響】人們在不確定自己應該怎麼行為的時候,就必須通過「依附」那些看起來很有經驗的人的行為,這樣可以避免錯誤的決定。例如,你身邊的人都選擇考研,那麼本來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選擇考研的你也就會跟著考研了。

【規範性影響】人們的行為都會因為希望獲得他人認可,害怕被他人排擠而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叫做規範性影響。例如,上課的時候你希望向老師提一個問題,可是你卻害怕「他們會不會覺得我是個sb?」

這兩種社會影響,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而從眾只是這種社會影響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以上,若有錯誤多謝指正!


不請自來,

從眾行為實際上是社會影響的結果。社會影響分為兩種:信息性影響和規範性影響。

【信息性影響】人們在不確定自己應該怎麼行為的時候,就必須通過「依附」那些看起來很有經驗的人的行為,這樣可以避免錯誤的決定。例如,你身邊的人都選擇考研,那麼本來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選擇考研的你也就會跟著考研了。

【規範性影響】人們的行為都會因為希望獲得他人認可,害怕被他人排擠而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叫做規範性影響。例如,上課的時候你希望向老師提一個問題,可是你卻害怕「他們會不會覺得我是個sb?」

這兩種社會影響,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而從眾只是這種社會影響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以上,若有錯誤多謝指正!


從眾效應不一定全部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可參見我對「破窗效應和從眾效應是否衝突的回答」。

畢業有一段時間了,工作也和心理學無關,但是對心理學強烈喜歡的我,還是希望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思考與了解。僅作參考。

題目問,為什麼會出現從眾效應?如果單單用缺乏自信來解釋,那麼我們得先解釋什麼是自信。進一步往前推(對沒有心理學基礎的朋友此處有點跳躍),自信的根源首先是我們對「自我」產生了意識。那麼人是什麼時候產生自我意識的呢?來看看地球上的生物,由高到低用智商排序,猿猴類有自我意識,也有從眾效應;海豚有自我意識,有從眾效應;狗自我意識一般,但是有從眾效應;鳥類老鼠,幾乎沒有自我意識,但卻也有從眾效應。好,舉這麼多例子想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那就是自信與從眾效應的關係並不與我們想像的那麼密切,推導起來是有自我意識就一定有從眾效應,而有從眾效應卻不一定有自我意識。這個推導說明了一個根源性的原因,那就是從眾效應的發展歷史比自我意識早。好,假設這個推斷是正確的,我們把這個推斷套用一下看看符不符合現實邏輯,就可以試驗出推斷的正確性。從眾效應高概率發生點在什麼天時地利人和?來看看典型案例「踩踏事件」。發生的時候是不是因為當時有一幫烏泱泱的人被困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比較久而得不到疏散的前提下造成的?答案是肯定。一大幫人,每一個人的情緒都開始波動變得焦躁,急於尋找出口或者是解決辦法而不得,加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人與人之間其實是有一個安全距離的,隔得太近會加重焦躁情緒,你一來我一往,焦躁感不斷升溫。這就相當於一鍋熱的冒煙的油,只要一點點火星就可以點燃。所以這時候,只要有一個人忍不住,成為了這個火星,那麼他就點燃了這整鍋的熱油。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舉個常態的例子,消費。好,我們來看看消費里的從眾效應。以前是不是誰家門前排的隊伍長,就去哪家飯店吃飯?是不是閨蜜們推薦的產品就一定會買?是不是兄弟推薦的生意或者股票就一定會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都是的。為什麼?我們可以來看看這些情況的共性和特性。共性就是信息分享,你認為這個信息來源是穩定並且可靠的,不只是你,其他人也會相信。在沒有更多可靠信息前提下,你往往會選擇相信。因為人只能根據當下的情況與信息分析並作出最好的選擇。再來看看特性,特性就是時間地點人物都不一樣。所以這裡導出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就是不管外部環境條件怎麼變,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都是基於已知信息做為判斷基礎,加上個人因素,而導出的結果。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從」,說明個人因素的影響在這個假設里是很小的。好,套用以後我們發現,不管是自信的還是不自信的人,都有從眾的時候,因為他們的共同根源是「信息資源有限」,再加上一點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可以是焦躁,可以是恐懼,可以是悲傷,就會導致從眾。根源一找到,對策就很好找了。「信息資源有限」的反面就是「信息資源豐富」嘛,在做決策之前搜集儘可能多的信息,不僅僅是「我想看的」信息,任何信息都看才會有幫助。第二,是去情緒化。這點比較難,七情六慾,人之常情。做決策時把情緒抽離出來更有利於做決策,但也更難使人掌握這一技巧,需要不斷學習和訓練,才能有所提升。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有問題歡迎一起討論。


「從眾效應」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即個人融入群體後,會進入集體無意識狀態,個人意識已經消失,個體的差異從而被隱藏、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集體現象,例如輕信,盲目,衝動,狂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1. 人本身就是群居動物,個人力量有限,抱團取暖是人的天性,在集體里有才安全感,歸屬感,這都是本能反應。
  2. 個人溶於集體,一定會產生趨同性,即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現多樣性會弱化,朝著一致性發展,例如統一著裝,統一口號,統一行為。其目的是區別開其他集體或者個人,進一步增強集體內個人的歸屬感以及凝聚力。
  3. 在強烈的歸屬感的感染下,個人意識逐漸犧牲,集體意識逐漸加強,整體呈現出無意識狀態。所有行動都是聽從集體的安排與引導,從而出現題主所說的「從眾效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傳銷,一起吃水煮青菜一起喊口號一起培訓一起騙親朋好友,日子雖然很苦,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眼中滿是希望。

&-->

輕信,盲目,衝動,狂熱

其實傳銷洗腦沒有外界傳的那麼神乎其神,無非就是利用了集體無意識這一點。

  1. 傳銷的底層人員大多數都是生活不如意,受到周圍人群排斥,所以對集體的歸屬感更甚。
  2. 一旦有人組織起一個團體,並願意容納他們,許之美好的願望,是很難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3. 傳銷組織的日常生活就是同吃同住同工作,大家統一行動,於是個人意識就開始逐漸消失,出現群體無意識狀態。
  4. 在經過有意地引導暗示,例如培訓,組織內經驗分享等等,最後完全淪為集體領導者的工具

以上就是「從眾效應」的分析和表象,如果題主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謝謝。


一、從眾的概念:

從眾即由於群體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和信念。其表現形式有兩種。順從是迫於外部壓力而與群體趨同但內心並不贊同;服從是順從的一種,是指對直接命令的順從。接納是指內心認可社會壓力並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二、經典的從中實驗和服從實驗:

1.謝里夫的社會規範形成研究。

謝里夫發現他認得判斷會影響人們對廣電英東距離的錯覺估計。「正確」對答案的規範形成後,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並在一批批的研究參與者中流傳下來。

2.阿施的群體壓力研究。

阿施讓實驗者聽到其他人判斷3條線段中哪一條與標準線段相等,然後自己做出判斷。當其他人一致性地給出錯誤答案後,結果發現有37%的實驗者會從眾。

3.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

該實驗引發了順從的極端表現形式——服從。在最理想的條件下——正當的、近距離的命令著,遙遠的受害者以及沒有反抗的榜樣——有65%的成年男性參與者完全服從命令,對隔壁房間發出尖叫的無故受害者實施具有傷害性的點擊。

【總結】如上三個經典實驗解釋了幾個現象效力。行為和態度會相互強化,小惡會助長大惡。好人面對惡略環境時,也會做出令人斥責的行為,由此可以看到情境的力量。

三、影響從眾的因素

通過種種實驗表明人們從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規範性影響來自於人們希望獲得別人的接納: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公開反應時從眾度較高,這反應了規範影響的力量。

信息性影響來自於他人提供的事實證據。遇到困難的決策任務時從眾度也較高,這反應了信息印象的力量:我們希望能正確行事。

四、預測從眾的因素

1.利用從眾實驗程序,研究者考察了從眾產生的環境條件。某些情境下人們特別容易從眾。例如,從眾會受到群體特徵的影響:當3個人以上的人或群體塑造行為和信念時,人們更容易從眾。

2.如果示範行為或信念前後不一致,從眾行為會減少。

3.群體凝聚力可以加強從眾。

4.塑造行為和信念的人地位越高,人們越容易從眾。

5.當人們的反應時公開的(面向群體)時,人們越容易從眾。

6.對某一行為和信念作出事先承諾,人們更可能堅持承諾,而不從眾。

以上。


從眾效應的核心是,減少風險,分散責任,同時減少了需要應對風險責任所需要付出的各種精神注意力和行為的努力。

總體來說,從眾是一種相對付出小的懶性行為。但是因為從眾風險低,壓力小,所以大部分人都從眾。


推薦閱讀:

裸K,一種基於形態學的最樸素認知
你以為的溝通,實際上是一種攻擊
雨感解析
學會麻煩別人
情商到底是什麼情商?

TAG:心理學 | 知識庫 | 社會學 | 心理學現象 | 十萬個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