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跟同事不尬聊,如何做個會聊天的人?

感覺跟同事也沒有年齡差距太大,但不知道是自己不太善於言語還是怎麼,感覺跟一同事每次共事出去好尬,找不到共同話題,也不想老談工作,跟其他人倒是不會,可以聊很多,可能話題共同要多,但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溝通可以促進之間的工作關係,每次走到一起都希望時間快點結束可以一個人走,太尬了找不到話題,對方說話又比較理性較真,我也不敢開玩笑,在一起總是覺得怕自己說錯話,又不知道說什麼,該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些呢


你和其他人可以聊很多,是怎麼聊起來的呢?誰佔主導呢?

你和同事聊不起來,又是誰承擔主要責任呢?

你兩者對比一下,把不能聊起來的背後原因找到,就能解答你的問題。其實一個理性較真的人,相對還是好相處的,不會對你過分要求,過分期待,你只要保持普通關係,就是正常的,就沒有尬聊。

什麼叫普通關係?

就是,你們單獨在一起,有工作問題,就聊具體的工作問題;沒工作問題,保持適度沉默,他處理他的,你處理你的;隔了一會兒,你可以問個小問題,他簡單回答一下,甚至敷衍一下也行;然後,你們再沉默一陣子,你做你的,他處理他的。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節奏。(你們是個就事論事的關係)

更親近點的關係,就是在上面的那些沉默時間裡,加入非工作內容的聊天。這個聊天,就包括生活喜好,習慣,愛聽的歌,愛看的電視劇,投資的股票基金等等,是個人方面的。(你們的關係中添加了一些私人朋友的成分,但是不多)

再好一些的關係,就是在上面的聊天中,增加了自己對公司里的某件事,某個人,上司的評價。(這時候,你們就是比較私人的關係了)

你所說的尬聊,如果是在上面的第一種情況下的話,其實那只是你想沒話找話說,覺得尷尬。其實,在你們僅僅只是同事的就事論事關係時,是不需要去聊太多其他東西的。對於中間出現的沉默時間,你要適應它的存在,從心底里視作正常即可。

以上是我的分析。


理論上講,這是習慣性的語言失能。個人感覺這種事並不是你到了工作才這樣的。可能上學的時候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你要麼是在上學的時候就非常孤,要麼就是家裡條件特別好,身邊圍著一幫陪襯你的存在。

不管是哪種情況吧,你的主要問題就是不會跟人聊天。這是最大的問題。

一般來說,聊天交往這事,只要是有人的情況下,就是同時進行的。不會聊天的人,一般來說都不太了解什麼叫做社會活動。

這裡面分幾個層次的問題:動機,原則,策略和方法。

從你的描述來看,是全套都缺,我在想你是不是平時也沒啥朋友?

我在這大體上介紹一下這幾個層次的關係,具體問題你可以看這套課程學一下:

荔枝微課?

weike.fm圖標

==========================================》》》》》》

首先我們想講一下動機:

一般來說,人們最初的溝通交往動機很簡單,就是大家在同一個場合出現,有做類似行動的計劃,因此合作互動會更快。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有了協作溝通的需要。所以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第一點就是找大家彼此有沒有類似的習慣,愛好,生活經歷遭遇。這是展開溝通的起點。

複雜一點來說,動機也可以是多元而複雜的,比如你因為自己的目的,想要賺錢,或者從事一個領域的工作,但你不可能上來就自己開公司當領導,所以你會有一個找工作,加入別人的過程。雖然可能你的目標跟整個公司的目標比,有差異,但你知道這種參與過程是一個實現自己目標的間接路線。因此抱著自己的目標,參與到公司的行動中。這叫協同動機。聊天一般來說,想要介入對話,也要基於這個邏輯去做,否則就會出現強行轉移話題,被人排斥的現象。因為你想做的跟大家正在做的毫無關聯。

=============================================》》》》》

其次是原則:

溝通過程中遵守一些原則,是方便我們加速溝通效率,不會因為偶然冒出的想法而思維飄逸的重要手段。人是非常個性化,非常自我的。往往是想到哪,就做到哪。當然要是真的這麼干,往往結果就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扔一穗。所以為了保持行動的穩定性,我們一般會採取兩個方式來控制自己行動的連貫性。一個是計劃,一個是原則。

計劃很容易理解,預先設定好的行動過程,照著計劃做就好了。不過計劃的問題是,一定要提前預先設計。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計劃往往就沒法幫上什麼忙了。這個時候就要用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動。而溝通過程,尤其是在社交領域,往往就是這樣一種動態的,高速隨機事件。幾個人坐在一起,上一份還在聊今天吃什麼,下一分鐘可能就在聊汽車的品牌。這種隨機性假如讓你用計劃的邏輯,去一一研究再去作答,那麼黃花菜都涼了。你就會感覺無論如何都跟不上大家的溝通進度。

原則的邏輯主要是基於情景和關係,幫助我們鎖定注意力和行動的優先順序。比如說聊天的時候,大家一般會處於三個動機溝通。一個是獲取情報,一個是增進人員之間的關係,另一個是基於某種目的推動他人行動。一般來說前兩者是同時進行的,有的時候是三種同時。大家抱著開放心態的,也是前兩種,對於其他人試圖推動自己幹什麼多少會有點抵觸。不過也是看情況。

知道這一點以後,關鍵就是如何基於大家都認同的潛在需要行動的問題。原則在這裡主要是幫助我們鎖定當時的情景,讓這個過程進行下去,並在合適的狀態參與進去。比如說話題不要聊死,比如說過程中自己想上廁所,什麼時機如何說比較好。這都是需要一定原則邏輯和技巧的。你想要知道怎麼維護這個氛圍,然後才能知道怎麼操作。

=======================================》》》》

再來就是策略:

策略的本質,有點像隨機應變的計劃,不過是基於自己當下需求臨時編出來的計劃。

比如做銷售的,在面對一個陌生客戶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並不是長篇大論的巴拉巴拉的說話,而是在竅門的過程里,快速觀察客戶的著裝,居住環境,神態語氣,判斷對方大體的出身,性格脾氣。然後準備對應的說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基於客戶的想法,推銷產品。

溝通策略其實也是這樣的。想要讓你討論的話題,你想要做的事情可行。你必須有觀察別人可能的預設態度的能力。然後再基於情景和每個人的反饋,快速設計說辭,能拉動別人同意你的觀點,或者拉動別人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行動。當然,前提是你得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麼。

============================================》》》》

最後就是方法

一般來說,策略其實就是基於情況,由多個方法組成的套路。

所以你知道的方法越多,隨機應變的策略就會越多。

比如說打開溝通僵局的破冰小遊戲,笑話,引起話題套路的策略,提供信息支持論點,對符合自己價值判斷的人予以支持其擴大自己的發言影響力等等。溝通過程中可以控制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我大體上就這麼一說,你知道這個意思就行。

==============================================》》》》》

總之,雖然人跟人有差異,但是只要有交往,大家多少都會對這個事情有概念。你給我的直觀感覺是連動機都缺乏,應該是連實際操作的經驗都缺乏才會這樣。建議你先著重鍛煉一下在被人裹挾著參與到談話中,試圖給自己找點動機,從別人那裡獲取一些有意義的信息鍛煉鍛煉吧。複雜的社會交往交友邏輯和方式,可以看我推薦的那套課程。


描述中已有答案了,依你對對方的了解,你不敢開玩笑,怕犯錯,就很難讓自己放鬆。這和你期望達到的目標本身就是矛盾的。


其實尷尬呢,旁人是感覺不到的,只有自己感覺得到而已,這是其一。

第二,我覺得沒必要非要找話題聊啊,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不也是挺好的么。

第三,關係沒那麼親密,說隱私的話題呢,怕守不住秘密,聊些無關痛癢的呢,又覺得在沒話找話,所以還不如都不說,想說了再說。


你可能有點在乎他對你的看法,放不開自己。而其他同事,你很輕鬆的聊天,是因為你並沒有看重他們


謝邀。

聽上去像對方的原因導致你不能很好地放鬆,與對方暢聊。

既然跟其他人都沒有這個問題,那麼也不必強求與對方能跟其他人一樣。不如就做捧哏的那一方,接球就好。為什麼一定要你來做那個活躍氣氛的人呢?

同事之間,原本就言多必失。如果了解對方的脾氣秉性,比如認真較真,那麼就按對方的路子有保留的隨便聊聊就好。即便陷入暫時性的沉默,大家現在都有手機,也沒什麼好尷尬的。是不?

祝好。


聽他說就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男朋友寧可跟別的女人聊天,也不跟自己聊天?
相親之後男生隔了一天晚上才找我聊天,然後今天又沒找我聊天,是不是就沒戲了?
人們在聊天時會重複講一件或者一些事情 並且自己知道曾經講過 這種心理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
男女之間沒有話題可聊了怎麼辦?
我的男朋友了每天不主動找我聊天。備考,寫論文…都是不和我聊天的理由,是不是挺不在乎我的?

TAG:聊天 | 人際交往 | 聊天技巧 |