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信佛信得五體投地,全心全意工作生活都不顧了,也不顧家人親戚感受該怎麼辦?

聽說有的信佛的信的很厲害,整天不吃肉啥的,而且也不顧生活工作了,該怎麼辦?


生活不靠媽媽的工作, 也能撐下去的話, 那就儘量分開生活吧. 每個月給她點生活費, 讓她可以照顧自己就好.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寶勝如來 南無毗婆尸佛 南無波頭摩勝如來 南無金剛堅強消伏壞散如來 南無寶俱蘇摩身光明勝佛 南無歡喜莊嚴珠王佛 南無帝寶幢摩尼勝光如來


佛門中常講,悟了的頭頭是道,不悟的處處成障。悟了的,就是得到了與自性相應的真實覺悟智慧,真正掌握住了學佛修行的總綱領,是一個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的佛弟子,修行人。頭頭是道就是不離自性,不離開佛經,不離開道法自然之中心,借假修真,會隨緣妙用,中表相應,廣度眾生,救人慧命,植眾德本,自然嚴整。悟了的必定是所說所做不離佛性,頭頭是道,與善相應。

學佛人一定要知道,佛教所說的真實覺悟智慧是有標準的,標準就是徹底明白了佛門中所說的戒與自性是什麼關係,明白了自性是什麼,心為何物,心在哪裡,明白了念和受持,定與安住的含義,明白了因果相續不空,因果轉變不空這個永恆不變的定律和真理,也就是明白了諸法實相,緣起性空。末法時期,法弱魔強,所以信佛學佛一定要依據依靠佛在經中的教戒,以戒為師,多學習佛經,多聽經明理,懂得明白了佛在經中講的真實殊勝義理,開啟了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都能用得頭頭是道,恰到好處,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盡自己全部的力量受持、護持弘揚大乘佛經,大做佛事,信願行具足,修無量真實功德,掌握自己的命運,轉變自己的命運,解開冤家,化解災難,增福增慧,消除業障,出離輪迴,永不受苦,得到和佛菩薩一樣相同的真實利益。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佛門中戒定慧三無漏學裡面的戒,就是指五戒,八戒,十戒,菩薩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律,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條戒律。大乘佛經學懂聽明白了就會知道,戒和律有著不同的區別,各有各的作用,把戒和律混為一談,是不全面不圓滿的。佛門中所講的戒律的律,是指佛門裡面所制定的規矩、規章制度,是一定要遵守的。律是為了受持佛經(持戒)而制定的,違犯了佛門中的規章制度(律),就容易分別執著,四相具足,違背自性,產生混亂,修行就不能成功,不僅消不了業障,還很容易種惡因,結惡緣,造惡業。

佛門之中所講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戒是我們眾生學佛修行的根本,定是正確的方法,慧就是利益廣大眾生,修真實功德的能力。依據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去學佛念佛修行,決定能回歸自性,修到真實功德,解冤釋結,化解災難,消除業障,增福增慧,了脫生死,走上成佛的菩提大道。

大乘經典學懂了就會知道,戒定慧中的戒,就是佛在經中的教戒,指的就是佛經!《無量壽經》的第三十四品經文說得很清楚:「佛語教戒,甚深甚善。」本師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的時候,囑咐佛弟子要以戒為師,這個戒指的就是佛經!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所以說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佛經就是廣大眾生的根本老師,我們眾生的根本就是真如本性(自性),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廣大眾生的慈悲教戒全部都在佛經之中。世尊雖然入涅槃了,可是佛的真身法身(佛經)並沒有離開我們眾生,所以學佛一定要做到以戒為師!要把佛經當作自己的老師、皈依處,學佛念佛只有依據依靠佛經,受持佛經,才能與自性相應,決定不會心外求法走錯路,修行定能成功,得大自在。

悟了的頭頭是道,不悟的處處成障(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九十一篇)?

mp.weixin.qq.com圖標學佛念佛人一定要正確理解,戒定慧三無漏學。(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二十六篇)?

mp.weixin.qq.com圖標


佛本慈悲,教人向善。

我身邊也有個女性親戚,信佛信到老公不要,孩子不管,最驕傲的事情就是跟著哪個大師出去遊歷、講經。

我不知道她信的是什麼佛。


盡量分開過日子,家屬供養她生活。


仁清法師:佛弟子怎樣平衡學佛與家庭的關係

問:對於沒有智慧的在家弟子,應如何在學佛與家庭中找一個平衡點?

答:你這個前提是對於沒有智慧的在家弟子,是如何在學佛與家庭中找一個平衡點?不錯,你這問題非常好。為什麼呢?前提是沒有智慧的佛弟子。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修學和家庭本來是不矛盾的,佛教並不反對學佛的人去盡家庭的責任。

六祖慧能大師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的角是不存在的嘛,如果你離開世間,去尋找一個修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是出家人專職的修行身份,也跟世間打交道,無非他掌握的是世間覺悟了的那一部分。

比如有的人,他去吃喝嫖賭。僧人修行,他就不可以。這就是世間覺,有很多人把慧能大師的偈語理解錯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哎呀,殺人放火也是世間法,他那個意思是六祖慧能大師說了,就等於允許他去殺人放火,這是一種錯誤。「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覺,悟的是那個層面,不離世間覺,悟的是修行方法。

諸佛如來成佛,是示現以人身去成佛。為什麼?還是從世間。釋迦牟尼佛降生以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是最後身」。什麼意思?他是說的佛性,佛性唯我獨尊,就是他已經成佛了,再來示現成佛,還是從人身,通過人去修學,用他修學的這種行為,去指導、帶領大家去修學,告訴大家,佛,任何人都能成,就看你干不幹。

一個凡夫,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去修行,是能圓滿佛果的。所以說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最好把修行和家庭這個關係處理好,真正地想找平衡點不難。有很多人家庭出現了疑難問題的來問,「師父,我是信佛的,我的丈夫不信佛。」或者是「師父,我是信佛的,我婆婆不信。」或者信其他什麼教,不讓供佛像。我就這樣給她解答,「供佛像有功德,不供佛像你會修行,照常有功德。」要會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平衡點。如果你的家人極力反對你的事相,那麼事相上可以不做,在心裡修行就行了。其實,佛教是心地法門,就是主張修心。

1999年的時候,我們在建寺,大家都去發心幹活,有一次來了一個老師,幹活非常賣力。跟我說:「師父,我不敢出聲念佛怎麼辦?」我說:「阿彌陀佛說,你悄悄地念佛也來接。」「哦!明白了!」是不是?經上雖然沒這樣說,但是經上的道理就是這樣,所以修行不僅僅在形式,要勇於超越形式。

在家佛弟子如何平衡學佛和家庭的關係,這裡邊確實需要智慧和方法,需要方便。我在很多地方經常提到,你得會學,得有責任心,既然你是個在家佛教徒,說明你是有社會責任的,說明你是有家庭責任的,這個因緣你還沒有了,就不可能像出家人一樣去修學。有的人可以上哪個地方打佛七,可以上哪個地方去精進,是不假,那一個時段,你家庭同意了可以,如果你家庭不同意,沒有必要搞得大家煩惱,當家人煩惱的時候,你修行的功德也不見得能生髮。

我舉過一個例子,雖然障礙有時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有一些我們是完全可以去避免的。三口之家,孩子在外地上學,老兩口在家吃飯。女的學佛男的不信。以前嘛他倆輪流著洗碗,今天我洗碗明天你洗碗。哎,這下女的學佛了,吃完飯把碗一推,「你洗碗我到點了。」「幹啥?」「念佛。」第二天,「你洗碗我又到點了。」「幹啥?」「念佛。」他丈夫一聽,學佛了就是讓我洗碗啊?那就是在製造矛盾了是不是?

你得會修,會修是什麼呢?念佛難道只是口稱名號嗎?難道不是在行動上有所表示嗎?念佛難道是不幹家務了嗎?你要學會修行。「我信佛了,從今天開始你的碗我給你包了。」為什麼呢?「你可以去溜達溜達了我給你洗。」我洗我的碗的時候念好幾句阿彌陀佛,再洗丈夫的碗的時候又念了好幾句阿彌陀佛,你增加了一倍的功德。

再一個問題,為家庭付出是你的責任,你這種因緣還沒有盡,為家庭為社會付出的時候,你就是在行持,哪一種行持呢?在布施啊,六度萬行當中的布施。布施分好幾種:一種是財的布施,一種是無畏的布施,一種是法的布施。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我們先不講到法的布施,我們只講到財的布施。

財的布施又分為:外財和內財。外財就是我們說的錢和物。內財說的體力勞動和頭目腦髓。為眾生付出體力、付出勞動、付出工作,先不要說為眾生,你給你的丈夫也應該做吧。盡量地把修行的功德迴向給家人,盡量要做得更好,讓大家看出你的變化,心情的變化,情緒的變化,身體的變化,態度的變化。你看,學佛真好。你丈夫會說我又撿回來個好媳婦,通過學佛打造出來的。這是一個比喻,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們理智地去思考,正確地掌握一個方法。


推薦閱讀:

只要心修行不身去修行怎麼樣能行?
我為什麼要學佛?
如果你是修行人士,平時都是怎麼修行的呢?
劉德華為何有如此好的人緣,妙蓮法師對他說了什麼?
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公何在?

TAG:佛教 | 佛教徒 | | 修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