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過得很開心,怎麼現在長大了卻存在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的特徵,這是怎麼回事?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形成的問題,有很多原因,我在其他回答中有過回答,

那麼再借著這個問題總結一下吧。

在你認為的童年之前,

1、

在Ainsworth創造的陌生情境實驗中,被劃分為迴避型依戀嬰兒的主要表現是:將其放置在一個本身就會讓人驚慌的環境中,但是嬰兒看上去出奇地漠不關心。母親的離開或者回來,他們好像都無動於衷,只是不停的探索周圍環境。他們這種明顯缺乏痛苦的表現,往往容易被人誤解為平靜。

實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他們生理指標的監測表明,他們的皮質醇水明顯高於安全型依戀的嬰兒。Ainsworth逐漸相信,這種表面上的冷漠——以及從實質上的依戀行為的缺失——都反映出一種防禦性的適應。也就是在生命的早期,如果照看著總是不能調諧性的對嬰兒的需求做出反映,那麼嬰兒就會發展出這種類似放棄索取的狀態,從而避免失望。

所以個人認為迴避型依戀最初是在與早期照看者的互動中萌芽的,接著在後續持續的生活事件中不斷被鞏固和加深,直至固定下來。

這裡我引用,約翰·鮑爾比寫的書上的一句話:

和父母的正常分離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獨立,最後脫離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過早的分離,而且時間過長,分離的過於突然,是兒童無法理解的,這些都可能給兒童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在你認為的童年之後,

2、

在原生家庭中,和漠視孩子內心殊途同歸,卻常常以「愛」為名蓋住真面目的,叫控制

比如他們成長的環境充斥著父母的絕對控制和逼迫,從小被灌輸了不能對父母、長輩、權威人說「不」的思想。

然後,小時候或者以後的日子裡不安全感又會加重這方面的解讀,這就會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形成最早的自我認知:「我是不夠好的,我不值得愛。」

在這類環境和氛圍中長大的人,一次次試圖贏得父母的讚賞和認可,卻一次次以失敗告終。他們得不到鼓勵和正面反饋,便有了一種自己使父母失望了、被父母放棄了的錯覺。

成年後,他們會在無意識中,將這種失望和被放棄的錯覺帶入各種人際關係中,包括戀愛的親密關係,慢慢的迴避型依戀的人學會了壓抑自己對愛的渴望和對養育者不喜歡自己的憤怒,他們學會了隔離和壓抑自己的感情。

3、

控制時常和犧牲、付出、貶低等字眼勾結,一丘之貉。

迴避型人的早年環境里,養育者對現狀不滿且無力改變,於是會把無力感和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對其有著過高的要求和期望。

如果母親對於孩子的降生本身是不期待的、無準備的,甚至是充滿了懊悔和失望,那麼她可能就會冷漠地對待孩子,很少給予回應。

比如考試得了60分,父母會對其言語諷刺或漠視作為懲罰,把自己在社會上被嘲諷被漠視的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考試得了99分,父母不會誇獎,反而會責難其為何不能考滿分,把自己在社會上被苛責的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考試得了滿分,父母又會詢問有幾個人沒得滿分,把自己由於能力不足帶來的恐懼傳遞到孩子身上。

只有極少數情況下,孩子確實獲得了極好的成績,好到以至於能夠緩解父母自身生活的焦慮,父母才會給予孩子認可。

然而兒童是天生需要母親的愛和照顧的,但每次對母親的依戀有渴望和需求時,他們都會因遭到拒絕而產生心理痛苦。

久而久之,出於對自己的保護,他們便會做出的無可奈何的選擇:迴避一切依戀需求和親密接觸,並說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4、

迴避型依戀者在童年通常遭遇過父母的情感忽視。

寵愛,這個詞比較模糊,被拒絕否定,但不意味著被虐待了,可能只是養育著情緒上面忽冷忽熱,情緒穩定的時候對子女非常疼愛,從不缺衣少食,但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會無意識的說一些很傷人的話。

所以有時候寵愛也不意味著真正的寵愛,你認為的快樂已經是被影響過的快樂了。

而且,有時候回應的不夠、回應的不及時或者是回應的順序,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5、

其實你可以很容易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你爺爺奶奶一般會有相同的毛病在你父母上展現出來。

爺爺奶奶的父母,自然也會有相似的問題。

也就是說,一個家族的性格是可以代代相傳的。

為什麼性格傳遞?

其實答案用生物學的概念解釋就很好解釋。

就是模仿。

0-6歲的時候,孩子出於對父母的模仿行為,造就了他的性格。

你會發現,你長大了之後,你的很多性格和父母真的是一模一樣。

尤其是缺點。

其實優點也繼承,只是說,缺點總是我們否認的。

其實原生家庭的影響貫穿我們的一生,只是我們後知後覺。

先寫這麼多,後續想到了在補充。

如果你感覺我寫的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動小手手點一下,讓更多的人看到,幫助更多的人。

以上,

希望能幫助到你。

——來自一名身高一米九腿長一米二的心理諮詢師,希望你們往後餘生都可以擁抱陽光。


老鐵,拜託哎!

童年過得是否開心,跟形成迴避型依戀沒有一毛錢關係。

關鍵在於,你是自己窮開心,還是說跟父母一塊玩的很開心。

這點很重要。

迴避型依戀是關乎存在感的創傷,照料者對孩子沒有反應,孩子無論是做的好還是不好,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完全不存在的。

特此是在0到3歲,這個依戀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養育者,時刻陪在身邊。

要做到對嬰兒情感上有回應,並且不能頻繁跟孩子分離。

否則,長期被情感忽視的孩子成年之後,他們不僅會用理性思維隔離自己的情感,告誡自己不能情緒化,還會在看到別人情緒變化的時候無動於衷。

我們都會叫做,共情能力差。

作為迴避型依戀大部分,都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

經常會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逍遙又自在。

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覺得簡直太無聊。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迴避型依戀,往往還特別優秀。

你說,這去哪說理去!

其實,也很好理解。

當一個人盡量不去碰感情的時候,精力自然會發泄到其他的地方。

比如:

工作、學習、提升自己上面。

所以,很多迴避型依戀要麼往往是學霸,要麼痴迷自己的事業。

一部分人,看到這樣的,直接邁不動腿了,發出一聲驚嘆:

「哇,這樣的人也太優秀了!」

ta們身上的散發的光芒,常常吸引一批小迷妹(弟),不自覺地靠近。

殊不知,前面的路不光坎坷,還危險。

一個個都愛上一個迴避型依戀,最後被折磨的遍體鱗傷。

迴避型依戀卻會來上這麼一句:「這是你飛蛾撲火,跟我可沒關係。」

撂下一句話,便揚長而去。

奉勸各位大家一句,迴避型依戀可以做很好的朋友或者同事。

如果想要跟對方當戀人,那麼就要看看你的小心臟,是否強大了。

非要硬上,一定會被折磨的生不如死。


因為那些不開心的事被你抑制下來了,潛意識幫了你的忙。顯意識另一方面去尋求快樂,比如做一些事情去避免接觸引起不安的事情。

所以開心只是另一些事情開心,那些不安的暫時逃離。小時候並不需要處理太多問題,主要就是父母關係。出來社會就不一樣了。感情、事業、財務都要自己處理,慢慢就會浮現問題,而你卻沒有解決方案,焦慮出現,避無可避就顯現出迴避了。


一、迴避型大多確實源於童年創傷,但這個創傷並不代表家庭不幸福不開心,而是對於撫養人沒有及時回應嬰兒的情感需求,70年代以上的父母輩大部分都是不太擅長表達自身情感的,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愛孩子。

二、除了童年創傷造成的因素,還有後天的情感挫折體驗也會造成影響,比如重要親人離世,被深愛之人拋棄,等等。

三、不知樓主所說的迴避型典型特徵是怎麼樣的,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的迴避型依戀?每個人身上依戀風格都不是單一存在的,主要還是看佔比情況,另外依戀風格都是可以轉變的。


這個其實是有生理方面的原因當然啦。你是不是整體上膽子比較小?不管童年再開心,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一點挫折和挫敗的,遇到之後怎麼去感受這件事,決定了這個人是不是和會不會成為迴避型。迴避型比較典型的形成原理是在感受到挫敗時,會放大挫敗、衝突對自己的傷害,覺得自己弱小。動物在自然界面臨危險時,也會選擇fight or flight,迎戰或者逃。膽子比較小的人,縱然實際有能力迎戰,也會選擇逃,也放大自己承受傷害的代價,所以想要儘力規避傷害。迴避慢慢也就形成了。其實迴避就是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神經學上來說,形成迴避的人其實是neurotic的(神經過敏的),但同時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和對自己的判斷偏低,所以採用了抑制手段。


說到迴避性依戀有兩個重要的點,因為有些人看不清楚現實,或者說看清了不願意接受。也可以說智商低

迴避性有兩個重要的點一:金錢、二:性,

(經歷多次開房或者同居之後)

在知乎上討論迴避性充斥著校園戀愛,牽牽手、抱一抱、親一親、看看電影的戀愛關係。並把這些男女追逐問題歸咎於迴避型而展開描寫。這引導很多人陷入誤區、開始聖母心發作,背離現實、陷入童話。

而迴避型的依戀風格是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進入男女親密關係,在日常的生活細節中才會體驗依戀風格,感受內心世界。(親密高興是指多次開房或者同居在後)

有些人一談戀愛,別人一會理他、一會不理他就覺得別人是迴避性了,就開始大量寫自己的戀愛經歷!你也不看看自己的價值,還認為別人頭腦有病,把人家當精神病人。你好心,還以為發現愛情真諦,男的不看看自己還是屌絲,女的明顯低MV值,還是先去割個雙眼皮。

(迴避性依戀是指親密關係毀滅者)自己也不看看自己 ,以為請別人吃個飯,看個電影,牽牽手,之後對方一但不理你 ,就開始上網路上百度,

說不一定那段時間她就是閑的蛋疼,她的奧迪a6爸爸在忙,沒空理她,陪你玩了,

然後知乎上看看迴避性和焦慮性!自己就開始給別人定義,先看看自己錢包有多少錢,要麼別人就當你穩定飯票,要麼就是想隨便跟你玩玩而已,別人白天跟你看電影晚上就和奧迪a6車主,在酒店裡成長。這時候別人一打電話叫你去接她,你就覺得她喜歡你了?然後就覺得你很了解她 了?

別自己當了舔狗還覺得別人有病,自己先看看自己啥條件,

迴避性依戀是親密關係毀滅者,看看電影 親親嘴,拉拉手就是親密關係了?


有沒可能選擇性失憶?另外,解決問題不見得必須溯因吧。


推薦閱讀:

心聊愈:如何克服焦慮型依賴人格

TAG:成長 | 依戀理論 | 焦慮型依戀 | 迴避型依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