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當前世代主機鼓勵玩家待機而不是關機?為什麼?
如題,待機意為停止畫面輸出,但保持遊戲運行數據和後台更新。(本人在所有主機中只購買了ps4和switch,歡迎指正)
誠如提問下各位大佬分析的這樣,說點自己的看法。
先說結論,今天的主機確實更鼓勵待機而非關機,不只是主機,我認為今天的電子產品都有這個趨勢,想想看如果你手機不出現死機或者比較奇怪的問題的話有多少人還會選擇給你的手機關機呢?
說回遊戲機,當今的遊戲主機和遊戲都更加依賴網路化,待機可以解決網路化帶來的一些體驗感的問題。
說人話就是你的主機和遊戲三天兩頭得更新,待機的話可以趁你不用的時候在後台慢慢下載,等你再開機的時候補丁已經下好了,就等你安裝了。從體驗感上這肯定比你盯著下載進度條來的更好——即使是500m的帶寬下載一個20G的文件也需要等十幾到幾十分鐘,我相信家裡帶寬到500m這個程度的應該沒有那麼多吧,北京家庭帶寬根據我對各種運營商往小區塞的廣告大部分就100m?其它地區限於個人原因未知。而今天遊戲和主機沒事更個補丁非常正常,雖然不一定每次都幾十個G但是幾個G的情況還是經常有的,還有一些遊戲在發售前半年都會保持比較高的更新頻率,而且有幾個遊戲當初真心是首日補丁給你上幾十G的(堪稱重新給你下一遍了)。而待機後台下載可以讓你忽略下載這些補丁時候的時間,彷彿你再開機補丁自己就下好了一樣。
另外不記得哪個大佬以前講過了,電子產品其實比較怕「放」,長時間不使用更容易出問題,去年x1x中招幫我修機器的哥們也這麼說來著,這點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還有開機確實也需要一個載入時間,就像你的手機一樣,以前的主機開機可能沒那麼慢,現在主機開機載入之類的等待時間也確實長。
不過我認為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網路化帶來的各種下載需求,大部分能放在後台解決的盡量放在後台,不知道各位有多少記得當初的wiiu,當你開機準備遊戲的時候發現需要下30分鐘補丁不然進不去遊戲是有多絕望,我不會說30分鐘都是快的,有一次一上來現實10幾分鐘給我高興壞了,結果越下越慢最後直接變成了20+小時……這種絕望感……當然現在大家在這方面都想明白了,包括老任在內已經不需要下載以後才能進行遊戲了,下載就交給空閑時間好了,也是一種用戶體驗上的進步吧。
一方面因為,他們開機太慢了。
二方面因為,待機就能隨時喚醒起來更新,保證你要用的時候處於更新到最新的狀態。
現代操作系統中,似乎只有Win10是開機很快的。Mac,Linux,iOS,android,開機都很慢,對於這些開機很慢的系統,只好使用待機功能,讓你在需要用到的時候更快速度進入可用狀態。
雖然,大規模鼓勵(強制)用戶將設備處於開機待機狀態是蘋果開始。然而我絕對不會因此表揚蘋果,因為我很懷疑這件事情的原動力。蘋果那個時候確實根本沒能力優化啟動速度,我不懷好意的認為蘋果是實在無法將啟動速度縮短到5秒以內才弄出強制待機不讓關機這種功能的。
事實上,即便是現在最新版本的MacOS,在sata ssd下,冷啟動速度也沒有達到令人理想的水平。說明蘋果強制待機多多少少有技術妥協的原因在內。
在這個問題上真的要給Win10點個贊,起碼在當今主流硬體配置下,Win10冷開機已經可以做到跟待機喚醒耗時差不多了,一般兩到五秒開機。
因為遊戲和遊戲機越來越複雜了,像gba那種開機幾秒進遊戲越來越不現實
ps4沒有標配ssd,啟動速度肯定是像老pc那麼慢的…
遊戲出dlc和更新大抵是ps360時代開始的事情,起初補丁都不太大,很容易下完。
現在?50GB更新,10GB dlc,季票附送遊戲了解一下?如果這些東西都不在待機時間下載,單靠玩家開機那點時間,不夠用啊。特別是中國玩家,有些地方下遊戲需要幾小時十幾小時,等不起的
所以待機就成為了最優解,電量消耗不太大的前提下能下載遊戲/更新/dlc,會員還能上傳個獎盃
這也算是主機廠商對玩家的一種體貼吧,之前3ds待機一晚上就亮紅燈,ns還不是能待機好幾天的?
其實不是廠商鼓勵待機,而是普遍的消費者需求催生了待機模式
待機模式英文是StandingBy ,也就是隨時恭候,想玩就繼續,不想玩就暫停,只要不用額外加錢,大多數人都更喜歡。
紅白機每次死掉都重新開始,其實部分原因是遊戲機內容很少,任天堂直接選擇提升難度以保證遊戲時間,連存檔都不提供,直接用每次都複位的方式省掉了所有可擦寫存儲的成本,後來內容多的遊戲選擇在卡帶上加一塊電池來存檔,當年一個盜版卡帶200元,我們兄弟三個合錢買,然後電池沒電存檔丟了三人齊氣哭。。
也就是遊戲內容多了保存狀態是剛需,如果能隨時恢復那更好,只是太貴的話沒人買得起
而發展到ps4時代,cpu/gpu已經支持低功耗狀態,也就是選擇待機可以讓cpu進入一種特殊狀態,並且ram不斷電,這樣接到喚醒信號後就可以直接恢復現場,唯一缺點是斷電以後就失效了,類似PC的S3狀態
例如ps4,斷電後就只能慢慢開機,有一個檢測所有硬體,外加從硬碟讀取數據的過程,跟PC開機自檢進系統一個原理
預測ps5會支持掉電以後恢復現場,因為換用固態硬碟以後,可以把整個內存數據壓到固態硬碟里
假設ps4pro強行支持掉電恢復,用機械盤存儲內存數據,ps4pro,8g內存需要至少8000/80,也就是100多秒進入待機,100多秒恢復。。不太可行
而同樣的事用固態大概8秒
以上也是現在筆記本pad之類的隨時待機的原理,按英特爾標準這是S4狀態,也就是休眠
所以之前不流行只是因為不太容易做到
另外,還有能源之星等國際標準的普及推廣,太啰嗦就算了╮( ̄▽ ̄"")╭
總之就是以前做不到,現在闊以了
我覺得更像是玩家需要這種功能,而主機方提供了這種服務
玩到一半困的不行,待機關電視,明天想起來直接玩,比以前的中斷存檔什麼的方便的多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不喜歡《血源詛咒》?
※現在買PS4是港版好還是國行好?
※已有ps4,為了怪物獵人買3ds值得么?
※如何看待索尼獨佔地平線零之曙光上線steam1.5的評分?
※喜歡玩射擊類的,買 PS4 還是買微軟 Xbox 更合適?
TAG:Xbox | 家用遊戲機 | PlayStation4 | 任天堂Swi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