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家自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受封諸侯起,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嬰出降劉邦止,共566年。
1,
秦國的壽命大致有7個世紀左右;
秦朝的壽命總共有15年。
不知道題主說的「幾十年」之說具體所指。
2,
戰國末期,秦國相比於其他腐朽糜爛的諸侯國而言十分強大,但不等於秦國就不腐朽糜爛。
3,
對於一個古王國而言,在度過7個世紀的漫長壽命必然會腐朽糜爛。
具體可見《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如果你實在看不出來在戰國末期及秦王朝時期的糜爛態勢,建議年滿12歲以後再進行閱讀。
4,
所以,秦王朝在最後的雄主逝世之後立即崩潰實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是一個老邁王朝的壽終正寢。
5,
但這一事實也傷透了無數「老秦人」和「秦吏」的心。
到處找也沒仗可打的時候,軍國主義政權和戰時體制要以什麼理由繼續存在下去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商鞅怎麼死的,秦朝就怎麼亡的
秦的基本盤已經爛了,傳統貴族,改革後軍事貴族,六國老貴族,都是不安定因素
秦代實行的郡縣制,實際這些郡縣長主要都是軍功貴族,要不就是中央委派的人員去了地方政令不行,還得依靠地方豪族,本質又是六國舊貴族。郡,縣,鄉,里,亭,你看咱們劉老三就是著名亭長,他一二流子當亭長,還不是看在劉家也是村裡大戶的份兒上,這個管理啊,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地方自治意味
這樣的前提下,所謂的秦朝郡縣,和之前蘇聯號稱自己實現共產主義一樣,不過是修正主義,生產關係不能脫離生產力,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你要徵兵,勞役,糧食,那郡里,縣裡也要啊,我一郡之長不要面子嗎,只能一級級向下徵收,盤剝,於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郡問縣,縣問鄉,鄉問里,里長問劉老三要錢要糧要人,你說咱們劉季問誰?劉季也很絕望啊
所以秦的滅亡,一是各類貴族多年發展利益集團盤根錯節吸了國家的血液,二是雖然使用了先進的制度,但是缺乏相應手段和技術去維繫這套體系。所以始皇威震殊俗,活著的時候說話還好使,人一沒國家也很快大亂
隨後的漢朝前期郡國並行,地方採取察舉制,算是對前朝的體系的部分繼承和對地方豪族的讓步,然而地方貴族和中央的拉扯一直到五代十國的各種屠殺中才終於結束,這也反映了,社會的改革絕不是一步能到位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我們是後人的後人的後人了,應該以此為鑒才是
其實秦朝的快速滅亡,的確是值得認真探討的一個話題。
首先,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華夏大一統,並迅速敗亡的朝代。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大一統王朝,在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的偉大歷史使命後,卻因為自身的問題,迅速敗亡了。這兩個偉大的王朝一個是秦王朝,一個是隋王朝,而且他們都是二世而亡,經歷極其相似。
雖然從傳承上來講,秦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從秦建國開始算,大約存在了800多年,但是從統一的中華帝國的角度來看,秦朝卻是短命的——從公元前221年完成對六國有統一到公元前207年被反秦的農民武裝滅亡,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
其次,秦王朝的統一是歷經數十代老秦人及其國君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尤其是在秦獻公之後,自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開始,歷七世而王天下,在秦始皇的手中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
第三,在戰國中後期,秦國在秦孝公的領導下,經過充分的醞釀和思想的啟蒙,推行了較東方六國而言更為完備,更為深遠,更為長久的變法運動。這一變法歷經七世而不衰,到了秦王嬴政的時代,在堅持商鞅變法的前提下,推行了更深入的變法措施,讓秦國在君主專制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為徹底。
在秦獻公和秦孝公進行變法之後,秦國的歷代國君都是不遺餘力地推行變法,奮發圖強。到了秦昭襄王時期,更是明確了統一天下的目標。長平之戰的勝利,將當時唯一可以與秦在軍事實力上相抗衡的趙國徹底打敗,掃除了後世子孫統一六國的最後障礙。
與此同時,東方六國的政治集團卻日益變得更加腐朽。民眾面對東方六國的各國貴族腐朽的統治,產生出強烈的厭戰心理與和平心愿。最終秦國的崛起與強大,讓民眾看到統一與和平的希望。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使整個中國從戰國時代諸侯割據和混戰的局面下擺脫出來,這是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的,也是符合廣大民眾的共同願望的。正如《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所言:「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
秦始皇不僅兼并了六國,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還進一步在秦、楚兩國經營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上,完成了西南地區的統一,在那裡設官治理;還統一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東南沿海甌越和閩越地區,設置了閩中郡;統一了今兩廣一帶的南越地區,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又擊退了匈奴貴族對中原地區的擾亂,建置了九原郡,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既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也符合各族民眾的共同願望。
商鞅塑像
第四,盛極而衰的歷史規律,秦也不能避免。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對此,王弼說:「壯,武力暴興,喻以兵強於天下者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故暴興必不道,早已也。」
那麼強秦在其完成了滅亡六國,統一天下後,做了哪些事導致它的迅速敗亡的呢?這裡我們詳細說說其敗亡的原因吧。
其一,秦始皇與後世的隋煬帝一樣,無限制地濫用民力和物力,超過了當時民眾所能忍受的極限。
秦朝當時的全國人口約2000萬左右,被徵發建造宮殿和陵墓的共有150萬人;戍邊五嶺的50萬人;防禦匈奴和修長城的人力有數十萬人。這些人數總計超過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他們成年累月地從事無償的徭役。丁男不足,又征丁女。大量的勞動力脫離生產,田地多荒蕪
同時,民眾還負擔苛重的租賦稅。不僅地主、貴族、和皇室依靠剝削廣大民眾的地租過活,眾多的官吏和龐大的軍隊,都需要廣大民眾用血汗來供養。史書記載,當時從今山東運糧到西河(今內蒙古伊克昭盟),「三十鍾而致一石」。秦在南越和長城有士卒八十萬人,為修驪山墓和阿房宮有刑徒七十萬人,再加上中央和地方龐大的官僚機構和宮觀苑囿的各種人役,以及保衛官府、宮觀的戍卒衛士,所需祿餉物資之多,可以想見。
最初,秦王朝國家所收的地租原定為十稅一,另有口賦。可是後來賦稅的徵收量卻增加到民眾全年收的三分之二以上。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廣大民眾「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秦始皇在生活享受上窮奢極欲,修建了許多勞民傷財的土木工程。他即位後就動工的位於驪山北麓的陵墓,也是窮極奢麗豪華。
其二,秦始皇迷信法家輕罪重罰的理論,「樂以刑殺為威」,企圖藉以強化專制統治,永遠保持其家天下的局面,因而濫用刑罰。
特別是在秦始皇末年,被迫害的罪犯多得驚人,建築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就用了七十萬刑徒和「奴產子」(奴隸的兒子)。在他的嚴酷統治下,不少官吏成為窮凶極惡的劊子手,如范陽令「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勝數」。(《史記?張耳陳余列傳》)人民的痛苦可想而知。
秦王朝在兼并六國後,賦役繁重,刑法苛暴,民不堪命,以致在秦始皇死後不到一年,由於秦二世「發閭左」(徵發鄉里中一切身份卑賤者),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序》里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
其三,舊貴族復國運動加速秦王朝的敗亡。
在陳勝起義不久,六國舊貴族也乘機利用農民起義的形勢,相繼恢復舊國。
張耳、陳余擁立武臣為趙王,恢復了趙國;武臣的將軍韓廣在燕地自立為王,恢復了燕國;齊國的舊貴族田儋自立為王,恢復了齊國;陳勝的將軍周巿立故魏公子魏咎為魏王,建立了魏國;楚國的舊貴族項梁和項羽立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建立了楚政權。
六國的舊貴族利用自己的財力、社會影響力等攫取了反秦武裝的領導權,成為民眾反秦的領袖,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正是由於秦始皇濫用民力,秦二世的胡作非為,在秦始皇死後不到一年,便於公元前209年爆發了由陳勝、吳廣率領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秦王朝也就此土崩瓦解了。
秦朝滅亡,跟暴政、仁政關係不大,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制度的缺陷,導致人才沒有上升通道,這也是後世漢、唐、明、清等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提到秦朝滅亡的原因,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共分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講述了秦朝逐漸發展,直至壯大統一的經過,以及短命而亡原因。
在賈誼看來,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但不施仁政,相反,還採取嚴刑峻法奴役百姓,結果,導致天下百姓對秦國產生了嚴重不滿。最終,一個區區瓮牖繩樞之子陳勝便可揭竿而起,將秦朝滅亡。
這篇文章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這也導致很多人認為秦朝法令過於嚴苛,秦始皇暴虐無道。最終在苛政猛於虎的政策下,百姓不得不反。
此後,關於秦朝滅亡的原因,大部分人都圍繞著秦朝不施仁政,反以暴政治世來論述;
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史記》
趙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滅。——《淮南子》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實際上,仁政、暴政的觀點非常具有時代特色,換句話說,所謂的仁政,實際上是帝王和知識分子的宣傳手段。目的是向百姓搞宣傳;前朝不施仁政,是黑暗暴君,本朝施仁政,你們作為老百姓,應該棄暗投明,並對本朝感恩戴德。
但什麼是仁政呢?
按照孟子的思想,仁政最核心的內容是以民為本,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朝廷除了對百姓要輕徭薄賦外,歷朝歷代的帝王應該降低個人權威,不要搞中央集權制。
【不要一出事總是領導先走,應該是老百姓先走嘛】
但從宏觀角度觀察歷史,歷朝歷代的仁政都出了問題,他們不僅沒有削弱皇帝的權威,反而都在大肆加強中央集權,尤其是那些治世明君。
比如漢武帝分割相權、設立中朝,以此削弱丞相權威,實現大權獨攬。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完善三省六部制,以此實現三省相權之間的互相牽制,增加帝王個人的權威。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更是廢黜丞相、權分六部,將中央集權推向了又一個高峰。清朝就更不用說了,雍正確立密折制度,讓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歷朝歷代的極限。
看看,這些皇帝可都是有為之君,他們壓根沒有施行仁政,反而都在背離仁政。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他們卻推動了歷史的發展,讓當時的社會更加穩定。
另外,再說說所謂的秦朝律法嚴苛。
《史記》中為了凸顯秦朝法令嚴苛,在陳勝起義前特地為他安排了一句話;「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這句話從側面證明了秦朝法律嚴苛,服徭役遲到就要砍頭。
但是,這顯然有悖常理,如果服徭役的人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大雨、大雪、泥石流封路怎麼辦?
所以,睡虎地秦簡記載更符合事實;
失期三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水雨,除興。
遲到3~5天受斥責,6~10天罰一個盾牌,10天以上罰一副鎧甲。不可抗力因素,比如雨雪封路,不受懲罰。
當然,秦朝律法並不嚴苛,最重要的證據是《漢書》中的記載。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命蕭何制漢律,而漢朝《九章律》就是參考的秦律,其中被漢朝文人抨擊嚴律、暴政的挾書、參夷、妖言誹謗等律法,是蕭何照抄秦律的。這些「律法」可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依據,在漢朝人眼裡,那就是典型的暴政。那麼問題來了,蕭何的做法是否是在延續秦朝的暴政呢?
【文景帝時期,漢律才逐漸改變秦朝律法的指導思想】
所以說,漢朝初期的律法基本上等同於秦律,同樣異常嚴苛。
還有秦始皇修陵墓、築長城,漢朝也完美繼承了,每一任皇帝都會修建豪華的陵墓,連接長城。另外,秦朝的阿房宮只打了個地基,壓根沒有建,而蕭何為劉邦建造的未央宮卻建好了,且豪奢異常,搞得劉邦都不好意思入住。
漢初天下未定,藩王對抗朝廷的事情屢見不鮮,此時的劉邦、蕭何難道不是在濫用民力?
所以,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仁政、暴政的問題,這些問題只不過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解釋這個問題很容易,先不要看秦朝做了什麼,也拋開所有人的論述,只看結果。在秦朝的「暴政」之下,究竟是誰謀反了,或者說秦末大起義時,究竟是誰想推翻秦朝的統治。
首先第一個,陳勝,職業是屯長,秦朝的基本幹部,是他率先挑起了起義的大旗,但他很快就被消滅了,接下來,秦末農民起義軍便不再是農民了。
最強力量是原有的六國貴族,這其中包括了原楚國的貴族項梁、項羽叔侄和共敖,齊國貴族的田市、田安、田都,趙國的貴族趙歇、將領司馬卬,魏國的貴族魏景湣王之子魏豹等等。
除了這些人,還有秦朝原本的幹部,投降項羽的章邯、司馬欣、董翳。以及後來漢朝的開國皇帝,此時還是秦朝基層幹部的劉邦。
這些人為啥要反秦朝,難道是他們被苛政逼的走投無路了嗎?
顯然不是,秦朝時期,項梁、項羽有大量資財廣結好友,樹立威信,暗中招兵買馬。趙國貴族趙歇能在陳勝剛剛起義時便組織起一支軍隊。齊國的田姓貴族田瞻更是當地有名的宗族勢力,陳勝起義後,他迅速組織了大量人馬,把陳勝派來的人全部打退了,並自立為王。
這說明一件事,這些人在秦朝的時候過得很滋潤。
而他們之所以要造反,究其根本原因是秦朝的大一統降低了他們社會地位,這些人立刻從一個廟堂高官蛻變成為了地方豪族。而秦朝沒有來得及從根本上擊垮他們的社會影響力,或者說是權威。因此,依靠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他們想要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
然而,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後,整個國家變成戰爭機器,百姓只從事兩種工作,農耕、戰爭,只有建立軍功才能完成階層的躍遷。而秦國實現大一統後,大規模的戰爭已經結束,這種階層的躍遷基本已經變的不可能。
因此,失去了上升的通道的人,他們迫不及待的希望改變制度,結果,秦始皇並沒有改革。於是,朝廷制度和原六國貴族(或者說地方豪族),以及朝廷中有能力的幹部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最終,當陳勝率先起義後,迫切希望改革制度、實現階層躍遷的人都選擇了叛變。這些人就包括了原本的六國貴族、秦朝的基層幹部,以及朝廷能力高於地位的大臣們。在他們攻擊下,剛剛大一統的強大秦國瞬間土崩瓦解。
後世歷朝歷代,為了防止這一類似事件的發生,首要任務就是強化中央集權制度,只有朝廷威權遠高於地方勢力,才能形成以中央馭地方之勢,然後朝廷才能打擊地方豪族,迫使整個社會散沙化,方便朝廷管理,避免社會動亂。
其次,加強皇帝個人權威,以此讓皇帝掌握更大的政治資源分配權,從而方便有能力的人實現階層躍遷,以維持帝國的和平安定。
【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就是皇權加強後,皇帝掌握了更多的政治資源才確立的】
也因此,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豪族,打擊朝廷高官的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以及清朝雍正皇帝成為了後世眼中的盛世明君。而晉朝、元朝的皇帝將權力下放,則成為了反面代表。
至於歷朝歷代滅亡的根本原因,基本上和秦朝差不多,主要是因為社會固化,有才能,或者能力高於社會地位的人再也無法實現階層躍遷。如此,這些人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迫切希望改朝換代。
典型的比如唐代黃巢,清代洪秀全,都是在科舉失敗後選擇了起義。而明末的李自成也不是農民,是明朝的基層幹部,被迫下崗後,看不到正常的上升通道,才選擇造反。
【多說一句,外國也是如此,印度的甘地也是因為英國人看不起他,英印政府不要他,他才選擇了抗議。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也是如此,想成為大英帝國的正式軍官,結果人家不要他,他才走上了反叛英國的道路】
至於朱元璋,雖然他是農民,但他背後的李善長、劉伯溫可不是,這些人同樣在元朝鬱郁不得志,才選擇了朱元璋。
當然,這裡並不是誇讚中央集權制,任何制度都必須要順應時代,一個內卷化的時代,資源是有限的,任何人的競爭都是零和博弈,你獲取一定資源,則意味著別人將減少相同數量的資源,那一個中央集權制下的強大朝廷是相對較好的,可以壓制不安定因素,促進穩定。
而面對未開發的資源藍海,中央集權制下的強大朝廷反而成了累贅,相對自由的制度則解放了束縛。這也是大航海時代清朝不敵英、法等殖民帝國的原因。
總結來說,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在大一統後沒有來的及改革,導致了原本人才和地方豪族沒有上升的通道,最終激發了這些人的不滿。而陳勝、吳廣的起義,以及秦國的「暴政」,最多只是對秦國的滅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當然,以上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見,大家可以留言探討
秦因實行商央「耕戰制」,全民皆兵而掃平東方六國,也因秦二世廢除「耕戰制」,還兵於民而亡國。秦在奪天下時短暫聚結全國民力而為之,治天下則無法養大量兵員而分散民力。秦朝的滅亡與南北邊防重兵把守的國防政策和廢除「耕戰制」有關,導致六國亡民乘虛造反,使秦朝滅亡。
1. 秦國實行「耕戰制」,平時是民,戰時是兵。秦始皇掃平東方六國,已無大戰可打,秦兵大部分解甲歸田。秦軍已不是百萬虎狼之師。
2.司馬遷寫《史記》時,距離秦王朝已過去一百多年,並不清楚當時秦軍情況,數據大多是聽聞,蒙恬北守長城大軍30萬和南征軍團50萬,顯然有誇張成份。細讀《史記》不難發現許多數據是對不上號的。長平之戰坑殺降卒70萬,與長平古戰場考古發現情況顯然有很大出入,已有學者糾正長平之戰屠殺的降卒不過3萬,符合當時的戰場形勢,也與有些史料記載的秦趙交戰狀況相合。
3.王離10萬大軍,就是蒙恬守衛長城的軍隊人數,說明秦未天下大亂時,長城軍團已全部投入中原戰場。
4.趙佗統帥的南征軍團,人數大約10萬左右,中原大亂時,趙佗軍隊在雲貴、廣西一帶,後北上中原平亂,到湖湘一帶時,聽聞秦王朝已滅亡。又折兵返回雲貴、廣西地域,在當地建立政權。
5.陳勝起義是突發事件,秦王朝毫無準備,被打的措手不及。王離軍團返回和咸陽刑徒參戰,才扭轉戰場形勢。項羽與章邯大戰,當然不是八千江東子弟兵,而是由眾多反秦諸侯相助。章邯80萬大軍,大部分是與諸侯軍隊對峙,章邯只是率領少數精銳部隊與項羽決戰,被項羽背水一戰擊潰。
秦朝十四多年,東方六國亡民即反秦、滅秦,可想秦滅東方六國非民心所向,實秦武力所迫。
原因有很多吧。
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廢除了分封制。
秦朝的統一,本質上是秦通過暴力手段對六國的殖民。
通常在殖民初期,原住民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對於殖民者的歸附感並不強,同時那時候天下一統的概念也並沒有深入人心,如果這時候把殖民區域納入直轄,肯定會出現各種地方勢力對抗中央的問題。
而郡縣制的實行最大特點就是,地方政府手中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消滅地方反抗勢力,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地方組裝一旦出現,必須要去其他地方調集軍隊,若是軍隊來不及便會被反抗勢力做大。
做個假設。
我沒記錯的話秦始皇有26個兒子,如果當初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把兒子們全分封出去各自建立侯國或者王國,使兒子們都擁有地方上絕對的軍政統治權。
這樣地方一旦有反抗勢力出現,他的兒子們便會把反抗者消滅在萌芽狀態。
而不會出現跨州連郡的大型造反勢力出現。
同時秦始皇也可以在秦國的固有土地上,實行郡縣制,不進行分封,這樣中央就有足夠實際壓制地方王國。
若是地方上,有出現外姓篡位的情況,贏姓諸王可以共同討伐。
同時中央政府向地方國派出丞相,以此來監管地方諸侯國的財政稅收。
或許再未來的一百多年裡,會出現七王之亂八王之亂的,但無論是誰做天下總歸是姓贏,肉爛在鍋里。
如此過上一兩百年,那些對六國還有感情的人全都死光了,天下一家,贏氏為王的概念也深入人心。
這時候削弱諸侯國權利,在諸侯國之下推行郡縣制,把權力收歸中央,才是最好的機會。
不過可惜嬴只看到周因分封動亂五百年,卻沒看到周之所以能長存八百餘年也恰恰是分封制的功勞。
所以秦短命的血淚教訓,最後便宜劉亭長。
才有了後來劉亭長的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而造就大漢四百年的基業。
哪怕最後大漢都亡了,還有個蜀漢給他延命幾十年。
再後面晉還想學習劉邦,這時候天下一統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而新興的士族門閥階層已經成為了社會動亂的主要根源,這時候不想著用郡縣制,收繳地方兵權,還玩殖民初期放任地方軍閥做大那一套,就是純粹吃飽了撐的了。
其實很多人都回答了,包括秦已經存在幾百年有很多問題,大秦的軍功(軍國主義)擴張政策造成轉型很困難,停下來底層又沒出路了。
最大問題我覺得有兩個半。
1,純粹的軍功政策,在戰時亂世非常好,配合遠交近攻,符合教員說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有自己的基本盤(廣大農民有出路)。白起這種不是顯赫家世的居然可以從大頭兵干到武安君,雖然大家都變法,大秦這種屬於最激進的。用現在的話說,大秦可以給最大可能的階層跳躍機會。
但是一旦停下來,那就不一樣了。沒有新征服對象了(匈奴還很弱小),你的基本盤要兌現軍功(類似銀行擠兌),一大群底層不再有階層提升的可能(上升通道沒了生活沒盼頭)。加上秦國嚴苛的戰時軍國主義法制,老百姓很苦,沒出路,國家轉型又太難。關鍵秦始皇的劃時代集權沒推行怎麼樣就掛了。畢竟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造成結果就是大秦不打仗了,兵員素質直線下降到比六國暴民高一點水準。
2,用教員的話說就是—沒有打掃乾淨再進屋。大秦取得天下,但是各國的貴族還在,能量依然強大,千年的歷史慣性不是那麼容易抹去。各國君主是拉到了咸陽,但是別的貴族不會搞事嘛?項梁被大秦通緝,結果還能回老家當官,是不是很魔幻?張良家世代為韓相,張良可以出錢僱人刺殺秦始皇,就這樣還能活成漢初三傑。你覺得大秦的根基很穩?很強大?
3,繼承人問題,這種大亂世之後繼承人如果素質不一流,很容易翻車。之前周是周公旦站出來了。大秦李斯不行,二世也不行就撲街了。後面期末漢初的亂世沒幾年,恰好把老貴族清理差不多了。而且大漢建立劉老漢活的不算短,能力又強,把能殺的諸侯都殺差不多了,他死後,沒有翻盤者。況且呂后可以和功勛集團,宗族形成權力三足鼎立,他們都是大漢的既得利益集團,不存在徹底翻盤者,後來七王之亂也不過想鞏固自己利益,並非徹底翻桌子。
後來西晉接盤人不行,輔政的不行,也二代掛了。
再後來隋這裡,一樣問題。
大唐一樣,李二把程序提前到一代半。
大宋也沒落下,趙二把趙大的嫡系清的七七八八。
大明,朱允炆就是徹底玩脫沒周亞夫版的漢景帝。
二代而亡是一種歷史大考,面臨前朝勢力復辟(後來聰明了,能殺就殺,不殺就除權);開國功勛集團太強;宗族中強者窺視神器。可以說二代是最危險的時刻,掛在二代沒啥丟人的。
所以,大秦作為第二代(集權第一代)帝國開創者。沒有太多歷史可以借鑒。而且也沒周公輔政,同時沒有徹底清算舊敵對勢力(客觀也沒條件)。所以撲街了。
按照教員的歷史觀來說,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偶然是因為,大秦沒有猛將可以鎮壓暴亂,也沒有及時封函谷關自己戰略收縮(想的時候主力已經被干差不多了)。
必然就是能犯的錯誤都犯了。繼承人素質不行,輔政大臣不靠譜,舊敵對勢力沒徹底清理,沒有形成權力平衡。。。
中國九州百國皆形成於五千年前的夏王朝
南仲夫人「民生實質 · 日用飲食 · 黎民百姓 · 遍享你德」
赫赫南仲的夫人是黎侯之女(王姬)而在《天保》中典出「百姓」
夏商周的「百姓」僅指百國國號和百國諸侯而「老百姓」是為國姓
秦國是太昊九兄弟之宗親而為九夷九國之一
因此從夏禹到秦二世秦國是九州百國最長存在國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讀者所有
轉載無須聯繫作者
(一己之見 · 僅供笑閱)5,983
1.中央集權很好,但是一旦中央出問題了,那麼全國動蕩。
2.秦法比較適合戰時,統一之後未及時適應現狀進行修訂,而且統一過快,還沒來得及讓他國百姓習慣秦法。
3.秦始皇急於在一世完成惠及千世的功業,不看重民生,失去了民心。
4.秦始皇一直未立儲君,去世時身邊也沒帶著扶蘇,扶蘇也沒在都城,是皇帝身體衰弱的大忌。
5.六國滅亡時間太短,六國老世族根基尚未斬斷,稍微有一絲機會便會捲土重來,重建舊國。
6.秦人遷徙到各地,六國遷到關內,加上不斷徵兵,關內秦人大多是老弱病殘,失去了根基。
7.秦國主力分散至北方和南海,無法回救,靠現有兵力難以壓制各地叛軍。
8.新朝三公九卿以及軍隊的大將無皇族人員。之後,皇族被趙高屠盡,剩下未死的也都躲起來了。
9.秦國靠譜能幫上忙的名將,例如:王翦王賁去世太早。剩下的名臣名將大多被殺或者罷免,秦始皇多年攢的豪華陣容被胡亥幾年耗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求仙問道巡遊天下。只可惜,秦始皇病逝在巡遊的路途中,沒有提前及時的設立儲君,埋下了最大的隱患,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秦始皇死後,趙高聯合李斯密謀秦二世胡亥繼位,相繼陷害致死國之重臣,就這樣使朝中大權落入趙高奸臣之手,秦朝一步步走向滅亡。 再加上由於多年的戰亂流離,秦始皇修長城挖陵寢,致使百姓賦稅徭役加重苦不堪言,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引發了全國反秦的浪潮。秦國本身統一時間就短,吞併殺戮六國的仇恨還沒有完全消除,起義一下點燃了各地復仇的烈火。最終劉邦大軍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強盛的大漢王朝。
秦朝的快速滅亡啟示我們:創業容易守業難,特別是在選定接班人的問題上一定要早做準備。秦朝後期的歷代王朝,也都吸取教訓,早早的設立太子儲君,以便更好的穩定江山!
沒經驗唄
劉邦為啥分封,真的腦子有問題開歷史倒車?往後看,為啥每個王朝基本都是前三代還不錯,後四五代越來越拉胯?為啥會出現山高皇帝遠的狀況?
中國地盤太大了,信息時代之前要完全統治要麼有完善的官員選拔、晉陞、管理體制,要麼只能分封祈禱各地領主都幹人事。
秦漢明顯屬於探索期,所以秦開始對下貫徹嚴刑峻法,對上卻不能完全控制貴族,然後崩了。
漢朝可以算朝廷跟各地世家共治,只不過地方官員名義上是朝廷委派的。但察舉制下,很多官員都是各地名門自己子弟。就算有外地的郡守,那也得討好當地世家才能過得下去,而且漢朝刑法可一點兒不松,嘴裡說的誅滅暴秦進果很多都是繼承秦朝。
說真的,我一直感覺咱這麼大的地盤,地形地貌差異還那麼大,兩千多年的時間裡能把大一統玩兒成趨勢真的是奇蹟。
原因很多,但是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說,根本原因還是商鞅變法的利弊,所謂「成也商鞅變法,敗也商鞅變法」。
從公元前356年商鞅第一次推行變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國,這135年的時間,秦國憑藉商鞅變法確立的戰時法治體制,由戰國七雄的末流弱國迅速變強,越打越強,國運不斷上升,並最終完成了統一天下、開創華夏帝國時代新紀元的歷史使命。
但同樣的一套體制,卻導致秦王朝在短短15年內就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烽煙之中迅速滅亡。何因?因為社會的主要矛盾變了,曾經先進的制度變成了落後、過時的制度。
秦孝公起用商鞅推行變法到秦始皇兼并六國以前的這段時期,秦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內外矛盾,也即秦國要富強、要崛起、要東出、要統一天下的需求和東方几大強國霸權之間的矛盾。這個時期,商鞅所推行的戰時法治,尤其是逐步廢除分封、集權中央、獎勵耕戰的國策,極大地凝聚了國力,提高了秦國的生產力和戰鬥力,使秦國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權政體,進入地主封建社會(地主階級逐步取代封建領主成為了新的統治階級,秦國的官僚是憑戰功、政績上位,整體能力優於六國的世襲貴族官員),從此一舉將東方六國遠遠甩在身後。而縱觀東方六國,大體上還是維持了封建領主統治、因為分封而國力分散削弱的奴隸社會舊體制,這種體制顯然已經不符合戰國中後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地主封建社會對奴隸主封建社會的領先程度,等同後世資本主義社會對封建社會的領先程度。由此,秦國得以迅速崛起並拉開了與東方六國的國力差距,到秦始皇親政後,秦國的國力已經強大到超越了東方六國的總和(秦國多次擊敗東方六國聯軍就是佐證),統一天下的時機終於成熟,秦人順勢而為,統一華夏,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戰亂。因此商鞅確立的戰時法治體制在戰爭年代是高度先進、高度成功的新制度。
問題就出在統一以後。因為兼并六國後,秦國變成秦王朝,秦始皇稱皇帝,中國從此進入帝國時代。這時候,秦帝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內外矛盾轉變為內部矛盾,也即民眾安居樂業、恢復生產的需求和過時的戰時法治體制之間的矛盾。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之初就強調「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也就是法家的治國政策不能墨守成規,應該隨著時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與時俱進。在戰爭年代,民眾尚能勉強接受嚴苛的律法、沉重的徭役、連年的征戰,因為只有支持秦王室統一天下,才能結束自春秋以來500多年的戰亂,進入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和平時期。後來漢初的實踐,也表明了這時期的民眾是多麼渴望這種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民眾期待的和平生活並沒有到來,秦始皇和其後繼任的胡亥這兩個皇帝不僅沒有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時去調整商鞅變法的弊端,推行二次變法,使戰時法治轉變為適應和平時期治國安民的良策,反而繼續甚至變本加厲地奉行商鞅的戰時法治體制,導致民眾要繼續承受嚴苛的律法、沉重的徭役、連年的征戰。在只有2000萬人的帝國境內,秦始皇和胡亥竟然徵發了50萬人去攻打嶺南、70萬人修驪山陵墓、30萬人修長城,還有幾十萬人修直道、阿旁宮……這就意味著,帝國的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有男丁長期脫離勞動,民眾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忍受了100多年戰時法治體制的民眾,終於不再忍受了,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爆發。2年後,把中華文明帶入帝國時代的秦王朝,就這樣亡於它對商鞅變法的墨守成規。
千百年來,一直有眾多秦粉感嘆,如果胡亥不篡位,而是扶蘇登基並及時糾正秦始皇部分錯誤政策的話,秦王朝的國運會不會延續更久。但歷史沒有給秦王朝回答的機會。「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大秦帝國早已在歲月的長河中煙消雲散,只餘下咸陽宮的幾段殘垣斷壁,在蕭瑟的落日餘暉下無聲地訴說著曾經的悠悠風雲。
秦王朝只有十五年,秦王國有五百多年。
為什麼秦王朝短命呢?
從大的歷史周期看,秦朝介於春秋戰國大分裂和兩漢盛世大一統之間,處於承上啟下的過渡期。
秦朝的十五年,加上楚漢相爭的四年,甚至加上劉邦在位得八年,這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其實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過渡期。
封國?郡縣?分裂?一統?
幾百年的長期分裂,必定需要一個過渡期才能迎接新的未來,而秦朝,就是這個過渡期的開始。
始皇帝一統中華,車同軌,書同文,為這個國家和民族打下了復興的基礎。但是,六國的殘餘勢力仍未滌盪殆盡。
始皇帝去世之後,趙高弄權,國家的控制力減弱,六國殘餘勢力趁著陳勝吳廣起義的東風,開展了最後的掙扎,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作為統一的代言人劉邦和分封諸侯的代言人項羽,又進行了楚漢之爭。
這一次,劉邦獲勝,中國歷史進入了兩漢四百年的歷史大周期。
你說的應該是秦朝而非秦國,秦國存在時間應該是三位數年份
秦朝的速亡充分證明了:
1) 法理上,任何人都不是軍事集權政府的工具。
2) 事實上,壓迫人民的政權總會被人民推翻。
3) 趙正是網傳的『仁君』?——笑話!
所證即所由。
1.經濟政策錯誤。
秦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春秋戰國,人困馬乏。秦王朝仍然大興土木,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修阿房宮、驪山墓、長城……
而漢朝開國修養生息數代,才積累了不少財富。直到漢武帝之前,漢朝經濟都相對穩定。
2.內部國家認同依然不強烈。
雖然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但產生統一的國家認同還為時過早。山東六國的流亡貴族們心裏面都想的是「復國」兩個字。
3.統治階級內部混亂。
始皇帝沒死的時候,還能鎮得住天下。始皇帝去世後,秦朝內部權力爭奪慘烈。趙高李斯假詔立二世為帝,皇長子扶蘇自殺,蒙恬還在北邊修長城,胡亥殘殺了不少自己的皇位競爭者,趙高李斯之間也有間隙。
4.吏法殘酷,官僚腐敗
秦朝吏法殘酷,陳勝吳廣就是因為失期,法當斬,才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二世期間,趙高主政,有指鹿為馬的千古奇事。下層官僚機構腐敗異常
主要原因傷害了大多數人利益(世族,百家,權貴),次要原因秦二世之敗家堪稱古今第一。
我想題主的疑問是,秦奮六世之餘烈,才獲得了一統天下的局面,怎麼短短几十年就把江山敗掉了?
毫無疑問,由於文化、制度與地理上的優勢,秦就是封建制崩潰後的最合適的承接者,但這並不能保證它成為一個優秀的守成者。
一是因為封建制的殘餘力量必將反撲,他們會一直尋找機會,帝位上的人剛接手一個統一的巨國,無論是過於激進還是保守,不可能什麼錯都不犯,因為政治上的錯誤是後驗的。
二是因為一統江山後,秦國原來全民皆兵的類共和制結構的激勵機制失效了,即共和制的巨輪需要增量的血肉來餵給,而帝國儘可能吃進所有疆域之後,進入了存量時代。帝相之間、貴族平民之間原來因增量而構建的利益共同體崩潰了,存量博奕是此消彼長的,這是所有共和轉帝國的區域霸主都無法迴避的頑敵,內部矛盾將因沒有外部矛盾的威脅而變得無可抑制。
那些內部權力鬥爭中的失敗者,遲早會聯合封建殘餘勢力,捲土重來,製造混亂。劉邦正是吸取了這些教訓,通過分級分封與逐步剿滅的雙軌制方案對付封建殘餘,通過休養生息來緩和下層矛盾,但仍然因為上層鬥爭而在其身後差點又導致天下大亂。
沒有增量的大機構是很難消停的。今天的互聯網巨頭為什麼不設邊界到處開戰?大英老美為什麼總是要樹假想敵?都是為了讓內部的力量看到一些增量的念想,或者讓莫須有的外部矛盾削弱內部鬥爭
秦朝的滅亡,歸結起來就是幾個簡單的道理,秦朝有幾個方面都沒有做好
1、打天下與治天下的關係
秦國的制度以商鞅變法為基礎,將秦國打造為一架戰爭機器,這架機器利於軍事征服,但不利於統治。
秦國一直到滅亡都沒有找到如何有效治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個難題直到漢武帝才解決,思想上、制度上等等,建立了一套全新體制。
後世的人都知道,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從打天下到治天下,是一個轉型,裡面涉及各種利益的重新分配,為什麼很多王朝在新建初期,都會經歷激烈的權力鬥爭,這不是偶然的。
2、秦國沒有做好如何治理六國的準備
舉例說,解放軍解放上海之前準備了幾千幹部,然後進城之後,面對商家的囤積居奇,通過從外地調運糧食,打壓了不良商家。我黨長期在農村經營,缺乏對城市的管理工作,城市是一個新的課題。六國與秦國是不一樣的體制,六國的文化經濟較發達,秦國僅僅是強在軍事。所以六國被秦國征服,內心是不服氣的。
軍事征服不等於得到認同,消化新的領地需要時間,常用的手段就是分化,拉攏一派打壓一派,從中選擇代言人。秦朝急於推行郡縣制,阻斷了六國人的上升通道,自然得不到六國的認同。
3、秦國喪失了自己的基本盤
如果僅僅是六國起來反抗,秦國可以回到關中,守住函谷關,回到當年爭霸的局面,然而現實是關中也放棄了抵抗,迎接劉邦的入駐,後來劉邦實際就是以關中為基地爭奪天下。
原因在於統一之後,原秦國人沒有得到統一的好處,還要忍受各種龐大工程,所以他們不再保衛秦朝。
4、秦朝濫用民力,過度透支。
南征嶺南,北擊匈奴,長城、秦皇陵等大興土木,民怨達到了頂點。當大家都希望你亡的時候,你當然要滅亡。
-----------
某種程度,秦朝必須要滅亡,只有秦朝滅亡了,才迎來了漢朝的新生。
秦朝是一個破壞者,打破了各種枷鎖,自然也將矛盾累積到自己身上。秦朝雖然滅亡,但已經把房子給拆了,所以漢朝就沒有了束縛,於是重建了一個新興的王朝。
是十幾年,謝謝
※郜林:取勝任何對手都是3分 戰國安上港對手可能更緊張※解析戰國青銅器的特點※第一戰:三家分晉(4)水灌晉陽 韓魏反戈 戰國時代開啟※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第二戰:馬陵之戰(1)魏手中曾經抓了一把多麼好的牌
TAG:周朝秦國 | 秦並六國戰爭 | 戰國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