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釋放真正的我?


真正釋放?

seriously?

那就只有撲街一條路了。。。


哈哈!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生存,也要不斷地裝。那個不是真正的自我,偏偽裝。我個人理解,不裝了,也許就是真我的表達,但多數人都做不到,很難!


古人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余於此亦爾,故薦之。


如果需要被釋放,那麼真正的我肯定並不能被環境接納,要找到一個不去評判人的人就可以釋放。一位朋友,或者牧師,心理諮詢師這一類有職業道德約束的人,就可以袒露真正的自己。


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我,如何做到釋放後的放肆。

不能釋放真正的我,是釋放後會攻擊到他人還是釋放後被他人攻擊,如果釋放後既不會攻擊到他人也不會被他人所攻擊,看樣子,是可以釋放無疑的,那不能釋放,是不確定釋放之後,攻擊力如何嗎,如果這麼看的話,好像不是不能釋放,而是釋放之後的代價,需要考慮那麼一下子,那這個代價,是決定釋放程度的多少嗎,不清楚,不能釋放真正的我,如果釋放以後,我在他人眼裡是透明的,相對透明,那我在我眼裡相對透明嗎,那透明是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還是他人不那麼透明,我亦不願透明呢,他人如果透明了,我還要考慮有沒有透明的必要吧,為何不能透明呢,無處躲藏嗎,那我是要躲藏什麼或我什麼需要被隱藏,導致我不能成為小透明的呢,這我也不清楚吧,不能釋放真正的我,是真正的我釋放出來,連我自個兒都不認識我自個兒了嗎,或者說,連我自個兒都懷疑我釋放出來的我,是否真的是那個單一情緒的我,大概率能被解讀的部分代表了我,然而那也可能不是真正的我,那在他人眼中就不大可能看到真正的我,那我也就不能算是釋放了真正的自我,那如果,我有幸能夠看清真正的我,在表達主情緒的我,能識得那影藏的副情緒的我,那在他人沒正確解讀之後,像他人補充那真實情緒的我,我就在某種程度上完整了,那這釋放其實是有風險的,其實也沒有風險,如果你壓根不介意誤讀的結果,大不了在誤讀以後補充就可,不過大概率這誤讀的結果也是要被勸說的,因為你太釋放自我了,所以,釋放真正的我,在另一視覺來說,是被育說的,那麼,好像不能處理釋放的前後結果,你釋放出來後,大概三個結果吧,無關痛癢,跌落涯邊或升上海面,那跌落涯邊的幾率可能也許大概幾率要大一些,所以不釋放真正的我,是為了不跌落涯邊還是因為跌落了涯邊而不敢釋放真正的我,因為不是開玩笑啊,都在涯邊了,下一步很可能跌入深淵了,也許我再爬爬,就能浮到海面了,再不濟,大概能眼望海岸線吧,我自己曉得我自己有多深多淺嗎,還是不深不淺呢,釋放啊,誰先告訴我,什麼東西不能釋放吧,不然我釋放碰壁以後,我就不大確定這是釋放導致的呢還是不釋放導致的呢,我要是能像朵幸運的花苞,在綻放的時候,晴空擁抱,我大概能開到我最美的時候,或者來場暴風雨吧,我開我的,你吹打你的,我還是一朵開了的花兒,最多被吹打斷了殘瓣,飄向不曉得的睦巷。


每個時刻的自我都是真正的自我。

都是真實的釋放,只不過人是會變得。比如長期接觸底層人民有的人會極富同情心,會轉換成消解生命苦難的動力,而有的人會厭惡、會瞧不起他們。只不過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有的人會告訴孩子你看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那麼辛苦,你要學會珍惜,人家雖然窮,但是仍然是值得尊重的,甚至應該幫助他們。有的人會告訴孩子,他們是可悲的、愚昧的,要遠離他們。

久而久之,不同的人便會朝不同方向轉化。最後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信念,就不會搖擺,形成比較穩定的人格。

而且善惡之心隨時潛伏在人心,外界的東西很容易激發出來這些。

希望每個人最終都有一顆不可抑制的向著光明之心。


你先找到真正的你吧。


只要做到不用為生存憂慮,就可以逐漸脫離社會思想形態,自我也就慢慢產生了


真正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在不莫名侵害他人的基礎上,只要不違反道義,自己也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釋放真我。

反之便沒有釋放的必要,人需要自由的同時也需要被合理管控,無規則下,人必易亂。(?.??)


「我知你是你,所以你不是你:我不知你是你,你才是你」。關於真我,本我的問題是佛家、道家,都在極力追求的超然狀態。人們所看,所想都是經由心境加工之後,呈現的一種相。不是有句話:「早晚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認知模式下創造的鏡像。」可能真我是悟到空性之後從遇自己的一份淡然、豁然吧。


不憂不懼,不惑不移


像在 西部世界 的園區里,在一個不用承擔後果的環境探索自己的善良面,黑暗面,醜陋面


我找不到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所謂的我只是一個個念頭的呈現,這些念頭只是貪婪憤怒無知,我不會把它們放出來的,消滅它們就是最大的使命。


推薦閱讀:

年輕時是該掙錢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為什麼你 之所以是你?
聽到某個人的聲音為什麼會慌亂而失去了做自己事情的節奏?
現在那些不會做家務的女人愁嫁嗎?
12歲男孩痴迷做飯上熱搜: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

TAG:心理學 | 哲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