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平均壽命真的很短嗎?
很多人再談到古代人壽命的時候,都說的很低,甚至平均不過30歲,然後說50歲就算長壽了,然後認為現在的醫療條件延長了壽命,我一直認為不是很嚴謹,我認為壽命,應該是自然死亡的才叫壽命,而現代人計算古代人均壽命的時候,是把戰爭和瘟疫也算進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妥的,就像計算人均身高應該計算成年正常人身高,如果把小孩和侏儒算進去,是不正確。同樣我認為在計算古代人均壽命的時候,是應該計算正常人均壽命。而很明顯,古代就已經有古稀之年這種辭彙,所以我認為,現在人的壽命並沒有比古代長,只是現在人死於意外的少罷了。所以我認同醫療條件減少了人身意外死亡,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提高了存活率,但並非提高了壽命。而古代50就是長壽也是不正確的。我認為古代正常人活到50是很普遍的。
你想的很對,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古代和現代主要差異的因素應該有新生兒的存活率、食物來源、保暖、戰爭、天災、公共衛生等等。要想統計古代人真實的壽命是個很難的工程,人口數還可以從官方的戶口登記查起,但是死亡原因真的沒法區分,這要是真能統計出來估計拿個獎什麼應該沒問題的。
但知乎上的人就真的沒法說了,先不說給的數據對不對,就算對,對數據的解讀也是充滿了扭曲。真的沒法交流。
確實有現代人壽命延長的因素,但我覺得平均壽命提升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隨著疫苗的普及和衛生條件的提升,現代嬰幼兒的夭折率大大降低了。就在幾十年前,我國嬰幼兒的夭折率還是很高的,哪怕沒有饑荒和瘟疫,生八個孩子能養大四個已經很不錯,古代平均壽命不到三十歲就是這麼來的。
古稀之年,通俗說就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也就是說活到七十歲的人就比較稀少了。正從側面印證了古代人普遍(注意不是平均,我沒有用平均這個詞,因為平均數我也統計不出來)壽命不高的印象(注意是印象,而不是事實,因為我沒有生活在古代,所以只能推測,只能用印象這個詞),因為有這個印象,發現身邊七十歲以上的人不多,所以才用「古稀」指代七十歲的人,以表示稀少。
當然古代也有「耄耄之年」的說法,耄指八九十歲,到底是八十歲還是九十歲?《康熙字典》說是九十歲,那就暫定九十歲(此處可以抬杠)。耄字拆開就是老毛,老毛是什麼毛?就是滿頭白髮的意思,跟「二毛」對應,《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有「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的記載,這的「二毛」是指頭上有兩種發色的人,就是頭髮花白的人,對應現代社會就是四五十歲的人。頭髮長老了,從黑變白了,成為「老毛」,寫為「耄」。說明古代也有這個壽命的人。
清乾隆時代舉辦四次千叟宴,邀請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最多的一次到會者5900人,說明古代人壽命高於65歲以上的人也是有的。但側面說明,壽命高於65歲以上的人並不佔大多數,否則乾隆就不會以這個年齡段為標準線劃分了。這與清華北大劃分數線的初衷差不多,都是通過一個標準線,篩掉大多數,留下少數。
古代風俗是老人到六十歲要過大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慶生活動,也側面說明,六十歲是很多老人生命的一道坎。
何為正常壽命?這種說法就很可笑!你看看乾隆皇帝的兒子有幾個活過35歲的。35歲不是正常壽命?這種好古的臆想,很適合看中醫。
別說古代了,解放前的數據都不可能有。
根據我所了解的祖上的壽命,都非常高,基本都是95歲~100歲左右。
以前的嬰幼兒存活率的確有點低。
平均壽命聽著就不合理,就像現在統計的人均資產人均收入,總有極端例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題主顯然沒有明白什麼叫自然死亡。自然死亡是相對於暴力原因死亡而言的,換言之就是非暴力原因死亡。
基本上除去謀殺和事故以外的所有死亡都叫自然死亡。
題主大概以為自然死亡就是傳說中的無疾而終,然而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存在。人的死亡終究是因為某種疾病而死,只不過在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根本不知道該種疾病存在,才會有無疾而終的想法。
推薦閱讀:
※古人為什麼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古代人的思想為什麼封建?
※有哪些古代的理論到現在還適用的?
※求問大家古代有什麼舉國之力辦的事情。?
※為什麼古代人看起來比現代人要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