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二戰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
這日我不評價日本的航空母艦怎麼樣,只是對「未完成的音色」本人做出評價:
無腦日吹。
&-->&-->&-->
&-->&-->&-->說句實話,從航母這個艦種出現開始,日本的航空母艦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直到二戰後期美國開始全面反攻為止。
【一】赤城、加賀兩艦是日本對於大型航空母艦的探索。
由於缺乏設計經驗、年代較早,兩艦對空火力在二戰爆發時嚴重不足。設計上也出現了許多尷尬的問題(橫卧式煙囪雖然設計本意是好的,但是結果是每次航母開動時高溫煙氣會把沿路的艙室烤一遍……還有重心過高、上甲板防護不好、簡直迷惑的三層甲板以及甲板上用於炮戰的200毫米炮),但仍不失為早期航母的代表作。
【二】龍驤級輕型航母嘗試在排水量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保證類似正航的載機能力,屬於鑽條約空子的嘗試。(同期美國也出於類似目的建造了「突擊者」號輕航)
雖然龍驤和突擊者在載機量上不弱於正航,但兩艦都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重心過高(適航性差)以及載機起飛不便的問題,海況稍差就無法起飛飛機……正是這兩艘失敗的輕航讓美國和日本意識到輕型航母的不足,從而走上了建造正航的正確道路。
【三】蒼龍級是一型不錯的艦隊航母。
在指標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略微犧牲了防護性,保證了載機量、航速、適航性和自衛火力,在各項技術指標上均是一型合格的艦隊航空母艦。
但是飛龍(以及赤城)的左置艦橋真的是失敗……
【四】翔鶴級是日本航母設計能力的證明。
翔鶴級採用了眾多的優秀設計,如球鼻艏、主副舵等,並改正了前型弱點。本級艦不管是在防護、復原性、火力、抗沉性上都十分優秀,可稱為是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話說翔鶴上的損管隊從實戰表現看絕對是日本海軍最猛的損管)
缺點當然也有:太貴,產能上不來。
【五】大鳳級是日本首型裝甲航空母艦,設計水平仍然較高
大鳳級與艦橋一體式的外傾煙囪是很不錯的設計,其封閉式艦首也提高了適航性。本艦在上甲板就有裝甲,裝甲還覆蓋了升降機,防護性十分不錯。同時,本艦繼承了翔鶴級主機出力大、航速高的優勢,球鼻艏也被繼承了下來。
機庫兩側的爆風出口是個非常好的設計,可以有效減弱機庫內爆炸對戰艦的傷害(雖然在實戰中也沒有用上就是了)。
必須要吹的是大鳳上面的98式100毫米炮!!初速快、裝填快、彈道好,日本大口徑高炮的希望!(雖然沒有VT也不咋得勁就是了,而且炮管壽命也短)還有光學著艦系統!這個真的很先進的!!!
總有人說大鳳載機量不行,大鳳級真要論實際載機量並不一定弱於英國怨仇級。載機量低主要是因為大鳳計劃搭載的艦載機(流星和烈風)體型都比較巨大,再加上日本航母不搞甲板系留……
總而言之,日本的航空母艦技術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
總的來說,可以說單從設計水平上講,IJN的航空母艦從一定程度上講一直走在時代前列
大鳳,翔鶴,隼鷹,雲龍都是當時的航空母艦在不同的方向上探索到的最遠距離
比如大鳳(不要黑他的載機數量了,這是有非常複雜的原因的,不是什麼簡單的裝甲甲板或者航空燃油過多導致的),至少在當時的條件下,綜合性能個人認為在埃塞克斯級之上
翔鶴,可以說直到戰爭中期都是性能頂尖的均衡性艦隊航母(末期就是雲龍了)
隼鷹,則是嘗試以低排水量小艦體實現與正規航母相當的載機量,談不上成功但至少即使這一錯誤方向上美國人也沒比他好
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日本海軍戰爭初期融匯貫通了很多本不屬於航空母艦的先進技術
至於為什麼實戰表現糟糕,數量差距是一方面,但是更大的問題在於戰爭後期,西方國家的武器技術已經完成了換代升級,戰爭的面貌已經徹底改變。像雷達,VT引信,大功率航空發動機這一類的,需要長期的深厚技術積累,以量變引起的質變,這就不是像日本這種短時間接受消化大量技術帶來的微弱優勢能比得了
emmmmm,隨口修正一下大鳳的問題。
1前進基地方案。
&-->
大鳳:啊這,不會吧不會吧
的確,大鳳在設計之初是想作為前進基地而是用的,但是,但是,但是,這個構想也在設計之初就被廢棄了,因為IJN走上了空母集中運用的道路,隔壁美國人信奉的是空母單獨攻擊,直到中途島才臨陣磨槍。但是前進基地方案給大鳳帶來的是整備效率的提高,全新設計的彈藥輸送通道,增加了彈藥輸送車和彈藥升降機,連光學助降都用上了。不要以為光學助降沒啥技術含量,大鳳那個跟戰後才出現在美英航母上的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是異曲同工的。
&-->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器
2載機數量
&-->啊這
君可知甲板系留為何物?大鳳的機庫面積達到了5250平米,隔壁埃塞克斯連4000都沒有,僅僅只有3940。你說我怎麼做到在機庫面積更小的情況下卻裝了更多艦載機呢?美國人不僅會玩甲板系留,還會把飛機吊在機庫的天花板上。這事最有發言權的人是勝利號,光輝級只有單層機庫,載機量較小只有30+的水平,然後當勝利化身為羅賓時,載機量就buff到了60。另一方面美國艦載機的摺疊水平也比較高,日本艦載機要保證機翼強度摺疊水平比較低。而且飛機越來越大也是個問題,大鳳設計搭載的是烈風、流星之類的艦載機,雖然實際上還是後期老三樣。不管前期或是後期老三樣,體型都不是96戰95艦攻之流能比的。
3封閉機庫
&-->
啊這。放心,日本設計師比99%的軍juan人都聰明。大鳳的機庫能夠被防火門分成9個獨立的隔艙,並且在機庫側面裝了大量的暴風瀉出口,這東西會自動脫落。(WT玩家自行腦補M1的泄壓閥)
大鳳在右舷前部中雷,位置距離前升降機很近,強烈的震動導致升降機卡死,恰好此刻正在進行第一攻擊波的回收與第二攻擊波的放飛作業,小澤馬上下令填平1號升降機,2號升降機因為要維持甲板的運作也不得不回到甲板上,油氣開始堆積…………
機庫面積爭端請走這個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885426711?share=9105fr=shareunique=F01BD0FA3400F4587C9EC356AC0174D2st=1596419413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1.6.1sfc=copy
大鳳從生到死的全過程請走這個鏈接,然後一鍵三連
【星海社/第120期】薄運的重甲武士:大鳳號裝甲空母淺談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b23.tv一更?
簡單闡述一下機庫的問題。造船不能隨心所欲,大鳳鋪設裝甲甲板以後,整體重心升高,出於控制重心的目的,大鳳的飛行甲板高度相比前輩翔鶴要低矮,這也是採用封閉艏的原因之一。高度的降低又導致內部整體空間被壓縮,煙道擠佔了部分下層機庫的空間,導致機庫面積相比前輩有所下降。翔鶴的機庫面積5600平米,相比之下大鳳的5250也並沒有下降多少。
二更
評論區有來自星海社的配音大佬推薦了更詳細的資料,諸君請走這個鏈接。
離閣鳳翎憑欄舞——日本的裝甲空母?www.bilibili.com1、日本航母的封閉機庫導致無法在機庫內暖機,不然機庫裡面很快就滿是廢氣,飛機要提升到飛行甲板上才能暖機,導致甲板佔用時間長。(和英國海軍航母的封閉機庫一樣的問題)
2、日本航母的封閉機庫容易導致機庫內汽油蒸汽無法排出,中彈後封閉機庫也限制了炸彈(及殉爆)的衝擊波/火焰擴散到艦體外,結果就是機庫中彈時火焰/衝擊波會沿著機庫向整個艦體水平向擴展,一旦機庫被命中起火就容易向全艦蔓延,整個一層機庫的人員死傷慘重,同時吹毀用於分隔火焰的防火簾,導致無法分隔出損管區域,提升損管難度。所以大鳳級之後就開始在機庫兩側增加了爆風出口。(和英國海軍航母的封閉機庫一樣的問題)
3、日本航母為了提高載機數量往往使用二層機庫(只有赤城使用了三層。鳳翔、大鷹、神鷹、海鷹等幾艘使用單層),導致艦體重心上升,為了降低重心就把最重的強力甲板放到第一層機庫和第二層機庫之間,上層機庫對垂直向的防禦只有飛行甲板和上層機庫的頂層,所以碰上美國俯衝轟炸機投擲的500磅或者1000磅炸彈往往都是直接穿透飛行甲板之後在上層機庫內爆炸,然後引發火災就把後面的事情處理完了。
英國航母是甲抗,把強力甲板放到機庫的頂層,然後把整個機庫包在裝甲盒子里,機庫下面的核心艙又是一個裝甲盒子,俯衝轟炸機投彈往往是穿不透強力甲板,打不穿它的防禦就只能拿到一點強制傷害,就算打穿了裝甲,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傷害也不重。超越行動中光輝號被投中7枚炸彈(250公斤到500公斤)加一枚500公斤近失彈都沒事,幾天後又在「閃擊光輝」作戰中被投中3顆500公斤炸彈加一枚500公斤近失彈,兩天後就從馬爾他啟航回亞歷山大,這對於美日航母來說是肯定做不到的。
美國是結構抗,把強力甲板放到機庫甲板的底層,機庫被炸了就炸了,防住下面的機艙、彈藥庫和燃油庫,可以保證受傷但難傷到核心。容易打穿防禦但傷不到根本不容易挨DOT,挨了一炸彈還能跑。
日本航母介乎兩者之間是最慘的,沒有甲抗容易受傷,受傷之後還容易被火災一直DOT傷害到死……
4、日本航母不像美國航母有那麼多著陸阻攔索可以用,不能雙向(從艦艏或者艦艉均可)降落,所以無論起降都需要轉頭迎風航行,很多時候限制了機動方向。
IJN的航母有護航的輕空母,有大型艦隊航母,而大型艦隊空母有改裝的(赤城),有試水的(鳳翔),受限制的(蒼龍),真正理想型的(翔鶴大鳳),有應急型的(雲龍),區別太大了,很難放在一起評價。
硬要一起評價,那就是總體來說造船水平還不錯,但是依然對損管廢拉,產能廢拉(相對於美國),後期艦載機和飛行員廢拉的問題沒轍。最後日本並不是死抱巨艦大炮而是相反非常重視航母,原罪是窮。
我想多說一點吧,就是關於本子的空母都是脆皮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說是十分錯誤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類型的問題,還是我上面說的,設計理念不同的空母還是不能放在一起評價的,瑞鳳龍驤這種臨時改裝湊數或者說承擔次要功能的本來就沒辦法跟那些正規航母,或者說要兼顧各方面性能的理想型優秀空母相比啊。再說翔鶴級的防護能力真的是挺不錯的,翔鶴在珊瑚海挨了三枚500kg炸彈還被引燃了油料,上面面目全非,但還是能保持將近30節的高航速開回去,瑞鶴死在萊特灣的時候挨了有說法是八到十幾枚500kg炸彈不等在包括幾條魚雷才死掉,這防護能力也不比,美國航母差啊。大鳳理論上來講防護能力比雙鶴只高不低,95mm的裝甲甲板號稱可以硬抗無畏式的500kg炸彈,這也不是脆皮吧。其他的比如吃喝是在摸索,雙龍噸位受限(日本要保證攻擊性和速度就只能縮減一點裝甲),雲龍是應急(當然也沒應成),沒辦法。工業產能限制,抗打的好航母他們不是造不出來而是造不多,如果真的42年他們就能把五條大鳳改拿出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2. 運氣和實際情況,其實幾萬噸的大船,要弄沉更多的是要命中其核心區域或者導致殉爆,而如果運氣差,早早就殉爆了什麼的也就不能單純以防護能力差解釋 (點名裝甲鳳)。比如列剋星敦兩雷沉,大黃蜂好像十雷才沉(日航三雷,美驅三雷,日驅四雷),所以你的結論是列剋星敦的防護能力遠遠低於大黃蜂?不至於吧?問題是列剋星敦因為早期損管不成熟導致油氣殉爆,而大黃蜂是早早控制住了殉爆並且撤走了人,而且美軍自己的雷擊處分反而讓大黃蜂的傾斜平衡了。也就是說一條船能抗多少雷,彈,不光取決於裝甲防護能力,也取決於玄學(?)反過來看,中途島美軍只靠俯衝轟炸就搞死了一二航戰更多是因為殉爆導致火勢和爆炸徹底不可控,當然飛龍最後好像本來有救,然而山口長官吃屎了。。。 美軍的富蘭克林也是吃了一架彗星轟炸機的炸彈就差點死了,是因為防護差嗎?不,運氣太差罷了。 同樣是日本驅逐艦,有被60kg炸彈殉爆沉沒的,也有挨了魚雷被消掉半個腦袋還苟回家了的,哪兒被打重太重要了。
當然美軍的損管和轟炸機的攻擊力都比日本明顯強了,所以就造成了日本航母脆弱,兩下子就沉而美國航母就很硬很能撐的感覺。差距是多方面的,日本坦克爛的印象也是一個道理,15t以上的東西他們就帶不出本土哪怕給他一堆T34又有什麼用?還是國力不濟,不是一兩件技術兵器本身的問題。
頂級強度的真心沒有多少(龍鳳勉強算一個吧),不過基本上也算是堪用了,常規推圖沒啥問題(雖然進13圖有些勉強),演習就需要帶長門了,否則比較拉胯。總之如果有企業、埃塞克斯、半人馬、光輝這些還是優先練這幾個吧
&-->個人感覺性能最好的是雙鶴,但最適合日本的是雲龍級。還帶一個定位比較奇葩的大鳳。
二戰日本海軍最出名的航母應該就是一二五航戰,再加上大鳳信濃。說一點我個人感覺的奇葩點:
1.早期型號的航母不帶艦偵。因此艦隊的航空偵查要麼依靠巡洋艦的水上飛機,要麼佔用航母的零戰。結果中途島水上飛機一故障,直接導致應該偵查到美軍艦隊的飛機缺席。
2.「左右對稱」的航母配置,兩艘航母一個戰隊,一艘缺席,另一艘就得陪著它。最典型的例子,珊瑚海海戰,雙鶴一艘艦體受損,另一艘缺飛行隊,雙雙缺席。美帝則把澡盆女王的機隊調到了約克城上,結果日軍認為不可能參戰的約克城擊沉了蒼龍,又和企業號聯手擊沉飛龍。如果雙鶴能合併出來一艘參戰,中途島也許結局不會那麼糟。
3.我一定要吐槽一下大鳳。一說起大鳳,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裝甲航母,日本海軍最好的正規航母。說實話,大鳳號從定位到設計都夠奇葩的。先說定位,大鳳號和光輝級這種正經裝甲航母的定位根本不一樣,它的定位是作為前出基地,類似於小澤的穿插轟炸一樣,後方的脆皮航母起飛飛機,然後在前方的大鳳上加油,再去轟炸敵方艦隊,等於延長了作戰半徑。而對方還手的時候,則會以大鳳為目標,大鳳憑藉著自身的裝甲保證生存。
這種奇葩定位直接決定了大鳳號的奇葩設計。排水量3w+,載機卻只有60架左右。但航空汽油卻拉了近700噸。相比美軍航母動輒90+載機卻只有300多噸的航空汽油(具體數額記不清了,應該相差不多)。而且航空汽油不跟船用的重油一樣,這玩意得用大量的儲存罐和輸送管道,因為是易燃易爆品。再加上裝甲航母一般都要用封閉式機庫(開敞式機庫撐不住裝甲板),很容易聚集氣體。
所以大鳳號能吃了一發魚雷就殉爆沉沒。原因就是拉了大量的航空汽油,需要鋪設大量的複雜管道。魚雷過來倒是沒直接擊沉,把管道震裂了。又因為是封閉式機庫,油氣聚集沒法散,可不就boom了。
二戰時日本航母對美國航母類似於德國虎式 打蘇聯T-34,質量優勢明顯,但老美靠數量優勢獲得勝利。
二戰時航母大國就三家,美日英,艦載機數量美>日>英,防護能力英>日>美,這都是有說頭的。首先這三國海軍的戰前主要活動水域分別為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其中北大西洋英國所處北海處於中緯西風帶常年盛行西風,加上氣旋和潮流的影響,風高浪急,北太平洋的日本北部海域受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影響,水溫變化比低緯劇烈很多形成強鋒面,風暴猛烈,冬季狂風惡浪拍打後易結冰。鑒於這種情況,英國和日本的航空母艦都是全封閉式機庫結構,機庫是必須圍起來的,否則無法適應波浪或風暴。美國的主要海軍基地和造船廠由於處於氣候較溫和的低緯地區沒有這種顧慮,所以使用全裸的直通甲板,和外界是聯通的。美國這種設計利於損管,比如消防容易,飛行甲板修復容易,特別是有飛機著火可以直接丟棄下海。
但相應地,美國航母遇到風浪也是最脆弱的,除列剋星敦級的兩艘航母外其餘航母飛行甲板也根本沒有裝甲,完全就是不要防護。哈爾西第三艦隊1944年12月遭遇颱風眼鏡蛇,不只沉沒或報廢12艘艦艇,還因為開放機庫損失146架飛機,1945年6月這支艦隊又遇到颱風康妮,結果又因為開放機庫損失145架飛機。面對潛艇攻擊,美國航母不堪一擊。薩拉托加號航母在1942年1月11日和8月25日分別遭到日軍伊16和伊26號潛艇的一枚魚雷命中,每顆魚雷都導致薩拉托加號修理半年,共計一年時間無法參戰!而1942年8月15日被明星潛艇伊19命中右舷三顆魚雷的黃蜂號航母居然直接引爆油庫棄船,後被驅逐艦雷擊沉沒了!在後期面對日本的神風特攻中,美軍航母基本只要中彈就喪失戰鬥力大修,反倒是英國的光輝級航母的裝甲飛行甲板起到了很大作用。不過光輝級屬於劍走偏鋒,如此設計導致重心高不適應惡劣海況,且艦載機數量稀少,沖繩戰役英軍4艘航母參戰含系留僅僅150架艦載機,放飛效率更低,基本沒有存在感。
日本航母的防護能力非常突出,比如大鳳號中了一枚魚雷,雖航速減少一節,依然航行如常,但油艙被震裂導致婆羅洲原油油氣揮發,如果拆除前部升降機口的堵塞物,實現前後升降機的通風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但由於這枚魚雷讓前部升降機受衝擊停下,為確保艦載機出擊,艦員用各種材料填補升降機口,也不願拆下,所以才造成爆炸。聖克魯斯海戰的翔鶴號連續中彈1000磅炸彈三枚後後也無大問題但謹慎地立即開始損管作業就沒有這種結果,然而由於馬里亞納海戰是作為決戰打的,起飛攻擊波作業最為重要,也就不打算一定保船了,後來的信濃號如果不是因為豆腐渣工程+指揮問題和損管人員素質問題,4發魚雷也絕對不會沉沒。
如果能和美國一樣生產開放式機庫無裝甲航母,日本的主力航母數量不會少於美國。現實中單論裝甲防護絕對是碾壓美國。而載機量除了機庫因素外,更多的是艦載機的機翼摺疊問題與航母無關,且日本的雙層機庫一定程度上有所彌補。因此日本航母的質量是絕對優於美國廉價易得的埃塞克斯級,甚至優於戰爭伊始的列剋星敦級。而英國航母在作戰力上實在過於寒酸,所以和美國航母互有優劣,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推薦閱讀:
※有些屈辱,絕不能再有第二次!淺析中日未來的關係
※舊影瑣憶·戰壕里的德國式樂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為何不用衝鋒槍
※關於約翰遜半自動步槍的雜七雜八【#1】
※岡瓦納大陸上的戰爭——二戰中的馬達加斯加戰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